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木”字,原来可以帮小朋友认识这么多汉字
作为中国人,我们的一个最重要的优势,就是拥有目前全世界唯一广泛使用的表意文字。虽然中文学起来很难,不像拼音文字那样所见即所读,但却让我们能够看懂数千年前的文献,成为思想文化传承最稳定的文明。
这种特殊性也体现在小朋友的学习中。常用汉字几千个,不可能像26个字母那么快速地背下来。用识字卡一个个死记硬背更是一种效率很低,效果也很差的做法。
那怎样才能更好的认识汉字呢?其实就要回归本源,从汉字创造方法的角度去学习汉字,才能更有效的认知汉字。
我们都说汉字是象形文字,其实并不完全准确。在传统的六书中,包括4种造字方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而基于这些方式的理解和交互,就可以更简单有效的理解汉字。
我们今天用一个大家最熟悉的汉字之一,来讲解一下,那就是“木”。
“木”字本身是一个象形字,就像从下到上,有树根、树干和树枝的树。
但如果只是用字卡认识一个“木”字,那就太亏了。因为木字是汉字中最重要的核心偏旁基础之一,从木开始,可以方便认识很多常用汉字。
木字本身是象形字,一些在字形中有木的汉字,也属于象形造字法。
比如“果”字,就是树木上面结的果实。 因此在创造甲骨文和金文的时候,果就是画了一个树木上有果实的样子。现在教小朋友,也可以将这个字想象成一棵结满果实的茂盛树木。
第二个有木的象形字是“朵”,朵是从篆文开始出现的汉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表示树木上花朵垂下的样子,“从木象形”。
此外,还有一个从木字来的象形汉字,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那就是未来的“未”。古代的未字,就是一个枝叶向上的树木形状。关于这个的解释有好几种,有的学者认为这是树木将生未生的样子,有的则认为是“未月”是农历六月,所以是树木繁茂的样子。
但和“未”很像的“末”却不是象形字,而是一个同样来自于木字的指事字。
指事造字的意思,就是类似于我们用手指着某个事物。在六书的四种造字法中,指事是相对比较罕见的一种。但“木”恰好可以用指事的方法引出2个很重要的常见汉字。
其中一个就是和未字很像的“末”字,“末”就是在木的上面加一横,是用手指着树木的枝丫,也就是“末梢”。
中文中对应“末”的,不是“未”,而是“本”,本就是在木字的下方加一个点或者一横。就像我们用手指着树木的根部,也就是“根本”。
象形和指事所创造的汉字,大多是独体字,看上去就是一个“个体”。但独体字所能表述的内容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意思都创造出一个独体字,很多比较抽象的含义也无法用象形或指事来对应造字。于是随着汉字的发展,后期出现的汉字,则大部分使用了会意和形声。
会意造字,就是把两个汉字的含义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新的汉字。比如不正就是歪。
而用木来创造的会意字也不少,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双木为“林”,三木为“森”,人在树旁边,就是“休”息。
还有一些汉字,乍看上去可能看不出来会意的是什么,就需要给孩子稍微解读一下了。
比如“采”,甲骨文中,就是用手去采树上的果子。最后简化成手和木的会意。
“相”字,是一个木和一个眼睛组合而成。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则是“省(xǐng)视也。“,“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因为远望的时候,地面上的树木很明显,所以用木+目表示省视的意思。
还有一个大家熟悉的会意字,那就是“宋”。宝盖头表示这个和“室”、房屋有关,下面加个木,其实是表示“木屋”。只不过现在这个含义已经消失在茫茫的时间长河之中了。
此外,像“闲”字、“困”字,也都是属于由木字而来的会意字。
随着文化的发展,沟通和记录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最后即便加上会意的合体组合方式,汉字也不够用了。于是最后一种可以几乎创造出无限汉字的造字法,形声就出现了。
在“木”作为偏旁构成的汉字中,大多也都是用形声的方法组成的,其中绝大多数时候,“木”作为形旁,表示这个汉字的意思是和木有关,再加一个表示发音的声旁来作为区分。在左右结构中,多是演变成“木字旁”,在上下结构中,则是被压扁的木字。
木衍生的形声字,其中一部分是各种木本植物的名字,比如:桃、柳、柿、杨、梨、杏、枫、松、柏、桂、桦、橡、杉.......
而另外一类,则是指的用木材制作的用品,比如:案、棍、板、棒、杯、柄、枪、杠、根、构、柜、桶、桩、桌、标、柄、枕、床(声旁为“广”) ......
不过木字也有作为声旁的时候,常用汉字中还真有一个,那就是沐浴洗澡的“沐”。
最后,有一个有趣的含“木”的汉字,大家猜猜是什么意思呢?
.
.
.
.
.
.
.
.
.
这可不是做木工的意思,意思是“木钉:牛~(钉在地上用来拴牛的木钉)。”,下面的工其实是地面有个钉子的象形。
学汉字,还是很有意思的吧。
我们新增了日常提问咨询的入口,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提问沟通】告诉我们:
与语文教育相关的文章,也可以点击工具栏里的【文章查询】,在搜索栏里输入“语文”来进入相关的文章列表:
近期文章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