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芮成钢的“孩子”

2017-02-07 蒲草 黄云腾 三声


在这位粉丝的回忆中,2014年7月11日是这样度过的,“当时又震惊又难过,哭过很多次,那一周瘦了5斤。”


作者 | 蒲草、黄云腾


一则无法证实的新闻,让公众在周一又想起了芮成钢——一位消失近三年的前央视财经频道主播。


 

不过,还是有些人一直没有忘记他。实际上,这些粉丝正在用另外一种方式正在怀念和等待着他。虽然在今天的旁人看来,这种怀念和等待散发着格外强烈的魔幻气息。

 

在新浪微博上,当你搜索这位拥有1083万粉丝的主持人时,会看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搜索结果未予显示”的字样。而在他的个人微博里,我们找到了这样一些人——他们从2014年7月9日微博偶像停更日开始,便在留言和自己主页上,不断为这位正在等待审判的偶像祈福,有的坚持了一年,有的坚持到今天。

 

ID名称为“画_一片空白”的微博用户就是这样的一位。从2013年10月30日开始,在公开可以看到的346条微博里,“画_一片空白”的绝大部分言论都与自己的这位偶像有直接关系,并且充满感情。

 

昨天下午,她连续三次转发评论了偶像的最后一条微博,其中一条这样写道,“成钢,愿你永远健康安好。一个优秀的人往往经历的更多,无论好坏,我想都带给你思考。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低谷,你会选择折服,继续能量,蛰伏而不放弃。在这过程中你会‘学习’,你知道什么是对的,做更多的事,然后努力变得更好。”

 

如同每一个当红明星,他也有着琳琅满目的粉丝组织和信息集散地。只是在提及他的名字依然要小心翼翼的今天,这些微博的粉丝相当有限,也没有有效信息更新,更多的便是诸如以上的祝福。


他也曾是受人追捧的“超级明星”,有人总结过他受欢迎的原因,“相当有实力,势头很猛”

 

同时,在QQ上也存在着许多粉丝群,彼此在一起回忆关于偶像的过往,他们把这位偶像称为“老大”。每到有传言流出时,群里就会更活跃一点,他们也会自我鼓励,“还有好多人和我们一起等,不孤单”。而加入这些群的条件除了常规的粉丝验证之外,有的或许需要支付2元人民币。

 

自2000年开始,这位主持人活跃在公众视野长达14年,却给外界留下相当分裂的印象:精英风格的谈吐和对成功的贪婪在其身上并存,融入主流价值观和打破信息壁垒同时成为他工作的一部分。

 

有人将他比作中国版于连·索黑尔——“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为了实现巨大野心而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奋斗,不乏种种不光彩的手段。正当他自以为踏上飞黄腾达的道路和得到了超越阶级的爱情之时,巴黎上层社会却无情地把他送上断头台。”


他是国家电视台和社交媒体的媾和之子,优雅、时髦和国际化的形象与碎片、刺激和实用主义的精神共存。在和我们的交流中,一位粉丝这样介绍自己对他的的崇拜来源:“我喜欢他的才华,颜值,学识,对我来说他就是完美,可惜出了事情。”

 

在这位粉丝的回忆中,2014年7月11日是这样度过的,“当时又震惊又难过,哭过很多次,那一周瘦了5斤。”


“久而久之,变成我生活的一部分”


他和小布什,此外,他的“朋友圈”还一度包括克林顿、陆克文


至少在他的讲述中,自己是一位绝对意义上的好学生,一直努力沿着最典型的成功学轨迹。抛去他后来所热衷的那些宏大言论,他给年轻人的榜样形象甚至有点接近当时红遍中国的哈佛女孩刘亦婷。


他于1977年9月出生在安徽合肥,一些报道表示他的父母都是当地的文化名人。2012年5月,他在故乡一所大学演讲中,告诉台下4500名学生,他的第一条经验是一定要把英文学好,“这个世界80%以上最鲜活准确的讯息是英文的。”

 

他自称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使用原版教材,在课堂上偷偷阅读原版《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在自传里面写道,莎士比亚、培根、罗素的文章,很多他都可以大段背诵,“你要用语言来达成你的梦想,而不是仅仅用来通过考试。”

