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20-3《十月》·短篇小说∣梁鸿鹰:时间里被安排的一切
时间里被安排的一切
梁鸿鹰
——亨利·米勒《粘鸟儿的树枝与反叛精神》 人生诸多辛苦,是不是只有童年如此?一直如此。
——吕克·贝松《这个杀手不太冷》 没有童年比没有才华更可怕。
———佚名
人人都活在时间里,只有时间忠于自己的职守,延伸一切,修改一切,包容一切,遗忘一切,拉长过去,缩短未来,渐渐沥干人生的丰盈与绚丽。待一切过去之后,任你如何费力拼接,设法打捞其中的草蛇灰线,都会倍感徒劳,即使能够发现其中残存着的温暖,即使你愿意回首往事一窥真相,幻灭感还是会笼罩一切。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或即将被时间带走,要么被时间消弭,要么被时间放弃。不过,你不用担心无功而返,时间总会赐予你一点点余温,让你去拯救难以拯救的灰烬。如果你对回顾充满失望,那么,就暂且原谅一下时间吧,这个永恒的裁判,早已将一切归档,将一切重新分类。或者,你站起来,使自己与所写的稿子拉开一些距离,就像托马斯·曼笔下的伟大诗人席勒所做的那样,离自己的稿子远一些,眼下,毋宁说是离自己的电脑屏幕远一些,因为这样能够使人概观全面,可以用更广的视野审视素材,以便穿透时间与自我。世上唯有时间是公正的吗?你赶快站起来吧,学学带着渴慕的敌意爱着席勒的歌德,让一种轻松的,类似天真无邪的兴奋回到自己身上,因为,歌德是聪明的,他知道怎样生活,怎样创造,他不折磨自己,他对自己爱护备至。屋子里此刻死一样的寂静,时间之钟滴滴答答——
1
2
你所诞生的磴口县位于黄河岸边,过去叫“三盛公”,县城虽小五脏俱全。在这个位于华北平原边缘的小城里,你接受着命运赋予的所有可能的滋养。你仍然记得小城的地形、气候和风情。那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连接着绵延无尽的大沙漠,日夜奔流不息的黄河,翻滚着泥沙泡沫的河水,以奔腾不息、滚滚向前的气势,令这里夏季水汽蒸腾,瓜果飘香,赋予小城短暂的繁华与荣光。因黄河,这里春季常有凌汛,冬季异常寒冷,只有小城边缘开垦和浇灌着的大规模麦田、果园、瓜圃、菜地,能够带来一些生机。依偎着黄河两岸的,是无边无际的不老黄沙,沙丘一个接着一个,一望无际,绵延不绝,十分壮观。“三天不刮风,不叫三盛公”,黄沙在三个季节里肆虐、发威,侵扰这里的人们,但在夏季,像是有上帝出面干预似的,风沙会猛然停歇自己的脚步,出人意外地无声无息,让农田、果园展现绿色,让树木、花草尽情成长,让大自然奉献其娇艳、丰满与果实。不记得是哪个大人物说过,一个人拥有的童年比出身的家庭还要重要。童年记忆有选择地保存,有选择地遗忘。你的童年在记忆里色彩缤纷。岁月远行,时光被远远地抛在后面,童年却时时走进你梦境,幼时的一切存在,随五十多个年华的流淌,留存了不少消逝殆尽、踪影难寻的吉光片羽,“一块石头,一片树叶,一扇没有找到的门:这石头,这树叶,这门。所有那些已经被忘却了的面孔。”托马斯·沃尔夫在回望故乡时的感叹,恰好印证你对童年的认识。时间所沉积起来的厚重,是一点点地连缀、拼接、重构的。多少次你试图凭借回忆,重返过去,回到那些单纯的日子里,去与自己曾经的亲人相聚,去拥抱过去的生活,但你发现做到这一点并非轻而易举。童年少年时段极短暂,无论是快乐,还是忧郁,都会转化为财富。不要变成一个思想贫乏的人,不要变成一个玩世厌世的人,不要变成一个几乎没有同情心的人。回忆吧,凭着自己的大脑,凭时光赐予你的一切,让一次次追溯,化为一次次自我教育。哪怕是痛苦,哪怕是失望,终将成为恩惠。