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演实录 | 由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开创的学科:影像学与人类健康

王德杭 群学书院 2019-08-29


1901年,德国学者伦琴因为发现X射线,获得全世界首个诺贝尔物理学奖。X射线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在人体检查和疾病诊断领域。时至今日,几乎所有人类重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介入治疗,都离不开医学影像学。


2018年7月14日,江苏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原主任、博士生导师王德杭教授做客“医学、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高峰论坛,深入解读医学影像学与人类健康。本文为讲演实录,未经讲演者审阅。


系列论坛更多讲演内容,点击阅读:

陈一心:要想孩子身体健康,请先做到家庭健康

张辰宇:转基因争论背后的意蕴

刘嘉茵:试管婴儿、代孕妈妈、高龄产妇:制造生命的是与非

陆茵:失控的舵盘,情绪与疾病

孙丽洲:全面二孩时代,我们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肖杭:人类健康的殉道者:实验动物的前世今生



群学书院 | 半城读书 讲演实录

影像学检查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现状与未来

讲演 | 王德杭

整理 | 陆远、常江潇

图片 | 刘青 



公元1895年12月22日晚,德国维尔茨堡麦米伦大学校长、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Wilhelm Röntgen,1845—1923)很神秘地邀请他的夫人走进自己的实验室,完成一个闻所未闻的实验。

 

当伦琴把夫人的手放在一个涂有氰化铂酸钡的荧光屏后时,屏幕上出现了一直带着戒指,骨骼毕露的造影。伦琴告诉夫人:这就是你的手!她吓了一跳,“仿佛看到了一种死神的征兆”。伦琴却异常地兴奋,他确信这是一种全世界从来没有发现的新的神秘射线,这也是全世界第一张X光片。


全世界第一张X光片

 

仅仅过了一周,维尔茨堡物理学医学学会就收到了伦琴递交的一份学术通讯,题目是《一种新的射线:初步报告》,文章很短,作者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命名他的这个新发现,只好将代数上的未知数符号“X”作为临时代号。

 

又过了一周,这篇通讯被的副本在《维也纳日报》发表,立即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其反应之强烈,影响之迅速,在整个现代科学史上都是罕见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立即召见了伦琴,请他在御前就自己的研究发表演说,不仅赐予他宝冠勋章和勋位,还特别下令波茨坦桥旁为伦琴树立塑像。

 

不久,这种新发现的射线,被同时命名为“伦琴射线”和“X射线”。

 

六年以后,瑞典皇家科学院,将世界上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伦琴。


全世界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伦琴

 

从那以后,X射线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在人体检查和疾病诊断领域,并进而形成了放射诊断学(Diagnostic Radiology)的新学科,并奠定了医学影像学(Medical Imaging)的基础。

 

时至今日,几乎所有人类重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介入治疗,都离不开医学影像学。从X光成像仪器,到CT技术;从超声技术(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脏彩超、三维彩超等),到核磁共振成像(MRI),再到心电图、脑电图、血管造影等等等等。


王德杭教授在讲演中


医学影像是指对人体组织非侵袭性的成像诊疗技术,是临床医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技术日新月异。影像医学能够发现和诊断病变,判断病人有症状或无症状,能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能够直接参与治疗或指导临床治疗,并能评价临床治疗效果。
目前主流医疗影像的设备包括:X线摄影系统、磁共振成像系统(MRI)、超声诊断系统(如B超)、计算机断层成像(CT)、放射性核素显像(如ECT)等。

