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战“疫”日记① 丨平凡的华师人,不平凡的战“疫”故事!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一批批华师人不顾安危、不计得失,奋战在抗疫一线。
他们中,有逆行而上的校医院医护人员,有冲锋在前的党员突击队队员,有日夜待命的后勤保障人员,有迎风而立的校园卫士,有温暖人心的宿管阿姨……
这些普普通通的华师人,用责任与信念,构筑了抵御新冠肺炎疫情的“华师之墙”,守护着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抗疫过程中,他们留下了或心酸、或温暖、或平凡、或热血的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抗疫日常。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战“疫”华师人,听一听他们的真实故事,感受温暖人心的战“疫”力量。




给女儿的一封信


研究生院副院长 杨青松





右一为杨青松
作为一名党员突击队队员,研究生院副院长杨青松,用日记记录了自己的抗疫故事。他在给女儿的信中写到“当你开始读懂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希望通过这封信告诉你,不是灾难有多么可怕,而是灾难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向死而生的勇气。我用文字记录下我和同事们在抗疫战场上的点滴,希望这些故事将和我们家乡的山川一起根植你的血脉,在人生的艰险时刻给你力量。”



2月16日,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关注疫情进展情况,1548例,触目惊心,抗疫形势依然严峻。下午,看到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党员突击队的报名通知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报名参加!前期报名加入应急队员的时候,你妈妈就有些担心和顾虑,怕我在外面感染病毒回家又传染给你们。晚饭后,我主动洗了碗,然后趁着看新闻的间隙坦诚地跟你妈妈说出我的想法。或许是我真诚的态度打动了她,亦或许她也想让我在你面前树立一个“英雄”父亲的形象,最终我的“诡计”得逞了。报完名后,已过不惑之年的我突然内心激动无比。我知道,此刻我义无反顾,此刻我将无所畏惧!

2月17日,一早上,我都在关注学校党员突击队的有关信息。终于,我在微信群里看到了党员突击队的确定名单,有我的名字,真好! 在这份党员突击队的名单里我还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名字,有我尊敬的领导、兄长,也有同龄的朋友、同事,还有一些未曾熟识的年轻人。冲锋的路上还有这么多战友,我并不感到孤独。孩子,原来有这么多和爸爸一样的逆行者,我们是普通人,是父亲,是丈夫,但为了保卫这座城市和人民,为了让无数和你一样的孩子健康长大,我们愿意冲上前去,听从号召,用实际行动去争取这场战争的胜利!看到这份名单的时候,我也为学校党委强大的号召力而感动,大事难事看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在这个关键时刻,我又一次看到了我们华师“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精神在传承,在闪光。

2月18日,因为这场疫情,你们不得不开展线上教学,没有了小伙伴一起上学的欢快,也缺少了上课被老师点名的互动感,但爸爸欣慰的是你没有为此感到抱怨。你像突然间长大了,会懂得为抗“疫”一线的叔叔阿姨加油,也知道为爸爸加入突击队鼓气,有了你和妈妈的支持,我更有干劲了!你在线上坚持学习,爸爸也会在防控一线坚持出力,我们父女同心,一定能够打败疫情!
2月19日 ,晚上9点半,党员突击队工作群发出一条任务征召令,召集队员搬运河南息县捐赠的100吨物资。此时你已经熟睡了,我蹑手蹑脚地出了门,赶紧去现场帮忙。本以为大晚上的来不了几个人,结果不仅来了不少年轻同志,还有很多老同志。不少同志还是专门从校外赶过来的,甚至有两位退休老教师听到消息主动过来帮忙。这次的任务,让我深受触动,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什么叫党员先锋,什么叫平凡而伟大。
2月20日,一大早电话就响了,电话那头的同事很着急,说是他们单位的退休老师没有取到昨日上报的药品。我立马紧张了起来,因为我昨天接到任务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多,想着今天早上再为8位老师配送,没想到竟可能因此耽误病情。我顾不上洗脸刷牙,赶紧取了药,马不停蹄赶去送药。幸好那位老师还有当天的药,只是比较着急而已。接近中午,学校召开研究生考试成绩公布的专题会议,会议一直开到一点半。晚上回家,两个肩膀和背部酸疼,看来以后要多锻炼身体。想着疫情过后,我们一家三口要每天出去跑跑步。想着想着,突然回过神来,赶紧去扫一眼突击队工作群,确认几遍没有漏掉消息,才安心了。