不必失去对未来的信心,这信心会是痛苦中的灯盏,指引你在患难中经受住考验,把空虚与惧怕,统统驱除到远远的地方。在夜凉如水的澄净之时,面对窗外沉寂下来的声响,你一次次回到过去,重构自己出生成长、求学、生活、工作等一个个万花筒般的时刻。你固执地认为自己的一切宿命般地被那个清冷的早晨,被小城那座唯一的苏式风格医院,被弥漫着来苏水的气味,永远不可救药地决定了。产房外的漆黑与寂静,躁动不安中焕发的晨光,似乎都在默默充当着见证,伴随着你的诞生。在岁月过于匆忙的足音中,在你无法依赖长辈们的陈述走得更远的时候,你只得用想象补充一切,让任何难以得到进一步重构的细节逐渐旺盛生长。细节越旺盛,是否越能得到对抗遗忘的损耗,你并不敢肯定。不过,现在这些都不要紧了。在共和国第十三个年头六月的头一天,在滚滚黄河之岸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对年轻教师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一个瘦弱贪吃嗜睡的男孩。你诞生的这一年,全球人口约为三十一亿,十六亿成年人口中约百分之四十四文盲。这一年,越剧电影《红楼梦》,故事片《甲午风云》上映,二十二岁的沈阳军区某汽车班班长雷锋因公殉职,大众电影百花奖首颁。这一年,在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获诺贝尔文学奖,大卫·里恩导演的《阿拉伯的劳伦斯》捧奥斯卡金像,爱德华·阿尔比著成剧本《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这一年中逝去的重要作家有威廉·福克纳、赫尔曼·黑塞等。还有,三十六岁的影星玛丽莲·梦露在《濒于崩溃》片场收工后“庆祝”了她的最后一个生日,生日宴是在好莱坞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匆匆举办的,次日梦露被发现在浴缸里身亡,那天拍摄的画面便成了她最后的影像,她的死成为永久的疑团。每个人都是别人的疑团,有时自己同样是自己的谜团,自己的有些谜无法依赖自己解决。12岁之前,你和小你一岁的妹妹从未成为家里的中心,家里的焦点只有一个,就是你久病的母亲。没人知道,你在未受惊扰的小宇宙里,渐渐会拥有怎样打量周围世界的眼光,拥有怎样的内心世界,会有怎样的欢喜、得意、失望、悲伤、痛苦呢。每个人迟早都会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痛苦,对,痛苦,请相信痛苦吧,痛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种情绪或许会使你变得开阔,令你不再满足和骄傲,痛苦往往转化为最为严峻的鞭策。
3
你向来愿意充当这个世界某个角落里温和的万物爱好者,爱好周围的世界,爱好在一个个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季节里生长的一切,甘居不高不低、不好不坏的中等状态,以便与自己中等的个头中等的饭量中等的音量中等的能量中等的魅力相匹配。你爱好在一群孩子中间的中游状态,你愿意眼看着别人野蛮生长,让自己停滞在中游。遥想飞逝而去的童年,你的爱好是加入一群孩子之中,玩耍时不去占上风,你素来不喜心机和玩诡计,不喜欢拔尖儿。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蝇王》里有两个莽撞少年拉尔夫和杰克,他们个性强悍,对别人构成挤压、排斥、威胁,他们尽一切努力呼风唤雨或力拔头筹,以自己的坚韧和力量,以出色的计谋,在争夺和竞赛中胜出。