葛兆光教授的《中国思想史》有哪些深刻的观点?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持续力
公众号ID:scalerstalk
个人微信号:fscalers
(可加Scalers个人微信交流)
ScalersTalk 成长会 2023开放报名,参见《大量读写,持续改变——S成长会2023报名启动》。
Scalers点评:
我们读完了葛兆光教授的《中国思想史》,今天的两篇推文,是我们的复盘小结摘选。今天的复盘主要包括两部分的问题:
PART 1 在《中国思想史》中,葛兆光教授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PART 2 书中对你影响最深刻的观点有哪些?为什么?
相关阅读:
中国人到底怎么想?——2022年“中国思想史”专题(第15期)读书活动
PART 1 在《中国思想史》中,
葛兆光教授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
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1队副][S263]ZT-杭州
(1)生活中有趣的现象不妨记录下来,做好素材积累,分门别类,同时记录沉淀下的理性思考。工作中可以结合起来利用隐喻手法进行贯通,做到场景迁移,在需要呈现复杂理论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用生活中实际的例子进行说明,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便于他人理解,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2)一句总领性的话开始之后,可以展开详细的说明,不断深入,渐进深微。但是在合理的阶段要跳出来,不能囿于某一点而不断絮叨,辩证地多维度地看待问题,呈现思考地层次性。所以适当地列明写作大纲,帮助理清思考地结构也是不错的。
(3)精炼语言,葛老师的古典文字功底实在是太厉害了,但是古典中通俗易懂的内容还是可以用用起来,例如非心非佛、即心即佛这之类,好读好记,有利于文字的传播。
[1队副][S871]Rae-宜昌
1.写作方法
1)第一级
葛教授的《中国思想史》分为了导论、第一卷和第二卷,导论主要是对《中国思想史》这本书的成文原因作了剖析,对专著内容进行了概括,让读者能够从作者的心路历程中感受到中国思想史的重要性和本书的价值所在,同时深入浅出的将整本专著内容简述出来,让读者觉得“虽然名字听起来高大上,但也不是不能理解”,于是有了信心继续读下去。
一、二两卷分别论述七世纪前和七世纪后中国的知识、思想和信仰的世界。这就可以看出葛教授写作是以时间为顺序,这很符合“史”的定义,也成为了写作和阅读时都很明晰的线索,免去了许多增减挑选的麻烦。
2)第二级
一、二两卷中是以编、节为区分,每一编中前面还有引言,后面虽没有明确分出,但也有总结。这又体现了学术写作的严谨性了——结构紧凑,有首有尾。每一节的目录都很有特色,是用破折号连接其的章节重点,同样是给读者的线索。
3)第三级
每一节中葛教授也常常分了四到五部分,每部分都是观点和事例并重,总起句、论证句、过渡句、总结句……起承转合拿捏得十分准确,而且作为学术作品,说理客观公正、有理有据,每页下方和作品最后都有参考文献。
2.启发
1)面对读者要真诚
葛教授从导论开始,就延续着一种谦逊的治学态度,一五一十地把思想史学术讨论和学术写作时遇到的正反两面的情况都告知可能并不了解情况的读者,让读者既能够了解一些写作背景,又能够从作者的真诚中感受到被信任,从而有助于进入看书的状态。
2)要有做概述的能力
就像学术论文要有摘要一样,一份好的论文或者报告,要有明确直接的观点,一则方便读者了解是否所需,二是防止文章漫无边际模糊了重点。
3)文章要有线索
无论是以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心理顺序,有线索就能够让文章结构明晰,也让读者不会读得云里雾里,就像脱口秀中的callback,甚至会给人一种爽感,让读者更能融入到文章体验之中。
4)论证要结构严谨、事例详实、来源明确
虽然是思想史,写作内容偏史哲类,但是如果没有详细有力、真实可考的事例,也很难支撑文章中的论点。何况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文章都需要有鲜明可靠、富有创新性的观点,葛教授这本书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既不能忽视过去经验中甚少言说的地方,又要从除开文字典籍以外的各种渠道收揽信息,而且要标明出处,让论述严谨有据。
[1队][S469]大宝-深圳
对我日常记录与复盘上的写作的启发:
(1)连续性
记录与复盘同样需要注重连续性,因为只有连续,才能形成积累和涌现,记录与复盘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实现。在这里,连续性的本质是聚焦,即持续思考同一个对象或问题,而这种持续思考最终会形成思想。也就是说,当我们的记录和复盘实现了连续性,我们也能形成个人的思想。
(2)一般水准
要做到记录与复盘的连续性,也有需要关注的、看似空白的“一般记录与复盘”。它们看起来“一般”,但不应轻易舍弃。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大多数的日子都是平平淡淡没有特别的亮点的,这是客观现实。或许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着做同样的、枯燥的事情,但是如此重复的每一天也可以是不一样的,因为至少我们在积累,在修炼持续做一件事情的耐心和能力。当我们觉得看起来不精彩的日子没什么好记录、写不出复盘的时候,这个想法本身也值得我们跳出来反思,为什么会这样。
(3)加法与减法
我们的记录与复盘也有类似“加法与减法”的一体两面需要兼顾。不应只是成功案例和经验的堆砌,只关注自己完成了的事情,做得好的事情,也不应该走向另一个极端,只关注自己的不足和失败。
(4)长时段
在短期的记录和复盘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没有进步,或缓慢的进步,或起伏较大的波动,还有退步。很多事情,只有扎根足够深,熬过不见成果的、反复波动的时期,才能最终迎来破土而出,向上生长。
2.对我回顾个人成长经历的写作的启发:
(1)连续性
关注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连续变化,而不是这个时期写A方面,另一个时期写B方面。
(2)一般水准
关注自己在各个时期的背景、环境以及这些背景、环境下建立起来的预设,这些预设是每个时期自己产生自己的想法的基础来源。
(3)加法与减法
既要关注自己获得的新认知、新技能,也要关注自己舍弃的旧想法、旧追求。
(4)长时段
不只罗列关键事件来描述自己的成长经历,而是以相对稳定的背景、环境作为个人成长的各个时期的划分依据,捕捉那些缓慢变化的部分的变化过程。
[2队][S214]潇潇荷-郑州
可以参考葛老的思路,写一部个人的思想史。
[2队][S361]Cindy秋香-襄阳
二、给我的启发
1、写作应该用读者易于理解的常用逻辑,与读者达成共识。我们写作不仅仅是给自己看还会给别人看,不能光自己能懂还要让别人好理解。这就好像我们在说话在表达自己的时候,要尽可能在与对方处于同一预设下表达,万一没有同一预设,那也要先说明一下预设,与读者或者听者达成共识。我认为葛教授的导论、目录中的思路以及文中的旁白就是在做这件事。
2、“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一个闭环,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基本思路,也是日常做事的基本思路。只不过在现实中,人们更看重解决问题和结果,殊不知能够发现并提出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才是前提。
[3队][S879]Amber-北京
1、明确写什么,通过梳理出一个个问题,阐述自己的研究观点
《中国思想史》的书名对应着葛教授想探讨、阐述的问题:(1)什么是思想史?(2)怎么写思想史?(3)为什么写思想史?
在每个章节对这些问题进一步细化,往往会总结出一些“约定俗成”但其实有待商榷的做法/一般认知,然后抽丝剥茧地分析其不足、弊端、错漏,并提供新的路径,给到自己探索的收获。阅读的过程中我们绝对能感受到文字的力量,有思考的深度,有行动的持久度,有知识的广度,有历史的厚度,加上深厚的语言功底,很能吸引人来一场思考之旅。(当然如果不记录自己的想法,就只是在看爽文了,收获也会小很多)
对我的启发:写作时选定方向,大量阅读、沟通,打好基础,善于发现相关事物中可以研究的点,先提出自己的疑问,再展开调研,看是否是大众的、犀利的问题。如果是,可以追溯目前已有做法的起源,一般能发现这种做法的局限性,然后看看后来的人有没有走出其他路子,过程中哪怕是自己对这些研究的梳理,也是很好的写作文本了,万一幸运地有了新思路也能和更多人分享、探讨。
2、抓住核心问题,写作不是翻故纸堆然后“文字搬砖”,要有自己的思考,也一定要基于夯实的材料(不然其实只是自己工作没做到位,问题早已经被其他人解决了)
葛教授的写作常常会出现“也许不必...更重要的一步倒是...”,然后一定会有“例如...”、“一个很好的例子”等来帮助我们理解。
对我的启发:所有看起来的毫不费力,仔细想一想都是日积月累的努力。葛教授的阅读资料涉及古文、梵文、英文、日文、各种文物(布帛图画、壁画、器具花纹、铭文),专业素养令人折服,希望我以后也能在某个领域有所专注,有所思考,有所输出。(目前已经感觉到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的底层知识的重要性,趁现在还有相关应用课程,利用课堂课后时间抓紧补,不然遇到想研究的问题总是卡住,还有英语也是,现阶段主要是通用工具的掌握,然后保持好奇心,抓住研究机会)
[3队][S164]火花-上海
(1)认识到写作框架结构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我们自己还没想明白就开始动笔写,于是写着写着产生了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的迷茫感,于是推倒重来,循环几次后基本就被挫败感打败。如何破解这种情况?葛教授对结构、逻辑的把握让我意识到,写作首先是主题、范围、框架和要点的斟酌,在这些方面想明白、想通顺了再落笔,才能真正进行思考和表达,才能实现“我手写我心”的状态,避免思想和文字都呈现“一锅乱粥”的情况。
(2)认识到论述方面的层层支撑。确立好框架结构后,进一步需要考虑的是用哪些材料来支撑自己的主张。这时我们往往会认为自己没话可写,不会展开,确实大脑里的知识图式还没有形成丰富网络,连接点比较少的时候,我们很难像葛教授那样旁征博引,对于案例、古文等无法信手拈来,这是需要积累的。但是我们可以学一学葛老师的支撑方法,在观点提出后先写上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从时间线纵向和当时背景的横向维度进行阐述;再看一看葛老师的引用和举例,自己平时也有意识地搜集、积累感兴趣主题的案例,坚持下去就能改善这一问题了。
(3)语言表达方面量力而行。没有足够的底蕴无法达到像葛老师那样的文字表达和运用能力,这方面除了刻意练习更需要刻意积累。我们需要做的是不要把文笔看作是写作的全部,在水平不够时先追求把事情或想法写清晰,不给自己设置文笔方面的限制,让文学涵养成为写作中不敢逾越的鸿沟。
[4队][S25]吴风静-武汉
1.葛兆光教授的写作方法
以下是我阅读中的感受,作为读者所看到的,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方法——
(1)科学的学术研究方法
全书很少出现“科学”二字,但是其学术研究的态度和思路,是极其现代性和科学性的:在撰写思想史的时候,不想以文献或精英这些“现象”作为线索和脉络,而是试图还原这些思想的来源、知识的积累、概念和观点的起因,并且从实物的证据、可验证的实际素材中去进行验证。
所以这本书实际上已经超越了文献或者历史研究的范畴,交叉运用了考古、统计等多种学科的方法和思路,是一种从观察、实测、推理、验证中获取学术成果的研究思路,采用了科学的学术研究方法。
因此读者看到的,是每一个章节都观点鲜明、证据充分、论证有力、条分缕析,这种“合理性”和“说服力”背后的支撑,就是科学的证据素材、研究方法和分析思路。
(2)预设、连续和系统的观察视角
正是因为葛教授这种问到底的科学思路,令他尽量在往下追问“为什么”、“如何形成的”、“怎样得到的”,因此不会满足于对于表面“现象”的阐述,而是进入了对于背后原因和核心动力的分析,所以他才会在撰写中重视“预设”,会去分析人们是如何形成了日用而不自知的观念,又是如何在这些预设的笼罩支配之下形成种种观点。
而对于“预设”的追问,必然是不断向上追溯的,必然需要回到历史中的真实场景,去理解当时的人,他们的一般知识和思想的背景如何形成,他们接受了什么样的知识启蒙,处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和学术风气中,又孕育出了什么样的“变”与“不变”。所以整本书的写作过程中,都保持了一种“连续”的观察视角,任何一个时期的新观点,都来自于过去的旧思路,又将影响后来的拓展和变化。
这种“连续”和“预设”的视角,令思想史的研究素材和思想资源得到了扩张,从六经皆史到经史皆文,一切人类创造的物品中都保留了想法,因此都可以用来观察、分析和验证。而这样普遍联系的核心态度,也与中国文化的连续发展脉络,以及中国思想的系统关联思路相契合,因此整本书的写作也呈现为一个完整的、关联的系统,具有自己的结构、力度和韵律。
(3)严谨、克制而生动的叙述方式
如果说科学性的价值标准是这本书的灵魂,有效的研究方法和观察视角是其骨架,那么准确清晰的语言文字就是赋予其极端美感的血肉。葛教授的叙述方式,严谨、克制而生动,把他的思想世界以完成度相当高的形式可视化展现出来。
严谨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是章节结构,从编,到节,再到每一节中的小结,文字内容按照符合逻辑思考脉络的方式呈现,逐次构建思想世界;第二是引用和表达,长短句的安排,引用文字的内容和出处,对于原始文献的考证,都按照最准确的方式呈现。
克制则体现在作者的态度,尽量以客观真实的方式进行叙述,而减少作者主观态度的表达。这本书看第一遍的时候,几乎看不出来作者的主观喜恶和偏好(除了唐朝科举那一段有点明显之外),要读到第三第四遍,才能在字里行间隐约看到一些作者的倾向性。臧否人物固然酣畅淋漓,但是在一部以“真实”和“真相”为追求的思想史著作中,这种对于个人喜好的隐藏和克制,才是尤为可贵的,才能尽量为读者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也才符合作者的写作本意。
生动则体现在大量丰富的比喻、隐喻中。历史已经是高度抽象难以把握的事情了,思想史则更加虚无充满迷雾,作者在写作中运用了很多描述性的语言和形容,来构建和重现抽象概念,帮助读者去理解和体会,例如“皴染”的历史,例如民族的“根”和“寻根”,例如“天”和“道”的种种意向,例如汉语言“字”、“词”、“句”与具体实践经验分类的关联,都非常精彩,令阅读过程妙趣横生。
2.对我写作的启发
(1)想清楚才能写清楚
读完这本书我才真正意识到,用什么样的线索去组织素材,比各种花团锦簇的素材更重要。
写作其实就是在表达观点,光说漂亮话是没有说服力的,合理的观点需要有严密的逻辑和切实的证据作为支撑,所以要先想清楚,然后以合理、合乎逻辑的方式来呈现这些素材。
现在想想,这也是教育学中反复强调的,教师在课堂上应当以合适的线索来组织素材,否则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写作中同理。
(2)写准确才能写漂亮
这本书很厚,但是完全没有废话,信息量非常大。很多言外之意和作者没有强调的思路,我都是读到第三遍、第四遍才理解出来的。这体现出葛教授在遣词用句的过程中的掌控力,是在用最合适的篇幅,最准确的语句,把主题呈现给读者。
我写作业很容易爆字数,一不留神就长篇大论洋洋洒洒,背后的问题就是我无法用简洁的语言,将思考过程和观点准确表达出来。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持续的练习思考和写作,并且养成好的写作习惯,杜绝病句、错别字和错用标点符号。
(3)调动感官去思考和表达
最后,葛教授的语言文字非常生动而浪漫,很多句子都能直接打动我们,我觉得是因为他调用了各种感官体验来刺激我们,色彩、感情、情绪、想象,他用文字调动了各种作者与读者共同具备的经验,来帮助我们在脑海中重现他的体会。
这种具体的经验和共同的记忆,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让我们可以理解他。我觉得这也跟教育学中强调的“具身体验”高度一致,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从捕捉、描述、呈现自己的各种感官开始,去用文字构建世界。
3.从启发到行动:接下来可以做的
(1)思考中的关键词和核心脉络
其实生活处处都要写作的,从打破小透明的队内分享,到职场中的会议发言、汇报材料,都需要用好“写作”这个载体,所以不妨把葛兆光教授的写作方法渗透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例如每次写作前都问自己我的“主题”是什么?用了什么证据、素材和资源?引用的资料和数据是否真实可信?我运用的推理分析方法是否严密?
