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陈帅丨气候变化与中国农业——粮食生产、经济影响及未来预测
新
书
推
荐
陈 帅 著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0年1月,ISBN 978-7-5203-5889-7。
作者简介
陈帅,博士,浙江大学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教于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农经系、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CARD),担任浙江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经济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中心兼职研究员、瑞典“环境与发展”(Environment for Development)中国研究员。陈帅2014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2014-2016年间留在北大光华做博士后,2017年荣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随即入选浙江大学“百人计划”,于2020年7月获得浙江大学长聘教职。陈帅的研究领域包括农业经济学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关注气候变化与中国农业、空气污染的社会经济影响等议题,已在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JEG)、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JEEM)、Land Economics国际城市与区域经济学领域顶刊、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领域顶刊和土地经济学领域顶刊发表学术论文,最新工作论文挂在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NBER),主持包括国家自科基金在内的多个科研项目。
内容简介
在气候变化的诸多影响中,农业首当其冲。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业经济体,中国的气候变化速率也快于全球平均水平,因而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判断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但是,气候与农业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议题,目前的研究方法不统一,研究结论也尚不一致,很有必要提供专门基于经济学实证研究领域的学术依据。
有鉴于此,本书旨在明确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并指导感兴趣的读者和研究人员规范该领域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本书第1-2章梳理了该领域的研究脉络,第3章从现有的农学和经济学结论出发,构建了一个自然条件与经济因素相结合的农作物生产模型。在理论模型指导下,本书第4-6章分别针对中国不同的粮食作物,利用全国2000多个县级行政区的种植结构和气象监测的面板数据,借助面板空间计量技术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了趋于一致的研究结论: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单产的影响都明确为非线性的负面影响,过去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已经造成了中国农业部门“反事实”的经济损失;而且,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长期危害还将进一步加剧。在此基础上,本书第七章梳理总结了全书的研究发现,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拓展。
本书是基于经济学方法的实证研究,除了空前的数据时空尺度外,继美国之后,覆盖全国尺度、县级层面的面板空间计量方法被应用到中国问题。经济学实证策略有助于控制并反映科技进步、经济因素和人类行为,甄别出气候要素对农作物单产的真实影响。而不同的温度变量构造方式(使其反映气候变暖)派生出了两支主流的实证研究文献。区间积温和划分农作物生长阶段是经济学文献中两类主流的温度变量构造方法,基于这两种温度变量构造的研究也贯穿于本书各章节。本书在实证部分还解决了空间面板残差模型中的自变量内生性问题,因而回归系数还可以为数学规划或系统分析模型提供更加严谨的参数。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气候变化的科学证据及其对全球农业生产的影响.... 1
1.1.2 中国气候变化的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1.1.3 中国农业的重要地位与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4
1.2 研究依据.... 6
1.2.1 研究问题凸显.... 6
1.2.2 研究结论尚不一致.... 7
1.2.3 研究的政策意义.... 7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8
1.3.1 研究的关键问题.... 8
1.3.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8
1.3.3 本书的技术路线.... 9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1