但你,向来不喜如此。你曾在滚滚不息的黄河之畔,在起伏无垠的大沙漠之中呼朋引伴,曾陶醉在夏天的好雨水中,与伙伴们在无数个大水泡子里嬉戏。你喜欢那里的沙漠、平原、沟壑与沙丘,你喜欢与那些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分享自己的见闻,你喜与他们交换对周围小动物、花草树木的看法,议论家里贫乏的饮食,品评别人的衣着,谈论校园里的趣闻逸事,哪怕是学校里的那些平凡的杨树,那一排排平凡的教室,那一个个破败的水泥乒乓球台,都能引为不倦的谈资。在这个局促的小城里,似乎永远有两拨人,一拨与你极为亲近,另一拨与你势不两立,你有一批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但你的温情、怯懦与犹疑,经常使你在另外一些粗野的同伴面前被议论与嘲笑。你希望拥有忠实的朋友,宁愿不拥有过人的体力,你想把真实的自己交给自己的朋友,不愿以过人的智力驾驭他人。你向往出色,但从未向往伟大,一切不平凡的东西,都是自私自利的,让梦想受到全世界永远的爱戴,只是痴人说梦而已。你自幼没有被父母呵护有加地照顾过,从不知道宠爱意味着什么。你爸爸像蚂蚁一样勤奋教书,工作很要强,像是家里一个模糊的存在。你妈妈长期在家养病,姥姥忙于日常杂务,你与妹妹一起享受着小孩子的最低待遇。上小学的时候,你总盼望着自己能一次次疾病袭来,发烧咳嗽得不用上学校,将自己变为家里的中心,这时候爸爸有可能在家,你就可能吃到俄式酸面包、鸡蛋糕或粗糙的饼干。你与小孩子们一样盼望过年,只有这个时候能穿上一次新衣服,跑到别人家里炫耀,得到几毛零花钱买到好吃的东西和喜欢的书。你拥有比别人多得多的耐心、坚韧与好奇心,可能还拥有不小的想象力,你最经常做的,是与侵袭自己的悲观、向下、灰暗的情绪做斗争,在不懈对抗自己的悲观、失望的时候让自己高兴起来,去思考、沉静、严肃起来,重拾信心。这些事情看似简单,其实工序复杂、环节众多,不好全部完成。人难以把握别人的好恶,更难以正确评价自己,既容易飘飘然、趾高气扬,更容易失意沮丧、破罐破摔。你想尽早拥有自己的尺度,更想逃避评价和衡量,世上更难的事情,是有尺度而无法衡量,有标准却难以估算,有了一种眼光,又会被另一种主观蒙蔽。心最捉摸不定,万物最不可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你敏感的心灵里,值得去兴奋、感怀及泛起温柔情绪的感觉,向来是那样稀缺,否则你就不必苦苦求索,不会一次次给自己设定题目了。比如,你永远觉得家之外的地方才是吸引人的存在,别人家的饭比自己家的好吃,新异的不同的味道,那些扑向舌头的陌生信息,越过你曾经划定的界限,发展你新的喜好。人的一切都是童年造就的,你喜欢的味道、颜色、形状、气息,统统在童年被定下调子、胃口,宿命般地规定着你,令你无法以自己的意志来改造,更无法扭转自己的舌头所定义和偏好的一切。味道同样属于人的自身防御系统,受视觉支配,受水土支配。味道移步换形,成为我们防御性判断的多种尺度:年的味道,人的味道,衣服的味道,家的味道,规定和熏染着我们的日常。难道别人家就比自己家更富足、热闹、温馨,更有一个家应该有的脉脉温情吗?你一次次地问自己。长大后,你愿意到姑姑家去住,更多的是喜欢对方家庭里的不同,对,是不同,人的不同,饭食的不同,气息的不同,欢笑与言说的不同,女性的不同,笑颜的不同,颜色与声响的不同,甚至被窝的不同,所有五光十色的不同,均构成巨大吸引力。在这个世界上,人的心灵永远需要一个庇护所,需要一个可以将所有烦恼都挡在外面,或将微不足道的愤怒加以遮蔽、化解的地方。