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剧在「东北」
👆本号引起极度舒适,建议星标一下
跳开了近年来青春剧专注“撒糖”的固有模式,代际关系、地域文化、亲情、爱情都是《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中的表达。对于一个全新的创作团队来说,填补空白和掌握平衡一样重要。
作者 | 王亦璇
故事的最后一帧定格在了妈妈李青桐和女儿李进步相视而立的画面之中,李青桐拉着李进步的手对她说:“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
芒果TV近期收官的剧集《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下称“《朋友》”)在初夏的国产青春题材之中成为黑马,这部讲述“东北故事”的小体量网剧,一度拿到了豆瓣8.6分的高分。
几位主创都说没有想到这样的结果,甚至在超前点映上线之前就已经开始紧张——这是必然结果。对于一个从主创到演员都由新人担当的团队而言,原创剧本、画面情景都需要反复拿捏和还原细节,而《朋友》针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对亲情爱情的讨论,也都让其立意超过了一部青春剧本身。
《朋友》是属于85后、90前那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但也有年轻一代人对于代际关系的表达。导演田宇对《三声》说,“回到过去的李进步是17岁,也就是00后,我们想通过年轻人的视角代入,观察我们这代人的青春。”
01 | 不一样的青春剧
用编剧程小猫的话来说,《朋友》是带着“冒险精神”完成的。
这个故事讲述了17岁叛逆少女李进步在一次睡梦中意外“跨越”到20年前,与正在上高中的妈妈李青桐成为朋友,携手走过从高中到大学的青春时光。在千禧年的时空设定下,李进步和妈妈共同经历了上一代人的情感故事。在回到现实之后,和妈妈达成了和解,化开了两人之间的矛盾。
《朋友》的灵感来源于三四年前的一部网络电影。2016年,出品人李冰、制片人王珍妮和导演田宇就已经搭起班子,共同制作了双女主电影《那女孩真帅》,讲述了女扮男装的女孩子进入男校,通过打篮球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当时收获了不错的口碑。
在电影完成之后,主创团队们想要延续双女主的思路,再创作一部网络剧集,《朋友》最初的雏形就此产生。
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主创团队经历无数次讨论——想要摒弃市面上双女主作品中少不了的情敌和狗血桥段,但苦于一直没有找到更好的突破口。在程小猫加入之前,甚至更换了三次编剧。用制片人李冰的话来说,每一次创作的气氛和内容、剧中人物的人设和状态,都没有完全跳脱传统的青春剧模式。
在整个团队遇到了创作的瓶颈,项目进度也踌躇不前时,李冰决定邀请程小猫加入创作团队。程小猫是《泡芙小姐》的编剧,对女性情感有长期研究,在公众号持续更新文章探讨相关话题;她的弟弟程小狗也是一名编剧,擅长对故事逻辑进行架构。
根据主创们的实际年龄和他们意图还原的85后的青春,故事最终被设定在1999年,母女线和穿越线被同时搭建起来。
剧本创作从2019年年初开始,在程小猫的刻画下,剧中四个男孩的性格和形象都有着非常鲜明的差别,程小狗负责故事的逻辑表达更加顺畅充分:在李进步回到过去的背景下又多了一个“神秘人”的角色。但是,随着剧情的推进,主创团队愈发觉得“还缺点儿什么”,制片人王珍妮提议将剧中的地域设定为自己成长的东北。
田宇非常赞同王珍妮关于加入东北元素的提议,“东北首先是一个很欢乐的地方,这与我不想把母女线表达得太过沉重的诉求是一致的。” 在剧中的高中生活部分,田宇将气氛烘托得非常欢乐,让女儿回到20年前也能够融入到妈妈的生活当中。
