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柏林 | 创业者乐园

陈皮 德国印象 2021-01-27

移动互联网,生物技术,云计算,高效物流等科技的运用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造就了创业的黄金时代。新的市场需求不断被创造出来,如何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就成了创业者们思考的问题。在德国首都柏林也活跃着这样一群创业者。



提起德国的传统经济重镇,人们想到的首先是慕尼黑、斯图加特、法兰克福、鲁尔区——而如今, “贫穷且性感”的首都柏林在创新产业方面异军突起。这得益于柏林丰富的创新人才储备、活跃的文化氛围、相对经济的生活成本以及政策的支持。可以说,“欧洲心脏”正在成为“欧洲硅谷”。



一大批初创企业(Startups)如雨后春笋般在此涌现,已有超过1800家科技类初创企业活跃在柏林地区,占德国总数的三成以上。这些年轻的创新企业为当地经济带来了令人惊叹的活力,让柏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创意大都会”。


早在1997年,柏林市经济管理部(Senatsverwaltung für Wirtschaft)即开始推行“未来计划”(Projekt Zukunft),在政策层面上支持信息与通讯技术、媒体与创意经济的发展。在“未来计划”的项目框架内,柏林政府每年投入约四千万欧元提供创业基金、风险基金、培训与咨询服务,以激发创业者个人的创造力,改善地区经济活力与经济结构。近年来,高科技产业、创意设计类产业、IT产业都已逐渐成为柏林的经济支柱产业。2017年,柏林就业增长人数达195万人,比前一年增长了3.1%,这其中就有创业者的贡献。印象君走访了几家初创企业,一探究竟。


立体农场:InFarm


初创企业:InFarm

初创人员:Guy Galonska, Erez Galonska, Osnat Michaeli

成立时间:2013年

淡紫色的LED灯光照射下,水灵灵的沙拉菜在透明柜里生长得格外齐整。生长柜由若干层格子组成,每层可种植不同的蔬菜。植物细嫩根茎下方藏着的并不是土壤,而是按照具体植物品种精心配制的水培营养液。InFarm生长柜如同一个象牙塔:温度、湿度恒定,没有病虫害,亦无需喷洒农药。专业技术人员定期监测植物生长状况,并相应调整生长环境的设定。按此方式培植的蔬菜那叫一个清新脱俗,简直堪称植物界的“小龙女”。


这就是深受德国中产阶级青睐的“立体农场”。面临柏林漫长而又寒冷的冬季,立体农场动人的口号瞬间撩动都市人的心弦——“我们是新型农夫,城市是我的田园”。情怀!情怀!这两个字令印象君怦然心动。令人食指大动的则是这里脆生生,一尘不染的生菜、芝麻菜、罗勒叶,鸡毛菜、空心菜、油麦菜——一年四季,新鲜绿色无污染无虫害的蔬菜任你采摘!


InFarm产品经理Isabella Sobieski摘下一朵水培小白菜送给印象君


2013年,以色列兄弟倆Guy和Erez Galonska以及Erez的女友Osnat Michaeli在柏林共同成立了InFarm,如今他们的立体农场已经走进了柏林以及周边城市的Edeka与Metro等大型连锁超市、部分本地餐厅。今年年初,InFarm获得了伦敦创投公司Balderton Capital的2000万欧元B轮融资。他们的近期目标是到2019年中期在欧洲境内布设多达1000个“立体农场”,并计划提供西红柿、辣椒、卷心菜、蘑菇等更丰富的植物种类。


Edeka超市中的立体农场

平价好东西:Dongxii


初创企业:Things move China GmbH

初创人员:Miriam Theobald, Marcel Münch, David Ruisinger

成立时间:2016年

“海淘“属于买买买模式的消费升级。不知道多少留学生和游客回国时箱子里装满了受人委托而买的宝贝。米粒(Miriam Theobald)和马赛(Marcel Münch)也不例外。他俩是康斯坦茨大学的同学,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学习和工作过一段时间。每次回柏林,他们的中国朋友都会“求代购”:母婴产品、护肤保健、医药美妆……热心的米粒经历了一段扫货-出货-扫货-出货的无限循环,无意中向程序猿小伙伴David Ruisinger提起了自己“做代购”的故事。程序猿小哥哥大手一挥:给你整个App得了呗!——于是,“Dongxii”诞生了。这是一款因中德友谊而生, 不断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促进两国贸易发展的APP。2016年,这支创业团队获得了联邦经济部提供的创业者奖学金(EXIST-Gründerstipendium)。