讲演现场


王德杭教授介绍了不同成像技术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1、数字化普通X线检查,如判断是否骨折的胸片、腹部平片以及对四肢和脊柱的X线检查,对胃肠道、泌尿系统的造影检查。X线平片是迄今为止应用最早、最普遍、操作最便捷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特点是方便、便宜,且X线剂量低。
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Angiography, DSA),是一种新的X线成像系统,是常规血管造影术和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通过DSA处理的图像,使血管的影像更为清晰,在进行介入手术时更为安全,也常用于术后观察脑血管循环状态。DSA技术适用于脑血管、心脏大血管、冠状动脉、腹主动脉及其分支以及肢体大血管的检查。
3、介入发射学,是不同于外科又不同于内科的新兴学科,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以影像诊断学和临床诊断学为基础,结合临床治疗学原理,利用导管、导丝等器材对各种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系列技术,与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更有效、更简便微创,正在逐渐脱离影像科而独立。
4、CT检查,这是现代一种较先进的医学扫描检查技术,主要针对扫描人体大脑的情况。特点是密度分辨率高,可直接显示X线检查无法显示的器官和病变,检查方便、迅速而安全,克服了传统X线平片影像重叠。缺点是价格稍贵,X线剂量稍大。CT技术经历了多层CT、双源CT、双能CT,其动态性得到增强。
5,核磁共振检查(MRI),这是继CT后医学影像学的又一重大进步,特点是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多方位多序列扫描,为医生诊断提供大量信息,可显示人体功能与代谢信息并对全身各系统疾病进行诊断,尤其对早期肿瘤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缺点是扫描较慢,价格较贵。MRI检查不适用于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动脉瘤金属夹、颅内有银夹及眼球有金属异物携带患者和危重患者,相对禁忌证有人工关节、体内金属异物、高热患者、早期妊娠等。MRI检查对人体没有任何放射性损害,可多次检查。
6、超声检查技术,这是利用人体对超声波的反射进行的观察,如心超,B超。超声检查的特点是适应症广泛,穿透能力较大,设备轻便,操作安全。缺点是个人技术依赖性强,需要有经验的检验人员操作和判断结果,前后对比困难。
7、放射性核素显像,这是将放射性药物引入体内后,以脏器内、外或正常组织与病变之间对放射性药物摄取的差别为基础,利用显像仪器获得脏器或病变的影像,有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SPECT(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PET-MRI。核医学成像的特点是核素成像,灵敏度高,可反应代谢功能,可作动态观察、定量分析,缺点是技术较复杂、空间分辨率较差。

现场听众


随着影像医学的发展,显像机器及显像方法的发展日新月异;从辅助科室到支撑科室;从医技科室到临床科室;从医院的影像科日益发展为独立的影像中心;从远程会诊发展到整合医生集团进行云诊断,甚至可以在家工作;从计算机辅助诊断,到人工智能替代医生。


2017年12月22日,在央视《机智过人》节目中,人工智能“啄医生”单挑15位主任医师,对30套胸部CT进行阅片,最终双方战平。目前大部分疾病,医生都需要借助影像片子进行诊断,在无创伤的条件下,观察到身体的组织结构和病理学病灶部位。传统医学上,医生需要把片子对着灯光一张一张来看,很费时费力,而且一旦疲劳,阅片的成功率会有所下降,产生判断错误的概率。人工智能“啄医生”的出现,就是为了协助医生进行阅片诊断,减少诊断时间,诊断结果也更加客观,该机器人现在的阅片能力相当于有15年临床经验的影像科医生,并且不会有人类因过度疲劳而产生的失误,能够做到快速无误的诊断。


ERICKSON(Mayo  Clinic)认为,5年后AI能够胜任胸部和乳腺报告,15-20年后胜任绝大多数影像报告。SIEGE(Maryland Medical Center)则认为,围绕机器学习的过度宣传没有依据且容易引起放射医生恐慌,判断、解释、质控、商讨、教学、安慰、探索、创造等过程是机器无法取代。DREYER(MGH)认为,人工智能将在医疗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放射学排在第一位。作为放射诊断学的领导者,必须对计算机认知的进步有足够的认识。


王德杭教授认为,AI与医疗影像的未来会带来多方收益:1、分级诊疗的契机:优质医疗资源将被快速复制并应用于基层和偏远地区,低成本且快速提高其服务能力,使分级诊疗中的核心问题有望得到解决。2、医患关系的转折:医护告别大量重复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有更多时间关注病人的个性化、人性化需求。3、健康管理的落地:有望实现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庭医生”,消费者在人工智能帮助下快速提高对自身健康的掌控能力,实时交互式的个性化管理模式得以落地。4、药物研发的加速:新药研发成本下降,更多成果加速临床应用。5、行业监管的升级:行业决策将被优化,逐渐告别个人经验主义。


目前,影像科医生缺口大、工作量大,属于高强度的重复性劳动,非常适合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人工智能引导下医学影像的发展形成了迫切的行业需求,数百亿市场空间待掘金。分级诊疗和第三方影像中心建设驱动医学影像需求的释放,患者、医师和医院均将受益于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未来,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领域的渗透率将逐步提升,我国智能医疗影像诊断市场潜在空间较大。



医学、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

高峰论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