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陶利江|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思想文化引领功能

陶利江 探索杂志 2023-03-26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本文刊载于《探索》2021年第3期。

引用格式陶利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思想文化引领功能[J].探索,2021(3):179-188.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光辉历程中铸就的伟大革命精神指引和推动着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发展。革命精神与思想文化这种紧密关联源于革命精神能够为思想文化的前进与发展提供价值支撑、信仰动力与理论内容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应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思想文化引领功能主要是充分发挥革命精神在捍卫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地位、引导社会思潮和凝聚社会共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与增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强化革命精神的思想文化引领功能可以从提高革命精神的解释力、发扬革命精神的批判力、凸显革命精神的改造力以及增强革命精神的传播力等方面着力从而使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思想文化引领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作者陶利江博士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光辉历程中铸就了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特征的革命精神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支柱和攻坚克难的法宝也指引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的方向。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重要精神在各个历史阶段中往往由先进的、勇于牺牲和艰苦奋斗的革命者、建设者和改革者所创造走在时代和人民群众的前列因而革命精神富有战斗力、感染力与引领力。从百年来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来看自五四新文化开始到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新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既是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推动和引领着各个历史阶段思想文化的发展及其方向同时不同的革命内容与革命使命体现着各个时期思想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精气神。在这个意义上“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成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思想文化引领功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临国内全面深化改革、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局势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思想文化引领功能的发挥与强化不仅关系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而且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以及民族奋斗精神的弘扬。因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如何发挥思想文化引领功能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思想文化引领功能生成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出了伟大的革命精神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推动和指引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的思想文化建设发挥出思想文化建设的引领功能。

1.1 革命精神为思想文化建设提供价值支撑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都需要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一方面为了保持无产阶级革命队伍的纯洁性问题在队伍内部需要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另一方面需要将无产阶级政党的意识形态社会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使人民群众认同并接受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及其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与领导作用内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自觉和行为自觉。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创造、赓续的伟大革命精神不断启蒙、激励中国各族人民投身于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之中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规划原则、设定目标和指引方向激励人民群众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勇前进。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也就为思想文化建设提供着价值支撑力。产生这种价值上的支撑及其引领也表明革命精神与思想文化建设存在内在的紧密关系。

一是革命精神的人民性呼应了思想文化建设的人民立场。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思想文化建设注重凸显人民立场为了人民是思想文化建设的根本价值指向。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涵盖了爱国主义精神、实事求是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勇于创新精神、一往无前精神等内容就其形式形态而言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东北抗联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特区精神、抗疫精神等形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不论是革命精神的内容形态还是其形式形态都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精神。革命精神的人民性呼应了思想文化发展的人民立场能有效支撑思想文化建设站稳人民立场的根基。

二是革命精神的民族性呼应了思想文化建设的民族立场。随着历史的发展思想文化发展也经历着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我国在与西方文化交流和碰撞中创建了具有自身民族特点的思想文化。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建设注重体现民族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延续继承了民族精神的优良基因同时也有着不同于以往民族精神的精神新质在延续传统民族精神的同时也升华了民族精神。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过程中产生的凸显了民族精神的价值旨趣体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理想志向和利益诉求。革命精神的民族性呼应了思想文化发展的民族立场能够有效支撑思想文化建设的民族化道路选择。

1.2 革命精神为思想文化发展提供信仰动力

信仰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集中体现了人的认知水平和价值观念人们一旦选择了某种信仰就会倾注自身全部热情。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蕴含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勇于奋斗和不惧牺牲、敢于创造与攻坚克难、为民服务与爱国情怀的精神特质它能够跨越时空而延续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也成为人民群众的信仰。在这种信仰的感召、感染和指引下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成为各个阶段的思想文化主旋律另一方面广大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在革命精神的感召下投身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推动着中国思想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不断创造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并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要。革命精神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定的理想追求同时推动着人民群众信仰的生成成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

一是革命精神的价值熏陶能够提供人民群众信仰生成的精神支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革命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不是空洞的口号和教条更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来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有着扎实的现实基础。透过革命精神实践性能够使民众看到革命精神是从实践中萃取出来的思想精华。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革命精神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革命精神虽然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形态和特定内涵但都体现出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追求因此革命精神的弘扬能够营造积极向上、奋力拼搏的价值氛围帮助民众提升精神境界和树立坚定理想信念能够为人民群众信仰生成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

