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年尾,梅西喂我吃了一粒布洛芬

炮哥被人注册了 一口老炮 2023-02-28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出疑问。

我,为何而活?




*图片来源于一口老炮
 一口老炮写给pr人读的pua

 

很显然这是一篇阳性病人写的文章膻味十足


梅西终于捧起了大力神杯,2022年的尾声大家迎来了一个皆大欢喜,虽然决赛的过程一波三折,一次又一次颠覆我们的认知,全球范围只有蒙牛一家是输赢通吃,有网友戏称以后买体育彩票跟着蒙牛赞助走就对了。


说到认知,这个世界,大部分人都喜欢在习惯的认知环境中做事,哪怕是错误的,传统依旧会在科学面前占据上风,但是过去的三年,犹如这场惊心动魄的世界杯决赛,一次又一次地打翻我们的认知,重建我们的认知,桌上的牌洗了好几遍。


与此同时,无数个体的认知也被洗牌了无数次,我们开始重新思考很多问题,比如婚姻、事业、财富、权力以及人生的意义。


最近很多人都在聊一个话题,我们的生活能不能回到2019年,答案是肯定的,不能!因为过去的三十年里,大部分人只管闷头赚钱,不问为何赚钱,突然开始发问了,世界就变了。


商业层面,过去的3年时间,社会的各种因素都处于防守阶段,大家都在守住自己一亩三分地,但是进攻的号角已经吹响,2023年也必然是重新建立牌桌秩序的一年。


物质积累的结局是精神的变化,精神的变化最终又开始影响物质的走向,2023年重新建立秩序,将是肉眼可见的主题,但是速度不会很快。



“  核心:我为何而活?

三年疫情让很多人开始问自己到底为何存在

在环境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除了跑马圈地,拼命搞钱,人们很少去思考精神层面的问题。


一天24小时,似乎除了工作和事业,就没有别的任何有价值的存在,于是我们能够看到夫妻为了生意反目成仇,我们能够看到太多的孩子没有父母的陪伴,也能看到无数的好兄弟因为创业分崩离析。


好几个人到中年的公关老师在失业后,来找我喝闷酒,干了一辈子公关,没想到会被职场抛弃,想着手里的媒体资源和人脉关系怎么也能吃到退休了,没成想人脉和关系是最脆弱的竞争力。


还有很多被XX的KOL不断感慨,以后靠啥为生呢?总不能年纪轻轻,就每天游手好闲吧?但是现在不被404的文章,又有几篇是真正的十万+呢?


迷茫,成了三年以来大部分人的主要心态,规则变了,就看不懂了,英雄无用武之地,想要发力却无处可发,想要跑起来却找不到赛道。


之前每次出国,总有同行的朋友们会说,XX国家的办事效率太低了,这么个事在国内半天就完事了,但是很多老外总是想不通,中国人为何总是如此着急?为什么要那么快呢?


但是,一场为时三年的疫情,强制性让我们慢了下来,慢下来后,我们很多人开始思考人生和存在的意义。


身边有一些非常成功的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已经不再挣扎,提前过上了养老生活,面对几年前的豪言壮语,他们如今只会摇摇头,笑了笑告诉你,差不多就得了,死亡会终结一切,挣那么多钱有啥用?疫情来了,还不是跟大家一样发烧头痛。


2022年,是我身边朋友离开北上广深最多的一年,他们散布在全国以及全球各地,他们在大理开启了田园生活,他们在黄金海岸日日看半裸美女,他们开始自己教育子女,他们甚至开始著书立作。


关于退休,他们会说,我们这些既得利益者退出历史舞台,恰巧可以给别人空出位置。


但是,如今的年轻人与70后80后那一代如狼似虎的年轻人,是完全两码事,他们出生在优渥的环境里,生存早就不是人生的第一要务,物质基础可以让他们去思考更多关于存在的价值,于是他们看起来很佛。


年轻人们开始关注“我”的时候,整个商业逻辑和规则自然就变了。


我们有没有必要为了北上广一套上千万的房子付出一生的劳动力?我们有没有必要为了子女的快人一步的教育先机累死累活?我们有没有必要为了各种贷款天天在酒桌上自毁身体?我们有没有必要为了一点工资忍受老板的臭脾气?


不顾一切地为了物质而奋斗的年代,很难再回来,人们开始寻找精神上的归宿和自由,这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  应对:用体验代替结果

我有两个问题想咨询一下各位

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一定会消失?我想大部分人会回答我,是。


那么人类在浩瀚的宇宙中,是不是也一定会消失?这个问题,很多人也许会迟疑,然后去思考很久。


我大概是三十岁的时候,想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的最大价值在于体验,而不是结果,把能体验的东西都体验一遍,不问酸甜苦辣,在1和10的世界里,1很渺小,但是时间可以把参照物拉成1000亿,在1000亿面前,1和10都一样无关紧要,而且1000亿也不是终点。


经历了3年的疫情之后,我们开始思考我们存在的价值,我们压抑了太多,也明白了太多,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把消费理念,转变为个体体验的感受。


用一句大白话说,在加法了多年以后,是该做做减法工作了。


我上周看了一下小米13的发布会,整场发布会我对雷军的一些观点非常认可,不再堆硬件参数,回到手机用户体验以及人文关怀上来,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我认为苹果存在的最大价值。


过去的10年里,我们有些过度迷信科技,各大手机厂商,都开始堆各种数据和参数,摄像头的像素、充电速度、屏幕的刷新率、芯片的处理速度,一大堆的参数结果就是,算力过剩,体验糟糕,而1200万像素搞了多年的苹果,依旧还是高端手机的王者。


