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龚斌磊做客中国国际电视台 解读中国生物育种发展现状
2022年7月12日,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龚斌磊研究员受邀做客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全球财经》(Global Business)栏目,就“中国生物育种发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优势与不足?”、“生物育种产业对调整中国粮食结构、农产品生产供给多元化有何作用?”、“如何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布局?”等问题做了解答。
龚斌磊认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位于农业产业链的最上游。我国生物育种和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但依靠体制优势和科研优势,发展速度迅猛。一方面,中国极为重视生物技术发展,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将推动生物农业产业发展作为培育壮大生物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内容,拥有软环境的保障。另一方面,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农业科研经费以及最大的公立农业科研机构群和推广体系,拥有硬实力支撑。2021年我国生物育种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超越美国、排名世界第一。然而,在育种创新特别是基础原始创新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玉米、大豆、个别蔬菜品种等竞争力不强,成果转化能力不足,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是未来需要弥补的短板。
龚斌磊指出,随着食物系统转型升级,人民群众对食品消费的期待从“解决温饱”转向“营养多元”,同时饲料粮需求强劲,这引发了粮食市场的结构性矛盾。近年来,中国大豆和玉米进口量增加,借鉴国外经验,利用生物育种技术提高单产,可以提高粮食自给率、节约土地、提高饲料作物竞争力进而提高畜牧业竞争力。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把产品研发从以产量为核心转向优质、高效的多元化发展,是顺应粮食结构调整、满足市场对多元化品种需求的关键。
龚斌磊强调,生物育种创新的真正动力来自产业化,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是我国追赶世界科技前沿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需要加强生物技术产品的创新能力、建立生物育种全流程产品管理与监督体系、整合优化要素平台技术等资源、注重生物安全与生物伦理监管等问题。此外,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高了育种的精准性,是育种4.0时代的核心竞争力。生物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产生大量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则有利于提升生物技术的应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