二是革命精神的实践成效能够提供人民群众信仰生成的物质支持。“物质存在方式虽然是始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物质存在方式起作用。革命精神是把理性认识见之于实践的一种实践性思维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外在表现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各个历史时期先后形成了一系列伟大革命精神激励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给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注入了鲜活生机和活力。在革命精神鼓舞下我国物质文化和物质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物质文化方面我国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跃升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在物质生活层面我国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跨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弘扬革命精神能够凝聚各方面力量激发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斗志和激情激励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并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创造更为丰富的物质文化、更好的物质生活和更美的物质环境能够为人民群众信仰生成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持。

1.3 革命精神为思想文化丰富提供理论内容

“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具有引领的作用”,在执政资源体系中意识形态资源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离不开意识形态资源的强有力支撑。意识形态资源涵盖了一切有利于巩固执政地位的观念、思想和文化。革命精神是宝贵的意识形态资源能够为思想文化丰富提供理论内容。

一是革命精神为思想文化丰富提供理想、道德和纪律等内容。革命精神是从党的历史中提炼的内嵌理想、道德和纪律等内容。就理想而言革命精神内嵌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立场和奋斗目标。就道德而言革命精神内嵌无产阶级道德追求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推翻剥削和压迫制度以及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等新型社会关系的思想观念。就纪律而言革命精神内嵌严于律己、甘于奉献、为民服务、自我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纪律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钢铁意志和为民情怀。革命精神内嵌的这些理想、道德和纪律等内容都是丰富思想文化所不可或缺的。

二是革命精神为思想文化建设提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革命精神印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员实现民族独立和建立新中国的历程印证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历程印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历程。革命精神萃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华既体现了重民本、讲辩证及求大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风貌同时也体现了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气质。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内嵌的文化内容能够为思想文化的丰富提供多方面补充。

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思想文化引领功能表征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思想文化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革命精神都引领着思想文化建设确保思想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面临国内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更需要革命精神引领思想文化建设。

2.1 捍卫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地位

从国际来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并存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仍将长期存在。目前影响较大的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如“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冲击着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与主导作用。而中国共产党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断胜利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发展道路。历史证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基于历史的经验与现实的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的重要决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必须捍卫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地位。

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概括革命精神传承有助于捍卫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地位。首先革命精神传承有利于人民群众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精神的理论源头革命精神的批判性、斗争性、与时俱进等精神特质都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革命精神传承能够让人们清醒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和主观臆断而是扎根于实践是我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革命精神传承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生活化。融入民众生活马克思主义才能实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革命精神传承运用形象生动、朴实易懂的语言话语表达没有照搬马克思原话却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推进马克思主义生活化不断赢得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同。再次革命精神传承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创新。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创新。革命精神具有强大的感召力革命精神的传承能够激发人民群众无穷的创造力和冲天的干劲使人民群众万众一心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人民群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发展的生动实践必将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创新。

2.2 引领社会思潮与凝聚社会共识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多变等特点。面对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的社会现实如何引领社会思潮和凝聚共识从而形成各民族团结和睦、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并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合力至为关键。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中国思想文化史与革命史建设史的交互来看伟大的民族精神与伟大的革命精神共筑了中国精神的深厚底蕴和丰厚内涵赋予其厚重的历史感和旺盛的生命力也藉此共筑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成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力量。

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升华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精神的生动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精神力量其传承能够引领社会思潮并凝聚社会共识。首先革命精神传承能够增进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革命精神的传承坚持人民立场、实事求是原则和实践标准破除历史虚无主义迷障使人们了解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了解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取得一系列丰硕理论成果的历史了解党自觉加强自身建设、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和发展自身先进性、经受各种考验和挑战并不断走向成熟和发展壮大的历史。正是通过这样的了解能够使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无产阶级政党从而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其次革命精神传承能够增进整个社会的团结和稳定。革命精神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革命史、斗争史和英雄史革命精神的传承能够让人民群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带领各个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取得的历史成就和重大贡献更好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艰辛与伟大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和辉煌成就引导人们超越民族、地域等方面的差异消除彼此的分歧和隔阂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再次革命精神传承能够构筑人民群众积极向上和奋发有为的精神家园。革命精神承载着党的制度规范、价值理念和精神文化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对人民群众而言革命精神是最具感召力的教科书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革命精神传承能够使人民群众接受思想洗礼看清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真实面目更加自觉努力地学习和奋勇拼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3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