再例如在每次发言、汇报、讲课之前,问问自己,这次讲述/写作的“预设”是什么?是否围绕关键词核心来组织素材?有没有按照一个合理的线索来组织语言?
再例如在写作的过程中,持续去观察和发问,找到概念之间的联系、方法的迁移,思考小的观点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位置和运用方法。
每一次写作的“任务”,其实都是一次锻炼思维的“机会”,应当明确目标和方法,积极行动、自我训练。目前正在进行的100个行业概念的写作,就可以这样去行动。
(2)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葛教授在这几本书的后记中都提到过他的写作过程,一开始是讲课的讲义,然后把讲义整理成文字,然后再用整个历史的、系统的态度来整理文稿,写作的过程中还有不断的思考、修改、与他人的交流、再修改和校正。可见他这样言之有物又流畅生动的文字,并不是随随便便得到的,而是持续积累和锤炼出来的。
顶级的学者顶级的作品都是这样写出来的,那么我们就更应该有持续锤炼、不断修改的行动,在写作和思考中循环,不断反思和修改:写作之前要思考,要有大纲和框架;写作过程中也要思考,要用符合逻辑的方式去组织语言、展示观点;写作之后还应该继续思考,去认识自己的想法、盲区,去调整自己的表达和思路。
持续行动/写作,不断复盘/修改。
[4队][S855]魏雨钊-北京
通过阅读《中国思想史》,我观察到葛兆光教授的写作方法可以概括为:
1、呈现出清新的脉络。在书的不同地方不断提示,让阅读者跟得上节奏:在整本书的每一个章节保持了相同的结构,每一章平均4部分内容,少不会少于3部分,多不会多过4部分。这些刻意而为之的节奏感,读书时让读者能够跟上作者的节奏;在阅读后,会一直记着葛老师这套书籍特有的结构特色。
2、在内容方面,在论述的过程中,在阐述观点的时候,先通过推理,再通过各种古今中外的资料,尤其以以史料为主,对各种观点不断佐证。通常在每一个论点和论据后,再提出一个问题,让读者带着问题,便于回顾前面读过的内容;或者带着问题,边思考、边阅读后面的内容。
3、每一章都安排了能够清晰表达整章内容的“序”。一方面让读者阅读的时候,不会在众多的史料和不同的观点中迷失,另一方面,便于在以后翻阅,直接读每一章的“序”,就可以回忆起这章的基本观点。
4、在每一个段落或每一个类观点后,都标注一句总结性的观点。这种表达方式在英文写作中有很多类似的写作方法,但我在中文书中第一次遇到。这种写作方法不仅表现了葛老厚重的文化底蕴、知识储备,还表现出葛老不拘一格的表现方式。还原葛老在写作时的情景,这种表现方式就是他日常写作和阅读的习惯;不做作、自然呈现,让学术气很重的思想史更加便于阅读,让有些厚重古文阅读起来不那么困难,他用了自己认为有效的方式写作,方便了读者,一如通过书本与葛老直接对话。
5、严谨。每一个观点的佐证,都清清楚楚地标明了出处,使用其他人的观点,会用引号标出,严谨、诚实。
6、对我的启发:
6.1 保持自己的风格很重要。写作其实就是通过文字与人交流,刻意模仿是为了修炼基本功。但终究“文如其人”,写多了,就没必要刻意打造什么风格,做一个最真实的自己。
6.2 平日积累。读葛老的书,可以看出他不是为了出书而写作,而是在平日进行了大量的积累和思考。在一个领域,持续的积累、记录、思考、持续输出。
[5队][S38]卖萌-北京
总的来看,葛老师的写法有以下特点:
1、关注点。更加关注边缘思想,思想史的“空白”之处。关注消失的思想,关注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
2、参考文献。因为写作思路与经典写法不同,参考书籍的范围更大更广,书中也充满了大量详实的资料。
3、连续性视角。将思想史看成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于日用不自知的细微处发现连续的脉络。
二、对我写作的启发
首先最大的启发就是,跳出已有的框架。思想史的写作如果按照精英和经典的思路来,难离窠臼,不仅无法产生新发现,还会将可能的失误延续下去。这种做法的依据我觉得有句话非常适合:从来如此,便对么。有一说一,采用已有的套路是一种省时省力的方式,这样做无可厚非,但要提醒自己,我现在在做什么,我应该改做什么。
其次,写作应有能够支撑写作内容的积累,而大量的积累在阅读。并不是说,没有积累就不能写,毕竟“输出倒逼输入”,要提醒自己,完善的、充实的、独到的内容,需要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积累做支撑。
再次,好的写作内容从好的提问开始。书中很多的问题都非常的犀利,导论中,葛老师的三问让我们开启了这套书的阅读:精英思想家的思想就是思想史了吗?普通老百姓在实践着精英思想吗?思想史中说到的精英和经典,就是真的精英和经典吗?
最后,加强遣词造句和建设结构的能力。葛老师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词语,这些词语体现了老师扎实的专业能力,文章结构也有很强的逻辑性,让人很容易抓到重点。
[5队][S32]Amay-赣州
2)葛教授的写作方法
2.1)表达方式上,观点的呈现自然是以议论为主,论据的引用则以记叙和说明为主,抒情在字里行间也能读到。
2.2)修辞手法上,排比、设问、反问、引用用得较多,比喻和比拟、借代与夸张比较少。作为研究古代思想史的著作,对偶用得也很少,这一点有些奇怪。
2.3)表现手法:前后呼应的总分总体现在每一节、每一大点上。
3)启发
3.1)行文结构要首尾呼应。开篇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末尾要对前述内容作一个小结。
3.2)论据引用要详略得当。葛教授在论述一个观点时,用了很多论文、原文作素材,但他不会把论文或原文全部铺开来,而是摘其精华,或者是直接一笔带过,用自己的话来说明。这需要对材料非常非常熟悉,有着非常深入的思考才做得到。我们在工作中写材料的时候,也只有对工作非常熟悉和了解之后,各种数据、案例也才能随手拈来。
3.3)文字锤炼要精益求精。葛教授的文章,看上去很好懂,除了不得不用的生僻古文以外,议论、说明的文字都很简单、直白,但这些简单的文字背后,是对文字的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为什么我在复习、做笔记、答题的过程中很难用自己的话来转述,就是因为自己对文字的掌握与葛教授相比,差距隔着一座喜马拉雅山。因此,要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读原文,通过大量的阅读,锤炼自己对文字能力。
[6队副][S506]潇简-深圳
1、葛老的写作方法
(4)注意思想史的重心
葛老集中所有笔力在思想史本身。就思想史而言,难以避免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问题,但是很少直接看到葛老在书中大篇幅说明当时的政治、经济等的状况,而是以思想为线索捎带着介绍当时的政治、经济。这就保证了行文的重心都在思想史。
(5)注意处理思想史与其他领域的关系
葛老是将其他领域的知识当做了思想史的历史资源。诸如知识史、观念史、文明史等,都被用来诠释思想史,这可能是古代中国寻找历史资源和历史记忆对新变做重新诠释的习惯有关。
2、对我的写作启发
(1)注意平常
生活中有一些特别精彩、脱离平均水准的存在,这些存在很是吸引人的注意力,同时经过记忆滤镜,这些存在会被无限放大。但是不要忘记了,这些存在只是小概率事件,而大概率正是平庸、缓缓进行的日常生活,以及隐藏在日常之下却维持日常正常运转的人事物。而偏偏这些平常会被忽视。这就提醒说,写作的时候,不要刻意去猎奇、抓热点、博眼球,应该反身看看自己的日常,看看自己走过的路,看看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地方。
(5)注意写作的重心
受到葛老的影响,在写思想史的作业时尽可能从思想史本身出发,而不会专门拆分成政治、经济等因素去做解释。同时答题的时候,尽量紧贴题干关键词,对关键词的引入部分尽量少地做论述,控制重心与非重心的布局比例。
[7队][S165]卸妆-北京
1. 简要文本分析:
What:导论部分作者提纲挈领地说明了中国思想史该写些什么、该怎么写。作者先从“思想史”的定义出发,剖析现有、通用的思想史写法(“新经典话语系统”)存在的问题,在批驳这个写法的同时,葛老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思想史更应该书写一般的知识、思想和信仰。随后,他界定了何为“一般的知识、思想和信仰”,分析其对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重要性。
全书的一、二卷是对中国上古时期到清朝鸦片战争前后思想的演进进行梳理、概述,有精英和经典思想的介绍,但更多呈现的是一般知识、思想和信仰的发展全景图和众生相。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葛老在留白处悟意,从断裂处找连续性,在缺乏经典和精英思想的“空白期”,发掘和呈现背景中缓慢流淌的思想,或看到它们的细微变化或看到停滞背后酝酿的变革力量,葛老对于思想的诞生发展和瓦解淡出,以及不同思想间的冲突、互动、兼容的描述同样跌宕,如小说般精彩。
How:导论介绍写作内容和方法,一二卷以时间为主要线索,以导论所说方法对这些内容详细展开,总体的写作是总分结构,而每一章节也是先概述大意,再详述,最后总结。在论述过程中会大量使用考古发现和古籍文献的片段,论据丰实却不喧宾夺主。前一章最后一节在总结之余也会留下一些思考和疑问的尾巴,引出下一章节的内容。
葛老在导论部分的写作特点,是以驳而立,边驳边立,立观点后必然会界定概念,防止矫枉过正。 此外,他的写作逻辑和据理寻据的功力实在了得,这么宏大的图景可以浓缩为两本书,可见他对所有的细碎内容都如数家珍,且早已分门别类,不然做不到既要点突出,线条清晰,又引人入胜;他的文字功底也让我叹服,对同一个意思的表述几乎从不重复,而且精准精致。
整体的写作情感冷静而克制(和钱穆的《思想史》恰成对比),但在整套书的最后,我却仿佛读到了一些自嘲似的悲悯和同情,他分明是几百年后置身事外的旁白,却用不煽情的笔杆让我们这些读者自顾自地随着亲历者情感涌动。
2. 对我的启发:
1)先整体后部分,先呈现观点后装论据。
