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
芥末堆是一个专注于教育产业信息挖掘与传递的行业内资讯服务媒体平台。
关注
本文作者|西瓜
本文编辑|潘灿
排 版 | 空缺
今日,新三板挂牌企业分豆教育公布其2017年度报告。报告显示: 2017年度,分豆教育营收为772.65万元,同比减少91.83%,亏损达6292.53万元。
分豆教育主要从事在线云智能教育,以教育软件研发、销售等业务,并于2015年1月26日挂牌新三板。挂牌之初,分豆教育可谓新三板明星企业,股价在2015年6月18日冲至最高83.76元。
分豆教育财报数据
与高股价对应的是分豆教育的强劲数据。2014年,分豆教育营收达2900万元,净利润735万元,分别增长410%和500%;2015年,分豆教育营收达1.07亿元,同比增长 267.6%,净利润6285万元,同比增长3700%。
分豆教育股价走势
然而从2016年开始,分豆教育高增长模式戛然而止。2016年,分豆教育营收9456万元,减幅为11.24%,亏损1390万元。2017年,成本未明显下降,营收反而大幅度缩水。分豆教育的股价也一路跌至每股0.64元。
曾被称为新三板明星企业的分豆教育,在短短3年时间内经历了什么?
数据盛极一时,模式变幻莫测
分豆教育是一家以教育软件研发、销售为主要业务的企业,为初高中学生、家长及学校提供教育软件、教育管理服务系统及相关服务,产品包括慧学院中学智慧学习云系统和分豆教务管理系统等。
据介绍,分豆教育有三类主要的商业模式:针对地市教育局的“政府拓展”(Government Development)、社会教育服务购买产业(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和面向校外合作商的商务合作(Student Online School)。
商业模式多样,但分豆教育的收入来源主要还是产品销售、服务收费和版权收费,其中软件销售收入占绝对比例。2014年~2017年,软件销售分别为2669万元(92.1%)、1.06亿元(99.9%)、9242万元(97.74%)、653万元(84.6%)。
毫无疑问,教育软件销售带来的营收是分豆教育惊人业绩的核心支撑。在销售模式方面,从2014年的“代理+直销”平行推进模式,到2015年以代理为主、直销为辅的商业模式,再到2016年政府采购及两级合伙人模式,最后2017年以政府采购为主,分豆教育的销售模式可谓一年一变。
代理为主有利于市场扩张,第一次销售模式的转变让分豆教育在2015年实现营收1.07亿元,同比增长 267.6%,净利润6285万元,同比增长3700%。
第二次销售模式的转变,在原分豆教育CEO张金荣看来是因为“原有的区域独家买断经销多以省级为单位,这种模式很容易遭遇天花板,毕竟能开拓的省份是有限的。实行两级合伙人模式后,相当于渠道下沉,天花板被打破,能带来更大的增长空间。”
然而转变结果并不理想,2016年营收为9456万元,减幅为11.24%,亏损1390万元;2017年营收仅为772.65万元,同比减少91.83%,亏损达6292.53万元。
信息来源:分豆教育2017年财报
GD业务(政府采购)虽在2016年贡献2794万元营收,到2017年却出现共计4920万元的政府采购项目回款不力,甚至“公司采取了总经理牵头各部门协同的常规催收手段,但收效甚微”。
分豆教育的解释则为“政府采购项目周期较长,对公销售尚未大面积实现收入”。财报中甚至表示:“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增加 1516万元,增幅348.61%,主要是因为本期对部分应收账款计提全额坏账准备。”
业绩断崖式下跌,仅依靠软件销售易碰天花板?
以教育软件为主要收入来源,业绩持续增长就需要研发的重投入。然而分豆教育在研发上的投入占比并不大。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芥末堆,软件服务往往需要配合优质教育内容和服务,否则很难实现持续性收益。一次性采购可能因为市场空白而实现短期的爆发式收益,但很快也就会遇到瓶颈。
反观分豆教育屡次变化销售模式,也可以看到软件销售的天花板并不高。从最初的区域独家买断经销,到仅给予战略合伙人独家代理权和运营权,但并不享有独家经销权,再到发力对公市场,分豆教育的思路始终是如何卖好软件。
研发投入不足,对公业务的长周期和回款压力,分豆教育要想仅靠教育软件实现业绩奇迹,自然是难上加难。而在政策鼓励采购优质教育资源的背景下,分豆教育下注的对公市场似乎也不再是蓝海一片。
本文作者:西瓜
芥末堆 记者
Wechat:justsalt
RECOMMENDATION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关键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