2.1 气候变化对农业土地价值的影响.... 11
2.1.1 研究方法、研究争论及最新进展.... 11
2.1.2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土地价值的影响... 13
2.1.3 研究评述.... 13
2.2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单产的影响... 15
2.2.1 区间积温方法.... 15
2.2.2 划分农作物生长阶段.... 16
2.2.3 研究评述.... 17
2.3 农作物模拟模型与经济学实证策略.... 18
2.3.1 农作物模拟模型.... 19
2.3.2 经济学实证策略.... 19
2.3.3 研究评述.... 20
2.4 小结.... 21
第三章 本书的理论模型和实证策略... 22
3.1 农作物单产的理论模型... 22
3.2 实证策略.... 25
3.2.1 面板空间残差模型的引入.... 25
3.2.2 关键变量的构造.... 27
3.2.3 工具变量估计在面板空间残差模型中的实现... 29
3.3 气候变化的衡量、经济评估及未来预测.... 35
3.3.1 气候变化的衡量.... 35
3.3.2 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评估.... 36
3.3.3 未来气候变化影响的预测.... 37
3.4 小结.... 39
第四章 气候变化对中国玉米和大豆生产的影响研究... 40
4.1 中国玉米和大豆的生产现状和气候条件.... 40
4.1.1 中国玉米和大豆的供需状况及单产变化.... 40
4.1.2 中国玉米和大豆的空间分布及种植变化.... 42
4.1.3 中国玉米和大豆的生长周期.... 44
4.1.4 中国气候变化与研究的关键问题.... 44
4.2 实证模型和变量构造.... 45
4.2.1 实证模型.... 45
4.2.2 变量构造.... 46
4.3 数据来源.... 49
4.3.1 玉米和大豆单产与土地利用.... 49
4.3.2 气候数据.... 50
4.3.3 玉米和大豆生长周期信息.... 51
4.3.4 社会经济变量.... 51
4.4 回归结果.... 52
4.4.1 空间相关性检验.... 52
4.4.2 气候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53
4.4.3 基准结果.... 54
4.5 稳健性检验.... 58
4.5.1 常规检验.... 59
4.5.2 RS方法和拐点.... 62
4.5.3 温度与降水的交叉影响... 66
4.6 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评估.... 68
4.7 未来气候变化影响的预测.... 69
4.8 小结.... 74
第五章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研究... 75
5.1 中国水稻的生产现状和气候条件.... 75
5.1.1 中国水稻供需状况及单产变化... 75
5.1.2 中国水稻的空间分布.... 77
5.1.3 中国水稻生长周期内的气候变化.... 78
5.1.4 研究的关键问题.... 79
5.2 数据来源.... 80
5.2.1 县级水稻单产与灌溉条件.... 80
5.2.2 日值气候数据.... 80
5.2.3 水稻生长周期信息.... 81
5.2.4 社会经济变量.... 81
5.3 基于农作物生长阶段的气候影响研究... 81
5.3.1 实证模型和变量构造.... 82
5.3.2 回归结果.... 85
5.3.3 稳健性检验.... 92
5.3.4 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评估.... 97
5.3.5 结果讨论.... 98
5.4 基于区间积温方法的气候影响研究.... 100
5.4.1 实证模型和变量构造.... 100
5.4.2 回归结果.... 104
5.4.3 稳健性检验.... 105
5.4.4 未来气候变化影响的预测.... 110
5.4.5 结果讨论.... 112
5.5 小结.... 114
第六章 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生产的影响研究... 116
6.1 中国小麦的生产现状和气候条件.... 116
6.1.1 中国小麦供需状况及单产变化... 117
6.1.2 中国小麦的空间分布.... 119
6.1.3 中国小麦生长周期内的气候变化.... 120
6.1.4 研究的关键问题.... 121
6.2 数据来源.... 122
6.2.1 县级小麦单产与灌溉条件.... 122
6.2.2 日值气候数据.... 123
6.2.3 地区小麦生长周期信息... 123
6.2.4 社会经济变量.... 124
6.3 基于农作物生长阶段的气候影响研究... 124
6.3.1 实证模型和变量构造.... 124
6.3.2 回归结果.... 127
6.3.3 稳健性检验.... 136
6.3.4 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评估.... 139
6.3.5 结果讨论.... 141
6.4 基于区间积温方法的气候影响研究.... 143
6.4.1 实证模型和变量构造.... 143
6.4.2 回归结果.... 146
6.4.3 未来气候变化影响的预测.... 149
6.4.4 结果讨论.... 152
6.5 小结.... 153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55
7.1 本书的研究结论.... 155
7.2 研究结论的比较.... 158
7.3 研究展望.... 159
参考文献... 162
附录一:RS方法基准回归(模型1-5)... 171
附录二:降水分位数子样本回归结果... 174
附录三:水稻区间积温回归结果... 175
后记... 177
来源:资源经济研究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