你母亲在世的时候,她就是你的庇护所,就是你心灵的归宿,希望默默观察着你的母亲,时时准备好拯救你那小小灵魂捉摸不定的情绪。母亲去世后,你羡慕别人家,向往着到别人家去,到有新鲜感的地方,一段时间你不喜欢在自己家,你希望待在爸爸找不到的地方。只要吃完饭,就总是想方设法离开家,到有更多“别人”的地方去,到“家”之外的地方去,到那些有趣、富裕、热闹、有更多不同的地方去,寻找那些能够呵护你、爱护你的场所。你生活在一个开始是固定不变,随后又剧变不居的时代,小时候的小城仿佛静止不动,与整个中国一样,缓慢地爬行在日复一日的既定轨道上,当你与古老的国家一起进入1976年、1978年、1980年,小城的一切才开始发生变化,有的变化令人瞠目结舌,上山下乡结束,街上墙壁不再贴出包含“打倒”字样的标语,代之以更多的集市,更丰富的商品,红旗电影院里连轴转地放映着的老电影新电影,科学大会、向陈景润学习、伤痕文学、高考、牛仔裤、蛤蟆镜、大鬓角,过去那种盲目的“批判”被对“四人帮”的声讨所取代,“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人们由不愿变化,到希望变化、迎接变化,使你拥有的一切的一切被重新定义,促使你增添着力量,积攒着信心,自我感从地平线上不断升腾。
4
你自小就倾向于做一个观察者,你的脑海里有一只巨大的听筒,善于捕捉并倾听别人的声音,你愿意收集一切支离破碎的印象和声响,愿意在密闭的小宇宙里孕育自己的情感,滋养自己的想法。你愿意当自己的主人,在对自己周围世界不停顿观察中反刍心思,在你的心目中,妈妈永远是安静的,她性格内向,心思细腻,寡言少语,总是在沉思。她与书很亲近,喜欢阅读,关心世上的事情。1972年1月6日,陈毅元帅逝世,她曾与你爸爸一道议论毛主席出人意料地出现在陈毅的追悼会上,她和你爸爸一样感慨。她说,主席穿的是睡衣,主席很疲倦,太感人了。当时你不到10岁,但他们亲密议论此事的场景终生难忘。在你看来,她与自己的丈夫对领袖是那样崇敬与热爱,对陈毅元帅的称赞,反映了她并非只想着自己的病。你母亲有很好的叙述能力,她将自己的天分默默地藏起来,正如将自己的美德隐藏起来一样,她好学上进,这样的人难免有些挑剔和尖刻。所有人,特别是那些缄默宁静的人,那些没有旺盛自我意识和生命力的人,多半会受制于想象魔力的掌控,像英国诗人叶芝所说的,那些最精致的思想、最精致的意图和最精致的情感,常常并不属于我们,它们丰富,却会猛然从地狱浮现出来,或从天国飘然降临。你母亲不得不离群索居,也愿意在阅读中接受外部世界的滋养。自己的母亲和自己的孩子,就是她患病之后的全部世界,是产生她卑微、精致、不为人所知的思想的根源。她渴望奇迹,但更清楚,奇迹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奇迹属于别人,属于古人,属于故事和听故事的人。你妈妈最爱讲的故事是《西游记》,她认为《西游记》比《红楼梦》有意思得多,在一个充满奇迹的王国里,神魔鬼怪有着最真实的面目,它们的行动不受季节限制,无忧无虑,相信自己拥有别人不曾有的本领,随意向世界撒播混乱、恐惧、无理和粗野,率直、天真、顽皮得足以吸引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多有意思啊,师徒四人不愁吃不愁喝,任何妖魔都不用发愁战胜不了,干吗非要欣赏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故事呢?林黛玉这个瘦丫头动不动哭哭啼啼,贾宝玉拿她没办法,又喜欢她又不会哄她,有啥意思呢?妈妈从未向你倾诉过自己的苦恼与向往,她把你当成地地道道的孩子,认为你还什么都不知道。