长篇的文章和著作,如果要让读者有完整且流畅的阅读体验,一定要先确定主论点和整体的outline,而不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要让输出内容更加准确地传送和被解读,需要首先突出观点再铺论据,首尾呼应,而不是把零散庞杂的论据攒在一起,等待读者自行拼凑出一个观点。
2)为立而驳:
有时某件事情突然搅扰到我的某根神经,我会写下来,写完之后自己很爽,但过一段时间拿出来看,发现只是对某些人某些事的满纸激愤,在驳完之后完全没有自己的见解,这种为驳而驳的写作方式极易堕落为键盘侠,除了情绪的宣泄再无其他。但如果是看到一件事情先自行捋清脉络,有了自己的观点,再来驳,可能写下的文字会更有说服力和理性,作为记录留存也能看出成长的痕迹、提供借鉴的价值。
[7队副][S63]把我叫醒-广州
(1)写作或许有比较经典的范式或套路,但如果想突破,一定不能被框架束缚,而要回归写作的本质:即,我们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想要表达出心中所想,需要借助什么何种工具?只要能有利于表达的,都可以拿来用,而不是想着之前的大佬们用了哪些,就跟着用哪些,那样只能亦步亦趋,而不能跳脱出来。
[8队][S68]小艾-青岛
3、在论点支撑上
1)图文器物,多管齐下。
不只从历史典籍中探寻思想变化的轨迹,图画、文物、风俗等等,都有可以发掘的思想印记。由此思想史的画面丰富起来,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故事情节。
2)中西结合,旁征博引。
中外大家有怎样的观点,教授怎么看;教授有怎样的观点,证据支撑是什么。甚为丰富,详实。有理有据入人心。
3、在观点陈述上
1)不偏不倚,独立思考。
开放性的、独立性的思考贯穿整本书。教授写的思想史依然为其他人理解思想史、书写思想史打开更多的可能性。在思想史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他人思想的搬运,而是教授对思想史从写作方式到内容呈现上的独立思考。而且给人一种无形的力量--我可以如何如何解读,我不受任何人的限制。
2)层层递进,承上启下。
前后衔接,连词特别多,一来二来再来,一步步引导读者深入思想史的世界。
每一节又为后面的章节铺垫,作为后文观点的支撑。整篇内容贯穿起来,气势磅礴中有细水长流。读得安心。
二、启发
1、框架结构拎出来。下笔有着落,读者更明白。
2、思考深刻有见地。真正经过大脑思考的东西,会跟同频的人产生共振。吸引力是很美妙的东西。
3、博闻强识不跑偏。看得再多,也要跳出来。启发自己在积累素材的时候要有选择性,不被权威牵着走。在引用的时候也能恰如其分。
[9队][S480]Luffy-宁波
跳出范式制约,不用权力话语,不掺当代意识。
这应该是最难做到的吧。要熟悉这个内容的流行模式,要知道受到了话语方怎样的权力影响,还要放下自己的价值立场,忍住是非褒贬的评判,像个冷静的旁观者一样记录一切。我以为这还是需要经历过一定的范式练习和权力话语的体会才能跳出来的,不然“跳”就无从谈起。就目前参与读书活动来说,我已经经历过审题、关键词解析、知识点梳理、构思、分层列点和延伸思考的练习,有尝试跳出这个范式在做其他形式的答题,在点评作业时也尝试用不同的评价体系以避免话语权力,但已经形成的优差意识几乎就是摆脱不去的条件反射,一眼看过去就给当下的文字作了基本的评定。也许要放弃点外部规则,放下些外在追求,单纯专注研究内容本身,才能不为那些既定的范式所困,不被那些无形的权力所扰吧。但如佛入禅,过分抛弃外在,又容易走入死路,在大量的既定模式下练习,是必要的前提。
[10队长][S313]小艺-上海
平时看到的好的文章阅读的书籍,不能只是翻完就放到吃灰,只是在豆瓣或者朋友圈打卡自己读过,而是应该多去摘抄诵读相关词句段落,多去写写读后的感悟和反思,或者模拟对方的风格写一篇属于自己的文章,不断突破写作舒适区。
[10队][S447]瑛琳-长春
除了葛教授对于文字的掌控力和清晰的表达之外,对我启发最大的就是第一本《导论》了,他对中国思想史的最大贡献不在于结论,而在于范式的反思与探讨,可以跳脱出主流思想的限制,直达中国文化的某些本质特点。他这种不以“人”或“书”为章节或单元的思想史写法,可以更好地表现历史的延续脉络,这对习惯了旧章节形式的写作的我们是一种新的启发。
这是我在阅读中看到的第一位用一本书的体量把书的整体框架列出来,开门见山,不绕圈子的作者,他有很强烈的反专制,反意识形态的态度。我能感受到他想阐述的内容很多,但又循循渐进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的研究过程。而且他的文字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很多的内容冲意思明确,语言应简练。通过在时间上分成了七世纪前和之后两部分,以两本书回顾历史,视野开阔,尽力整合前辈以及海外学术界的动态,有重点、通古识今,引用过去的文献内容信手拈来,我想,只有脑袋里有足够多的知识才能对学科有新的认知和足够的知识储备支撑,写作更像是思维的一次重组,同为科研人,我感受到自己和葛教授之间的差距之大距离之远,在佩服的同时也心生敬佩。
[10队][S684]丁丁-北京
(1)要多读书,读好书
我是头一次发现一部专业著作可以写的这么好看,让人深陷其中,欲罢不能。葛教授的古典文化功力深厚,用词遣句优美到位,其中的思想性却力透纸背,让人震撼。回观自己的写作,往往用词简陋,有时候甚至词不达意,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文学修养不够。就像之前S老师在写作训练营时就建议要多看一些古文,增加文字的感知能力。看来还是要多读书,而且要读好书,读古文,增加自己的文学修养。输入多了才能在输出的时候有内容可用。
(2)要多写,多思考
葛兆光教授提出的“一般知识、思想和信仰”,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点;以此为基础的思想史写作更是葛教授多年研究的成果体现。而且葛教授的治学十分严谨,书中看似简单的一句话,都会严格标注出出处。回看自己的写作,往往有些随心所欲,表面上看来似乎有点东西,但实际常常缺乏思考,因为也少有思想性。读完葛教授的《中国思想史》,也督促我在多写的同时要多思考。
[10队副][S489]Joyce-北京
明确写作目的,不要人云亦云。
葛老写思想史,希望展现思想在长时段下的流程和历史,过往那种凸显思想家的做法并不能展现思想发展的真实模样,所以他跳出传统框架,采取了新的写作思路。我在写作时也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我究竟要写什么?我的目的是什么?而不是生搬硬套一些现成的、常规的写作框架,不是别人都这么写,我也要遵循传统的路子,想清楚自己的写作目的,再思考写作方法。
2)观点加事例,有理有据
葛老写思想史,没有一味地用抽象语言描述思想的发展,也没有一直铺大量的事例,而是将观点性的言论和事例交叉结合,形成良好的阅读体验——既有深刻的观点做思考,又有生动的例子辅助理解。我们在写作中,如果是观念性的文章,也可以采取这种观点加事例的结合方式,不要一直铺陈观点,显得无聊乏味;也不要只讲事例,使得文章没有说服力。
[11队副][S679]今天。-北京
反问、设问、疑问等方式。思想史写作中可以看出葛老有很多思考,有的解答了,有的还没有解答,在整个写作中,常常是以提问-解答的方式来写作的,提问形式有疑问反问设问不同的形式。
启发:提问可以作为前后衔接过渡,有明确分段的功能,同时能够真正引发思考、激发读者兴趣,带着问题看文字解答。
[11队][S960]吉星高照-青岛
三、采用谱系学的方法
采用系谱学的方法,需要有大量的各种形式的资料,需要进行枯燥细致的工作进行整理。书后所附录的征引资料目录就有37页,可见工作量之大。但是通过谱系学的方法,葛兆光先生对各种思想流派整理得非常清楚,即使因为当时意识形态所压制的思想,也从蛛丝马迹中整理出来,还原了思想史的真实面目。如佛教进入中国,逐渐崛起,后来因为会昌灭佛逐渐没落,至清末因为日本佛教的刺激从文化意义上重新崛起,整个脉络非常清晰。
近期的博士作业是5000字的研究综述和8000字的研究计划/开题报告,可以采用葛老知识考古的方法和谱系的方法进行博士论文的写作:
1、知识考古应用在博士论文中就是文献的查找与阅读。
注重查找研究主题的来源以及最新进展,知网有许多文献,但是时间较长,可以到 APA等外文网站进行查找,同时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英语水平。
2、采用谱系学的方法把各种流派的理论搞清楚。
通过文献及资料的梳理,把各个流派按照自己熟悉的方式梳理清楚,并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为结合研究实践开展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12队][S105]习习-青岛
葛教授的这本《中国思想史》像极了一次大脑思想知识资产的大起底大排查,每一个字都是一只硬朗的小强,组成了一套完整的阐述。根据s老师在写作课上教授的内容,分析葛教授采用了如下几种写作方法:
1.善用巧用母语:母语是第一生产力。
①作者汉语言基础牢靠,词句之间的承合和使用规范度高。
②对古文经典、文言诗词的凝练度高,表达效率突出。
③成语使用频率高效且优雅,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典范。
——启发:学习现代汉语使用规范和古汉语的特点可以有效提升个人(书面)表达能力,亦可借助于书面表达力的提升增强口头表达能力。
2.素材的积累精到。
①深入思考:从行文水平可见作者平时阅读量大而且有思考,尤其有深入思考。
②数字化思考:下笔把深入思考的内容抽丝剥茧出身体并形成记录,转为数字化思考,更理性。
——启发:除了浪费时间,快速阅读对自我的写作提升毫无裨益。要按照粗读/精读/输出的顺序。
5.情绪感知的驱动。
这是书中很关键的一个写作脚手架。尤其是最后这一章,由一个马关条约引发一系列激愤情绪,不断追问展开,层层递进找到更深一层的触发。——即所谓先讲当下,再支持当下,再跳出来评价当下,且是引经据典的评价当下。通篇内容,详实又丰盈。
——启发:不要忽略写作时的情绪价值。及时捕捉并追问展开。
PART 2
书中对你影响最深刻的观点有哪些?为什么?