要对得起身上的白大褂


校医院院长 张振业




右三为张振业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学校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校医院义不容辞要冲锋在前。一开始没有相关医学指导,面对发热病人,不少医护人员“手足无措”。作为经历过一名“非典”的老医生和校医院院长,我必须稳住人心,因此带头去发热门诊值了三天班。
1月20日,校医院开始出现“住院难”的问题,很多居民来求助。我们尝试了各种渠道,想帮忙解决,但是很多时候都没办法如愿。一方面很心疼,一方面却束手无策,很多问题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那几天压力很大。
2月4日,学校接到洪山区防疫指挥部命令,要求校医院全权接管丰颐大酒店隔离点。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希望参加一线工作,不料被驳回。因为校医院需要有人留守,保证学校、上级卫生管理部门的政令通畅、医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月6日,为了更好地保障校医院防疫工作运转,我住进了医院办公室。下午3点左右,社区有一个确诊患者病情加重,派去的医生半夜给我打电话。接到电话后,我马不停蹄地联系区卫健局派驻隔离点的领导、卫健局的领导......当时心里特别煎熬,失望、焦急、愤怒,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2月12日,今天接了50多个电话。这些天,大家都是身兼数职,既当医生,也当搬运工、话务员、外卖小哥,电话、微信语音没停过。越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越提心吊胆。病重患者要联系住院、密切接触者要隔离……哪件事情,都耽搁不得。

2月15日,丰颐大酒店隔离点的病人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115间房有111人收住,几近饱和。桂苑宾馆收住的“新冠肺炎密接者”也越来越多,医护人员的潜在感染风险越来越大,万幸校医院还没有医生被感染。我最担心的就是校医院医护人员的安全。有一个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家属被认定为“疑似病例”,经常打电话让我们派护士上门。去,护士的安全我没法保证;不去,对不起身上的白大褂。虽然纠结,但我想,作为医生,这种时候我们就要往前面冲,这是我们的职责。
2月26日,这两天形势有所好转,各界也捐赠了很多物资,稍微缓解了燃眉之急。不过这几天我有些失眠,要吃些安眠药才能睡着,血压也不太稳定。不过想想我做了医生该做的事情,对得起自己的一身白大褂就足够了。



为确诊病人开通通往“被救治”的路


车队队长 肖建忠





今年寒假,车队安排我留守值班。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寒假变得不一样了。疫情指挥部用车要保障,救护车接送病人一刻不能停,消杀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从腊月二十八应急工作开始以来,我和车队几位同事几乎“长”在了办公室。

其实车队司机的保护措施和车辆级别不能救护传染病人,我们送的病人都是年龄较大、身体虚弱的老年人,确诊的几率很大。不过求救的人随时可能生命垂危,我总不能见死不救。
1月28日,凌晨值班电话响了,“7177”,是校医院的电话。当天下午4点,我才送一位空巢老人到荣军医院检测,现在诊断为高度疑似病例。但是医院没条件收治,需要立即转院或先居家隔离。值班司机听到老人家颤颤巍巍的声音,就知道病情严重,一边安慰老人家不要着急,一边迅速穿好防护服出车。因为每个医院都没有床位,只能把老人家送回家,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1日30日,晚上,有一家母女二人都是高度疑似病例,女儿因体力不支不慎摔倒带伤,老人重病无法说话。感染的风险很大,我们硬着头皮上,还是把他们送到了医院,大家自始至终一言不发。凌晨两点,回到值班室后,我们把车里车外彻底消毒,再进行全身消毒。洗完澡躺在床上,想着自己应该去隔离了,但是接我的人还要继续再隔离,一天一个,那我们的司机哪够用啊!
2月17日,今天为了搬物资忙了一天。这些天,除了转运病人,车队还要运输大量的物资。粗略算了下,这一个多月,车队搬运了一千多件、十几吨物资。从接受任务、对照信息、统计数量,到指挥部办理公函、交管部门协调调度车辆,出车,再到例行检查消毒处理、物资卸装、数量清点签字,最后到返程卸货、对口接收点数签字。我们不仅是司机,也是“乙方代表”、搬运人员、保管统计人员。真是“张飞穿针”,粗中要细。

2月24日,从开展应急工作到现在,我们吃睡在车队,二十多天没回过家,几乎每天晚上都在转运病人。最忙的时候,三个人一天转运十一趟,忙起饭都吃不上。我是做了最坏的打算,但是不能给家里人添风险。前两天休息的时候,我也不敢回家,宁愿自我隔离,吃泡面。
2月28日,武汉的形势好转了一些,但还是不能松劲!看到我们运送的病人终于住进医院,得到有效救治的时候,我还是挺欣慰的,希望疫情赶紧过去!