但是,对于李冰来说,她在一开始否定了“东北”的加入,还与王珍妮起了不小的争论。“在传统概念里,东北是《乡村爱情》,是刘老根,会比较土。但小妮告诉我,东北离韩国很近,他们小时候的穿衣打扮都是浓浓的哈韩风。” 李冰说,“后来我查阅了大量资料,也想到了一些影片对标,觉得还没有人做过东北青春剧,那我们就要突破、创新。”
东北既完成了喜剧的基调,又解决了冬天的质感,田宇在彼时想到的是拍摄于南怡岛的韩剧《冬季恋歌》,“拍大雪的东北,它很唯美。让年轻人在这个环境下去谈恋爱,它的质感肯定是其他拍夏天的青春片所完全没有的。”
02 | 一步步来
双女主、东北,《朋友》的创作思路逐渐明晰,新的问题也接踵而来。在李冰与各大平台对接的时候,平台几乎无一例外地表达了他们的犹豫:导演太新、制作团队太弱,同时还希望更换团队、由平台决定演员。
“我们来回反复地讨论,还是不想否定自己两年多以来的坚持,比如说演员,如果把演员的选择权大部分都交出去,那《朋友》可能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 李冰和整个主创团队都非常重视对内容的开发,但客观上来自于不同平台的压力也是现实存在,直到他们将项目书通过一位中间人递交给了之前从未接触过的芒果TV。
芒果TV的受众群体更偏年轻化,一部底色上乘、与众不同的青春剧打动了平台,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平台就决定接手《朋友》。但是,芒果TV对于没有执导长篇经验的新导演同样提出了疑虑。
田宇用一周的时间书写了一份详细的导演阐述,涉及到对人物情感和故事调性的把握、影像风格的审美和贯穿整部《朋友》的种种细节。在看到了项目的亮点以后,平台才多少放下心来,对《朋友》团队的要求也只剩下“放手去做”。
虽然争取到了主动权,主创们在对演员的选择上还是几乎到了“严苛”的地步。李冰坦言,选角是整个团队除了剧本之外花费最多时间的地方,而遵从剧情和内容则是最基本的标准。“我们的首要要求就是,演员的年龄要无限贴近主人公,性格也要跟剧中人物的性格一致。比如这7个孩子,基本上都是十七八岁的年纪,2000年前后出生。他们的演技可能没有多么成熟,但整体感觉是非常相像的。”
饰演李进步的演员庄达菲,在试戏时选择的是李青桐的角色。但是在听完编剧讲李进步的戏之后,庄达菲蹲在李冰面前哭了出来,“她的角色代入感很强,她非常渴望得到这个角色来演绎。包括陈君何的扮演者马思超,他在听完角色陈述之后也是哭到不行。他们的家庭背景、性格、跟母亲的关系或者说跟原生家庭的关系,都跟剧中的人物非常相像。” 李冰说,“如果李进步就是庄达菲,庄达菲就是李进步的话,那她一定能诠释好这个角色。”
除了人物性格要与剧情保持一致,“东北”也是主创团队在选角时非常注重的元素,整个团队中的东北人占到了绝对多的数量——主演中有两位是东北人,而包括每个孩子的家长、班主任和教导主任等等其他配角在内,则全部选择了出身于东北的演员。
作为一部小成本的网剧,《朋友》从一开始就在寻找小到团队、大到青春剧的突破口。从内容的设定、到演员的选择,以及剧中耐人寻味的细节,用李冰的话来说,小成本反而让自己和团队更清晰地认识到在剧中要保留什么、要突出什么。
为了还原1999年的布景,美术指导陈震跑遍了哈尔滨各地,最终找到了一处废弃的教学楼。但新世纪的学校景象仍与剧情不符,于是剧组便重新砌了墙面、做旧,之后再通过回忆大家上高中时的喜好,在墙壁、桌椅上刻字涂鸦。
剧中的旧家具来自于王珍妮的舅老爷家,她在积攒了十几年的老家具中挨个挑选,看中的直接从沈阳老家拉到哈尔滨片场。而钟表、保温杯和海报等等老物件,则是陈震一个个从咸鱼和旧货市场上淘来的。