高明的思想常常是要等待着这种平庸的世俗化的,通常,精彩的思想总要由那些并不高明的人来复制的,当这些并不高明的复制把思想简约化成为最后的几个词语,并成为口号写在旗帜上,当这些思想的深层涵义被过滤掉,而只剩下背诵的文本时,这些思想才会真的进入社会生活,思想在这时牺牲了它的深刻和睿智,却换回了更多的接受者。(出处《中国思想史•第二卷》P251)
[5队][S929]Shelley-襄阳
这是曾经的一道作业题目,但是现在我看到这句话,脑海里想到的便是:葛教授的思想、S关于个人成长和持续行动、刻意学习的思想,其实都是精彩的思想。我作为普通人去学习、理解、运用、甚至将这些思想化作自己的思想,这就是精彩思想的复制过程。我会发着微弱的光,将这精彩的思想不断传递给他人,思想在口口相传中,在字里行间不断被复制。
[5队][S32]Amay-赣州
思想要从曲高和寡走进寻常百姓生活,必须从神坛上走下来,以民众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走进普通人的心里,成为普遍共识后,用以指导社会生活。所以,精彩的思想需要更多人的解读与重释,才能被老百姓知晓并乐于遵从。精彩的思想就有点象是我们在工作中的一个创新想法,要把想法落地,不可能只靠提出想法的人,还得有各种各样的人去把想法化为行动,把行动执行到位。整个过程,相当于是从上而下的推动的。
创新点子的提出者,可能站得层次高、接触到的信息多,所以能够形成一个非常棒的创意,但在具体的实践时,需要由上到下,由点到面的宣传、发动、执行与调整,不断地去对焦、对照、对标,这部分工作,当然是由很多并不那么高明的人去执行的。
精彩的思想如果不为人所知,在其他人那里,也就相当于不存在了。得让他人知道,就要利用种种传播途径和传播者,把它传得远远的。
也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宣传贯彻上级精神,要执行上级意图,需要有中间层把握核心观点,也需要把这些观点、理念分拆成一个个可以让执行层可以付诸行动的动作。
[5队][S410]麦子-北京
我原来有点抵制类似口号的东西,没有前因后果,就让背诵出来,像是在洗脑。读了传播学之后发现简化的口号类内容最容易传播,我们写报告时也会提炼出类似四个层次这样的内容。精彩的思想总是具有超越性的,深刻的内涵并不容易被人理解,世俗化的过程必不可少,失去了曲高和寡的地位,得到了广大的人民群众,有得有失,我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得到什么。
[2队][S171]雪梨橙-上海
这句话容易让我想到“曲高和寡”这四个字,高深精彩的思想大概率是出自于那些学术研究深厚或者特别出色优秀的圈内人。但是当这些思想和理论诞生后,能理解和搞懂的人会非常稀少,需要有相关的知识背景、或者与这些创造者思想同频。光有高高在上的理论如果不做相应的适应普罗大众的调整,是很难被广泛理解和传播的。但适合传播的一定是易于理解、符合普通人的知识结构、口语化、精简且重点突出,最好还能和日常生活相关联,即所谓的世俗化过程。高光理论到世俗化的理论之间的落差必然会失去一些含金量高的知识点,但为了广泛传播是不得已的牺牲。
就和公司去开拓市场的逻辑比较类似,你是要大众市场还是小众市场,是更看重深度挖掘还是广度的覆盖,要两全其美的话比较困难,所以在这两者间必须平衡,任何向某一方向的靠近就意味着另一个方向的远离。
[10队][S104]hotline-秦皇岛市
这段话让我想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曾经有人说一些宣传语太俗气,什么“抓手”、“狠打”等等,高深的思想是不容易传播的,容易曲高和寡,如果要扩大市场,就必须简化再简化,成为大家日用而不知的元素。先让这样的概念深入人心,再通过时间的累积让已经接受概念的人们往深里体会,化笼统的印象为清晰的认识,化直接的情感为有经历和现实作证的认同。所以在孩提时代背古诗并不是一个负担,哪怕当时不理解,但是能为将来打好基础,在长大后某一天回想起来的时候,能体会到诗词中的美,就会庆幸小时候曾经接触过这么美妙的文字。
[9队][S190]Meng-宁波
书中的意思是当思想简约为几个词的时候,思想的深层涵义就被过滤掉了,留下背诵的文本,进入社会生活,思想失去了深刻和睿智,却换回了更多的接受者。个人觉得目前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那些经典思想,就是被过滤之后,留下的复合主流思想所要传播的比较正能量的部分,是幸也是不幸,幸运的是这些流传下来的却是是传统的好思想,是需要更多人来接受的,并且传播继承的。而不幸的是,思想会被圈在一个圈子里,需要学的内容是被筛选过的,我们是有一套准则来衡量的,似乎是被限制住了。只要当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那就需要自己自主主动地去读更多的经典,去学习,去思考。
(2)这种也让自己想到,很多时候我们在知识付费的渲染下,接受的课程,很多就是教授的人把内容吃透然后过滤掉不好懂的部分,简化成让人好记好行动的123条内容,仿佛跟着这么做了就能达成。其实更多的还是需要学习更系统或者更深一些的内容,让自己在学习这条路上不走捷径。
[11队][S597]雨廷-深圳
曲高和寡。一是想要精进就不能让自己太接近中心和一家独大的状态,平静的心态和危机感往往就是创新和精进的保障条件和原动力。二是想要被更多的人接受就不能把呈现的 “产品”弄得过于复杂和深邃,复杂和深邃导向精英的小圈子,简洁和易于理解导向一般大众。三是两端方向的偏倚要精细把握其中的度,否则很容易导向消亡。
[1队副][S263]ZT-杭州
观点1:既然图像也是历史中人们创造的,那么它必然蕴含着某种有意识的选择、设计和构想,而有意识的选择、设计和构想之中就积累了历史和传统,无论是它对主题的偏爱,对色彩的选择、对形象的想象、对图案的设计还是对比例的安排,特别是在描摹图象是的有意变形,更孱入了想象,而在哪些看似无意或随意的想象背后,恰恰隐藏了历史、价值和观念,于是这里就有思想史所研究的内容。(出处导论P115)
论述1:最近在做岗位梳理的时候,对照行业发现图案设计这个岗位的薪资标准呈现非常答的参差。对比这段话,我想图案设计并不仅仅是技术层面,还有思想文化、价值观的输出,这需要非常身后的人文功底,并不是简单的爱好的呈现。于是对这份岗位内容多了一份敬畏,也理解了不同层面定位的差异带来的价值产出不同,因为有不同的预期。
观点3:交融与合流常常也瓦解彼此的界限,而彼此界限的消除则产生了另一种后果,就是缺乏独立的、强大的知识传承系统与权力保障系统的一方被另一方消解和同化。(出处第一册P267)
论述13:最近工作中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说实话令自己感到有些不安,领导接到任务后,会让我出第一稿进行回答,然后他这基础上重新罗列和修改,再进行提交。对比之下,先不谈影响力,感觉自己知识系统结构的缺乏,在进行工作汇总整理阶段呈现的简洁性和层次性没有那么完善,因而感觉好像没干出成果,产出价值被消解和同化。反过来看自己要加强的就是借助一定的影响力,及时了解现状,然后在文字输出上加强精简性和结构化的输出,平日里一定要做好这方面的训练,然后再完备专业知识,构想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强系统。
[1队][S967]Helen-湘西吉首
观点3:(出处P78)佛教必须给予修行者许诺,因为一种宗教不能没有回答信仰者的终极境界,否则信仰者就会掉头而去不屑一顾。
论述3:任何一种信仰之所以有信仰者,原来是因为它给与了信仰者一种终极境界的许诺,这种许诺会令信仰者付出艰苦的修行。“好人有好报”的信仰是因为它给人以当下做好人,未来一定会善终的许诺。“勤能补拙”的信仰是因为它给人以光明的未来,让人能够忍受当下刻苦的煎熬。这就让我想到职院的孩子为什么不爱读书,因为职院没有给他们以“未来一定能够找到好工作”的许诺。就此来说,作为班主任,我应该不断地给他们“画饼”,与此同时,应该为一批批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而努力,这样才会让职院的孩子们看到读书的希望,才能产生好好读书的信仰。
观点4:(出处P141)本来在理论上处于“边缘”的道教,在已经合法地进入了思想世界的中心的同时,也需要在这种语言角力与思想交锋中,提出可以挑战的话题,道教不得不重新思考和检讨自己的定位、思路和话语。
论述4:我以前一直不明白那些能力确实有问题的人为什么一旦得势好像能力也跟着上过去了,我不知道这种能力的增长从何而来,读到这段话算是明白了。那些能力有问题的人,当他们一旦得势去了更大的平台,为了保住自己的发展,这些人不得不接受多方面的挑战,于是,他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检讨和提升个人的能力,于是,能力自然会大幅度提升,让周围人刮目相看。换句话来说,人身处的平台不一样,他面对的竞争力就不一样,在反复的对比和竞争中,局中人的实力也就会被环境所磨出来。这种能力的快速提升往往不是个人主动的,而是环境施压造成的。由此可见,想要锻炼和提升,人应该去往更大的平台,你就会被环境裹挟着不得不往前走。
观点5:(出处P423)他们一直在重新诠释某些经典来重组思想世界的秩序,进而透过重组的思想世界来重建生活世界的秩序。
论述5:我以前一直不太懂为什么网上有那么多言论要传来传去,为什么要到处发行那么多没人看的报纸,每天要推出那么那么多的新闻。原来这些言论是国家对社会秩序的要求和规范,国家需要不断地将这种规整的秩序信息通过报纸、新闻的方式传递给社会大众,从而让社会大众能够自觉建立起一种规范的生活秩序。换到自己身上,我就需要不断地通过各种各样的事情告诉我的学生,“他们是优秀的”,“学习一定是有用的”,“他们一定能够找到好工作”,需要时时刻刻给他们传递这种信念,才会让他们真的产生这样的生活逻辑,从而更好地建立自己的校园生活秩序,更加健康向上地学习和生活。但是,社会的消极干扰实在是太多了,就好像歪门斜说总是在挑战着正统思想一样,到底谁能拥有话语权,谁能主导社会主流,谁才能建立新的社会秩序,让思想为哪一方服务,这都是需要审慎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队副][S871]Rae-宜昌
观点2:(出处P10)思想史对于精英与经典的历史性叙述,常常是因为“溯源的需要”、“价值的追认”、“意义的强调”等等原因引起的,事后由思想史家所进行的“回溯性的追认”。事实上,某些精英和经典在他自己的那个时代,究竟是否想思想史著作中所说的那样,影响如此巨大与深远,是否应该在思想的历史顺序上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实在很有疑问。
论述2:这句话以疑问句起势,正是体现了一种学术的批判性精神。许多历史事实的真实性仍待细致的考据,更不用说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史了,但是在幼时通过习背和考试学习文史哲的过程中,我已经养成了相信权威而非质疑权威、崇拜精英而非批判精英的习惯,我更多地学会了赞同而忘记了批判,这为成人之后的认知选择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而葛教授运用跳出来看、多维度审视的方法,重新对思想史进行了梳理,看起来是打破了思想史的完整性,其实是弥补了思想史的部分空白。
观点5:(出处P378)这种深刻的变化并没有引起普遍的警觉……在当时的世界中,还没有足以颠覆或动摇传统思想世界的资源,也没有足以震撼心灵使人们普遍感到非变不可的危机。
论述5: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因为回望历史,思想史上每一个大的拐点都面临着一些新鲜思想资源的刺激或者迎对着巨大的社会危机,可以看见,人们居安思危的意识其实很差,或者说待在舒适圈的惯性太足。就像是古代中国人面对刺激时总会有路径依赖,会下意识去已有的思想资源中寻找应对之策,比如清朝人面对西学入侵不仅对儒学重勘重考,更是翻遍了所有诸子之学和佛学。这和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很相似,许多事情都是临到头不得不做的时候才去做,一直拖到死线,最后得到不太理想的结果。所以说,经常性地吸收新知识和创新求变对人生发展是有好处的,人们需要培养一定的前瞻性才能更灵活地应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2队][S171]雪梨橙-上海
观点2:历史似乎有这样的惯例,大凡主流知识……这种知识与思想很快成为一些教条,并很快地简化为一种供人复述与背诵地内容。-page 13
我觉得这个和一个社群的成长扩张的路线比较类似,刚开始的社群它有它独特的一面,有着自己的受众,在慢慢地走出自己的线路之后也会遇到一定的上升瓶颈(比如社群人数的上限等)。这时要考虑是不是要依附一些大流量或者有推广能力的大平台为依托进行扩张,如果是的话,也必然要去遵守它的规则,去进行妥协,或许也会慢慢变成曾经不想变成的样子。也是变大的代价吧。
观点3:有意违背常识,但它的意思正是提醒人们,人是否忽略了追问,常识究竟凭什么是“常识”,人们为什么一定要相信“常识”,“常识”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了不言而喻的真理的。- page 91
论述3:我们都喜欢把“常识”作为基本的门槛进行事物或者人的接触以及判断。不得不承认有着“常识”的存在,我们可以节省一些思考时间,降低沟通的成本。但是就因为它的“不用解释也应该知道的特性”“默认的存在”会使得我们对于很多问题太过的习以为常,甚至到了无脑以及条件反射类的接纳。但是很多常识的诞生的环境和年代已经和现在大相径庭了,是不是对于当下的情境还有效却未必是百分比的。 所以应该在接受常识的同时,也能比较主动去想一下它所适用的情境以及使用范围,边界在哪里,局限在哪里。我觉得始终要保持一定的谨慎和敏感,不全盘无脑接受任何被告诉的“真理”,不要放弃多问一下“当下是否也正确”的权利。
观点5:”近代中国的自我认识史,实际上与关于“世界”和“亚洲”的观念变迁是一体的,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缺乏一个作为对等的“他者”,仿佛缺少一面镜子,无法真正认清自身“- page 403
