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导演=舞台设计?为什么他的作品连续三年受邀参加柏林戏剧节?

《沃伊采克》剧照,© Sandra Then


6月15日,由吴氏策划联合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合作主办的“2019柏林戏剧节在中国”正式在北京启动除了《奥德赛》、《夜半鼓声》两部戏剧作品的客座演出,歌德学院还将带来一系列同期活动。本周日,6月16日,我们将为大家带来2018年柏林戏剧节入围作品《沃伊采克》的录像放映——其导演乌尔里希·拉舍的作品已连续三年(2017《强盗》,2018《沃伊采克》,2019《恶童日记》)受邀参加柏林戏剧节。随后,我们邀请玛格雷特· 阿冯策勒、李亦男和凯·图赫曼以“机器剧场”为主题展开讨论。更多活动详情,请见下方正文。



放映与导赏

2018年柏林戏剧节入围作品《沃伊采克》

格奥尔格· 毕希纳作品,乌尔里希· 拉舍执导

首演:2017年9月15日
时长:3小时15分钟
受邀参加2018年柏林戏剧节
建议观赏年龄:14岁以上
时间:2019年6月16日,14:30 – 17:30
出品:巴塞尔剧院
导赏:玛格雷特· 阿冯策勒(戏剧评论人,柏林戏剧节评委)



讲座和讨论

机器剧场

时间:6月16日,17:30 – 19:00
嘉宾:玛格雷特· 阿冯策勒,李亦男(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凯·图赫曼(戏剧导演)



以上两场活动均为德中双语,

且均在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举行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创意广场
免费入场,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放映与导赏

2018年柏林戏剧节入围作品《沃伊采克》



“沃伊采克生活在一个残暴的社会体系中,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这个体系的约束。那些对沃伊采克施加暴力的人,也同样被困于社会之中。毕希纳出色地将这种潜在的残酷用语言表达了出来,这正是这出戏的精华所在。人物的对白,有着振聋发聩的力量。在沃伊采克身上,我们看到了他所遭受和滥用的盲权。”

——乌尔里希· 拉舍



作为“2019柏林戏剧节在中国”活动的一部分,我们将于6月15日放映乌尔里希·拉舍执导的格奥尔格·毕希纳作品《沃伊采克》的演出录像。放映开始前,柏林戏剧节评委玛格雷特· 阿冯策勒将为观众作导赏。


格奥尔格·毕希纳 | © wikipedia.org


格奥尔格·毕希纳的戏剧残篇《沃伊采克》是最重要也最具影响力的德语戏剧作品之一,它基于士兵兼理发师约翰·克里斯蒂安·沃伊采克的真实事件改编。沃伊采克刺死了自己的情人,并因此被判死刑。这一历史案件存在多份法律、医学和心理鉴定,毕希纳对此十分熟悉。他在剧中讲述了一个因嫉妒杀人的故事,呈现了他的前因后果。沃伊采克原本是“一个好人,一个可怜的家伙”,他穷困潦倒,遭上司羞辱,沦为科学界的研究对象,俨然就是社会冷漠的受害者。因此,在被恐惧、冲动和欲望所吞噬时,他便犯下罪行。但是,《沃伊采克》并不局限于再现一个悲剧人物的命运。毕希纳借助“主人公沃伊采克”,探究了一个永恒的问题,即个人对社会环境的依赖。同时,这部戏也是对社会关系、个人自由和命运决定论的追问。



玛格雷特·阿冯策勒1971年生于上奥地利弗莱施塔特,曾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日耳曼学和历史。她自1997年起成为奥地利日报《标准报》长期雇员,并自2007年起担任该报戏剧报道板块编辑。她有多年评审经验,曾担任内斯特罗奖和奥地利广播一台广播剧奖评委。同时,她也是《当代戏剧》杂志通讯员。


图片版权:Sandra Then



讲座和讨论

机器剧场


《强盗》剧照,导演:乌尔里希· 拉舍 | 慕尼黑王宫剧院,© Thomas Dashuber


作为“2019柏林戏剧节在中国”活动的一部分,我们将邀请玛格雷特· 阿冯策勒,李亦男,凯·图赫曼以“机器剧场”为主题展开讨论。以埃尔桑·蒙德塔克和苏珊娜·肯尼迪为代表的一群知名导演,用后人文主义形式剧重新定义了德国戏剧。在这群人中,乌尔里希·拉舍地位独特。玛格雷特· 阿冯策勒将以他的戏剧作品为例,探讨戏剧新作中演员角色的改变。凯·图赫曼将结合科技化背景,介绍在这一新剧种中日趋重要的戏剧构作角色。李亦男将从中国的视角出发,探讨这一发展趋势。
 

《恶童日记》剧照,导演:乌尔里希· 拉舍 | 德累斯顿国立话剧院,© Sebastian Hoppe


玛格雷特·阿冯策勒1971年生于上奥地利弗莱施塔特,曾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日耳曼学和历史。她自1997年起成为奥地利日报《标准报》长期雇员,并自2007年起担任该报戏剧报道板块编辑。她有多年评审经验,曾担任内斯特罗奖和奥地利广播一台广播剧奖评委。同时,她也是《当代戏剧》杂志通讯员。
 
凯·图赫曼是一位德国戏剧制作人,他的作品主要关注历史书写与政治之间的相互关系。他的近期作品是与中国艺术家紧密合作创作的,其中包括反思文革历史的《红》(2015年)、反映上海和北京的民工状况的《废物》(2015年)和《黑寺》(2016年)。他同时也是北京中央戏剧学院的顾问以及法兰克福音乐和表演艺术大学的成员。
 
李亦男,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课程:“剧场艺术学研究方法” “当代西方剧场艺术” “戏剧构作概论” “戏剧构作实践工作坊”等。主要学术著作:《后戏剧剧场》(译著,[德]雷曼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017/2018)、《当代西方剧场艺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主要剧场导演作品:《有冇》(Have, Have-Not)(2015)、《家/HOME》(2016)、《赢得尊冷》(In the dream land)(2017)、《水浒》(Water Margin)(2017)、《黑寺》(Heisi – Black Temple)(2017)等。


6月15日,由吴氏策划联合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合作主办的“2019柏林戏剧节在中国”正式在北京启动。本届戏剧节期间,由安图· 罗梅罗· 努涅斯执导塔利亚剧院出品的作品《奥德赛》将于6月在北京和上海上演,由克里斯托弗· 卢平执导、慕尼黑室内剧院出品的改编自布莱希特的《夜半鼓声》将于7月在北京演出。此外,歌德学院还将放映其他三部曾入选柏林戏剧节作品的演出录像,并举办剧目导赏、讲座和讨论等活动,为广大戏剧迷提供与德国戏剧人深度交流与对话的机会。“2019柏林戏剧节在中国”获得柏林艺术节、德国外交部和大众(中国)的友情支持。


相关活动:

哪类的戏剧主宰了今天的舞台?“2019柏林戏剧节在中国” 项目启动活动
挑战权威!德国塔利亚剧院《奥德赛》开启“2019柏林戏剧节在中国”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2019柏林戏剧节在中国”完整活动信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