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推进数字包容,让数字技术普济天下
如今生活十分便捷,在手机上买菜、点外卖,半小时送到家;查询办理社保等政务,人们不必跑很多趟;快速拍摄、编辑和分享一个美好时光的短视频;与千里之外的家人通过5G手机和网络实现沉浸式沟通……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数字生活点滴,其实都离不开5G、云、AI等数字技术的大范围普及。
遗憾的是,数字技术春风并没有吹到每一个角落,诸如在老弱残群体,他们扫健康码、线上买菜支付等,感知并不便捷,存在不小的“数字鸿沟”。一些老人吐槽,明明看到银行等工作人员站在眼前,却不得不从手机或“客户端”上处理业务,体验陌生且繁琐复杂的“数字流程”。
为应对这些挑战,业界提出了“数字包容”概念,该概念为数字时代弥合数字鸿沟指明了方向,并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新需求。近年来,政府、企业、公益组织等各界力量纷纷行动。
比如华为,作为践行“数字包容”理念的重要参与者,在过去3年时间,助力11万名师生及待业青年培养数字技能、32个保护地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率、440万视障用户享受科技便利、6000万偏远人口享受移动互联网服务。
许多科技互联网领域的从业者都好奇,在追逐数字经济红利的当下,“数字包容”这个看似陌生的词汇,将如何影响我们?在探索前行路上,有哪些风险机遇点值得关注?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做了一定的研究,并期待逐步打开“数字包容”的新世界。
01
告别“数字冷漠”,
拥抱“数字包容”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以及数字技术的不断突破创新,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至超45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
在这可喜的成绩背后,笔者却发现,由于不同地区、群体之间对于信息、数字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信息落差以及进一步两极分化的数字鸿沟,有可能进一步加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这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性所导致的一系列现象,我们将其统称为“数字冷漠”。形象来说,偏远地区儿童无法享受到发达城市的教育资源;视听力障碍人群无法享受到便捷的数字成果;操作复杂、更新过快的现代化APP成为老年人入网的“拦路虎”。
随着各个领域对数字鸿沟的关注度日渐提升,在各方的实践努力之下,“数字包容”概念的出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数字包容”描述的是消除数字鸿沟的动态过程,通常也指尽力缩减数字鸿沟所做出的努力。
据笔者调研,“包容”一词进入到“数字鸿沟”领域最早时间可追溯到2000年。彼时八国首脑发布《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提出“信息社会包容”原则,即“任何人、任何地方都应该受益于信息社会,任何人不应该被排除在外。”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9月,联合国提出了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涵盖教育、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多领域,为下一个15年世界发展提出目标。
于中国社会而言,从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村村通宽带、县县通5G,到关注信息无障碍、科技适老化,都是在强调科技体验可以突破障碍,不受年龄等条件限制,让每个人平等地享受数字生活。
国家领导人曾指出,我国要提升数字经济包容性,弥合数字鸿沟。也就是说,我国要创造全球包容性的数字经济发展模式,弥合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让数字化赋能每个人、每个家庭和每个组织,实现惠及人民的包容性增长。
但“数字包容”落地之路,并非一马平川。
02
“数字包容”前行之路,
遇到四大风险机遇
随着“数字包容”概念的普及和受到重视,社会各界力量纷纷踏上探索之路,并逐渐显现出四大风险与机遇点。
第一,推动包容和公平教育。根据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有6亿多名青少年缺乏基本的数学和识字技能,推动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刻不容缓。社会各界应该努力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第二,应对环境危机。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报告,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污染是当前人类面对的三大环境危机。如何积极应对气候和环境挑战?基于数字技术减少碳排放,加大可再生能源使用,促进循环经济,用科技守护自然变成了重要议题。
用科技技术守护地球上最后的36只海南长臂猿
第三,弱势群体共享数字技术成果。科技魅力在于让所有人受益,不应只考虑多数人需求,还应照顾少数人便利。关注弱势群体,我们通过创新数字技术,提供便捷的医疗保健资源,为老人和残障人士提供方便、无障碍的技术与产品,有助于提升用户获得感。
第四,偏远地区接入互联网。据相关数据统计,世界上有37%的人口无法接入互联网,其中很多人居住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如何用数字技术缩小偏远地区的数字鸿沟,帮助他们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变得日益重要。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面对上述挑战和风险,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则迎难而上,无惧挑战,他们坚信的是“事在人为,为者常成”。在消除“数字鸿沟”、实现“数字包容”中,总有一批企业努力向前。
比如华为,作为ICT领域领先企业,利用自身ICT技术优势,积极助力“数字包容”。据笔者了解,华为在2019年世界移动大会部长会议上,首次推出全球数字包容计划——TECH4ALL,提出要在未来五年内,让5亿人受益于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正在重塑世界,我们要让所有人从中受益,要确保全面的数字包容,技术是基础,应用是关键,技能是保障。”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介绍说,“华为‘TECH4ALL’将围绕技术、应用和技能三方面来开展。”
我们从字面意思看,TECH4ALL是创新的数字技术应该为所有人所用。具体来说,在联接方面,华为将通过技术创新,持续降低成本和消除覆盖障碍;在应用方面,华为将赋能生态系统,帮助开发人员为不同社区和行业创建更多应用程序;在技能方面,华为将与政府,社区和其他行业合作,提升全社会的数字技能。
那么,TECH4ALL践行数字包容,是否起到作用?
