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低碳农业转型与城乡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暨国家自科基金国际项目“中国农业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战略研究”启动会成功举办

浙大卡特三农智库 浙大卡特三农智库 2023-03-3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农业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农业强国的重要根基。过去十年来,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中国在推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面临着来自多重风险叠加的严峻挑战。2022年6月30日,农业农村部和国家发改委共同印发了《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从保障“双碳”目标的全局高度对农业低碳转型做出了战略部署。同时,就全球而言,农业食物系统既是温室气体最主要的排放源之一,也是碳汇的重要来源,其绿色低碳发展是保障《巴黎协定》温控目标的重中之重。在浙江大学国际合作专项支持下,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联合浙江省青年高层次人才协会,于2022年11月20日主办了“低碳农业转型与城乡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暨国家自科基金国际项目“中国农业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战略研究”启动会,致力于为推进低碳农业转型的理论基础和实施路径提供启示,在系统凝练中国智慧和全球经验的基础上,推进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理念的城乡融合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朱信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赵敏娟、安徽大学常务副校长陈诗一、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樊胜根、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青平,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资深主任Channing Arndt,国际热带农业中心首席科学家Louis Verchot,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高级研究员Wei Zhang,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刘晓光,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田晓晖,以及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陈志钢、求是特聘教授石敏俊、资源与环境学院长聘教授谷保静、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梁巧、研究员陈帅、研究员鄢贞和副教授季晨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参会研讨。会议由浙江大学国合处处长李敏、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赵志荣和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国际院长陈志钢致开幕辞。开幕式与上半场主旨报告由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龚斌磊研究员主持,下半场主旨报告由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茅锐教授主持。在主旨报告环节后,会议进入国家自科基金国际项目“中国农业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战略研究”启动会。启动会由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钱文荣教授主持。近3000名海内外观众在线上线下参与了研讨会。


▲学术研讨会合影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浙江省青年高层次人才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龚斌磊研究员主持开幕式与上半场主旨报告。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龚斌磊


浙江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李敏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浙江大学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全球开放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近年来学校推出了《浙江大学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Z4G)》,并作为首个中国高校发起了《全球大学校长关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联合倡议》。今年8月,浙江大学以“SDG for A Better Future”为主题举办了可持续发展全球暑期学校。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建设等现实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和咨询报告。2019年依托研究院成立的“食物系统与政策”海外学术大师联合工作室(FSP Lab),也在促进中国低碳和可持续食物系统发展的政策探索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李处长相信这次会议的专题研讨能够为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研究提供重要支撑,提出具有国际眼光、符合中国国情的思想和方案,积极贡献智慧与力量。