在田宇看来,食物是《朋友》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他选取了冻梨、乱炖、烧烤和罐头这四种“东北味儿”的食物来演绎烟火气,把“人”和“情”牢牢地连接在一起,“以往的青春剧没有用很多篇幅来说吃什么,但在《朋友》里,这些就是东北小孩儿吃的东西,它特别真实。”
田宇还特别提到了贯穿全剧、象征团圆的饺子,从李进步在20年前的外公外婆家吃饭,到上大学在食堂点餐,以及最后回到2020年给妈妈做饭,饺子都出现在了餐桌上。
在还原年代感上,田宇对配乐存在细节遗憾,“他们听的歌最能反映一个时代的潮流,王力宏、张信哲我们都试图去问了,但是(版权)太贵,只能放弃,改用台词带一下。”
03 | 一次锻炼
从去年10月开机,到今年1月杀青,李冰在和《三声》的采访中也谈及了小成本剧集的一些困难:由于资金、预算等问题,剧组无法承接拍半年休半年的负担。只能不断加紧拍摄日程,几乎是“一口气”就从夏天的郴州跨越到了冬季的东北。
李冰还笑着调侃道,“我们拍夏天的部分只用了10多天,比较穷,所以带着(剧组里)100多人坐火车大转场,跑了一天一夜才到哈尔滨。”
《朋友》团队在东北度过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在哈尔滨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气里连轴拍。这对从导演到摄像再到演员都是新人的团队来说,都是一次非常大的考验。
极寒的天气导致病倒的人员一批接一批,最严重的时候,除了导演和摄影师,包括主角在内的所有人都陆陆续续地感冒、发烧,“有一天庄达菲烧到了39度,整个人已经烧傻了、烧懵了。我们让她休息,她也硬撑着不去,说自己有700多场戏,一旦停下就要耽误别人的进度。” 李冰对《三声》说。
剧组还面临着另一个非常大的困难,在雪地中少则一两小时,多则六七小时的拍摄,演员们往往冻得浑身发疼、说不出话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田宇带着演员在室内对戏,等大家全部走完台词对好戏,赶快到室外马上拍,“还能有那个热乎劲儿”。
在拍摄的时候,为了让演员有更好的发挥,不喊cut是田宇的一个习惯,“八蛋和水水在烧烤店里拌嘴,年轻演员爱吃,我就没喊cut。八蛋这个演员平时也挺机灵,他突然说了一句,范胖你的肉还没熟,你先吃个碳,水水立马回他一句,那你吃个锅。”
外界对于《朋友》的反馈,除了喜感的东北青春剧,还有大结局中对于爱情线和亲情线的少许不解。但对于主创团队来说,故事的内核一直都是亲情,四个男孩的故事也是围绕着李青桐、李进步母女二人所展开的。
团队基于芒果TV的用户画像,提高了爱情线的占比,但是剧中设置的许多情景,其实是对亲情一以贯之的表达。导演在每一集开头都加了小剧场,一分钟左右,通过三岁、五岁、七岁、十五岁的李进步和妈妈李青桐的相处,来引出主题;《朋友》中有一幕“李五四下岗”的戏,是田宇根据自身经历的临时改编,“我妈妈就经历了1998年的下岗潮,下岗对于她后来的工作经历起到了非常大的转折作用。” 在剧本设定之外,田宇又为剧中的父亲增添了一些性格,来反映他对于工作的隐忍和对于家庭的乐观。
《朋友》肯定有它的遗憾之处,但也跳开了近年来青春剧专注“撒糖”的固有模式。代际关系、地域文化、亲情、爱情都可以是它的表达。对于一个全新的创作团队来说,填补空白和掌握平衡一样重要。
田宇笑称,“这还真不是赚多少钱的问题,和观众共同成长才是文艺工作的成就感来源。” 而用李冰的话来说,《朋友》是一个生活流,没有巨大的冲击,没有狗血的桥段,“只去想人物的设定、感情的模式,去打造小而美的东西。”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爆料或寻求报道】加微信号:sanshengss333
【商务合作】加微信号:sansheng_kefu
【点击下方图片】 了解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