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均论英雄】宁波: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亩均论英雄·宁波市
宁波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把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有效破解资源瓶颈制约,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动能转换、质量效益提升。
2017年,全市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达到132.2万元,同比增长14%;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到43.4万元,同比增长16%,亩产效益和增速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加强组织领导,狠抓改革落实
宁波市把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摆在突出的位置,列入市委的重点改革项目和市政府的重点督查项目,作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的重点改革任务,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一系列的政策举措,确保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推进。建立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联动和市级部门的协调机制,强化联动协同。健全“周报告、月统筹、季通报”制度,强化督查考核,严格督促各责任主体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科学评价,狠抓改革推进
一是推进评价取数的规范化。制定全省首个取数规范文件,将亩均税收、亩均工业增加值等“6项基本指标”分解成包含企业基本信息数据、经济数据、关键指标的“59项数据”,保证了取数工作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二是推进评价流程的标准化。编制企业综合评价工作手册,将整个评价过程分解成用地调查、评价公示等12项规定动作,明确每项动作的标准、内容、流程、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强化标准化操作。
三是推进评价操作的信息化。建成企业“亩产效益”大数据系统,将评价操作的流程和内容全部“上线”,完善了运行监测预警、企业体检服务、行业地区评价、产业地图展示等功能,促使评价工作的高效便捷。
四是推进评价对象的全面化。2017年将评价对象拓展到用地5亩以上的规下工业企业,全年评价企业1.55万家,实现了“应评尽评”。2018年将评价对象向用地3亩以上的规下企业以及工业集聚区等平台拓展。2019年,将实现工业企业用地评价“全覆盖”。
加强成果运用,狠抓改革成效
一是建立新增项目准入评价机制。从源头上把好关口,把亩产效益指标作为工业用地出让的条件,编制产业用地指南,针对165个中类行业的工业用地项目提出了资源产出效益的指导规范。
二是建立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机制。实行企业分类管理,按照做强做大A类企业、提升发展B类企业、帮扶转型C类企业、倒逼整治D类企业的标准,完善用地、用能、用水、排污、信贷等差别化政策。2017年,减免A、B类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2.65亿元;对D类企业依法依规征收差别化电价、水价、排污费,关停淘汰落后产能企业387家,腾出用能空间141万吨标煤,盘活存量土地1.97万亩。
三是建立产业争先攀高促进机制。完善“一企一单”体检表制度,加强企业的分类指导、精准服务和正向激励。目前,全市A类企业占比前五位的分别为电气机械器材、通用设备、汽车、计算机通信设备、纺织服装行业,A类企业的亩均税收达到151万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4倍,是D类企业的41倍。炼钢、造纸、化纤、建材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投资明显下降,2017年,宁波市被评为全省“腾笼换鸟”先进市。
点击标题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浙江经信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官方微信
联系电话:0571-87054704
及时、权威、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