03
四方面推进“数字包容”,
给行业启示
有了“数字技术、应用使能、数字技能”三大核心重点作为保障,接下来就是要明确努力方向,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华为的特长。
据胡厚崑介绍,华为根据ICT行业可影响的方向以及“数字包容”的内涵,匹配华为能力可及的方向,最终敲定从“公平优质教育、保护脆弱环境、促进健康福祉、推进均衡发展”四大领域全面推进TECH4ALL数字包容计划。
笔者在翻阅华为近日发布的《2021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发现,在2021年,华为携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40余家合作伙伴,在上述四大领域取得了斐然成绩,打造多个成功案例,推进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达成。
其一,在科技助力公平优质教育领域,华为WeLink应用在“青椒计划”中发挥数字化联接器作用,为特岗教师提供智能、开放、协同的学习平台,该项目已有超过 35000 名特岗教师受益。
“没有新一代有成就的年轻人,中国农村就无法繁荣昌盛,‘青椒计划’的价值是助力乡村青年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秘书长零慧分享道。
其二,在科技守护自然领域,华为联合云南移动打造创新网络,助力西双版纳建设国内首个亚洲象保护及监测预警体系,累计采集影像143万张,预警6000多次。此外,华为基于MindSpore昇思开发的物种识别算法,利用AI检测技术,将人工流程需要37天的照片识别时长缩短至2.5天,有效保护“雪山之王”雪豹。
其三,在科技促进健康福祉领域,合作伙伴采用华为技术开发的“译语”手语智能翻译软件,帮助听障群体有效地接收外部信息。该课件已在泰州、芜湖、南昌等城市的聋校开展授课试点,未来将在更多聋校免费推广。
此外,西班牙Dive Medical联合华为开展的Track AI项目,可快速识别患有视觉障碍的儿童。该项目运营3年来,已有来自5个国家的4500多名儿童接受视觉检测。
其四,在科技促进均衡发展领域,华为助力中国电信在广西城乡区域实现千兆光网全覆盖,助力广西隆安金福农业火龙果基地实现农业生产的全面数字化转型。2021年,当地村集体增收1500多万元,累计惠及4万多低收入人群。
事实上,近三年来,华为TECH4ALL数字包容计划在海内外进行了诸多实践,给业界不少启示,笔者的案例分享只是其冰山一角,希望能给各方借鉴。
笔者还注意到,华为在全球举办并参与了一系列活动,与社会各界共同讨论“数字包容”的诸多可能性,分享交流经验,呼吁更多的企业和群体加入到这一重要的工作中去。
2021年4月,华为HDC.Cloud 2021举办了“TECH4ALL:如果代码有温度”在线峰会,并打造信息无障碍黑暗体验空间,让开发者探索华为智能产品为障碍群体带来的生活便利;2021年9月,华为举办TECH4ALL数字包容线上峰会,齐聚全球伙伴共话科技致善的美好未来;2022年7月,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笔者也了解到华为过去几年来在科技小学堂、生物多样性保护、“鹤颜学堂”等重点项目的探索与实践。
华为科技小学堂
“我们坚信,ICT技术不仅推动经济增长,还能让环境更美好,让社会更包容。未来的世界应该更加绿色,更加包容。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构建更加包容的智能世界,不让任何一个人在数字世界中掉队。”华为董事、CSD委员会主任陶景文憧憬道。
为何我说要借鉴一下华为的经验?据了解,华为TECH4ALL数字包容计划的实践成果获得了官方的社会认可。笔者在2020年世界基准联盟发布的史上首个企业数字包容基准中发现,华为以0.97得分居中国内地排名首位。
笔者观察:
联合推动“数字冷漠”走向“数字包容”
过去十年,数字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全球都在关注数字技术的创新突破,但却有点忽略老人、小孩、残障等相对弱势群体的科技获得感。未来十年,我们更应该以“数字技术服务人的体验”为中心,让更多的群体受益于数字技术。
北宋大家张载的横渠四句言简意宏、传颂不衰,前两句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我们可以看到,不少企业在谋求发展的同时,也更多思考自身发展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所以积极推动“数字包容”。
如华为践行TECH4ALL数字包容计划,利用数字技术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公平性、均等性与包容性,并不断弥合数字鸿沟而采取了系列措施。
独行者快,众行者远。为了实现“不让任何一个人在数字世界中掉队”的愿景,我们呼吁业界各方联合,如政府、运营商、公益组织等产业力量,共同将创新技术、人类创造力联系起来,不断扩大“数字包容”的成果,让数字技术惠及每个人。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海峰看科技》侧重科技通信技术和产业分析,定位解读延伸,深度思考。《黄海峰的通信生活》侧重科技通信资讯和数码产品体验,定位快速、有趣。往期推荐
+
+
+
华为Mate50官宣9月6日,或与iPhone14“巅峰相见”
+
一场别具匠心的发布会,遇见三星 Galaxy Z Flip4“大不同”
+
中国联通唐雄燕:三大技术创新,打造算网融合新型数字信息基础设施
+
+
+
黄海峰,独立科技评论员,多次接受央视、环球时报、科技日报采访。
《通信世界》原副总编,从业十多年聚焦5G、手机、IoT、光、云、AI、互联网等。
每年与超100位科技行业企业CXO/VP/总监面对面交流。
多个年度《中国信息通信行业发展报告》特约撰稿人。
曾获十大通信行业自媒体称号。
覆盖今日头条、百度、新华、人民、搜狐、凤凰、新浪、网易、知乎、腾讯、一点、微博等。
微信号:174455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