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B村资讯丨2021年度license盘点:从“成熟产品”向“早期产品、技术平台”转变

BioBAY 2022-12-1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研发客 Author 殷丹妮 研发客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内共发生181笔授权许可交易,其中本土企业之间的交易有45项;从海外授权引进(In-licensing)新产品的交易首次破百,有105项;本土企业授权海外(Out-licensing)的交易有31项,数量和金额都创下新高。与2020年的授权许可交易相比,交易数量持续攀升。今日,小二将分享一篇来自《研发客》的文章,多维度盘点2021年度授权交易的事件,从数据背后看到未来发展趋势。


01左中括号国内企业交易频繁左中括号
经梳理发现,2021年的授权交易中出现了一股新潮流:国内生物技术公司与大型药企间的合作愈加频繁。特别是传统大型药企,逐渐从自主创新向引进创新产品转型,为产品管线注入新鲜血液。
这一新潮流中动作最活跃的是恒瑞医药和石药集团。
石药集团在2021年累计从国内生物技术公司中共获得5款产品,总交易金额达2.43亿美元,除了与倍而达的合作是帮助三代EGFR-TKI抑制剂瑞泽替尼(BPI-7711)实现商业化之外,其他引进产品均有开发权参与。 


康诺亚生物作为国内交易许可方最多的生物技术公司,3笔交易都授权给石药集团,其中TSLP抗体CM326是同类产品中进展最快的一款,已经进展至I/II期临床。累计授出3款产品的康诺亚,于2021年7月正式在港交所上市。
继前三季度连续引进3款产品(林普利司、普那布林和MIL62)后,恒瑞医药在11月继续开启“买买买”模式,以约13亿元人民币的预付款和里程碑款获得基石药业抗CTLA-4单抗CS1002在大中华区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许可。
恒瑞医药引进CTLA-4或为丰富产品管线,开展与卡瑞利珠单抗的联合疗法。同类联合疗法中,前有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的组合治疗胸膜间皮瘤正式获批,后有信达生物已启动了抗CTLA-4单抗IBI310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肝细胞癌的III期临床。国内PD-1赛道的竞争无疑是激烈的,竞争模式也愈加多元化。 
国内企业间的交易金额也十分可观。去年12月,百济神州从维立志博引进LAG-3抗体LBL-007的海外权益,交易的总金额达到7.42亿美元,荣登全年国内药企授权交易总金额榜首。又一款抗体药物的引进,将进一步丰富百济神州管线内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组合疗法。
此外,交易总金额较高的授权合作还有:6月,创响生物与安成生物达成关于JAK 抑制剂AC-1101的独家共同开发合作,交易里程碑费用超4亿美元;9月,云顶新耀以5.61亿美元的总额从中国抗体/信诺维获得了BTK抑制剂XNW1011在全球的开发、注册和商业化权益;11月,济川药业与天境生物达成伊坦生长激素(TJ101)的战略合作,交易总金额超过20亿元人民币。
信达生物则有2笔与国内生物技术公司的授权合作交易,分别从亚盛医药引进口服第三代BCR-ABL抑制剂HQP1351;与劲方医药达成合作的是一款KRAS G12C抑制剂GFH92。02左中括号海外授权引进新趋势左中括号 与国内企业间交易相同的是,2021年从海外授权引进的交易也不再局限于In-licensing模式的公司,迫切寻求创新转型的大型药企,也开始纷纷从海外授权引进产品。
据统计,2021年开展多笔海外授权引进的传统大药企有先声药业、上海医药、翰森制药和华东医药。  
不可否认的是,国内In-licensing模式的公司依然领跑海外授权引进的交易。2021年开展超过3笔海外授权引进交易的公司有再鼎医药、联拓生物、冠科美博、北海康成、云顶新耀、极目生物和创响生物。 


部分In-licensing模式的公司,在2021年迎来收获期。冠科美博在2月上旬同时引进3款产品,随后于2月24日在港交所申请上市;北海康成在12月成功港股上市;迈威生物于12月在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联拓生物在11月宣布在纳斯达克上市交易。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公司已经从“引进成熟产品”向“引进早期产品、技术平台”转变,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研发实力。例如信达生物和普方生物分别从Synaffix公司引进GlycoConnect™、HydraSpace™等先进的ADC偶联技术,用于自身ADC产品开发;百奥泰从Intract引进口服生物药递送平台,包括Soteria®技术和Phloral®技术。
从研发阶段看整个交易项目,处于临床开发早期阶段的药物占据了所有引进资产的50%,与2020年相比上升了近10%,越来越多的早期新兴产品被引进。
例如在新型ADC药物领域,8月,信达生物从Bolt Biotherapeutics引进三款治疗肿瘤的抗体-免疫刺激偶联物候选药物;9月,赛生药业从Tarveda Therapeutics引进新型小分子偶联药物,将PI3K抑制剂与热休克蛋白90偶联而成;12月,天士力从SutroBiopharma获得靶向叶酸受体α的抗体偶联药物STRO-002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的开发权,STRO-002是采用非天然氨基酸进行定点偶联开发的ADC产品;同样在12月,远大医药从德国ITM公司引进了3款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  
从疾病方面看,2021年海外授权引进交易中,肿瘤仍然是授权许可交易的主流适应症,占据了4成,与2020年相比有一定程度下降,而眼科疾病、罕见病、神经科学、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抗感染药物分别有不同比例的上升。
 
从授权区域看,授权方绝大多数是海外的生物技术/生物制药等中小型创新药公司,且大部分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欧洲。 
03左中括号“出海”产品向早期阶段倾移左中括号
2021年的出海交易金额再创新高,共有31笔交易,其中涉及36款产品,抗体药物有14个,细胞疗法3个,还有4款生物类似药。
重磅交易围绕ADC、PD-1等已上市热门产品展开。而研发客关注到,一些自主研发产品在早期就获得了国外药企的青睐。按临床阶段分类可以发现,对外授权交易中已有将近半数的药物处于早期阶段。 


不可忽视的是,为2021年出海交易金额创下新高的仍然是成熟的上市产品。继年初与诺华的PD-1授权交易后,百济神州将TIGIT抗体ociperlimab的美国、加拿大、欧洲多国及日本开发权益授权予诺华,总交易金额达到28亿美元,包含3亿美元预付款、6亿美元或7亿美元的额外付款以及18.95亿美元里程碑金额。
到目前为止,百济神州与诺华就替雷利珠单抗达成的战略合作,仍以6.5亿美元位居国内出海交易预付款金额排名的首位。 


小分子新药中,诺诚健华的奥布替尼和艾力斯的伏美替尼是成功出海的代表产品。其中诺诚健华以9.375亿美元的总交易金额,将奥布替尼治疗多发性硬化症(MS)的除中国以外区域的权益授权给Biogen,自身保留肿瘤的开发权利。艾力斯与ArriVent则与达成合作,将三代EGFR-TKI伏美替尼在海外市场的开发及商业化权利授权给后者,交易总金额达8.05亿美元。
往期精选▼B村资讯丨JPM2022!5家B村客官发布“新年预告”B村临床丨PD-1单抗+AKT抑制剂+化疗!信达生物和来凯医药联合疗法获批临床B村资讯丨B村客官研究成果入选Science 2021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