论述5:认识自我始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仅仅从自身出发只是一个比较孤立的维度。就像坐标轴,任何位置的确定至少需要横向纵向两个维度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位置。对应来说,需要和他人进行比较才清晰意识到目前自己所处的真实位置,自己的表现可以绝对值进行评估,但是是否有进步空间,则需要和同类人比较,相对值就是一面镜子来折射出你的真实面目。其实公司也是如此,它是否业绩出色,固然可以用绝对的销售额,增长率来评判。但更重要的是和去年同期的自己比较,和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比较,和世界上其他优秀的公司比较。也就是曾经的我、中国、世界的不同范围内的标杆来真正发现自己的定位。有了这些的对照,就能发现问题,也能找到发展的方向和值得借鉴的经验。
[3队][游学]果妈-成都
观点1:充满了深刻意蕴的语言需要从心里涌出,而不能是摹仿的结果。(出处P95)
论述1:我们在写作业时,直接用作者的原话,或者把原话稍作修改,其实只是在模仿,以为自己懂了,但并不是真的懂了,在回看以前作业时我就发现,如果真的懂了是能够用自己的话写出来的。
观点3:官方特别是皇室自身一而再、再而三的亲近佛道,官员和士人领袖们始终与佛道关系密切,却使唐代初期官方努力建构起来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边界,在无形中变得越来越模糊。(出处P21)
论述3:这段话让我想到我们平时跟孩子讲的道理,就像官方建构的边界,我们总是希望孩子没事都看书,少玩手机,然而自己的行为确实随时拿着手机,这样就会使道理的边界变得模糊,孩子会认为爸爸妈妈都每天看手机,那我也可以看手机,所以我想要守住思想的边界,就要言行一致。
观点4:那些没有进入实际政治操作系统的士人,始终对政治抱有相当的兴趣,而且比较容易用高调的理想主义来要求政治的普遍合理性。(出处P159)
论述4:书中多次表达了这个观点,类推一下,在当下的网络空间中,很多没有权利也没有责任的人,总是对别人提出过高的要求,认为别人都应该是圣人,各方面都要完美,不管是对明星还是主播,只要有一点点的不完美,总有人出来喷。在生活中,有时候对于孩子的行为也会有理想主义的要求,所以我要时刻提醒自己,把别人当人。
[3队副][S99]鲍20-宁波
观点1:主流知识与思想在权力支持下成了垄断性的政治意识形态,与个人利益挂钩时发展为教条或简化文本。这种趋于换取利益、装饰和表面的思想是一种世俗化的趋向(出处P13-18)。
论述1:这应该是经典思想的传播困境,一方面要更多人了解这种思想就必须做到易传播、文本简单,没有复杂的推导思考过程,重在“易”;另一方面简单文本必然逐渐发展丢失这种思想的复杂性和辩证观点。但复杂思想和推导的呈现,会使得思想发展受众有限,从而逐步退出人群。举例来说“言必行行必果”这句话内涵简单,意义直白必须说到做到,然后大家广为传播这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而后一句“硁硁然小人哉”,又是对这种行为的驳斥,是对固执己见、顽固不化的批判。那整个文本其实是对君子和小人行为的探讨,但没有呈现一条可以简单执行信奉的道理,所以第一句广为传播,后一句少有人知。
观点2:士人的袖手旁观甚至是乐观其成,对于有时过分的迫害,他们有时也并不感到惊诧或惭愧,这种纵容的态度实际上促成了这次近乎残酷的灭佛行动(出处P136)。
论述2:我觉得这和鲁迅《药》里的麻木旁观不同,这是一种有选择、乐见其成的旁观或者说是选择沉默者做了最好的同谋。一面等待收割利益,一面警惕自身的利益是否受到威胁,我认为这是一群没有底线的知识分子。思想的发展本质是为了探索生命意义和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而不是原始时期的献祭获取所谓“风调雨顺”的来年。
观点3:在古代中国,知识阶层对于皇权的制约手段,就常常是运用超越政治权利的文化知识。董仲舒时期是用“天”,通过对“天”降下灾议的解释,来限制政治权利的滥用。而后为“理”,独占对“理”超越一切自然和社会存在的原则,体现对权力的批评(出处P160)。
论述3:古代中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依照父系建立家族形成个体-家族-社会的秩序结构,以王权为天的代理者,建立权威。随着灾议被批判之后,对自然本原总结的“理”成为了制约王权的手段。王权需要符合“理”的要求,顺乎名,依据知识分子的理论进行统治。变化的是对自然的解释,从“神论”到“理”学,不改变的是王权和知识分子对于权力的互相博弈。古今都没有变的,就是依据言论和传播行使对权力的控制。
[3队][S712]赵丹-四川绵阳
观点1:“当人们处理两个以上的思想的同异问题时,很容易变趋向同质方面的统一,而不大理会异质方面的区分”,趋同的意义是有助于理解的趋近,但它的问题是在泯灭了差异,消解了进一步的理解,把丰富的佛教思想限制在古代中国思想有限的理解范围中。(出处P360)
论述1:这里讲的是比附,我们往往在理解新的东西时,会拿已有的相近的来做理解,但是这种方式虽然有利于我们去做理解,但是却也有一个弊端,就是会把一切限制在我们已知的理解范围之内。在《赖以生存的隐喻》中也说过这个问题,叫做隐喻概念的系统性带来的局部凸显与隐藏,凸显的就是相似的部分,隐藏的就是差异,但是这会带来理解偏差。所以我们在用已有的来理解未知的时候一定要心里有这么个声音,有什么隐藏的我没有看见呢?而事实是很多时候往往是看不见的东西有更大的影响。
观点2:不过在那个皇权逐渐膨胀的时代,一种思想学说的命运兴衰,并不仅仅靠它本身思路的合理性,而往往要靠信奉这种思想学说的人的宣传策略,这种思想学说转化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可能,以及若干偶然的但也是决定性人物的偏向与喜好。(出处P235)
论述2:思想学说最终成为国家意识形态思想是成功营销的案例,思想学说本身具有思路的合理性,有一套完整体系,是“好产品”,但是“好产品”到底能不能铺开,成为主流却在于宣传。我一直以来的想法是好酒不怕巷子深,但是现在认为好酒还是需要适当的宣传营销 ,才能被广泛知道。
其中还提到了思想学说转化为国家意识形态,也要靠若干偶然的但是也是决定性人物的偏向和偏好。其实就像是身在市场也好,企业也好,有的时候决定性人物的偏向可能就会决定人生走向,但是这是这却不是自身能决定的,所以反过来,能做的就是先做好自己。
观点4:交融与合流也常常瓦解彼此的界限,而彼此界限消除则产生了另外一种后果,就是缺乏独立的、强大的知识传承系统与权力保障系统的一方被另一方消解或同化。于是纬学之书在渐渐取得正统和主流的认同时,它也就在这种认同中丧失了意义,纬学达到顶点,却也是它消亡的开始。(出处P267)
论述4:纬学是搭上了经学的顺风车,才在历史中有所显现,但是其本身是没有自己的理论依据的,所以也是一种依附关系,但是这种情况就危险在经学会在把所需汲取完之后然后被抛弃,因为没有存在价值。所以我们还是要认清自己,可能会因为时代搭上一些顺风车,赶上一些所谓的风口,但是如果本质上你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那么后面就是被淘汰的命运,是必然的。
观点5:从儒学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以后,表面上看来儒家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却使它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的自由,儒生成了皇权之下的官员,他们不能不受到皇权的制约与束缚,而为了那些利益,儒生从此也不能不采取实际而灵活的策略与态度。(出处卷一P248)
论述5:这带给我们一种看事情的视角,看不能仅仅只看表面。“依附”而生是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却是将自己的主动权全部交出,决定“生死”的不再是自己。俗话说只看见贼吃肉,没见过贼挨打。但这也提醒自己在做决策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这样才会有一种内心的平衡
[4队][S201]浦月-成都
观点3:(P36)后代人多说"盛唐气象"如何如何,其实,从生活的富庶程度上来说是不错的,从诗赋的精彩意义上来说也是不错的,从人们接受各种文明的豁达心态上来说也是不错的,但从思想的深刻方面来说却恰恰相反。
论述:
1."盛世的平庸"让我很吃惊,或者我曾经以为诗赋的精彩也代表了思想的精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忧患里,我们才会极尽去开发大脑,才会有思想的发展。
2.保持忧患意识,对国家来说很重要,对个人来说就是不要沉溺于舒适区。我开始能理解为什么"一旦做到就要提高要求"。我们太容易停在安逸处。如果外界还没有给我们忧患的刺激,那我们可以自己给自己。
[4队][S280]Jin-武汉
观点1:当一个时代失去了诊断和批评目标的时候,知识作为筹码,思想成了装饰,语言则在游戏,思想世界也变得平庸(出处P8)
论述1:原来文学精彩纷呈的时代与思想巅峰时代并不一定重合,甚至可能相反。当文字游戏兴盛,文人辈出,有各种精彩的文学创作,但是也许思想并没有实现突破,它变成了点缀。所以知识、语言和思想是不能划等号的,一个有知识,很会说话的人,也可能是思想贫瘠的人,一个没学过很多知识、沉默寡言的人,也可能有着深刻的思考。
观点4:传统能否延续的四因素:共同生活的地域、共同的信仰、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历史记忆(出处P480)
论述4:这四点是任何关系得以延续的四因素,比如友谊、爱情、一个社群、一家公司、一个国家。第一个是地域,远亲不如近邻,心理学有一个邻近效应,就是住的近的人更容易成为朋友。可能因为地理位置上的相近,会加强人的相似性,而且住的近,彼此之间有更多的照应。第二个是信仰。虽然我们都强调多元化的重要,但我认为,精神的共振也同样重要,人渴望被理解,尽管自由是每个人的需要,但价值观念的共同取向一旦丧失,个人在社会中将感到异常寂寞。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友谊和爱情中都强调三观一致,以及为什么很多公司、国家要喊口号,强调共同愿景和文化价值观建设的原因。第三个是共同的语言。比如方言、互联网黑话,学术专业名词,这些都是共同的语言,语言经常作为筛选是否是自己人的重要标准。另外,共同的语言还是能否聊的来,能否有共同话题的必要条件。第四个是共同的历史记忆,这是亲密感产生的重要来源。所以搬到附近,了解价值观和内部文化,模仿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创造共同的回忆,这四点,是我们想与一个人、一个公司、一个国家产生联系的重要途径。
观点5:以前的人简单,心也简单,每个人都充满了完整解释世界的信心。现在的人已经不能像古代中国的哲人那样可以“执一御万”了(出处最后一面)
论述5:葛老真的是时刻在在用文字去记录自己的情绪,他非常诧异,自己在写完这本书之后,想到的居然是一种略带悲观的事,就是现代的不确定性。葛兆光教授给了2个可能的原因,一个是现在,我们面对的世界太复杂,另一个是,个人经验并不能圆满地解释一切。即使年过半百,两鬓白发,很多问题还是想不明白,面前的困惑还是很多,看待过去和未来依旧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葛老告诫我们,不要有太轻率的自信,纠结与困惑是人生常态。所以我们在解释世界的时候,要相信自己,因为人活着必须要建立在相信某些事情的基础上,但也要意识到自我局限性,不要固执己见。就像朴树唱的,我曾经问遍整个世界,从来没得到答案。我不过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冥冥中这是我唯一要走的路啊。
[5队][S929]Shelley-襄阳
观点2: 处在这种心理失衡状态的知识阶层就很容易采取全盘摒弃的做法。(出处P483)
论述2: 这句话是葛教授描述近代知识阶层面对西洋新知冲击时候的状态。这句话也高度概括了我的某些心理特点:遇到挫折和打击的时候,特别容易全盘否定自己,尤其否定自己曾经的想法和做法,好像突然丢失自己的主心骨一般。在自己考研失败的时候,第一次受到上司严厉批评的时候,我写的复盘总结通篇都是对自己的指责和反思,完全否定之前的自己,好像这样心里才更容易接受这一事实。所以当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就想起了自己。而在这种做法究竟对不对,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
观点4:真正的接受,还要在自己的知识背景中寻找资源,对这些新知作彻底的理解和诠释。(出处P440)
论述4: 这句话是关于中国人如何接受西洋新知的描述。的确,想要彻底理解某一新思想,必须以旧思想作为底子,通过旧思想的翻译,构成通往新知的桥梁。接受和理解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而是要过得了心这一关。反过来想,如果想更快地接受新思想,就可以通过与已有知识的迁移,来达到目的。举个例子:《学习的学问》中,S为了让我们理解学习是什么这个问题,将学习与吃饭作类比,吃饭是存在于每个人脑海里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吃饭理解学习,就是在原有的知识中寻找到了资源,对新知做出彻底的诠释。
[5队][S32]Amay-赣州
观点1:当一个朝代建立越来,不仅“四海承平,夷狄朝贡”,而且“万民富庶,朝政清平”,一切看上去都那么完美的时候,似乎思想的使命结束了,因为思想似乎失去了批评的对象,于是,它会迅速地沦落为一种依附于经典的知识,并在考试制度的挟迫下,被简约化为一些无意味的文本或公式,只是作为记忆和背诵的内容存在。(老版出处P5)
论述1:盛极而衰,月满则盈,一切都完美、圆满之时,思想失去了批评的对象也就结束了使命。同时,这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统一思想与独立思考都很重要,这两者不可偏废,大至国家,小至个人,都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或者,至少要给独立思考留下一点空间,让能够独立思考的人做一个“旁观者”,让异见可以时时警醒。