成长是一种痛苦,是一种残酷,是一种目光越来越明澈,渐渐向上、向外观察世界的过程,是一种渐渐拉长自身,向世界诉说自己痛苦的过程。母亲从来没有向你抱怨过什么。她没有那个精力。在这个世界的面前,她始终是慵懒的、厌倦的、悲观的。她从来没有检查过你的作业,没有打听、留意妹妹和你交往过的人。作为结核病患者,她早已习惯了独处,反正,无论大人还是小朋友,一年到头都不会来几个,邻家的孩子被父母看护着,你习惯这种来人很少的家庭环境。在母亲去世之前,你与小伙伴们大多是在家之外活动的,你的社交活动远离自己的家。小时候家里说话最多的是姥姥,她平时谈的事情离不开自己锅台和炕头那几尺宽的天地,她抱怨自己腿脚不好,抱怨菜又贵了,抱怨土豆不如以前的大,肉没有以前的肥,母鸡把蛋下在了别人家里,她说内蒙的蒜不如山东的好吃,自己身上掉的皮、头发、剪掉的指甲带走了自己的灵魂。她那胶东话的絮叨同样充满各种友好的歪理,善意的辩解,话语间洋溢着未读过书的家常、朴实、琐碎。她是妈妈的看护者,爸爸的倾诉者,家里轻松氛围的制造者。作为蓬莱老家故事的反复讲述者,姥姥最得意的故事全部来自对蓬莱的记忆。她说蓬莱发过一场烧死很多人的大火,她说洋人在烟台和蓬莱传教、建教堂,做生意,卖以前从来没见过的稀罕物件。从她一次次毋庸置疑的语气里你得出结论,只有山东烟台蓬莱才产石榴、红薯和大花生,别的地方根本没有,即使有,也没有蓬莱的好吃。姥姥有只柳条箱,那是一只地地道道的百宝箱,里面有些小本子、鞋楦子、过时的塑料钱包、极少穿过的呢子衣服,也有簪子、梳子、推子、顶针、老头乐,不走的钟表,旧眼镜盒,装饼干的盒子,杂七杂八。箱子里还藏着一些花花绿绿的画报,有洋文的,有民国的,在你妈妈和爸爸不在的时候,她会翻看这些东西,小心翼翼地与你和妹妹谈起蓬莱的教堂,谈起你外祖父早年的生活。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你才查证到,随着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签订,蓬莱登州被辟为商埠,1859年到1861年期间,美、英、法三个国家的五个基督教会先后派了三十多名传教士来到蓬莱,创办吃住免费的寄宿学校,招收贫苦孩子入学进行传教。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倪维思夫妇1861年6月来到蓬莱,住在蓬莱北门里一座破败不堪的观音堂里。而你的姥爷成为给教会帮忙的伙计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事情,这段经历在解放后成为他反复受审查的原因。姥姥经常说,你和妹妹都是在大街上捡的,妹妹是在西副食小卖部门口,你是在县医院门口。每当姥姥这样说的时候,你和妹妹就生气、着急、发脾气、撒娇,逼着姥姥改口。过一段,只要我和妹妹惹她生气,她就会把这个故事重再讲一遍。姥姥像她那个年龄所有家庭妇女一样,只拥有灶台、炕头与饭桌,她当了一辈子裁缝、管家、厨子、清洁工,她帮自己女儿抚养孩子,洗衣做饭,管理家里的一切,没有任何拿得上台面的大事,却一天到晚忙个不停,你吃多了她会说肚子永远没有填饱的时候,吃得剩下了她又说你眼大肚子小,她一直为自己女儿的病提心吊胆,闲下来或做针线的时候,目光空洞,盯着刚扫过的地暗自发呆。姥姥的节俭根深蒂固,每次做饭切葱的时候,切到最后,总会留下一小段,以备下次再用,所以碗里总剩一小段葱。你父亲是姥姥最喜欢最愿意经常称赞的人,老太太认为他讲道理,有礼貌,人细致,懂别人心思,会说话又不啰唆。但你父亲有属于自己的男人的江湖,江湖最初由白面书生样的教师和稚气的学生所组成。