与一般的“海淘”和“代购”相比,Dongxii面向中国客户,优选德国市场优质产品,与超过100个品牌的生产商签订独家供货协议,将“德国好物”直接提供给中国客户。可以说,Dongxii只提供好东西,且只收取德国本地市场价。团队的盈利模式是厂家按照销量提供的利润抽成。每推出新款产品,米粒和马赛都会坐到镜头前,很认真地用中文向Dongxii的十万用户介绍试用体验。下面有请——米粒上场!~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严选“德国好物”!印象君的小伙伴如通过Dongxii app下单,独享九折优惠哟,标价均为人民币。只需输入暗号:ChenPii


除了“专业代购”,Dongxii还提供电子商务咨询服务。他们将电子商务发展、运营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训深入分析,并与更多企业分享。 “德国人人都知道facebook和Twitter,却对微信和微博知之甚少。我们是德国人,又熟悉中国商务,不会英雄无用武之地!” 马赛的语气里带着野心和一点点竞争压力。


来自中国的孵化器:太库TechCode

柏林的创业氛围呈现高度国际化的特点。据统计,初创企业创始人中有43%为移民,这一比例仅次于美国硅谷。即使把标尺放宽至柏林所有的企业,也有33%的雇员来自德国境外,外国雇员比例远远超过德国平均水平。


柏林的创业大军中,自然也不乏中国创业者活跃的身影。柏林电视塔向西数百米,就是太库科技创业发展有限公司,一家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的孵化器。2015年底,太库选择柏林作为欧洲首个驻点。


开放式的公共办公区域


“当时伦敦是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但柏林作为‘欧洲创业之都‘风头正劲,太库最终选择了欧洲的中心区位。随后而来的Brexit英国脱欧事件更加坚定了我们以柏林为欧洲中心,展开全球化布局的决心。”太库德国创新中心总经理Emon Wang向印象君介绍了落户柏林的缘起。


太库德国创新中心总经理Emon Wang


太库柏林孵化器最欣赏德国人的工匠态度和创新精神, 而柏林的科技创业者则看好了中国潜力巨大的市场, 二者一拍即合。在太库柏林孵化器的支持下,数十家德国科技类初创企业了解和熟悉了中国的市场与法律环境,甚至成功寻找到了中国合作伙伴。


除了目前正在孵化中的数十个项目,太库柏林有一面醒目的“毕业墙”,展示所有在此完成了孵化的初创企业。“SatochiPay是一家专攻纳米支付技术的企业,最初只有五名员工,在太库成长到超过20人,完成孵化目前正准备上市。ZipJet是洗衣届的Uber,为客户上门取货送货,服务到家……” 在“毕业墙”面前,Emon Wang如数家珍。


太库柏林孵化器的“毕业墙”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最初为了便利德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Path to China”)而设的离岸孵化平台,如今也成为了中国企业落户柏林的跳板。摩拜单车、小蚁科技等优质中国企业纷纷通过太库进入德国市场,开启了中德经济往来的“双行道”。太库柏林孵化器汇聚全球优质企业、项目、人才,打造出一个元气满满“的创业者国度”,成为了柏林创业圈中亮眼的存在。


摩拜单车入驻柏林



往期印象精彩


数字话柏林,优势区位大盘点!

Berlin Berlin, never boring.

世界厕所日----聊聊德国的厕所

视频| @史里芬Schlieffen 用河北Style戏说德国生态农业

牛羊最宜居的德国巴州,乳制品是这样生产销售的

抢票| 国际殿堂级摇滚传奇蝎子乐队再度来华

11月9日,德国的命运之日

音乐和建筑绝对可以混为一谈

女神架中德之桥—一位醉心传播德国艺术的哲学女博士

敲黑板,这些是11月最不能错过的德国文化活动

 *2019十大最佳旅行国家,德国第二,还不赶紧收拾箱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