价值观是文化最高层次和最核心层面的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同时也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灵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能够起到“团结统一的水泥作用。习近平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诉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体现革命精神传承能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

一方面革命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契合性。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不懈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努力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在这个过程中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敢于牺牲、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实现理想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重要内容蕴含着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原则、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以及实现国家富强的价值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革命精神的传承必然会带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另一方面革命精神能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素材。“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革命精神蕴藏着丰富的红色基因和红色故事而这些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鲜活的素材。在革命精神传承过程中可以将革命精神所蕴藏的历史资源结合世情、国情以及人民群众的诉求、呼声创造性地转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资源以有效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亲和力、影响力和感染力。

2.4 增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引领作用

理想信念是高水平的社会意识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处在意识形态构成的核心层面。习近平指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这对党员干部如此对人民群众也是如此。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理想信念时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理想信念是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理想信念越强烈驱动人们行动的动力就越强大。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密切相关理想信念是革命精神的主线虽然各个阶段革命精神具体内涵不一但都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理想信念使革命精神呈现出一脉相承的历史连贯性。同样革命精神是理想信念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产生的精神成果是理想信念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具体体现。革命精神传承有助于增强理想信念的引领作用。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每种革命精神都有其特定内涵但也都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对崇高理想信念的坚贞不渝和矢志不移。一方面革命精神传承能够把革命精神所蕴含的理想信念的科学性、人民性、党性等推广到党员干部中使党员干部领略在理念信念支撑下中国共产党人所具有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百折不挠的斗争勇气、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以及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提升理想信念的感染力增强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自觉性。另一方面革命精神传承能够把革命精神所蕴含的为了理想信念而坚贞不渝、矢志不移的精神风貌推广到人民群众中增进人民群众对理想信念的理性认同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使民众能够正确对待社会矛盾超越狭隘私利并不断激发自身潜能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并勇于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

3 强化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思想文化引领功能

习近平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从而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形成与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同一历史过程而且革命精神为思想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并指引着思想文化的发展方向。新时代运用革命精神引领思想文化发展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需要进一步强化革命精神的思想文化引领功能从而使革命精神传承在思想文化引领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

3.1 提高革命精神的解释力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这里的“理论只要彻底表明的就是理论本身所具有的强大解释力理论的强有力阐释能够说服民众赢得民众对理论的真正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理论的解释力是理论生命力和价值的重要彰显。提高革命精神的解释力是革命精神的思想文化引领功能得以强化的逻辑前提因为只有革命精神的解释力增强了革命精神传承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话语资源从而为思想文化引领提供话语支持。

一是提高革命精神的理论解释力。首先对不同时代环境做出解释。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光辉历程中铸就了一系列革命精神。各种革命精神之间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差异。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革命精神必然打上时代烙印。应对不同时代环境做出科学解释一方面印证革命精神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另一方面使人民群众理解和把握社会发展大势。其次对党的初心和使命做出解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革命精神应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做出解释通过历史叙事展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是提高革命精神的实践解释力。首先对社会发展成就做出解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发展成就赢得了世界的广泛赞誉。革命精神要对社会发展成就做出解释指明成就取得的来之不易及成就取得背后强大的革命精神动力支撑。其次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做出解释。在社会转型期面对一些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人们产生了许多思想认识上的困惑这需要借助革命精神形成实践来做出解释明确矛盾和问题的本质及产生的根源再进一步使人民群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正在带领中国人民用发展的眼光和发展的思路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3.2 发扬革命精神的批判力

文化的批判力指的是文化基于现实而产生的批判和反思能力文化批判力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身创造力的表现。全球化不仅给我国带来了丰盈的物质成果和日益扩展的生存空间同时还带来了多元文化。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尤其是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消解着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侵蚀着人们的思想认知严重威胁着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革命精神作为一种文化发扬革命精神的批判力是革命精神的思想文化引领功能得以强化的基本步骤。发扬革命精神批判力能够提高革命精神传承的效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革命精神的信服度从而为思想文化引领做有益铺垫。