他们有时候自己带比如瓜子、大豆、黑豆、小枣等吃的,热烈地探讨着数理化,议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纠葛,老师与老师之间的微妙,倾诉着毕业之后工作上的烦恼,结婚之后多多少少的不适应。你母亲在的时候,他们到家里纯粹是为了倾诉或帮忙干活,这个师生的江湖姥姥很喜欢,她喜欢坐在旁边听大家说话。在母亲去世之后,家里则变为父亲唯一的主场,成为围绕他趣味的场合,学生、年轻人渐渐减少,职场各色人等占了主流,后来干脆进化为挥霍酒肉和烟草的道场。
5
你不懒,比起同龄小伙伴,你眼里有活儿,异常勤快,从小就是家里的壮劳力,而且干什么都持之以恒。你对大人的召唤,对帮家里干活,向来不曾推辞。在一个男性匮乏的家庭里,你曾经是妈妈和姥姥的好帮手。为了家里有煤烧,你会冒着严寒,拿着筛子,到煤渣堆里筛捡煤核,为了家里有柴烧,你就顶着大风,骑自行车到二黄河岸边去割芦苇。按说,小孩是照大人的心思成长的,大人的鼓励,会直接导致某些美德的养成,但这一条在你那里用不着。你的勤劳似乎与生俱来,你不指望表扬、赞许和夸奖,你很主动,愿意劳筋骨、苦心志、卖力气。比方捡煤核、割芦苇就完全自愿,并没有谁督促。你的许多让人想象不到的优点,出乎大人们的意料,你不愿被人夸,更让大人们想不到。再比如,有无数个早晨,你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顶着星星月亮,冒着途中被恶狗追逐的危险,拎着暖瓶,由位于小城西边的三完小家属院出发,穿行到位于东部商业区的早点铺,为全家打豆浆买油条。也就是在八九岁的年龄,你在寒风凛冽的大清早,同样拎着暖瓶,步行走过“小蓝桥”,到牛奶场为妈妈打牛奶,时值天色未明,寒意袭人,沿途恶犬狂吠,行人稀少,你不明白自己得鼓起多大勇气,才能积攒起胆量,穿过这漫长的土路,到达那个奶牛场。日复一日,不管黑夜如何铺天盖地,狂风怎样呼号不止,你的动力何在?你是怎么拼命为自己打气的呢?你是家里兔子、鸡和鸭难得的看护员和饲养员。你妈妈生病,你知道要用自己的力量减少家务。养兔子实属偶然。记不得是哪天了,你从朋友晓明那里被一只出生不久的小白兔迷住了。这小家伙红红的眼睛,雪白的皮毛,长长的耳朵,像个可爱的小精灵。晓明心领神会,拎起小兔子耳朵把它塞给你,你明明知道必定会遭妈妈、姥姥埋怨,还是抑制不住要带回了家。你是一根筋,一个念头来了,怎么都压不住,非要实现才罢休。记得你借了个塑料网兜,把小白兔兜起来,小心翼翼带回家,不敢让大人知道,先是放在凉房里,抓了些青草给它吃。第二天姥姥到凉房取粉条,开门就闻到了尿骚味,凉房暗,她眼神不济,没有发现,只是在饭桌上给妈妈小声嘟哝了自己的疑惑。眼看瞒不住,你就说了实话,从凉房里把小家伙抱回家。小白兔在网兜里见光撒欢,耳朵竖起来看着大家。妈妈、姥姥、妹妹被这个活泼机灵的小家伙给逗乐了,蹲下来问长问短,张罗着给小白兔喂东西,小白兔正式成为一家人的宠物。姥姥动手为小白兔编了一个笼子,你和你妹妹负责为她拔草。接下来几个月,晓明又送来几只小兔子,你与几个小伙伴们一起,自己动手搬砖瓦和泥,给兔子垒了个窝,在这个小窝里,兔子开始了速度数量极为惊人的繁殖,白兔黑兔生出灰兔,灰兔黑兔又生黑兔,无论兔子有多少,从不打架,永远在吃草、睡觉或喝水,永远不添麻烦。你同样是家里小鸡的饲养者。每逢春天来临,万物复苏,人们都会向往新事物,瞩望新未来,春天唤起的是草木,还有人心,难道还有什么比人心的复苏更有趣的呢?只有人心绿意盎然,万物的绿意才有意义,值此草木泛绿,春风送暖的时候,你母亲会格外向往外面的世界,格外盼望家里增添新的生机,哪怕是一丁点儿的改变,也会让她心里有一些盼头。