我是抗疫小蜜蜂


保卫处华师110队员 邓湖平





我的正常工作时间一般是9∶00到16∶00,疫情扩散以来,八点准时到岗,凌晨三点下班,成了华师“110”队员的常态。
2月8日今天去汉口拖运物资,回来后马不停蹄地分给各个单位。轮到自己穿起厚重的防护服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医护人员多么不容易。四五个小时下来,汗流浃背。
2月13日,今天轮到我值班,守在热线电话前,一刻也不能离开,害怕一不留神错过校园报警求助电话。这些电话有的是要求帮拿快递、有的是询问出行允许情况,有的就是发泄发泄情绪。每一个电话都是一份任务,都不能忽视,只能尽力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
2月15日,今天武汉下雪了,特别冷,简直寒风刺骨。虽然留校学生不多,但校园巡逻必须按常规进行。今天我负责在值班点给进出病人测体温,还给社区孤寡老人、不便出门的留校师生送药上门。虽然冻得直哆嗦,但听到他们跟我说“谢谢”,还是心头一热。危难之际,只能大家互帮互助了。
2月27日,虽然这个月挺辛苦的,像一个飞来飞去的小蜜蜂,但是想到也能为疫情防控做一点点事情,也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我害怕了,孩子们怎么办


国交三栋宿舍值班员 余文





我不能害怕,我害怕了,孩子们就害怕了。


2月8日,清晨七点钟,开始准备今天的工作,疫情期间安全马虎不得,打扫完卫生,接下来就为留在三栋的同学们送餐,我们国三留下来的都是博士生,这可是国家的人才,千万一点闪失都不能出。


2月23日,从年三十到现在,二十多天了一直在岗位上坚守,怎么可能不想家呢。父亲上了岁数,又因为身体原因一直卧床,女儿小小年纪独自在家隔离。我实在是担心得不行,但忙起来就什么也顾不上了。打电话给父亲和女儿,他们都说理解我支持我,叫我别回家,万一把外面的病毒带回去可怎么办。我今年做女儿与做母亲都不合格,但是已经既然如此,那我一定不辜负他们的期待,给学生们做好合格的保障。


2月26日,消毒、送药、送餐、量体温,每天不断重复着。没有枯燥无聊,只有一份担心和紧张,一直到晚上十点下班,才能稍微松了一口气。这说明这一天,我们又守住了。

  

2月28日,今天,学生们在群里跟我说谢谢,其实我也没做什么。这一个多月来,虽然很辛苦,但令我宽慰的是楼里的同学们非常配合我,我们之间更是经常互相加油打气,鼓励彼此。我跟他们说,大家一定是坚持就是胜利啊,在这栋楼里,我们就是守望相助的一家人。


2月29日舍小家,为大家,这应该是现在武汉每个在岗的人都在做的事,我们的后勤保障部也是这样,我很感谢后保部的书记和主任他们,华师的后勤保障工作真的做得很棒,也经常联系关怀我们,一直关注着还在留校的我们。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


东十宿舍留校学生 索朗德吉





2月14日,早上八点,阿姨像往常一样在广播里喊我们下楼拿早餐。挣扎着起了床,感受到空气中的寒意,连忙在睡衣上套了件棉服,这才下楼去。今天和往常不一样的是,外头风雨交加。我第一个到楼下,阿姨还在调整体温计。一天要量两次体温,早晚各一次。阿姨仔细地记录着每一个同学每日的体温,虽是小事,却十分认真。


吃过早饭以后,用小音响放着自己喜欢的音乐,开始练起粉笔字,不知不觉大半个上午就过去了。窗外呼啸的风声没有停止,反倒是刮得更厉害了。下楼接热水泡杯热茶,算是对自己努力学习的小小犒劳。因为不能像往常一样到操场跑步锻炼,爬楼梯就成了每天的运动之一。


小口地喝着略还有些滚烫的茶水,扑鼻的茶香令人忘却了阴雨天带来的压抑与烦躁。作为大四的毕业生,目前我有两件要紧事:一是毕业论文,二是返藏后的事业单位考试。即使疫情打乱原先的计划,也还是要做好最充足的准备。喝下半杯热茶暖暖身子之后,便开始了今天的刷题任务。


中午照常领了盒饭,今天的水果是橘子,学校还给我们发了消毒的洗手液,在各方面都尽力保证着我们的生活和安全。


 一直宅在宿舍里的日子确实有些枯燥和无聊,但这份枯燥和无聊在目前却代表着安全。在我安心宅在宿舍的时候,仍有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不懈努力着。夜幕降临,平淡的一天又过去了。希望明天是个晴天,一切也都会更好。







【战“疫”日记征集】

欢迎广大师生与我们分享自己的战“疫”故事,亦或是讲述发生在你身边的感人温暖的事情,来搞请以“姓名+战疫日记”的形式命名邮件,发送到邮箱地址:huadaguanwei@163.com,期待您的来稿。




推荐阅读

  ▷以“师”之名,携手抗疫!六校同心,爱汇华师!

她的空中课堂上了央视《焦点访谈》

一对一辅导3000名医务人员子女,这样的行动很华师!

华中师大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部署安排疫情防控和近期重点工作

华中师范大学关于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常见问题答疑



华中师大宣传部舆情与新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华小诗

部分文字:陈淇莹、陈佳雯

部分信息来源:华大先锋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huadaguanwei@163.com

欢迎大家积极来稿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