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城市、乡村:壁垒仍待打破

成都青年图鉴 海浪公社 2023-02-05

《成都青年图鉴》是青年组织海浪公社出品的内容栏目,希望以在地文化与城市发展为切入口,通过群像描写,看到社会下更多的青年人们。


再次提及乡村,你能想到什么?


乡村振兴、扶贫、留守儿童、还是老龄人口,好像翻来覆去都是这些概念性名词,但当我们想要透过名词看到乡村现状时,这些名词仿佛仍然像一面薄雾笼罩着乡村,让里面的人很少被真实地看见,而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也无法穿透这层薄雾看到城乡差距。


在上篇对海惠的采访《乡村振兴热潮下,会有更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吗?》中,乡村在我们的印象中有了一个崭新的样貌:它不再是落后的、不再是需要被带动的,而更多的呈现出一种自发的活力。被采访嘉宾张勇和添虹都一致认为,在未来会有更多的青年人选择返乡。


但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呢?


我们真的有看见乡村的改变吗?我们真的了解乡村的现状吗?城市的青年,面对乡村议题,开始行动了吗?


面对这些疑问,这一期,海浪公社负责人祝贺与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主任陈太勇在青年个体、社会组织和青年组织、和乡村的关系上展开了讨论,探索城市青年与乡村的联系。


嘉宾介绍


▪️陈太勇|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主任,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

▫️祝  贺|青年组织海浪公社、伍为青年文化传播公司负责人



人口流失、老龄化、乡村现状


乡村向城市发展的演变过程,在现在的社会中,肉眼可见。聊起当下的乡村情景,陈主任更多的是站在城市化发展的角度描述。随着道路更新和改造,乡村到城市的公共交通变得越来越方便,更多的通行方式提供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但他也发现,在一些边远地区,例如凉山和甘孜州,出行对当地人来说,仍然是困难的。多雨季节,可能会遇到泥石流、滑坡、或者山路断裂。这让他们的生活时常处于危险之中。


四川凉山州山体滑坡新闻;图源微博紧急呼叫


人口转移、人口流失也是当下乡村所存在的矛盾。


对于乡村教育环境来说,大多数学校是集中成片的。但随着乡村人口转移,面对一些生源流失,乡村里很多学校需要重新组合,这导致一些学生需要步行很长的时间才能到校。有的要走两三个小时,有的甚至四个小时才能到达。


在豆瓣的教师小组里,很多老师讲述着在乡村工作时的感受,他们分享着自己的经历,交换着经验。村落里城市越近,教育资源越好。因为环境的不同,很多经验无法从同学或者学校的老师中获取,因此一些新乡村教师,在组内寻求着帮助。



分享乡村环境;图源豆瓣教师小组


“乡村振兴需要实现城乡人口流动化,有更多的人回到乡村,乡村才有更多的机会发展。但目前来看,乡村人口现状仍然是以老龄人口和儿童妇女居多。”面对人口情况,祝贺这样补充。



关注社会议题的青年人

看到乡村了吗?



2020年7月,欧莱雅和 BottleDream 共同发布了《2020 个年轻人如何看 2030:中国年轻人「明天观」报告》。该报告显示,75%的年轻人认为,相较于过去,他们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并且除了意识提升之外,超过90%的年轻人都以各自的方式,参与到社会议题、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行动中


「2020个年轻人如何看2030」报告内容


阅读这个报告时,我们发现年轻人对气候变化、弱势群体关怀、性别平等等议题的关注度非常高,但是对于乡村,却关注甚少


作为助贫服务中心的负责人,陈主任也有更多关于乡村议题参与度的观察。


“现在主要是政府在推动乡村振兴和扶贫,参与到乡村内容的社会组织相对比较少。而成都在地的社会组织更多的行动于城市环保、老年、青少年,社区营造这些部分。”


不仅如此,许多面对乡村议题的社会组织和公众没有太多互动,只关注于乡村本身建设和当地人才培养,造成当我们提及乡村议题时,城市青年会下意识觉得这件事离自己的生活很远。


关注食物是陈主任认为建立最简单城乡青年关系的可能之一,因为农业是乡村的重要的一部分,我们的食品需要依靠自己的产业,如何保证生产和供应就将乡村和城市生活连接起来。



在海惠的丰都青年创业项目中,我们也不妨看到有关于返乡青年将自己的产业和城市市场联系起来的例子,让产业在城乡之间流通。


但这也只是一小部分,陈主任认为想让更多大众参与和互动需要更多媒体的宣传报道,让更多人了解乡村,至少让更多人开始关注乡村,才能够引起下一步的了解和参与。



用城市的方式

看见乡村和参与行动



聊一聊“家乡”这个概念、组织一场“家乡行”、体验乡村生活、参与支教项目,都是当下将青年人和乡村联系起来的活动。前阵子,我们也开启了「家乡的一千种模样」内容共创计划,希望引起大家对家乡的回忆,看到不一样的人对于家乡的想法。