每到春天,我们家都要买小鸡,挑选鸡雏是妈妈的一件大事情,她与住在家属院的人们盼着卖鸡雏的人快点到来。事实上,这些人根本不用招呼和通知,反正有一天,一些异乡人会戴着草帽,挑着竹筐担子,带着小鸡雏,从遥远的地平线上,慢慢地走近,最后停留在三完小家属院一排排平房前面的空地上,现身于人多的地方。他们的出现,他们特有的外乡口音叫卖,让家属院里在家的人聚拢了起来。妇女、老人、孩子,兴奋地围在鸡雏担子的旁边,完成一年中最重要的一次挑选。一个无风的下午,天气格外晴朗,你妈妈、姥姥与你一起为异乡人的叫卖所吸引,蹲下身来仔仔细细挑选小鸡雏,每逢此时你妈妈显得那样慈祥、专注与幸福,边上很快围过来热心的李大婶张大妈钱阿姨,她们热闹地挤在一起,帮着出主意,她们兴奋,她们叽叽喳喳,脸上满是兴奋的光彩。有鸡就不愁长,挑选这些小鸡雏,等于为丰富餐桌的食谱做准备,指望它们长大了,为家里下蛋,或有朝一日变成饭桌上的美味。记得吧,你妈妈自诩经验丰富,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到头来公鸡母鸡对半就很不错了。这次妈妈一共挑了六只小鸡,有白的有黄的有黑的,还有一只芦花鸡,这些小鸡叽叽喳喳、探头探脑地张望着这个陌生的世界,等待着主人与未来的命运。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姥姥付了钱,和妈妈一起回家了。小鸡放在筛子里,几个小伙伴围拢过来,想逗刚挑好的小鸡玩一会儿,你则兴奋地冲出他们的重围小跑着回家。乐极生悲,半路上你被一块砖头绊了一下,那只芦花鸡被颠得从筛子里掉了下来,你一脚踩在它脖子上,小鸡顿时皮开肉绽,抽搐着张大嘴,痛苦地挣扎。看此情形,你感觉自己的脸“腾”地一下失去了血色,心怦怦跳得要蹦出来了。你赶快把奄奄一息的芦花鸡拾回筛子,放慢脚步往家赶。你推开家门,端着筛子不敢直视妈妈。看到芦花鸡这个样子,妈妈问是怎么回事,你吞吞吐吐地说小鸡是自己掉下来摔成这样的,妈妈说,如果只是摔下来,脖子上的毛怎么会掉了,皮又怎么会破得出了血呢?她紧闭嘴唇双眼逼视着你,目光久久未曾移开。
▲2020-3《十月》目录
中篇小说
空山/005 沈 念
流水/079 刘建东
紧急联络人/135 旧海棠
坐街/160 周云和
短篇小说
仙境/ 034 哲 贵
时间里被安排的一切/ 126 梁鸿鹰
五村民/103 魏思孝
散 文
《黍离》——它的作者,这伟大的正典诗人/068 李敬泽
作为风格的浪费/ 116 毛 尖
思想者说
边境上的托尔斯泰/045 张承志
小说新干线
万水之源/179 小 珂
希望与恐惧(创作谈)/205 小 珂
中国科协 中国作协主办
科技工作者纪事
光芒跃迁/207 汗 漫
诗 歌
(第九届“十月诗会”青年诗人作品选辑)
送信的人不会消失于地铁/221 陈巨飞
乡村慢/223 黄小培
斜坡与庄园/225 彭 杰
光荣路手记/227 林宗龙
泪水与硬火/229 谈 骁
月光匕首/231 艾 蔻
水声与拯救/233 周 鱼
田野与浪潮/235 李 琬
在轰隆的机器声中/237 刘 郎
平常的生活是长久的/239 陈洪英
艺 术
封 面 无知者(绢本设色) 曾志钦
封 二 猫(油画) 仲清华
封 三 山居(油画) 仲清华
封面设计 赵平宇
篇名题字 雁 西
▼悦-读
2018-6《十月》·小说新干线·短篇小说︱庞羽:关小月托孤
2018-6《十月》·小说新干线·短篇小说︱庞羽:没人拒绝得了董小姐
2018-5《十月》·小说新干线︱徐衎:突然响起一阵火山灰(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