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B村资讯丨外泌体:癌症治疗的下一代新型药物载体

BioBAY 2022-12-1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生物制药小编 Author 清风


近年来,外泌体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药物递送的载体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可以用来递送核酸、蛋白质和小分子药物等。当下,核酸药物是BioBAY重点招商方向之一,在新型递送系统“外泌体”领域,园内已有企业唯思尔康已率先布局并完成亿元级种子轮融资。该公司自主开发的modEXOTM工程外泌体载药平台,充分挖掘天然外泌体的医药工程潜力,以实现器官靶向、细胞水平的多分子药物递送。

 今日,小二为大家带来一篇研究综述,一起去看看在癌症治疗中,外泌体如何成为下一代新型药物载体。
1
外泌体的组成

外泌体是由大多数细胞类型产生的,包括树突状细胞(DC)、中性粒细胞、上皮细胞和肿瘤细胞。它们也存在于生物体液中。根据细胞来源的不同,外泌体含有细胞特有的蛋白质和脂质成分。外泌体的组成包括位于外泌体内部或表面的脂类、核酸和各种蛋白质,如受体、酶、转录因子和细胞外基质蛋白。脂质含量是细胞特有的或保守的,可以保护外泌体的形状,与外泌体的生物发生结合,并调节受体细胞的内稳态。外泌体的蛋白质含量可分为特定型和非特定型。特定类型的蛋白质包括整合素、四环素、黏附分子、转铁蛋白受体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非特定类型的蛋白质包括转移蛋白和融合蛋白、细胞骨架蛋白和热休克蛋白等(图1)。图1. 外泌体的生产过程和结构组成外泌体的含量可以反映供体细胞的组成和生理或病理变化的机制。例如,抗原提呈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携带T细胞共刺激分子,表面的MHCI类和II类分子在抗原提呈中发挥重要作用。内皮细胞分泌高水平的DLL4蛋白的外泌体,可以激活Notch信号通路并诱导邻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毛细血管萌发。来自肿瘤来源的外泌体的miR-222可以下调Pdlim2的水平,从而增强乳腺癌细胞的转移能力。2
外泌体的生物发生 

与直接从质膜萌发的微囊不同,外泌体是由内吞体膜内陷而来的。第一步是融合形成早期内小体(EEs)的初级内吞囊泡。EE可以将货物返回质膜,也可以通过将货物装入质膜向内萌发而变成“晚期内小体”(LEs)。蛋白质进入腔内小泡的包装依赖于ESCRT(运输所需的内体分选复合体),它包括四个复合体:ESCRT-0,ESCRT-I,ESCRT-II和ESCRT-III。ESCRT-0在HRS异二聚体的帮助下识别单一泛素化的蛋白质,它招募笼蛋白来帮助ESCRT0遇到泛素化的货物。接下来,ESCRT-I、ESCRT-II和ESCRT-0构成了泛素化底物的识别域。随后,ESCRT-III加入该复合体,掐掉膜,并将芽释放到内吞体内。然后,管腔内的囊泡将在溶酶体内降解,除非去泛素化酶(DUBs)使货物去泛素化。腔内小泡可以通过移动到质膜而释放到细胞外环境中。最后,膜融合和外泌体分泌是由可溶性N-乙基马来酰亚胺(NEM)敏感的因子附着蛋白受体(SNARE)复合物完成的。

有时,蛋白质被包装到腔内小泡中是通过ESCRT非依赖的途径进行的。ESCRT非依赖性机制发生在黑素细胞的黑素小体中。Pmel17是以ESCRT不依赖的方式形成腔内小泡的关键介质,它可以将其管腔结构域与脂质连接起来。Tetraspanin CD63是以ESCRT不依赖的方式使黑素体膜内陷的另一种介体。此外,脂蛋白以ESCRT不依赖的方式从腔内膜输送到腔内小泡,这可能会抑制腔内小泡的形成。3
外泌体的分离方法 