 

在一个英语流利便可获得认可的国度和时代,这是他成名的基础和外衣。在我们所接触到的粉丝中,“英语好”是被高频率提到的喜爱原因。1995年,他获得合肥高考文科状元,通过面试进入外交学院——在这个学校英语很重要——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大学生。

 

和大多数中国年轻人一样,毕业择业是一个重要的人生抉择。在外交官、中行行长外事秘书、出国深造和英语频道四个工作机会中,他选择了央视。原因在于,他曾有机会向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提问:“如果将设立第6个常任理事国,您认为谁最有资格当选?”得到的回答是,“CNN”。

 

在他入职时,这个国家电视台正在享受着90年代电视改革的红利,内容的变革和实验却带来了更多的变化——隐形收入、政商人脉和公众形象。但这里终究不是CNN,缺少某些纯粹的部分,又有着你无法控制的潜在风险。2014年,多名工作人员以“涉及贪腐”为名而被控制。


按照“成功”的标准,他在2014年前的生活证明了这个选择的正确。年纪轻轻的他被称为“并非每个国家都拥有的世界级的记者和主持人”,在对外交流过程中,时常扮演重要角色,甚至还被视为外交名片和文化符号。例如,他当时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经所最年轻的客座研究员,多次在重要的国际和国内商业经济峰会上主持并演讲。

 

同时,他把各国元首列为自己的好朋友,在他的社交媒体上,这些合影都试图释放出一种精英和亲近的气质。2009年和2012年,他分别出版过两本书:《三十而励》和《虚实之间》,在这些书的腰封上,都会印着一些外国元首的赞扬和客气。


 

与同样被国家电视台所推出的于丹一样,“中国自信”样式的正能量是他的标签。在巅峰时,贴着他的名字、真真假假的语录充斥在互联网。在人人等当时流行的社交媒体上,现在依然可以找到这些书摘:“奋斗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为了物质,你总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不知道是我们在消耗这些奢侈品,还是奢侈品在消耗我们,把我们变成无趣的人!”

 

这种正能量赢得了很多人的心。在我们的采访中,发现一位他的粉丝一度坚持在坚持跑步之后都会自微博上写上激励的语言,并且@自己的偶像。2015年4月6日,这位粉丝写道,“工作到这个点下班,估计躺下休息得两点了,这么拼,我也是服了自己了!芮叔,你睡了吗,梦里是否安然?”

 

某种程度上,他扮演的角色顺应了中国对外发出强大、自信讯号的背景设定,其所在岗位也具有一定帮助性。2006年,《大国崛起》播出,这个国家开始寻找新的国际定位,需要一种“时髦和正派”的声音,如他所说,“把英语学好,把传统文化继承好,用国际化思维做本土化事情”。

 

在《南方人物周刊》2012年6月的报道时,他承认了这种结合的必要和偶然,“我很幸运,我很年轻的时候就被放在这样一个(向国外解释中国的)位置上,久而久之就变成我生活的一部分。”

 

他不止一次被同事抱怨过“太狂”,也因事事自己做主而被投诉“耍大牌”。今天,这些同事更多表达惋惜,在那里工作的人似乎习惯这样的命运无常,“还年轻,过几年后还可以从头再来。”

 

“仿佛不存在那个偶像似的”


“让星巴克离开故宫”是2007年标志性的舆论性事件之一,由他发起,此前他还发声反对抵制日货


《纽约时报》曾经如此描述他和他所代表的中国年轻人,“这是中国式资本主义的媒体面孔:年轻、聪明,令一些人不快的是,还民族主义色彩浓重。”

 

我们至今无法明确总结出他的政治和商业理念。2016年,他在博客中公开支持“中日关系新思维”,被视为“卖国贼”,又在一年之后掀起来让星巴克离开故宫的舆论风波。也许他在那个时候意识到,“强硬”而非理性,更符合这个国家民众的偏好,以及他的身份职位和未来。

 

2008年,奥运会和地震灾难以及相关挑战让国家和民众开始进入某种情绪的高峰。2010年11月,他和奥巴马发生短暂激辩,说出“我可以代表亚洲”。2011年9月,他直接询问时任美国大使,“听说您是坐经济舱来的,这是否在提醒大家,美国欠中国钱?”

