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说说运河民俗那些事儿——通州运河龙灯
“文旅通州”微信公众号每周五连载大运河文化带·通州故事丛书《说说运河民俗那些事儿》。
喜爱通州文化的朋友们,一定要持续关注哟~
通州运河龙灯
通州运河龙灯又名漷县镇张庄村龙灯会。其源头可追溯到1835年,即清道光十五年,距今已有180多年历史。据现在的会头谢文荣(1934年生)回忆:张庄村龙灯会,他家已经有四辈人参加。谢文荣的曾祖父谢万春(1819—?)、祖父谢永富(1868—1941)、父亲谢廷俊(1896—1952)都是龙灯会的骨干,谢文荣曾祖父之前是否就有了龙灯会待考。
张庄村龙灯会是蓝色双龙(现存老龙头一个,约为1835年所用),主要伴奏乐器有大鼓、钹、铙、镲和筛(吊筛),每逢年、节、祭祀和灾年都要“起会”(也称“走会”)。正月初二、正月十五元宵节属节日欢庆起会,营造节日气氛;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娘娘庙会属祭祀起会,祈求上苍赐福百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遇到旱、涝、病虫等灾害年头更要起会,起会地点是村中关帝庙(关帝庙始建于明代,1976年毁于大地震)和村外运河边的冰雹庙,冰雹庙始建于明末清初,1943年毁于战火。起会时间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相传这天是关老爷生日,通过起会,祈求诸神减少灾害,拯救生灵。
老年间耍龙有三十多个套路,现在只整理出十三套:龙翻身、单跳龙把、双跳龙把、龙劈叉、串花篱笆、钻黄瓜架、压龙尾、钻龙尾、甩龙尾、龙双绞、龙打挺、龙盘窝和龙过背。会头谢文荣介绍,准备整理一个新的套路,需要架一座一人多高的道具木桥,在桥上表演龙过桥,桥下表演“龙盘柱”和“龙戏水”,前景必将壮观。
张庄村龙灯会负责人有谢文荣(会头)、冯乃良、武国华;演员20人,每条龙9名耍龙人和1名执珠人(也称引龙人);乐队9人——大鼓2人、大钹两副2人、大铙两副2人、小镲两副2人和吊筛1人。运河龙灯龙身长15米,分7节,龙头长1.2米,龙尾长1.2米,总长17.4米;龙皮用“五幅白布”缝制,用蓝颜色粉勾画出龙鳞、龙尾,用“线麻”制作龙须;龙骨架用白松木条竹篾制作,龙骨架制作工匠曾维善(1938—),制作龙架师承于其父曾永发(1919—?);龙珠(引龙人所执道具),圆形,直径0.3米,用细铁丝或竹篾编制,中空,外套红布,龙珠置于1.6米长木杆上,可转动;龙把(支撑龙的木杆,耍龙用)均由1.6米长的木杆制作,一头固定在龙腹部、龙头下颌和龙尾;龙灯,在每节龙架里制一蜡座,将蜡烛点燃,插在座上,蜡座是一个“万向轴”,不管龙身如何倾斜、翻滚,烛光总是朝上。现在采用摩托车上的小型蓄电池,固定在龙节上,装上灯泡,光亮无比。此外,龙眼、龙珠也都装上灯泡,届时巨龙浑身泛着蓝光,龙珠红灯一盏煞是好看。
起会(又称响筛)之前,演员乐队在村中关帝庙集中,因龙灯会的服装、乐器在庙中存放,演员化妆、换装后执龙出庙门,乐器中唯有吊筛击打,吊筛低沉的“哐”声余音不绝,传遍全村。听到筛声,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邻村人听到筛声知道张庄起会了,争先恐后纷至沓来,人流拥着双龙奔村外运河边“冰雹庙”,会头香后,舞龙开始。双龙先在庙前舞,而后进村,边舞边走,遇到茶桌(有的老百姓从家中搬出桌子沏上茶摆在路边,以示对舞龙者的慰问,也是为了祈福平安),停下来舞上一番,继而前行,再遇茶桌再舞 ;绕街一周后在村中关帝庙前舞毕收场。正月十五元宵节,夜舞龙灯最精彩。龙节里蜡烛点亮,两条蓝龙上下翻飞,红红的龙珠像一团火球,引得双龙追逐,围观的百姓手执荷花灯,没做荷花灯的用木棍扎一个玉米骨,蘸上煤油,火苗飞蹿。此时,皓月当空,银光漫洒,地上灯火通明,蓝色蛟龙在银海中游弋,令人心旷神怡。
张庄村龙头十分少见,即方形龙头方口大张。张庄村龙的制作工匠曾维善讲 :这是老辈儿这样传下来的,飞舞的巨龙必须张着大嘴,那神态才是呼风唤雨的龙王。龙口大张,有动感,使龙的造型更加完美。张庄村的龙还有两处别具一格:一是龙脖处系五只大铜铃(1949年前的铜铃现仍保存一只)。会头谢文荣说,这也是老辈儿传下来的,动态中的龙,铃声大作,增加龙的威武,也渲染节日喜庆气氛。另一处是张庄村的龙是蓝色的。张庄村的村民认为:蓝色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增强人的斗志。张庄村在舞动两条蓝色的巨龙时,村民百姓会受到积极向上的鼓舞 ;蓝色龙在北京地区极为少见,据北京市民间舞蹈专家董敏芝讲,她在组织全国龙灯调演时,发现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多有蓝色龙。这更证明了大运河漕运使南北文化在通州地区交汇、碰撞,并在通州扎下了根。张庄运河龙灯被列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下期预告
徐官屯路灯老会
更多精彩视频
欢迎关注文旅通州视频号~
—END—
往期推荐
关注公众号分享更多文章
觉得不错请给点个“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