观点2:古代中国王权是一种“普遍皇权”,它较一般意义上的帝制更深厚而且稳定,是因为它将政治统治、宗教权威与文化秩序合于一身,所以,每一个古代中国王朝,都经由天地宇宙神鬼的确认、历史传统与真理系统的拥有和军事政治的有效控制与管理,它才能获得合法性,尽管这种合法性在某种意义上说,不过就是皇室、士绅与民众暂时的“共识”。(老版P177)
论述2:葛教授的《中国思想史》,反复说明皇权的合法性,第一、二遍读的时候都不太懂,直到读完全书后,才隐隐约约拽到了这一根线头。也就明白了“名正言顺”的重要性,明白了当年读明史时的“争国本”到底争的是什么。读书的好处就在这里,一本书里的疑问,不经意间,往往会在另一本书里得到解答。
观点4:所谓“文明”,现在看来只是一种被传统与历史建构起来的,得到政治权力认同的,关于在一定的社会秩序中生活的常识与规则,当传统与权力已经确认它的合法性的时候,它就拥有话语权力,在人们不自觉地认同它的合理性时控制着人们的生活。
论述4:看到葛教授对“文明”的定义时,我是一阵汗颜。曾经从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却从来没有去深挖过文明的内涵,只是机械地执行着上级的决策部署,即使是自己独立开展的活动,也不过是将别的行业、别的地区的典型经验抄过来复制而已,实质上是一种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并没有深思开展活动的目的、意义,如何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尤其是没有深入思考过文明与思想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工作中,我在具体的微观层面上待得太久,没有上升到宏观层面上去学习与思考和观察。这时,就想起S说的行业概念,S提出行业概念都好几年了,我听了记了,却没有付诸行动。所以,自己在工作中没有突破,不怪别人。
观点5:为了更快地引进新知,当时的人还想到一条捷径,即从善于翻译的日本那里转手引进西学,这条途径由于日本迅速崛起和中国不敌日本,很快就被大多数争于求成的人承认。对败于日本一直怀有深深的屈辱感的中国,竟然很快以日本为师,这是很奇特的现象,也表明当时人心里的紧张和焦虑。
论述5:初中时读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以及民国初年许多人到日本留学,还有从日本传来的共产主义思想。总是不明白,明明日本是一个小小的国家,明明作为列强的日本凌辱着中国人,为什么要向一个敌对国家学习?看过思想史,也才深切地明白当年那些文人志士是怀着怎样忧愤、焦虑的心情。达者为师,向对手学习,作对手的学生,需要勇气、智慧。
[5队][S410]麦子-北京
观点1:在尽管总是被誉为盛世,却被过去思想史或哲学史当作空白,而在教科书中被轻轻放过的八世纪中,我提醒读者注意以下一些也许对当时的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有并不剧烈,但很深刻影响的现象。(出处P13)
论述1:作者认为在以往思想史被认为是空白的唐朝,其实也有对思想史影响深刻的现象和事件。我们在工作或科研领域里,总是会觉得自己负责的内容和方向太平淡不容易出成绩,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认为他人出了论文或者有了成果,是因为他那个方向好容易写。其实要想想自己有没有认真去做,有没有加强理论积累,有没有结合工作实际思考,有没有可以优化的思路,有没有尝试和结论,有没有提高自己的文字能力,这些才是出论文有成绩的重要因素,一味地认为自己耕的这块地不好只会蹉跎了岁月。
观点2:通过思想的一系列具体化和世俗化的努力,朱熹使那些本来属于上层人士的道德与伦理原则,渐渐进入了民众的生活世界(出处P206)
论述2:在跟孩子相处的时候,我总是倾向于讲道理,将自己失败的教训成功的经验,总结成道理讲给他听。事实上孩子也只是听听而已,认为这跟他的生活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后来我学会了讲故事,讲自己做事时的考虑最后的结果,中间的道理让孩子自己去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我们读思想史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观点5:世界就不再是世界本身,而是绘制者对世界的叙述,叙述的世界与实存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有了偏离,正因为有了偏离地图有了思想(出处P)
论述5:我们看到的世界是地图绘制者眼中的世界,并不是世界本身。叙述者有自己的发言立场,不管他是否意识得到,他的表达及表达方式都是为他的目的服务的。我们在工作中会看到同样的话不同的部门说出来意义不同,相同的数据经过不同角度的分析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后续的实施方案。我们在表达的时候要注意场合、听众、目的、方式,同样别人表达的时候也不能光听说什么,要看展示了什么、怎么表达的,还要考虑他的立场和利益相关等。
[6队长][S204]云扬远兮-嘉兴
观点5:除了天才思想家的划空而过,一般的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演变其实都是很缓慢的,需要长时段才能显现出来它的意味。(出处:《中国思想史》第二卷 第9页)
论述5:改变是需要时间的积累才能显现出改变的,通俗点而言就是量变引起质变,而改变同时又是极其不易的,不管是自内向外的改变或是外力迫使的改变,给人带来的初期必定是痛苦,至于能否享受到后期的快乐那就因人而异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改变的,就好像我们来参加晨读一样,我们参加的初衷必定是因为喜欢和想改变,但是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必定会磨平了最初的喜欢和想改变的心 ,最后能成功改变从而蜕变的人,必定是有着丝毫不放松的执行力,因为向好的改变是不进则退也是易放弃难坚持的。
[7队][S717]暴-北京
观点2:人们也会借助旧知识来理解新的知识,但有时可能会因为差距过于巨大而造成误解。但只要再度“类似的语境,又常常被有心人回忆出来,就会复活并滋生膨胀。”(导论 P78)
论述2:有心人,是挺微妙的用词。对于一段史料的解读和引用,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目的,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或倚仗旧说给打消自己的疑虑不安,半信半疑甚至完全否认新说;或者怕被历史连累而将历史彻底割裂,完全拥抱新说,再或者,自己理解是一个样子,对别人解读时又变成了完全不同的面貌。这几种倾向会出现角力,人们会在这个较劲的过程中游移,一人如此,一个群体也如此。比如书上就曾提到的《犹太人的战争》是怎样被从文献转而变成了动员群体凝聚力的象性一事。所以读历史资料是一回事,分析和结论是另一回事,读前的选材,读中的辩认,读后的思考都要有。读书最好的结果是,培养了更仔细全面的辩认能力,能够分析哪些基本是事实,哪些是观点和立场。
[7队][S877]刘莉-广州
观点2:中国在很长的时间里,由于缺乏一个作为对等的“他者”仿佛缺少一面镜子,无法真正认清自身,在十九世纪,中国是在确立了“世界”与“亚洲”等“他者”的时候,才真正开始认清自己。(出处P403-404)
论述2:这点给我最大的启发是,他人其实是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并不是比较、对立的关系。之前,我很容易出现比较心态,一旦出现对比时,就是论高低、强弱;显得更弱的时候,就会找理由来凸显自己更弱的合理性,如果显得更强就会有种高傲的心态,把他者变成了对立的关系,而不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当时读到这句话瞬间醍醐灌顶,他者是一面镜子,帮助我们更好的认清自己,不足时,说明我们某一方面做的不够,可以学习他人好的方面,促进自己成长;他人的问题,也可以成为我们成长经验,知道什么是不好的,然后避免去做。
观点4:王阳明的心学在当时道德实践中,引申出两种不同的取向,一种是致良知、以“收敛”为主,一种的追求精神自由的自然主义。(出处P280-281)
论述4:当时两种趋向都有受到人们追捧,尤其是在王学的后来有几十年,大胆的理想主义和激进的自然主义迅速发酵,超出了王阳明设定的极限。这让我想到“松弛感”和“内耗”,前段时间“松弛感”被大家吵得很火热,这就像王阳明的心学引申出的两种不同的取向,风向两边倒,如果是以前我很容易听风就是雨,读来思想史之后,我发现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我都会停顿一下,我是如何看待的,我是怎么想的?因为看思想史,会发现一个问题总是能被讨论出很多不同的说法,不能说哪个说法就一定对或错,重要的是我的观点和想法是什么,只要能自圆其说,其实就没问题,要相信自己的心,而不是盲目的跟风。这不也是读思想史的初心嘛,我好像感受到了。
[8队][S97]杨少侠-北京
观点4:真正的接受,还要在自己的知识背景中寻找资源,对这些新知作彻底的理解和诠释。(《中国思想史(卷二)》P458)
论述4:佛教扎根中国,一方面道家/道教知识与思想功不可没,另一方面佛教的一些概念诠释也向儒家和道家靠拢,这是两方在各自的知识背景中寻找资源,对另一方进行理解和诠释,这是一个交流碰撞的过程。就像两个陌生人交流,也先交流家乡、工作、爱好等,寻找共同点,然后深入交流。西学进入中国后,不断冲击中国知识界,中国知识分子用儒家经典、诸子之学来理解,效果不大,又通过日本翻译的西学研究,日本充当了桥梁,再之后开始自己翻译西学,这个从内到外,从远到近的过程不能忽视,从自己的知识背景中寻找资源,是建立一个桥梁,哪怕这个桥梁晃荡破旧,但是已经可以交流了,这个过程也是给自己一个缓冲的、心理接受的时间。从个人学习角度看,看书的过程就是不断从脑海里寻找资源,对书上的知识进行理解和诠释,有时候会钻了牛角尖,觉得不能理解,这是很正常的,此时不如放下己见,试图从写作者的角度看待问题。与人沟通时也是如此,我们在用自己的知识背景去理解对方的话语,一个简单的概念,可能因为专业、语境的不同会产生很大的分歧,而解决分歧也很简单,各自阐述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最好举个例子,大家对齐概念,沟通就会好很多。
观点5:光是看到人家换衣服,却就是没有看到别人换精神。(《中国思想史(卷二)》P458)
论述5:清政府只看到日本船舰利炮,却没有看到其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知识阶层只看到日本强盛了,佛学昌盛了,就以为佛学昌盛是国家强盛之因。今天许多知识付费课程都是靠此营销变现,某某如何如何牛,某个技能(写作/沟通/管理等)很强,这种宣传就是把由弱到强归结到单独一个点上,恰好某个人这个点很强,给人一种假象,跟着学,就能学会,学会了,就能变强。现在限时优惠,赶紧下单,买了就等于学了,立即下单=立即变强。观别人是如此,看自己亦是如此。想要提升写作的人,不在于多高配置的电脑,不在于眼花缭乱的编辑器,不在于多好的椅子,而是多写多改多思考,这些东西是别人看不到的,但确实真正有用的。有的人买了新书,塑封经年未拆,而有的人读得二手书,却常读常新,收获满满,外表常常具有很深的欺骗性,不论是物还是人。有的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的人低调内敛,却是武林扫地僧。"
[8队][S68]小艾-青岛
观点2:思想要延续下去需要具有话语权,或依靠士人传播或依靠统治阶级支持。特立独行很难从纷繁的思想中脱颖而出。思想的延续总是会根据时代变化有所调整。(出处:第二编第一节)
论述2:最直接的启发是要打破透明状态,勇敢为自己发声。人常说“爱哭的孩子有奶吃”,我理解是你刺儿、你表达意见(不满),领导就会重视你的问题并给予解决。哭只是表面现象,没有实力你哭,多半得不到回应。所以有实力才是根本,哭只是表达自己观点的手段。而混得开,才有继续深耕下去、获得新机会的可能。
放在现在的工作语境中理解,拿我们做业务开发举例,如果个人有好的拓客点子,一个人用可能走得快一点,如果分享出来,进行讨论,形成一个可以内部推而广之的方法,同事和公司都会受益。
这里面的两个点跟思想史很像:一是要发声,争取话语权,让别人看到;二是赋予个性化的方法以(内部)普遍性,易于让人接受、实施。在这背后,话语要具有合理性,也就是个人实力要足。
观点3:没有一劳永逸的开太平的方法。(出处:第二编)
论述3:是说宋太祖为国家合理性找绝对的根本依据。当时宋太祖的想法还是比较有意义的,寻根究底。即便不能达到一劳永逸,在追问的过程中,思想还是往前迈了一大步--为理学的诞生做了铺垫。
想凭借一种方法获得长久的便利,可以想想,但不现实。无论是学习方法还是工作方法,都要随着内容、语境的不同而进行调整。不是有句话: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开封菜(KFC)到中国还融入了中餐口味呢。
观点4:也许,思想史就是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发掘历史资源、虚构历史系谱、重新加以诠释的过程中,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在渐渐地变化着。(出处P125)
论述4:变化和发展并不是事物一直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眼前,也不是一直推陈出新--对这里的重点是一直。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如此,时尚演变和个人成长亦是如此。
拿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来说,后面章节中即将看到的心学、理学:理学从边缘到中心,心学从被埋没到再度发掘,无不体现历史资源的一次次挖掘,知识的重新阐释。以前不被认可的,现在有了新的含义;以前存在感很弱的,现在因为符合社会发展而被重视。
流行时尚不也是这样?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复古风,不就是把过往年代的穿搭风格融合现代元素再加工?
