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浙大“卡特”团队在《经济学(季刊)》提出新增长分析框架
近日,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龚斌磊研究员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刘晓光副教授合作撰写的《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分析框架、TFP测度与驱动因素》发表于《经济学(季刊)》2022年第二期。
2020年,龚斌磊研究员在农业经济学顶刊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独立发表《New Growth Accounting(新增长核算法)》创建了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和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适用于全球农业的新增长核算法1.0版,打开了全要素生产率(TFP)的黑箱,解决了新古典理论对经济增长“生产要素—生产率”二分法的理论缺陷。
本次发表在《经济学(季刊)》的论文,构建了符合中国国情、适用于整体经济的新增长核算法2.0版,并系统刻画中国的生产函数变迁,分析各时期的增长源泉并厘清其驱动机制。本文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构建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体系研究》和国家自科基金国际重点项目《中国农业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战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 摘要
本文首次尝试构建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分析框架,打开全要素生产率(TFP)“黑箱”,系统重估中国1978-2017年间的生产函数变迁,分析各时期的增长源泉并厘清其驱动机制。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总量生产函数形式不断变迁,要素质量和规模经济持续增强,要素无关型和要素嵌入型TFP增长分别在前20年和后20年发挥了主要作用,科技创新和基础设施持续发挥积极作用,国际贸易和产业转型则在不同时期和地区表现差异较大。
◇ 创新点
相比已有研究,本文的创新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研究视角方面,首次尝试构建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分析框架,并从时空的维度系统考察了中国不同改革时期增长源泉、TFP内部构成及其驱动要素,为中国经济增长之路提供了新的特征事实;第二,在研究方法方面,不仅通过采用变系数模型,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增长核算固定弹性系数假设的缺陷,而且通过将 TFP 分解为要素嵌入型TFP和要素无关型TFP,为寻找最优增长路径提供新的分析工具;第三,在研究内容方面,基于新构建的新增长核算模型,测算相关驱动因素对经济增长和TFP的总体影响,并识别相关驱动因素通过不同途径对TFP和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为促进TFP增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启示。
◇ 实证结果
基于新增长核算框架,利用197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研究发现:第一,伴随不同阶段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国资本产出弹性呈现上升趋势直至近年来增速趋缓、劳动产出弹性呈现“U型”变化趋势、总产出弹性呈波动上升趋势,说明中国总量生产函数不断发生变迁,特别是要素质量的提高和规模经济的增强,为2019年中央提出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供了学理支持。第二,从各时期增长核算看,要素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确实产生了强有力的拉动作用,但中国经济增长并非简单的要素数量驱动型增长模式,要素嵌入型TFP增长和要素无关型TFP增长均发挥了关键性支撑作用,特别是资本投入具有明显的“改革周期波动”特征,并带来了资本嵌入型TFP较快增长。第三,从TFP增长来源看,要素嵌入型TFP和要素无关型TFP增长贡献大体相当,但在不同时期的贡献差异巨大:前20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要素无关型TFP的高速增长,对TF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但它在后20年中显著回落,TFP增长转变为主要来源于要素嵌入型TFP增长,对TFP增长的贡献率达8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5%。第四,从TFP增长的驱动因素看,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国际贸易、工业化转型对TFP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服务化转型则对TFP增长产生了负向影响。第五,从不同时期看,科技创新和基础设施对TFP增长具有持续且稳定的促进作用,而国际贸易和产业转型则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差异较大。第六,从不同地区看,经济增长来源及TFP驱动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并导致了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面临相应的短板效应。
◇ 政策建议
基于本文现有发现,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加快开启新一轮全方位基础性改革,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深层次结构性与体制性问题。基础性、全局性的改革开放不仅是中国要素无关型TFP增长的根本保障,同时也是中国要素投入以及要素嵌入型TFP增长“改革周期波动”特征的内在要求。第二,正确认识中国技术进步的阶段性特征,克服“投资恐惧症”,通过稳定高质量投资促进要素嵌入型TFP增长。第三,加大研发创新和基建投资补短板力度,促进TFP增速提升。第四,推动更高质量和更大空间范围的对外开放,促进TFP提升和发挥规模经济。目前对外开放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其对中西部地区的贡献相对较弱。未来一方面需要推动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另一方面需要在空间范围上扩大对外开放,使各地区共享开放发展的红利。第五,客观认识中国经济的服务化转型,在制定产业发展目标时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避免盲目追求服务业占比甚至动用行政力量过早地“去工业化”。
◇ 论文信息
刘晓光、龚斌磊*: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分析框架、TFP测度与驱动因素.《经济学(季刊)》,2022年3月,第613-632页。
知网下载地址(可点击“阅读原文”跳转):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AUTO&filename=JJXU202202013&uniplatform=NZKPT&v=FpI7bK_YfTGvIl3tYAQXcKbptQSoESP6d4hKrmQzfB4MQSq_OtLIHBoAKNUwFH5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