一是依托革命精神批判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革命精神为铭记历史提供理论指导为抵制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提供方法武器。面对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通过革命精神承载的厚重历史和先进的价值观念与之作斗争依托革命精神内在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对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产生背景、原因、实质以及危害进行剖析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研判能力使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革命精神价值追求的正义性、先进性和科学性从而自觉摒弃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形成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观念。

二是依托革命精神引领思想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要增强阵地意识”,在当下的社会思想领域既有顺应历史前进方向的社会思潮同时又有与历史前进方向相悖的错误思潮。在思想文化建设过程中依托革命精神内嵌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引领思想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决不允许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动摇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在这一前提下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中扩大社会认同和凝聚社会共识。

3.3 凸显革命精神的改造力

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革命精神作为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思想理论武器具有强大的改造力。凸显革命精神的改造力是革命精神的思想文化引领功能得以强化的关键一环。革命精神改造力的凸显能够提升革命精神的积极效应使得革命精神传承能够在全社会建立起与主流意识形态基本精神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从而夯实思想文化引领的思想根基和群众基础。

一是依托革命精神改造落后与错误的思想观念。目前社会道德滑坡、精神追求淡化的现象和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严重冲击人们价值观、损害社会利益和破坏社会稳定也不利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革命精神内嵌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顽强拼搏精神以及自我本质超越理念具有强大的改造力。革命精神传承应依托革命精神的改造力改造落后与错误的思想观念净化人们思想和提升人们社会认知能力消除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想观念的蔓延和传播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观念武装头脑和引领社会风尚。

二是发扬革命精神的道德引领和示范作用。革命精神的改造力还体现在自身的道德引领和示范作用上。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革命精神是激励人们坚定理想信念的动力对于丰富人们精神世界、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具有基础性作用。革命精神传承能够把革命精神的道德引领和示范作用扩散到全社会依托革命精神所蕴藏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无私奉献、踏实能干、勤俭节约、团结一致、平等互助等先进道德理念抵制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促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提升国民素质和促进社会和谐。

3.4 增强革命精神的传播力

传播内容、传播技术、传播速度以及传播效果等构成了传播力的基础革命精神作用的发挥依赖革命精神的传播力革命精神传播力增强需要借助一定媒介方能实现。增强革命精神传播力是革命精神的思想文化引领功能得以强化的重要保障。革命精神传播力的增强能够提升革命精神传承的声势从而为壮大思想文化引领的主力军提供有益助力。

一是推进革命精神的生活化传播。人是生活世界的主体所谓革命精神生活化传播指的是革命精神传播应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世界、关注人们的现实生活体验采用作品展览、诗歌朗诵、戏剧表演等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推动革命精神真正融入民众生活使民众“日用而不知”,最终实现革命精神的大众化。

二是推进革命精神的差异化传播。在个体越发独立的时代面对党政干部、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农民等不同群体革命精神传播应精准定位受众需求善于设置议题做到差异化传播依据不同群体特点采取文本宣传、理论宣讲、文艺宣传、主题宣传等不同方式实现同样主题、多样传播注重研究、教育与宣传的协同创新。从而不断提升传播实效。

三是推进革命精神的全媒体传播。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全媒体传播能够形成传播的“裂变效应”,故而应推动革命精神的全媒体传播借助传播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所形成的聚合优势打造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和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让革命精神传得更开、更广和更深入。

四是推进革命精神的国际化传播。精彩纷呈的各国文化构筑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通过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达推进革命精神国际化传播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明性和包容性打破西方发达国家的话语霸权促进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

4 结语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不断发展的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变迁将会有更多革命精神从实践中被提炼和概括出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要弘扬伟大革命精神。革命精神体现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仰应重视革命精神本身所具有的思想文化引领功能注重运用生动活泼的革命精神传承引领思想文化建设使思想文化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从而使革命精神传承与思想文化引领相得益彰。同时还应紧密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创新革命精神传承的方式和策略深层次地挖掘革命精神内嵌的价值因素最终使革命精神的思想文化引领功能得到最充分和最有效的发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01

田旭明|新时代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的理论认知与现实审视



02

韩云波|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英雄制度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03

蒙象飞|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



扫描二维码

查看2021年3期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