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小学生营养餐里的肉吃了?
作者|鸟头白
来源|新周刊
ID|new-weekly
在英国作家狄更斯写于十九世纪的名著《雾都孤儿》中,主角奥利弗生活在福利院,那里的孩子们总是吃不饱。大家抽签后决定让奥利弗去向管事提出加粥的要求,最后他却被愤怒的管事当做刺头赶出了福利院。
这个情节,曾带给全世界一批又一批读者以触动:让孩子不再为食物而担忧,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
偌大的食堂,小孩子们排队取餐。巨大的餐盆里盛满了素面,没有肉蛋奶,没有青菜,更没有水果。几个工作人员接过孩子手里形状各异的餐盒,逐一为他们盛饭。孩子们就捧着这么一碗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面条,匆匆解决完一顿饭。还有的孩子站在桌边,把水倒进餐盒,让面条泡软一点……
很难想象,在无休无止的消费话题充斥网络的今天,这样的一幕还会在我们身边上演。
学生营养餐“偷工减料”了吗?/ 看东方
9月12日晚,有网友上传了这段视频,随即引发热议。拍摄者似乎是两位家长,他们指着学生碗里的面条,又气愤地拍打公示栏上的菜谱,那里清清楚楚地写着“鸡丁炒西葫芦、苞菜、蒜苔、大米粥”。几个盛菜员面对家长的诘问,一言不发,低头盛饭。
很快,视频发生地河南周口商水县就成立调查组,并公布处理结果:当日供餐与食谱不符,小学校长被免职、多人被处理。
视频中孩子所吃的面条。
“用鸡架、豆角、豆芽配菜,其中鸡架和蔬菜量少,与教体局要求的食谱不符”,这样模糊的解释能服众吗?至于造成不符的具体原因,当地主管部门也未公布。事实上,搜索近年来的新闻,基层学校营养餐始终话题不断。
孩子们碗里的肉,到底去哪了?
01
学生营养餐,一粒米都不能少
其实,这件事的权责划分一目了然,非常简单:基层学校的营养餐费主要来源是国家补贴、社会捐赠和学生自缴。在保证学生饮食质量这件事上,费用恐怕不会是问题。
那么在费用不缺乏的情况下,为什么营养餐出现了如此“低配”的情况?这就给我们留出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即便以最大的理性和善意,暂时排除背后可能存在的贪污克扣餐费的情况,至少也有一部分费用被挪用了。可是,一座学校里,难道还有什么比学生吃饭更重要、更紧迫的事情。
公众对这件事的愤怒也很容易理解: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家长把他们托付给学校,但这样一顿只能“温饱”、毫无营养可言的“营养餐”,又怎么让他们放心。
媒体曾报道套取营养午餐费案件。
2011年,国家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营养午餐”工程,从2011年至今,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1591亿元,从最贫困、最偏远的地区做起,推进营养改善计划。
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学生理所应当是最先享受到发展福利的一群人;教育作为乡村地区的学子少有的上升通道,更应该把保障孩子吃饱吃好纳入基本职责。无论是怎样的矫饰、遮掩、躲避、含糊其辞,视频里这样一顿饭的糊弄程度,一望便知,试问,如果让学校管理人员的子女天天上学时吃这样的餐食,他们能同意吗?
社会竞争压力早已传递到校园里,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求减负的另一面,就是学生的学业压力不断增大。升学是件难事,上学是件苦事,对于乡村学校的孩子尤其如此,如果到头来,这群孩子连饭都吃不好,我们追求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又为了什么呢?
杭州一小学推“云端食堂” 营养午餐全过程监督,但这在农村地区很难推广。/ 视觉中国
《诗经》里那篇著名的《硕鼠》反复咏叹:“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但愿撤掉这样不合格的学校管理人员,学生碗里本该出现的肉蛋奶、蔬菜水果就会回来。
02
孩子吃不好,我们何以谈未来?
这不是营养餐第一次从惠民饭变成窝心饭了。
刚刚过去的9月3日,江西某县,有家长举报当地小学配送营养餐大量腐败变质,导致数名学生住院。最终,当地管理部门停止了涉事企业的供餐资格。
更早的4月,营养午餐里的品牌火腿肠,被更廉价的杂牌火腿肠替换,河南虞城县贫困生“营养餐”被媒体称为“问题餐”。
今年3月,西安鄠邑,有网友发现近千杯学生营养餐被当做垃圾丢弃在野外,配送企业称这些都是过剩产品。
学生营养餐弃掷野外。/ 华商网
去年6月,云南,四十三个小学生食用营养餐后出现疑似食物中毒症状,涉事企业被调查。
营养餐出问题,恐怕与国家和社会的资金到达基层后,缺乏足够的监管有关系。
此次河南学生午餐问题暴露后,也有媒体发现,有很多学校多年来坚持在网上做一件事:更新公布学生每天的伙食。比如云南的麻栗坡县帐篷小学,从2014年把免费午餐项目引进学校以后,坚持在微博上公开各项开支、学生菜品等信息,一做就是四年。尽管关注者不多,回应寥寥,但学校还是将这件事做了下去。
贵州一所学校坚持公示免费午餐,这所学校第一批吃到免费午餐的孩子,已经上大学了。/ 封面新闻
可要杜绝营养餐出问题,只有这样的良心自觉恐怕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坚如磐石的制度约束,这样才不至于让国家和社会的爱心钱浪费一丝一毫。
营养餐名不副实的学校,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在营养餐、免费午餐中获益的孩子,仍是大部分。但只要有一个孩子吃不饱、吃不好,就足以让人揪心万分。营养餐的问题并不复杂,但围绕这些问题产生的情绪,却值得我们深思。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很多农村孩子因为父母外出务工,成了留守儿童,又因为乡村中小学撤并,成了寄宿学生。如果对不起他们的肚子,我们又如何面向未来呢?
《雾都孤儿》里展现了19世纪英国吃不饱饭的孩子。/ 电影《雾都孤儿》
在英国作家狄更斯写于十九世纪的名著《雾都孤儿》中,主角奥利弗生活在福利院,那里的孩子们总是吃不饱。大家抽签后决定让奥利弗去向管事提出加粥的要求,最终他却被愤怒的管事当做刺头赶出了福利院。
这个情节,曾带给全世界一批又一批读者以触动:让孩子不再为食物而担忧,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作者鸟头白。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RECOMMENDATION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关键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