 

2010年微博已经开始改变社交媒体,这些做法在上面引发巨大争议。他的支持者表示,中国记者不该没有发言权,面对美国总统不能软弱。《文汇报》记者彭凯雷在一篇文章中说道,这是“央视启动国际化战略的尖峰时刻”,也是“‘经济中国’征战国际话语权的经典的一刻”,“人人都是外交家!”

 

他把自我表达和工作职责视为一体:“如果中国人不发出自己的声音,就会有其它对你不利的声音和观点冒出,左右别人对你的看法,严重影响你在世界上的声誉。”

 

争议即动员,这让他的风头一度压过辈分更长的同事。央视的时政财经主持人尚未习惯利用兴起的社交媒体展示自己的个性,这让他们看起来有点古老。南非使馆的公关负责人形容芮成钢为“新兴经济”的代言人,“他给我的感觉是,相当有实力,势头很猛。”


他曾是央视最具国际化的男主播。图为他在其主持的《Biz China》节目现场

 

这种势头让他有机会获取更多利益。虽然他始终告诉年轻人不要贪婪财富,但他远远没有做到。他自豪于自己善于经营人脉,并且目标明确。这像是一种成功秘诀一样流传在信徒之中。“搞关系,必须的!”“工作多年,我的采访对象之间其实有很大的重复性和关联性,转来转去,都是那个小圈子,在我大脑里形成了一幅清晰的人脉关系图。”

 

这样精心的人脉搭建为他带来财富。根据《京华日报》的调查,他在所参与创立的公关公司中长期持有7.92%到36%不等的股份,直到2010年撤资。在他担任股东期间的2009年和2010年,该公司曾为央视财经频道提供服务。

 

2009年,央视经济频道更名为财经频道,他已经成为这里的当红小生,主持着《经济信息联播》《经济半小时》《环球财经连线》三档王牌栏目。2010年,他获得第25届金鹰奖优秀主持人奖,以及2010年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粉丝群中的一位正在上大三的女生,正是在那个时候对他产生了崇拜之情。她在昨天和我们“分析”了案情,或者说她已经接受了现实,“老大,应该是栽在钱上了,冤枉不大可能,毕竟他是公众人物,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他,不是说冤枉就能冤枉的。”

 

实际上,他的被控制在当时导致舆论再一次发酵,更多是对于他行事风格和所代表意识形态的批评甚至嘲讽。粉丝们进行了激烈反扑,虽然他们回忆中的那几天已经“愤怒、震惊、不敢相信”。

 

2014年7月12日,也就是出事的第二天下午,一篇题为“如果你支持他,就请对他有信心”的帖子在他的贴吧上被迅速置顶,粉丝以此表示对偶像的支持和不放弃。在网易娱乐当天的整理稿件中,有网友如此回复,“如果他真的犯了错,他会改的。而且,我坚持不以人废言。”

 

在随后的几年中,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传言流散出然后不了了之。最终真相还未出,但是外界对他的印象已逐渐定型——很聪明、善于经营关系、走上层路线、最终被放弃的屌丝——终究是屌丝。

 

更多的粉丝开始认清并且忘掉这位曾经有着极为正面形象的偶像,后来的年轻人则更喜欢会在社交媒体上吐槽、卖萌和自嘲电视主持人,他这种形象或许注定被放弃。“四夕-罗微”昨天下午在微博上发表评论,“当初的马上见没想到是2020年吧,那时春风得意如今入笼为囚,留人叹息不已,微博上曾遇一芮之少女粉,表其崇拜极尽之能事,然事发后再无言语,仿佛不存在那个偶像似的。”

 

他的故事前半段曾构成当下中国最经典和最魔幻的励志传说,他的后面人生路还都是未知数。在他被带走的时候,无论是内容创业热潮还是娱乐大时代,都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始,而教主崇拜和口水战争一刻没有停歇。

 

或许,他会发现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并没有太多变化。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关键词 更多精彩文章


快手 | 小镇青年 | 韩寒 | 东莞什么正在消亡 | 周星驰 鬼吹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