▲浙江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 李敏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求是讲席教授、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赵志荣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此次会议是继去年“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研讨会”之后,在浙江大学国合处支持下,由浙大-IFPRI国际发展联合研究中心承办的以共同富裕为主题的又一次盛会;也是浙江大学去年启动《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Z4G)》以来,共商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又一次盛举。赵院长介绍了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及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CARD)成立与发展,肯定了近年来卡特围绕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共同富裕理念,以解决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复杂问题所取得了高水平的理论成果。赵院长希望今天的研讨会一方面能充分总结中国和浙江在绿色低碳发展和包容性发展方面的经验;另一方面,希望能汇聚全球前沿理论与实践,为中国深入推进低碳农业转型与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启示,有力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共商、共建与共享。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赵志荣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求是讲席教授、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国际院长、浙江大学-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联合中心主任陈志钢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此次会议举行正值第二十七届全球气候大会(COP27)召开,随着全球对发展中国家关注度提升,中国如何在落实应对气候变化上发挥作用体现出更大的重要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10月份发布了《2022年排放差距报告》,针对全球各个国家落实《巴黎协定》减排情况做出评估。中国农业农村部与发改委在6月份共同发布了《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应对气候变化与减排的重视程度。他指出减排过程中农业食物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农业食物系统减排对达到《巴黎协定》目标是重中之重。新形势之下,卡特在学校各部门与众多项目支持下开展农业绿色转型的战略研究。他期待通过此次会议,卡特在低碳战略上做出更多、更好的研究与贡献。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国际院长 陈志钢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经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朱信凯教授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推进中国农业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他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农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念指引、制度指引、文化指引与方法指引,并且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农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独特性。一是以生态惠民推动农民共同富裕;二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农业强国建设;三是坚持生态优先夯实农业可持续发展根基;四是引入市场机制丰富农业绿色转型模式。他指出,农业绿色转型是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可持续的增长点,要把产业链延伸、更多环节留在乡村,把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从而切实增强农民收入。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朱信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副会长赵敏娟教授以“农业减排固碳潜力与挑战”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她指出,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同的价值观,但是从战略角度来看,如何兼顾双碳目标与其他社会发展目标的协同也是中国面向未来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基于中国农业碳排放的现状,对各类缓解的技术措施的减排固碳潜力进行了评估。她认为通过“一控两减三基本”等减排和休耕等固碳措施,2016年中国农业碳排放已实现碳达峰,但是未来中国低碳农业的发展仍受气候变化和国际形势影响,面临技术储备不足,农户分散化、老龄化、兼业化带来的低碳生产实践难度大、监督成本高和市场化手段失效等问题。为此,她提出了农业碳中和的展望,一是要合理制定符合当地条件的减排时间表,推进农业碳中和;二是完善农业碳中和标准、碳市场等重点领域建设;三是加强技术、标准、政策和规则等的国际衔接和合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 赵敏娟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茅锐教授主持主旨报告下半场。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茅锐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资深主任、IFPRI副所长Channing Arndt 博士围绕“气候变化与食物系统: 适应性、减缓和韧性转型” 发表了主旨演讲。他从气候变化和食物系统的关系出发,提出建立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从区域层面到全球层面的合作,以及包容性的政策对于食物系统转型非常关键。他认为,从气候适应性来看,数字技术、新的作物品种、土地管理、分布式能源是潜在的创新举措;从气候减缓来看,农业,森林和土地利用部门(AFOLU)是唯一一个有潜力实现净零排放的经济部门。基于此,他提出了六方面的政策启示,一是强调研发投入(R&D)对促进农业生产中颠覆式创新的重要作用。二是要加强能源、水资源和食物系统的综合管理。三是通过财政措施和标准、标签等方式促进健康膳食和可持续生产。四是通过促进自由贸易和减少食物损失提高价值链的效率。五是通过投资包容性基础设施和加强女性参与程度等实现包容性发展。六是要优化农业政策补贴,同时探索创新性的金融工具来增加食物系统的气候投资。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资深主任 Channing Arndt


国际热带农业中心首席科学家、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MITIGATE+项目主任Louis Verchot博士以 “2050年农业可以实现净零排放吗?”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他指出,农业仍然是国家自主贡献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承诺中有巨大减排潜力的部门。他从控制肠道发酵甲烷排放、减少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和增加农业碳汇三个方面,提出了农业净零排放目标的实现路径。他认为通过合理的动物与饲料管理、饮食配方和瘤胃调控可有效减缓肠内发酵气体甲烷的排放。通过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减施可减少约35%的氧化亚氮排放。与此同时,土壤固碳在生产力和土壤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森林在净零排放中扮演重要角色。综合来看,他认为通过降低生产端的排放强度,农业可以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人口增长和饮食变化可能抵消绝对排放量的减少。很多国家可以实现2030年减排目标,但实现2050年减排目标仍需要创新和制度转型。没有碳汇就无法实现农业的净零排放。最后他提出治理、经济和社会文化因素是食物系统转型的关键。


▲国际热带农业中心首席科学家 Louis Verchot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求是讲席教授、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国际院长、浙江大学-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联合中心主任陈志钢教授以“转型农业食物系统助力中国2060年碳中和目标”发表了主旨演讲。他指出,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助力碳中和目标,农业食物系统碳排放的核算与减排路径制定非常关键。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与IFPRI共同开发的中国农业产业模型(CASM)+中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CGE),模拟了农作物技术提高、畜牧业技术提高、减少损耗和浪费、调整膳食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以及综合情景对农业减排的影响。他指出,居民膳食结构的调整在碳减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减排政策的制定不应该局限在供给端,也应让消费者成为碳中和行动的积极参与者。基于研究结论,他也提出了优化农业支持政策促进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增加碳汇以及加快碳汇市场建设的政策建议。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国际院长 陈志钢