我甚至觉得,数码或者汽车的发布会,在未来不应该是一场数字堆砌和炫技的展而是用实实在在的案例和故事来诠释这款产品到底比上一代好在哪里


比如,我们这一块新的手表,可以随时检测你的核酸状况,或者随时监控你周边空气里的病毒,不需要什么数据展示,依然可以大卖特卖,数据和技术是企业和科学家的,消费者关注是体验的过程。


2023年,我们可以在新能源汽车、手机、VR、酒店业、OTA、时尚快消等多个领域,看到这种变化,堆砌各种浮夸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会退出竞争行列,时尚会回到简约以及去品牌化,旅游行业往日百人廉价大团的模式一去不复返。


最伟大的体验,就是零门槛就可以体验。


我在三年疫情中,见到太多的下沉市场的老年人,因为无法使用智能手机,导致无法扫码出门的事情,科技应该是普惠的,人文关怀的,而不是把事情越做越复杂的。


我们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把生活变得异常复杂,是时候开始做减法了。


这对于整个传播行业来说,有什么价值呢?


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无数的企业,在过去的几年中,传播的方向一变再变,没有任何逻辑和章法可言,找媒体约一篇稿子,甚至巴不得把几十个观点全部塞进去,最后变成一个四不象的东西。


广告和公关,我之前就有一篇文章说得非常清楚,简化需求,说人话,写接地气的文章,拍受众能够看懂的故事,直接告诉消费者,用了你的产品之后,会爽!会如何爽!把最爽的那个点,呈现给他就行,其他爽点,让他自己去慢慢开发。


以点带面,而不是撒胡椒面,这是我认为在2023年有效的传播方式。



“  风险:价值观呈现两极分化

人类除了在死亡这件事上可以达成共识之外其他思考的结论基本都有差异


过去三年,在无数次微信群或者饭局上的争执,让很多人互相更加深入了解了对方,原来他的价值观是这样的!于是,拉黑一些人成为小知识分子阶层过去三年最爱干的一件事情。


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微信就是我们的信息茧房,很多时候我们会误以为我们微信朋友圈呈现出来的价值观取向,就是整个社会的写照。


但事实上,当你忧国忧民的时候,请打开你热爱麻将的父母的微信看一看,哪里有什么苦不堪言?只有三缺一的歌舞升平。


社会早就在人类诞生的那一刻就把千人千面的算法写好了,我们无非是在自己拉拢的5000个微信好友中,寻找价值观趋同而已,然后在5000个人中,吹毛求疵,把价值观不同的人拉黑。


我们的一生都在为集体代言,上学的时候,为了班级荣誉,上班的时候,为了公司荣誉,有了家庭,为了家庭荣誉,出国旅游的时候,为了祖国的荣誉,外星人来了之后,为了地球的荣誉,外星系的人来了之后,为了银河系的荣誉。


这就是我们的思维模式,我们的爱只能在一个小圈子里进行,而且需要一个敌人,没有敌人我们的爱就很难形成凝聚力。


这个事情会对企业有什么影响?我说得简单直接一点,对企业的市场和公关影响非常大,因为你们最终会发现,你们所有的传播结果都是,赢得了一批人的认可,但是立刻会遭受另外一批人的驳斥,个性将会很难彰显。


我就说一个例子,我们社区的群,因为倒卖连花清瘟,我说了两句看不惯的话,最终演变成了什么?演变成了一场中医到底有没有用的大战,我一句麻黄碱成功刺激到他们,最终我被骂出群了。


类似的传播测试,我后来又试验过几次,比如新冠发烧吃冰淇淋,又是被一帮大爷大妈教育了一顿,说我自寻死路。


这种价值观的两极分化,在短期内很难得到解决,这就是我上面说的,传统与科学之间的博弈,在传统面前,不需要科学。


2023年,所有的广告人和公关人,最好在策划内容的时候,尊重传统,再结合科学,因为讲科学的人会跟你讲道理,但是讲传统的人,就不见得会跟你讲道理了。



“  结论:还是讲一个故事

在我家的祖屋我成长的卧室里有一面墙


这面墙上,记录了很多我童年时的梦想,有宇航员,有宇宙飞船,有山峦森林木屋,也有星辰大海,这些都是阳光的一面。


在被床挡住的下面一截墙面上,有我对我父母的诅咒,大体都是关于复仇,因为我小时候总是挨揍,莫名其妙地挨揍,揍得太痛的话,我就会默默在墙上留言,写上诅咒和日期。


想想我的童年也是可怜,人家都是一个打一个护,我是双重折磨,两个一起来,一个打一个呐喊助威,而且还会引来一堆邻居围观,这可能就是我脸皮比较厚的原因。


我后来问过他们为何热衷于打我,当然他们这个时候早已经各自重新成立家庭,其实他们都很不好意思地告诉了我真相,就是因为自己生活不如意,然后双方总是争吵,只有在教育我这件事情上,可以达成一致,毕竟望子成龙,很显然我就是出气筒和他们处理生活无能的解决方案。


在那堵墙上,最后一条留言大概是1999年,我写到:老子今天已经一米六了!


END



媒体关系可以专情,但不要滥情

行走的负面是最可怕的

当澳门失去服务意识,它会失去什么

求你了,千万不要为了我好

尬吹绝对是一种罪,且恶

论惨?广告人说二,谁敢说一

媒体人去甲方后的三座大山

我再也不崇拜数字英雄了!

自媒体和公关最后的暮光

谁敢说椰树不是传播大师?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有内容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已做版权保护,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公众号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侵者必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