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鸿:《六号哨位》:非专业作家的虚构与非虚构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十月杂志”
何鸿,重庆青年作家,有《高原之源》《洞里萨湖的晚霞》《渝江炉火》《拓荒者》《一角书屋》等作品在《文艺报》《人民周刊》《啄木鸟》《红岩》《海燕》《中华文学》《大地文学》《知音》《重庆晚报》等报刊发表。著有长篇小说《大西迁》,曾获多个文学奖项。
《六号哨位》:非专业作家的虚构与非虚构
“在前沿阵地上,六号哨位像一个拳头前伸着,最远的趴伏点距离敌人八米……”读完最新一期《十月》头条《六号哨位》,竟也“眼眶湿润,一股豪情在身体内左右奔突”,很久没有读到过这样过瘾的非虚构作品了,我不禁掩卷默立,心绪翻滚。
2016年,我第一次读王昆的作品,是一篇名为《黄鼠狼子》的小说,当时就甚为惊讶他笔下的“非虚构”故事:改革开放初期,家里吃不起肉他就打黄鼠狼来补充营养;一年级了还光着屁股去上学被老师赶了回来……而他,就是从那个极度穷困的皖北乡村里长大的,直到参军入伍考取军校,19年来他一直都在基层连队,从步兵、工兵、炮兵,到特种部队伞兵、登陆艇上的水兵……在丰富的部队经历中,王昆以其扎实的官兵生活为基础,凭借着语言上的天赋和敏锐的洞察力、感受力,构建出别具一格的创作领域和叙事风格,成了备受关注、具有鲜明“特战”符号的军事文学新秀。
王昆曾在一篇创作谈里写道:“我是个啥环境都能活下去的人,所以我不累。”可以说,正是因为王昆心态的豁达,让他保持了难能可贵的清醒与冷静;而19年持守基层一兵的职业选择,塑造了他区别于大多数80后的自信、坚定与担当的性格。
王昆的写作时间不长,但作品却呈喷涌状态。自2014年开始,在连续创作出20多万字的特战系列《我的特战往事》及17万字的《UN步兵营战事》等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之后,王昆又将视野投向被时间冲洗得泛黄的记忆角落,去书写那份寂寞的坚守,去寻找那份不变的精神,其《六号哨位》在短短24天内完成了多达十万字的初稿,采访当年亲历者达数十人之多。
“‘今天的炮火有点儿不同寻常。’士兵韦昌进放下冲锋枪,对一同回到洞内的战友吴冬梅说。他又伸头看了看洞外,周围全是炮弹炸开的声音,整个阵地简直成了火光与硝烟的世界、钢铁与焰火的海洋。空中连绵不断、呼啸而来的炮弹,像巨雷一样炸响。就连堑壕的工字钢也不甘寂寞,它们如纸片一般飞扬起来,翻腾着在空中狠狠地崩裂,然后向阵地砸落下来。”三十年前那场关系国家尊严的艰苦战斗,随着颇具张力的文字徐徐展开,青春与热血,泪水与欢笑,一个个战士具象而真切的面孔与尘封已久的历史场景都鲜活起来,高地、使命、硝烟、哨位……王昆笔下的韦昌进、苗挺龙、吴冬梅等等,这些经历了血与火战斗洗礼的一等功臣,他们都来自普普通通的家庭,有着朴素的情感、平凡的梦想,抽烟、读诗,有烦恼,就跟我们身边年轻的兄弟一个样,而正是这些有着和我们同样情感的平凡人,在战场上毫不犹豫地用热血和生命守护了脚下的疆土、祖国的尊严。
“最危险的就是六号哨位,那个地方距离敌人太近了,洞也小。”对于那场保家卫国的宏大战斗,叙述的主线锁定在六号哨位上那些年仅十七八岁的新兵,他们在“一个晴朗的早晨,鸽哨声伴着起床号音,但是这世界并不安宁,和平年代也有激荡的风云,看那军旗飞舞的方向,前进着战车、舰队和机群,上面也飘扬着我们的名字,年轻的士兵渴望建立功勋……”
战争是如此残酷,和平才有了刻骨铭心的珍贵。“幸存下来的虫子们抓住难得的战斗间隙,静静地栖息在断枝焦叶之间。”战火纷飞中,更能够看到人性的本真,是软弱,是恐惧?是勇敢,是担当?年轻的战士都没有时间来准备和演习。面对敌人凶猛的冲锋,凭借生命内在的豪情、胆识和勇气,一次次生死对决最终也没有放弃自己的阵地。
从整体上说,《六号哨位》是一个典型的非虚构作品,但驾驭非虚构作品的关键就是故事情节的转承、人物关系的连接等一些细节上恰当的虚构处理,比如战场中战士们的交谈、阵地上虫子的鸣叫等等,肯定存在虚构的成分,但这是合理的,可以给人阅读信任。作为一个非专业作家,王昆在细节处理上如此得当,可见其多年一线带兵的生活基础带来的创作优势;尤其是他对血肉横飞的阵地上战士们并肩坚守的每一个细都能够“还原”得如此逼真可信,不得不说,这是坚守文学哨位的非专业作家王昆倾情“虚构”的一部非虚构力作。
当然,这部作品也给我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那就是在非虚构的现实生活中,该如何“虚构”好那些感动过我们的好故事。在这个时代的非虚构中融入蒙太奇般的虚构,体现的也是一种写作自信。我们的祖国正在世界经济的高速路上飞驰向前,但越是快速发展,越是需要思维的冷静、文化的自信、精神的饱满。通过这部十万字的《六号哨位》,我发现了其中饱含的一种精神力量或者说是文化生命力,它正是来自于某种可喜的自觉与写作自信。
当下社会,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却常常陷入不明由来的浮躁与不安之中,似乎人人都处于随时需要自我保护的厚铠甲状态,焦虑的状态到处充斥。这种焦虑来自于思维的混乱,精神的虚空,信心的缺失。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精神殿堂的文学界同样如此,不同层次的焦虑暗涌其间,大江南北、西域东岸,一心依托文学哗众取宠、沽名钓誉、投机钻营者比比皆是,无限地“虚构”出了一个虚幻的境界。
毫无疑问,作为一个非专业作家,王昆是一个典型的自觉去捕捉时代人物、自信去书写身边故事的写作者,这也意味着他是一个敢于吃苦的追梦者和行动家。在自媒体时代,依靠着刷屏新闻的肆虐,我们每天都在阅读大量的文字信息;但从文学角度来说,这与当下中国需要重建的一种精神气质还有很大差距,这就要求更多的写作者在喧哗的大潮中,慎终如始地守住自己心中的阵地,不惧冷落、敢于吃苦,认真创作出更多蕴含力量的精品力作。
何 鸿
▼悦-读
毕亮:一场步兵班战术的完美演绎——读王昆长篇非虚构作品《六号哨位》
王琛:穿越现实 直抵战场——评王昆长篇非虚构《UN步兵营战事》
2018-2《十月•长篇小说》(选读)|王昆:UN步兵营战事
十月杂志官方微信
微信:shiyue1978
大型文学期刊
长按二维码关注
十月杂志微店
咨询电话:
010820280325
最想要的一期在这里
长按二维码关注
十月杂志电子版
纸刊原文电子版
随身携带的十月图书馆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