而说到个人成长,10年代知识付费风生水起,我蠢蠢欲动,小试几笔;加入成长会之后我将其视作洪水猛兽,小心翼翼,生怕掉坑;而现在,既是工作需要,也是个人需要,我又在尝试知识付费课程,希望在方向性和专业性上有所借力。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所以,历史总有其价值,无论是落魄的、平庸的还是精华的,都会在时间的行走中体现他们的价值。甚至否定和肯定都在交替角色。
借此提醒自己,不要过于绝对下定义,不要轻易否定自己,不要期望一直有新的变化。我们需要向前,平庸也有其意义。
观点5:为什么是“大变局”?不仅因为西洋的东西汹涌而至,而且还因为中国人一切都没调整好,就被汹涌而来的新知识新经验淹没。...是困境就得找出路。(出处P439)
论述5:“是困境就得找出路”,直戳我心。可不就是人生哲理。面对变化通常都不会太淡定,无论有任何情绪,直接面对,寻找应对办法,对情绪都是很好的缓冲。怕就是待在情绪中出不来,还怕固守原来的想法,一个劲儿想原来是怎么怎么好。
一切都在向前,过去的美好就让它留在历史中,走好当下的路是最重要的。
[9队][游学]ligaking养由基-上海
观点2:秩序首先表现为一套仪式。(第II册,P50)
论述2:秩序的合理性依据来自人们对宇宙天地的体验、观察和想象,同时,它也用仪式特别是祭祀的等级、形式把这些体验、观察和想象的结果加以确认的表现。学习前我以为古人的各种繁琐仪式不过是些没用的规矩,可能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学习后我发现,原来古人对这些仪式有发自内心的尊奉和坚信,仪式就是制度,和我们现代人理解的形式化的仪式完全不同,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
[9队][S190]Meng-宁波
观点1:思想的“连续性历史”,可以理解为,固有的思想资源不断地被历史记忆唤起,并在新的生活环境中被重新诠释,以及在重新诠释时的再度重构。(出处P76)
论述1:(1)连续性这个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和理解,比如在作业题目中S老师提到了高等数学的连续性,再比如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家追求的都是一种连续性,甚至是一种会不断往前进的连续性,一旦没有了连续性或者没有了进步,就会认为不是连续的。
(2)罗翔老师在一档节目中也给出来一种思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思,就会一定是从有序走向无序,人一定有一个不断消亡的过程,人的生命有消亡的过程,人的事业也一定会有消亡的过程,所以幻想作为一个个体,持续不断地在一个事业上,能够不断地再取得太多的成就,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期待。我个人认为他是认为不要在自媒体的那些数据上追求一种连续性进步,以及到达一定成就之后走向衰退也是必然的。看似好像是说都会消亡没必要追求持续进步,但是结合书中葛老说的“长时段”,罗翔老师是站在更高的角度,更长的时间来看待这个问题。那这种思路其实是可以在一定场景下来影响自己,比如一点进步就洋洋得意,会觉得人生还那么长,这一点就要飘?或者是告诉自己还很渺小,这点进步也没必要觉得就成功了,还是要踏实做好自己的。
(3)葛老的这句话,我个人是觉得很多时候新的东西都是站在旧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我每天都在跳差不多一样的刘耕宏的操的时候,会因为想起前一天跳的状态,心情,然后当下会有对比,会使得自己有一个新的衡量,然后改进动作标准度,坚持的时长等等,让自己成为一个新的记忆,如此循环下去,也是能让自己坚持三个月的原因。
观点2:文中说到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是把无放到一切现象和事物之前,也就是说在历史和时间的序列里,无是拥有绝对优先级的。无是作为一切的起点和基石的,也就是无才是一切开始的最有合理性的依据。(出处P297-302)
观点5:当西洋天学开始动摇古代中国意识和观念的根本体系时,就有了严厉而激励的反抗,升至有了过分而无理的斥责。(出处P312)
论述5:作为一个大国在受到冲击的时候,最先出现的就是反抗,而作为一个人,其实在面对别人的质疑甚至否认,提出新的想法观点的时候,也确实是一种否认态度在面对的。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工作中比比皆是。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问题。再回头看受到西学的影响的时候,中国的做法当中有一个是从古代经典中找到对新学的解释。算是一种缓和,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沟通,毕竟被影响到了。其实自己在处理这些情况的过程中,也是要让自己尽快的抽离出那种状况,让自己开始以跳出来的方式进行解决,可以询问对方为什么这么想,理由依据,还可以从其他角度阐述自己的额想法,总之就是不要陷入一味的争论中,你错我对并没有意义,有意义的事双方沟通后产生了的思想。"
[10队][S684]丁丁-北京
观点1:语言既有凸显真理的时候,也有遮蔽意义的时候。(出处P95)
论述1:语言的魅力在于它的灵动性。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场景和语境中表达出来,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意义。我们在通过语言了解到那些原则和颠扑不破的原理时,尽管需要笃信它的正确性,但也要警惕仅仅从字面上加以理解,把那些通过语言文字传递出来的道理当做生活学习的教条,那么真理本身的意义也会就此被遮蔽。
观点2:面对佛教徒的驳难和反论,就逼迫道教不得不深思佛教的哲理,以及佛教相当复杂的论证方式。(出处P141)
论述2:本土道教的整体提升实际上离不开佛教这一外来宗教的对照和逼迫,在被佛教间接历练的基础上,道教才有了重新思考自己立场和定位的觉悟。这一点很像一个人的成长,真正的成长是需要经过磨炼的。我以前在孩子小的时候会觉得在哪儿上学接受教育都没什么大的差别,因为自己也是从农村村小走出来的,但是后来才想明白,为什么大家对名校趋之若鹜,不仅是因为师资,因为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因为周边有一群可能比自己优秀很多的同学。当你觉得自己做得不错时,发现别人比自己好太多了;当你想摆烂时,发现周围的人都在努力上进,自己实在没有这么做的理由。一个人经历过挫折,内心经受过来自更优秀的人的折磨,才容易激发起上进之心。
观点4:由于王畿把良知这种本体极端地放大,所以心灵成了没有恶只有善,因此给心灵的自由放纵留下了相当大的空间……他对心灵有善无恶的肯定,却很容易使生活世界中的人走上随心所欲的自然主义道路。(出处P278)
论述4:自由在一定界限内才能成为自由,否则就是放纵。人是社会动物,而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有序运转就是因为有着秩序作为界限和约束。然而人的本性又是向往自由的,所以这样的约束多少会带来不适。于是当一种思想的出现可以诱惑人前往更大胆无拘无束的自由之境时,很容易便会引发追捧。但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头脑保持冷静,学会抽离出来冷眼旁观,问问自己:真的是这样的吗?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我们需要时刻记住,自由是值得追求的东西,但自由是有边界限定的,超出了这个界限就是放纵。做自己当然很重要,但需要把自己放在合适的环境中。
[10队][S143]欧喵-广州
观点1:庄子对“人”的思考中心是个人生命在宇宙间的存在意义,他并不看重人在现实中的社会价值……所以,只有自由境界,人才能与“天道”一样处在“无”的状态之中,因为只有“无”才蕴涵无限的可能性,“人”也只有在“无”中才能有绝对的自由境界,只有感受到个体生命存在的自由和轻松,才能体验到生存的真实的意义。(出处《中国思想史》第一卷P168-169)
论述1:庄子主张人属于自然,是一个自然、自由的个体生命,人要顺应天活着,生命的意义在于精神的自由。任何世俗社会的思想和争斗都会束缚人,这种束缚是对自然的戕害。人要摆脱这些世俗束缚,要抛开这些它们,以“无己”、“无功”、“无名”的心态进入一无所有、广袤无垠的自然境界,在“无”中才有可能“有”,体验到生存的意义。外在的社会世俗观念会促使我进步,但是这些观念也会束缚我的认知。庄子的思想会缓解知识付费带来的焦虑感,回想以前受到知识付费宣传的“再不进步就会被社会淘汰”的言论影响,有频繁买课,课买了却学不进,焦虑进一步增加,就这样陷入买课的循环中。学习带来的收益是只有经过学习者自身才能体会,不是网页通过宣传获得,既然是这样,庄子的“无”是要抛掉知识付费宣传的意图通过买课获得的各种收益,踏踏实实的学习,不去设想各种能让人激动人心的事,在做的过程自身获得的收获,才是“有”,这些“有”,有可能是以你的薪资、人际关系体现出来。
[10队][S828]黑白丫-武汉
观点1:一个动荡的时代,常常使人们对既定的价值发生疑惑,时时变动的秩序,则往往使人们对固有的结构产生疑问,“天经地义”本来说的是无需怀疑的道理,但是“天崩地裂”则使这些不言而喻的道理失去了基础。比起过去稳定而安详的时代来,这个时候的人的自由要大得多,痛苦也要大得多。当那些无需论证就恶意使人平静地接受的真理不再拥有权威性的时候,权力对思想失去了强制性的权威,对任何现象和事物的解释都要从头说起,而且要有一套自成系统、自圆其说。(《中国思想史第一卷》P78)
论述1:当时看到这里,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这一时期的“天崩地裂”使得原本“天经地义”的道理失去了基础”这个状态,非常非常像青春期的孩子所面临的状态。从出生到10来岁,这个过程中孩子一直是被教育“听爸爸妈妈的话”,而且爸爸妈妈确实可以给他们解决他们面对的一切问题,所以使得他们认为“爸爸妈妈口中的世界就是对的”,这个成了孩子们在儿童时期的“不言而喻”。但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学会了更多的东西,见到了更多的东西,加上本身身体大脑的发育,青春期的孩子思想开始发生变化,原有的“父母都是对的”这一价值观开始崩塌,但是他们又无法立刻离开父母,还需要在父母的支持和资助下维持自身的生存和成长。就如“礼乐崩坏”不是轰然坍塌的,青春期与父母的激烈冲突,也不是一下子就出现的,而是孩子在一点一点成长时,父母没有及时转变自己的思想,没有及时意识到原本的“天经地义”的道理已经失去了基础。我家孩子离青春期还有几年,读到这一节时,我有点惊出一身冷汗的感觉,谁能想到,参加《中国思想史》的晨读,能让我意识到要提前感知孩子思想上的变化的重要性呢,如果不是参加这一期的晨读,可能等到青春期来临时,我也会面临“天崩地裂”而手足无措。
观点4:我们都知道,古代中国有一个相当固执的观念,叫做“天不变,道亦不变”所谓“天”,如果用现代思想来理解,可能就是支持普遍合理性的空间与时间,换句更直接的话,叫做“世界观”和“历史观”,一旦空间与时间框架发生改变,一旦世界和历史都发生了变化,过去处于中央俯瞰四夷的“天下”变成了无中心无边缘的“万国”,过去一线单传的文明“道统”被多种文明齐头并进的图景代替,于是就引来了相当深刻的观念变化。(《中国思想史第二卷》P403)
论述4:贯穿本书的一个“道”字,我始终没有太明白,各家各学派都有自己的解释,而这些解释似乎最终的指向又是相通的。一直到本章,葛老指出,“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天”可以理解为“世界观”和“历史观”,我才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各学派的终极解释有相通之处,因为归根结底,大家都处于同一个世界,接受同一套不言而喻的预设,拥有一致的信仰,只是在价值观上有所差别,行动上各自有自己的立场,但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文明的优越性从未发生过变化。而到了晚清时期,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并不只有我,还有其他更灿烂的文化。面临这种巨大的翻天覆地的观念的冲击,士人的慌乱不安与紧张是完全情有可原的。
一直到这里,我才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含义,一个骄傲了几千年的民族,突然发现了自己的弱小,认清自己在世界的定位,整个价值体系被改写,可以说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但是这一百多年来,中国儿女奋起直追,一步一个脚印,逐渐赢得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但是,看近代史就会发现,这种知识制度的改变,确实是中国人不得不接受西方知识霸权的开始,一直到现在,有很多技术都掌握在别人手里,很多规则还是别人制定的,虽然咱们在不断变强,但是确实别人更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这句话不仅是期盼,更是警醒,让现代中国人时刻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谨记落后就会挨打的现实。
[10队副][S489]Joyce-北京
观点3:这种常识与规则不是那种绝对的“理”,理有时是无时不在监督人的最高超越境界,也不是“情”,“情”有时是任人沉沦的世俗生活境界,而是一种大多数人认同的生活规则,使个体的“人”开始被承认。(出处P376)
论述3:学会跳出他人的思维框架。考据学之所以能提出一种合理的社会秩序规范,在于它最后跳出了“情”与“理”的二元对立,即跳出了理学常规的思路框架,在这种基础上,阮元等人提出符合现实社会的“礼”,承认了个人的情感和欲望,大大缓解了公共话语空间和个人话语空间的紧张。
我们想要说服他人或者驳斥他人时,不妨也借助相同的思路,跳出原本的框架。因为在原有的框架下和人辩论,总会陷入他人的预设和语言陷阱,从而很难让人信服。跳出框架,就是打破他人的底层逻辑,另起一条逻辑线,阐述理由和依据,这就很容易攻破他人的论点。
观点5:中国的天学还支持着一种几千年来人们所熟悉的宇宙秩序,一旦它被打破,那么知识、思想与信仰的秩序就会坍塌,人们将不知所措,因为天学不仅是“器”的学问,也是“道”的基础,“器”如果变,“道”将不得不变,”道“若变,”天“就将变。(P313)
论述5:重视思想的根据地。看似能带来种种新知的西洋天学,在明清两代传入中国,却遭到了猛烈的拒绝和排斥,即使是那些接受的人们,也要把新知并入传统资源进行解释,以缓解思想的撼动。这说明思想根本依据的动摇,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