而支教项目,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许多大学生会做短期或长期志愿者,用自己的知识让那里的人看到另一个世界。


还记得之前采访张勇时,他也曾说起支教项目,他说:“那些大学生来了一两天,给小朋友们讲了些城市里的故事,就让他们眼里散发着不一样的光芒,让他们开始有了新的目标。”


微博支教超话里,大学生的发帖


近几年,公益也开始成为大众关注的领域。在腾讯公益的乐捐项目平台当中,乡村相关的公益占据了极大的板块,而其中,有更多的公益项目开始关注城乡教育的部分,为乡村教师提供到城市学习的机会。



公务员、大厂、社会组织

青年人的选择,显而易见



乡村发展需要大众参与,更需要青年人的力量。


但除了返乡青年以外,在理想状态下,如何让城市里生活的年轻人们也开始关注、甚至参与到乡村发展中。这个问题是祝贺希望探讨的,作为青年组织的负责人,他希望有更多的青年人关注着社会议题,不仅是在正热的性别议题等方面,而也需要更多青年人聚焦于乡村。


社会组织在线下活动中的参与

在对谈中,祝贺和陈主任谈及青年人在社会组织中的参与度,他们以海惠作为例子发现,其中的工作人员大多是70后和80后,而90后的青年人占很少的比例。


在整个社会组织的领域里,年轻人也占少数。现如今,大部分年轻人选择考公务员,或者进其他新兴行业。而很多社会组织自身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能提供的待遇也较低,所以很少年轻人愿意进入社会组织工作。 


面临这样的现状,陈主任认为需要多方一起配合和跨界合作的,比如和青年组织的联动,共同来设计关于乡村的有趣话题和活动。


海惠周边也在五四青年节活动中出现


拿这次海浪公社和海惠的合作来说,通过征集当下年轻人对家乡的记忆,能提供更多年轻人的角度,或许从中我们也能够找到城市青年和乡村之间存在的断层,以及找到更多共同合作的方式


面对乡村发展,虽然需要更多当地人参与,但在针对大众、社会的活动中,需要更多城市青年来参与和讨论,听见他们不同的声音和见解


陈主任认为在未来,除了继续做一些现在有的项目,比如“乡村行”, 我们还可以依靠网络平台来打造一个宣传或线上体系,增加城乡之间的互动感。一些公益平台已经开始打造类似的线上平台,但他们更多的是为乡村内部的人提供服务。


目前某线上乡村平台的服务和内容


城乡互流的项目和内容仍然少之甚少,这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让更多的城市青年能够参与进乡村发展,而不仅仅是依靠于来自乡村的青年人。



写在最后 



正像《重返乡镇,与城市背道而驰的青年人》里描述的返乡原因一样,一些青年人看到家乡的难处、不足之后,选择迎难而上回乡建设,也有看见发展中的契机尝试改变。常常我们所得到的原因离不开:家乡情怀。


在城市生长的我们,早已开始只谈“家”,不谈“乡”了,那何为家乡情怀?


对于这样的疑问,海浪的一位伙伴聊道:“我对于家乡的热爱,更像是对家乡这片土地上的热爱。我爱的是那种泥土的感觉,是乡野的气息,是对大地的热爱。是否返乡,我也是时常犹豫、踌躇,但当我自己行动在家乡建设上时,我希望能帮助更多和以前的我一样,曾迷茫和踌躇的青年人。”或许在未来,我们也可以提供一个平台让更多想要帮助家乡在地青年的群体有体系的和在地青年产生联系,更加高效地支持他们。


建设乡村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即使现在已经有了很多关于乡村的公益项目,也有让城市青年前往乡村,观察乡村现状的社会活动,但如何让更多的青年人关注乡村仍然是个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与年轻人频繁打交道的青年组织们,自发地向公益组织链接,产生议题上的交织无疑是一个打破壁垒、实现真正流通的解决方式。




采访|祝贺作者|阿玄编辑|祝贺排版|阿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欧莱雅中国联合BottleDream发布《中国年轻人“明天观”报告 https://www.prnasia.com/story/284523-1.shtml 




关于「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
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注农村扶贫和社区发展的公益机构。通过提供牲畜、农作物和相关技术培训、社区协调、能力建设帮助贫困农户实现自力更生和可持续发展。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实施项目累计金额达到3.57亿元,在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116个县(市)实施了150个扶贫和社区发展项目,共扶持83385户贫困农户,培训人数逾百万人次。

关于「海浪公社」
海浪公社是活跃在成都的青年组织。在线上,通过对谈采访的形式生产内容,完成对青年群体的洞察与链接。在线下,策划不同形式的活动,制定有趣的内容主题。同时,海浪选择与多文化品牌/公益组织/社群机构共创的方式,打破青年与品牌、社会之间的壁垒,做到「破界」与「再链接」。 

若有更多关注青年活动、社会议题的伙伴们愿意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欢迎关注公众号,并添加小客服微信(azhuwave201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