国家自科基金国际合作项目“中国农业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战略研究”启动会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钱文荣教授主持。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  钱文荣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龚斌磊研究员作为中方项目负责人汇报了课题设计、开展情况与已有成果。他分别从课题选题背景、总体思路与框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任务分工与进度安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介绍了包括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与国际食物政策研究在内的课题三方团队及其各自优势。从项目开展情况来看,他表示已经进行了贵州和浙江等地的调研工作,举办了双碳等主题的国内外会议,开展了系列课程与援外班,另外团队也举办了包括大讲堂、午餐会、好文推荐等系列活动。最后,他汇报了项目在论文、专刊、特刊、报告、著作与教材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龚斌磊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MITIGATE+项目联合主任 Wei Zhang 博士作为外方专家对课题合作情况进行了汇报。她从低碳食物系统的角度出发,阐述了CGIAR团队和中方团队合作开展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性。一方面,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碳减排治理,并做出了碳减排承诺,中国的碳减排行动将对国际政策的制定产生重要影响,而其食物系统的减排固碳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另一方面,CGIAR的使命是通过提供科学和创新的方法在气候变化危机中推进粮食、土地和水资源系统的转型。双方在2022年开始的低碳食物系统的合作,致力于在不危及粮食安全的情况下,将食物系统的发展轨迹转变为净零排放。同时这项合作也将促进“营养、卫生和粮食安全”“贫困、减贫和生计”“就业和性别平等”“气候适应和减缓”和“环境、卫生和生物多样性”五个重要研究领域的发展。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 Wei Zhang


专家团队对项目的设计与内容展开热烈讨论,并对项目实施提出了期待与建议。陈诗一校长对项目提出两点期待,一是构建好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二是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实践三者有机融合。青平校长建议农业绿色转型需要重视体制、科技、生产经营方式、观念、条件和市场六方面的转型,其次需要弄清农业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关系,弄清衡量标准、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健康三者之间的组合问题,以及体制问题。赵敏娟校长建议项目首先需要理清农业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在理清两二者关系后再进行项目研究,得出项目结论。樊胜根院长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清晰定义高质量,二是在理论框架中将市场失灵导致的外部性内生化,三是注意参数、变量与测算方式的选择。陈志钢院长建议需要清晰界定绿色与高质量的概念与范围,以及考虑好TFP的测定问题。


▲点评专家


课题组成员和与会学者围绕子课题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和改进方向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石敏俊教授建议考虑如何将农业领域的减污降碳与协同增效研究以及农业绿色转型的正外部性纳入到当前的研究框架。谷保静教授建议通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从制度和激励机制的层面推进农业绿色转型的真正落地。鄢贞研究员从绿色产品的价值实现和农业企业的绿色转型两个角度探讨了微观主体的绿色行为。陈帅研究员建议从中方外方的互补性,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通,以及多目标、多约束三个角度对框架整体性和合作方面进行深化和细化。季晨副教授从金融和期货保险的视角探讨农户的和企业微观主体的绿色行为。田晓晖副教授期望未来更多地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探讨不同的政策对绿色生产行为的效果的量化。刘晓光教授建议研究框架中需考虑将绿色转型作为目标条件还是约束条件,并建议未来的实地调研可覆盖到更多的农业大省和中西部省份。茅锐教授建议在进一步厘清农业高质量发展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刻画农业绿色转型与其他战略的有机衔接机制,识别并刻画政府、市场主体和微观农户等不同主体的作用。


▲课题组成员和与会专家


会议最后,陈志钢教授对此次学术研讨会暨项目启动会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在低碳农业转型与城乡融合发展领域深化研究的重要性,并再次向各位专家表示感谢。


▲项目启动会合影


本次会议由国家自科基金农业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课题组、浙江大学环境与能源政策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国际发展联合研究中心、浙江大学“食物系统与政策”海外学术大师工作室、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Mitigate+项目中国课题组、浙江大学生态文明学科会聚计划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政策课题组、中国工程院项目农业食物系统包容性发展课题组和浙江大学卡特资源环境与农业发展研究团队等团队承办。

卡特三农学术论坛之220期暨“食物系统与政策”海外大师联合工作室(FSP Lab)系列讲座第四讲


卡特三农学术论坛之221期通告 主讲人:白岩研究员等


观点|卫龙宝等: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联合国粮农组织首份数字农业报告解读


媒体聚焦|卫龙宝教授接受《大数据时代》杂志专访,谈以数字技术为工具重塑乡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