如果最高等级的“天道”失去根基,那么其下各个领域的合理性、人们的处事方式都将失去依据,社会将变得无所是从,失去根基的感觉非常痛苦。所以我们并不能把古代中国人简单理解为“固守己见”,他们是用排斥新知的方式牢牢捍卫自己内心的思想根据地。
反观我们每个人,也要特别注重自己的的思想根据地,思想根据地就是我们的思想核心,是行动、思考、选择的准绳。我们不仅要反问自己的思想根据地是什么,思想根据地是否牢固,还要警惕那些时不时侵犯思想根据地的“糖衣炮弹”。
不论是自媒体的言论还是社交网络上的话题,都在不断扰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如果思想根据地不牢固,就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成为对方赚钱的“韭菜”。因此,我们要持续更新认知,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和概念,夯实思想根据地,形成稳固的思想“防火墙”。成长会读书活动就在做这么一件“构筑思想高墙”的事,感恩。
[10队][S331]pluto-香港
观点2:任何社会评价系统中占据重要意义的“名”、“谋”、“事”、“知”,在庄子看来都是对人生命存在的伤害,“至人”不应当像儒者所说的那样,心中存了种种是非利弊﹑种种道德伦理,以期待“他者”的认同和赞许,而应当“用心若镜”,就是说像镜子一样,映照万物之形却又不存万物之形,既不主动逢迎,又不有意逃避,应物而不累于物,知智而不系于智(出处第一卷P168)。
论述2: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现在的大多数人都会受到社会评价系统的约束,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就受到这套评价系统的影响,依靠这套评价系统去认知事情、做出判断。就像之前成长会的小伙伴分享说,自己在读书并且体会到读书的意义,于是想要要求男朋友/女朋友也一起跟着读。虽然初心可能是好的,但这种行为仍然是在用自己的评价体系去约束别人,强迫别人去认可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同样的,我们自己生活中也可能会面临着被别人评价系统约束的情况,总是需要回答“这么做有什么意义”“还不如把时间花在某某事情”上的问题,任何彰显个性的事情似乎都会受到质疑,于是常常让人陷入到自我怀疑。针对这种情况,庄子的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在打破我们的预设:唯一合理的评价系统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在做自己觉得对的事情,没有所谓的正确与否,所以我们不要试图去质疑别人的评价系统,尊重别人的选择,同时也不要被别人的评价系统影响,要有独立判断和坚持自我的勇气,而不是活在别人的评价中。
观点3:可能今天的人们会觉得,这些解释真是似是而非,但无论这种解释是天才的想象还是肤浅的比附,在当时它却极为有效地解释了一切,并给人们以掌握一切的自信(出处第一卷P262)。
论述3:这句话关联到S在周末晨课中提出的一个问题,虚构的故事给我们激励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是有效地解释了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让我们有了掌握生活的勇气和自信,从这个角度来看,虚构的故事就是有意义的,正如几千年前人们从观察星辰万象中获得了关于世界万物的解释和控制感。而之所以现在我们看古人的解释觉得封建迷信、看到一些人因为虚构故事受到启发觉得荒谬,也不过是因为我们对那些困扰着别人的事情有了自己的解释和判断,每个人都是在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去认知事物、找到确定感。这也是很多宗教之所以拥有信仰者的原因之一,因为承诺了给人们确定感。既然如此,与其从别人的故事中获得确定感,或者由别人给出解释,倒不如从自己身上找到确定感,结合自己过去的经历以及当下的行动,把生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10队][S104]hotline-秦皇岛市
观点1:旧时所说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概在任何思想史上都可以算是普遍真理,除了天才思想家的划空而过,一般的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演变其实都是漫长的,需要长时段才能显现出来它的意味。(出处《中国思想史•第二卷》P9)
论述1:都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量变达到质变”,我们很早就习得了时间会验证一切的道理,但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着急期待的结果未出现。行动了一段时间,感觉枯燥无聊看不到结果,就觉得自己行动有问题,读书读了一段时间,感觉没读到东西又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就觉得读书对自己无用因而想要放水或放弃。这些都是短平快思想在作祟,放在长时段之下,一切行为的真相都被看到。因而对于个人的行动,短时间下会发生变化,长时段之下则能看到行动的真实情况,所以必要的长时段回顾是非常有必要的。
[10队副][S129]Zan-广州
观点2:语言的习惯性执着(出处P94)
论述2:语言本身是有意义的,我们在语言架构出来的常识体系里,我们都是这么一套说话的时候就会觉得平常,而当别人有另外异常的言语就会觉得奇怪。又比如相近地域的人在说话间就有自己地方的特色语言架构,这个是其他地方的时候可能比较难理解的。我们通过这些常识组成了我们的日常世界,但是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去打破语言惯性,让自己时常处在“不舒服”的环境里,这样能够让我们走出来成长更多。
观点4:外来的新知识一旦与自己习惯的“常识”相悖,“常识”就会萌生反抗的想法。(出处P310)
论述4:就个人而言也是如此,我们逐渐会形成自己的判断,也就是常识性反应,当我们接受到新的知识的时候,当与自己之前的常识系统不一致的话,也会有一些反抗的反应,在刚开始的时候尤其是常识系统强,而新知识比较弱的时候,就很容易放弃,行为也是如此。在固有的常识体系里想要做出改变,那么对于外来知识的吸收和接纳就需要花下一定的功夫,而且需要长时间的持续去做,让新知识不再产生“排异反应”,如此常识系统或者行动系统也算产生了自我更新的效果。
[10队副][S800]晴-合肥
观点5:考据学在失去了有问题意识的考据取向后,手段渐渐成了目的(p365)
论述5:清代中期,琐碎繁琐、没有目的和判断的考据学成为了一些人标榜治理和卖弄学问的手段。当知识与思想剥离开来,知识失去了思想性的追求,思想也失去了知识的支持,成为悬浮空洞的道德训诫。不追求思想的知识,最终会成为炫技的工具,成为假知识。就如同如今的很多知识付费,空学了一堆名词和概念,其实在思想上并没有任何的进步,知识成为了一种时髦和装点。
[11队][S597]雨廷-深圳
观点2:“历史”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实,但是“历史”叙述终究有着“指向真实”的边界(出处:导论P133)
论述2:首先让我开始思考“历史”本身的权威性是否存在?我们看到的“历史”并不等于过去,其中有篡改、有挑选、有修饰,如果“历史”不反映真实,那么“历史”的权威性就被瓦解了。但是,“历史”的叙述是有限制的,残存的遗迹、文献和各种考古资料的本身不能作伪,这就为“历史”的叙述限定了范围——“指向真实”是“历史”叙述的最后边界。这就让“历史”与“叙述”对立统一了,“历史”不是虚无,“历史”因其“指向真实”的属性而具有了意义。
观点3:佛教义理研究兴趣随着学术贵族化而走向衰退。(出处:第二卷P54-55)
论述3:佛教理论兴趣的衰退是因为其自身越来越复杂深邃,学术贵族化的倾向导致的。这个给我的认知触动在于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要想清楚初心为何?受众为何?对于需要群众基础、要发动群众或者需要应用在市场的事情千万不要埋头自嗨把事情越钻越深,时刻要提醒自己曲高和寡,要阳春白雪也要下里巴人,过于拔高就只能变成小圈子的游戏,最后作茧自缚,脱离了群众就瓦解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11队][S861]Fresh-广州
观点2:自从儒学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以后,表面上看来儒家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却使它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的自由,儒生成了皇权之下的官员,他们不能不受到皇权的制约与束缚,而为了那些利益,儒生从此也不能不采取实际和灵活的策略与态度。(出处P248)
论述2:这段让我想到了一句电影台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当一个思想成为主流思想,或者是为官方服务的思想,那么就没有对主流和批判功能,否则就是批判自己,自相矛盾。权力是把双刃剑。在野有郁郁不得志的落寞,但也摆脱了条条框框,有更多延展的空间和多元的迭代。放在现代社会,我认为对官方的发展要多一些耐心,毕竟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时候释放出一些含糊的信号足以让市场波动引起很大反响,所以响应和改革的速度求稳不求快,是能够理解的。同时,除了集中力量能办大事,也要充分调动社会上灵活的力量,作为对于官方措施的有效补充。
观点5:“富强”在“理性”的名义掩护下,以“实用”和“有效”的方式,被当作“文明”的标准,这给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实际上源自西方的思考方式,一个一元的普遍的价值尺度,它使得急于保存自身文化存在的中国人在西方强势的全球背景中,在坚船利炮的威胁下,放弃文明评价上的独自立场,也放弃文化与价值上的传统观念。(出处P409-410)
论述5:读到这段时我猛地察觉到中西文化在根源上的不同,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西方的一些价值观看上去很有道理,也的确有事实依据,但就是觉得哪里不对。包括“落后就要挨打”的说法,当然,站在被挨打的一方,用这句话作为反思是由道理的,但是难道可以凭借这句话去理直气壮地打不那么先进的一方吗?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和平崛起”的概念:要崛起,但不是怀着侵略攻占他人的目的而崛起。另外,富强是一个目标,但不能是唯一的目标。沉淀了五千年的思想中固然有和现代科学相悖的部分,但也有灿烂的思想成果,不能以偏概全,一股脑地抛弃。
[12队][S632]琳琳-郑州
观点1:知识的变动是思想变动的先兆(出处P24 导论)
论述1:读完整本书,再去回看导论这句话就有了更深的感触。尤其是西洋知识对中国的影响,也许最开始就是一些西洋物品,然后是书籍,地图的变化。读了思想史才知道原来地图也是一种叙述,一种思想。而这些点滴的知识的变动,最终汇集成了思想变动。门是关不住的,最终中国思想史发生了颠覆,开始接受新知识,新思想。对我个人的启发就是,如果想要让自己的思想变化,升级,就要先从接触新的知识开始。
观点2:人们都在思想,无论这种思想伟大或渺小,也不管这些思想能否进入记忆或被人遗忘,它们与那些后来想起来就肃然起敬的思想一样,曾经在同样流逝的历史时间中存在过(出处P60导论)
论述2:这句话让我想起了贤晟副队的分享,通过家人的过往的记录,分享一个人一生的思想史变化。其实读完思想史给我的感触就是一个人即使身处囹圄,只要能思考,就还是拥有自由。也许每个人都应该为守护自己思想的权利做出行动,无论这些思想是渺小的,还是无用的,我们都可以记录下来,成为一种历史中存在过的证明。
[12队副][S327]贤晟-长春
观点3:中国这样拥有悠久历史与主体性格的文明,对待异文明,有两种反应,一种天下一家心态,一种拒绝瓦解动摇,激起民族主义和保守主义。(出处第二卷P296)
论述3:从“天下”到“万国”思想重建的隐喻,可以迁移到个人思想、认知、观念与外界的冲突时,是试图去学习,解读,令新知成为旧学,吸纳到个人认知体系当中,还是拒绝、逃避,单纯地拿侵犯了我的边界来说事,与人交流中亦是如此,面对不同的观点,如何去接纳都是类似的问题。
[12队][游学]本字毅增-杭州
观点1:中国人从来没有把书写历史当作必须真实的事情,而是一种奖惩的权利。(《导论》P145)
论述1:在我原来的观念之中,史记或者二十四史都是对历史最真实的,公正的书写。书中的描述让我想起来“真实的历史就是由胜利的人来书写”。只要是人书参与的,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书写人的主观意识和主观情绪。作为历史的掌舵人,人们只会写上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历史也不可尽信。
观点2:一种有活力的思想,必须能够对社会的各种问题给予深刻的诊断,提出可供选择的,有针对性的批判,促使人们的思考和问题的解决(P12)
论述2:思想千千万万,对于优劣的判断,过去只是充斥的浓烈的主观意识,只要说到的心里,觉得有道理,就觉得是一种不错的内容,标准过于简单,单调。书中的观点,给了我一个全新的方向和思路。好坏的最终标准,还是在于对于问题的解决是否产生影响或者作用,始终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进行思考和判断,这样才能把握住主要的方向。
观点5:世俗的思想才是真正具有社会意义的(P242)论述5:世俗的思想就是大众的思想,无任何事,多数人所赞同或者使用的东西,就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东西。社会的组成就是人,社会的意义其实就是多数人的意义。我们在看待社会的时候其实就是需要找到社会多数人的想法,行为模式和判断逻辑。
近期活动
0、英语听力训练活动《2022年最后一期——第 22 期 ScalersTalk 听力训练营启动》即将启动。
1、我的第三本新书已经上市啦,欢迎选购。《来了!<学习的学问>新书预售启动!》,想训练自己的长思考,就一定要搞一本。
2、ScalersTalk 成长会 2023开放报名,参见《大量读写,持续改变——S成长会2023报名启动》。
↓ 个人微信fscal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