前已经开发了许多方法来分离外泌体。超速离心是外泌体分离的金标准(图2)。然而,这种方法很耗时。超滤是一种基于外泌体大小和分子量等内容物的膜分离技术。利用含有相当于100纳米的外泌体的孔的膜可以将外泌体从大分子中分离出来,这样它们就可以通过,而其他内容物则保留在膜上。与超速离心方法相比,基于超滤的外泌体分离显著缩短了处理时间并且不需要特殊设备,为经典的超速离心策略提供了理想的替代品。免疫分离的原理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捕获外泌体。这种方法利用外膜上各种蛋白质的存在来捕获它们。最近的研究集中在抗体涂层平板、层析基质和珠子上,用于免疫分离,具有高纯度和更少的时间消耗。但这是一种昂贵的方法,因为它涉及特殊试剂和无细胞样本,并限制了大规模样本的使用。
图2. 用于外泌体分离的各种方法的示意图
表1总结了常规使用的三种外泌体分离方法的优缺点。表1. 常规使用的三种外泌体分离方法的优缺点4
外泌体在癌症中的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外泌体在癌症中具有广泛的功能。首先,肿瘤微环境(TME)、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浸润性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由外泌体的含量决定。外泌体还激活细胞外受体信号,阻断细胞粘附,调节TME和细胞外基质。例如,外泌体整合素参与了癌细胞的初始定植和转移前生态位的形成。外泌体miR-105可下调ZO1水平,破坏内皮细胞单层屏障功能,导致远处器官转移和血管通透性增加。来自癌细胞的外泌体可以诱导TME细胞分化为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这是大多数癌症中TME的主要细胞群(图3)。

图3. 肿瘤来源的外泌体在肿瘤进展和病理过程中的潜在作用

外泌体可以促进血管生成并诱导EMT,这有利于肿瘤细胞的运动和扩散。外泌体是导致血管生成的主要机制之一。外泌体携带多种血管生成刺激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外泌体还诱导内皮细胞重新编程和调节,以促进血管生成。此外,外泌体在癌症的化疗耐药中起着重要作用。肿瘤细胞可以将化疗药物包装到外泌体中,然后将它们穿梭出去。外泌体携带的内容与肿瘤耐药性有关。例如,外泌体递送的miR-155可以增加EMT生物标志物,从而诱导乳腺癌细胞产生化疗耐药性。肿瘤衍生的外泌体可以抑制免疫效应细胞的反应,并诱导免疫抑制细胞调节TME,从而导致癌症的化疗耐药。外泌体还可以利用诱饵帮助癌细胞逃避免疫效应细胞。5
外泌体治疗癌症中的优势和应用 

虽然外泌体具有促进肿瘤进展的能力,但由于其良好的生物分布、生物相容性和较低的免疫原性,在药物传递方面显示出优势。外泌体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因为它们在结构和组成上与细胞膜相似。一些外泌体可以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例如,装载阿霉素的外泌体具有最低的免疫原性和毒性。与脂质体相比,外泌体对肿瘤细胞的渗透率更高。因为外泌体很小,它们可以穿越体内的障碍。研究表明,利用来自树突状细胞的外泌体通过血脑屏障(BBB)运送siRNA药物是可行的。
近年来,外泌体在化疗药物输送方面的应用在癌症治疗中显示出更好的疗效(表2),因此,它们作为癌症治疗药物的潜在用途备受关注。体外和临床研究表明,当抗癌药物被装载到外泌体中时,可以比只给药时更有效地输送抗癌药物。和其他药物一样,外泌体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给药。在活体分析中,静脉注射外泌体是最主要的给药途径,其次是腹腔注射。静脉注射后外泌体聚集最频繁的组织是肝、肺、脾和肾。表2. 外泌体用于癌症治疗的研究
外泌体作为药物载体具有免疫原性低、长期安全、无细胞毒性等巨大优势。目前,外泌体作为治疗药物载体被用于初步的临床试验。它们的翻译、大规模生产、稳定的制备、储存方案和质量控制是目前必须克服的挑战。无论如何,在未来癌症治疗中,外泌体仍将会成为一种有前途的药物输送载体。

往期精选▼

B村资讯丨2022全球十大科技发布,这些BioBAY企业已提前布局

B村资讯丨信达生物通用“模块化”CAR-T有何独到之处?

B村资讯丨这一赛道亮了!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将成为下一热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