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看到家庭群里有一个抖音的视频,在讲“为什么越恨父母,长大却越像他们”?
视频谈道:恨是很表层的东西,恨是因为他们当初没有这样地给予你,所以你恨他们。但是对于孩子来讲,在潜意识的底层天生有一种更强烈的动力,那就是对父母的爱。
所以有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既恨他们、又爱他们呢?我们的潜意识会让我们成为“TA”,通过和TA一样表达了爱,通过恨表达了对TA的抗拒与分离。
看了之后,就评论了一句:“这人用的是精神分析理论,但精神分析还没有学透,如果真这么简单,那创伤就太容易解决了”。
想想如果是十几年前,我自己的临床和理论积累都不够丰富的时候,大概也会采用这么简单的解释。这些话听起来都对,但是离真正理解“越恨越像”却还有很远很远,离接纳人性中的柔弱与无助,也还有很远很远。
这大概就是理论与临床的差异,临床性的理解要复杂和精微得多。首先,父母与子女之间,恨是天然存在的。就像那个视频里讲的,恨来自未被满足的期待,来自愿望的受挫,受挫体验进一步激活愤怒,愤怒累积起来,一直不能得到理解和释放,就会产生恨。而作为普通人的父母和子女,这一生一定会让彼此有很多的受挫,也就无法避免彼此内心产生对对方的恨意。
我们的文化中,倾向于回避“亲人之间有恨存在”,所以我们从文化中吸收到的对恨的态度就是否认、拒绝、合理化。
但现实状况是,如果“恨”不被尊重的话,“爱”是无从说起的。其次,恨是一种强有力的粘合剂,将彼此有期待的人紧紧粘合在一起,这个粘合的力量并不比爱弱,甚至更强烈。
只不过,爱联结彼此的方式,会更轻松和舒适,更具有成长性;恨联结起来的彼此,会更痛苦和压抑,更具有破坏性。
每一次恨,实际上都是再一次将对方与自己紧紧捆在一起不松开,牢牢地将对方纳入到自己的生活里去。
第三,恨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情感,最重要的价值,是保护我们远离危险和伤害。
若孩子有能力恨施虐的父母,他的发展往往比认同施虐父母的孩子要好一些。
恨还是成长的推动力量,推动一个人有可能放弃与照顾者(主要是父母)融合的期待,不得不朝向独立发展。图/pinterest
但是一个人如何感受和定义恨,如何被回应恨,以及在文化环境中被如何对待恨,恨的转归会是非常不同,恨在一个人生命中所起到的作用也非常不同。最理想的状态是:我恨着我的父母/子女,但我也爱着他。恨,但是不伤害他攻击他,爱,但是不吞噬他控制他。
能够尊重恨之后,我们再去探索“像父母”就会容易一些,一切的发生,其实都是一个孩子让自己好好活下去的努力。
孩子出生后,他完全生活在父母的照顾之下,那个照顾他的人,给予他食物、怀抱,给他换尿布,安抚他的痛苦,所以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在他生命的最初几年,父母是他最重要的理想化认同对象。
孩子理想化父母,一是因为他需要感觉父母是全能的,可以让他得到安全和满足。二是当从父母那里感受到挫败性体验后,他对父母的理想化可以保证他能够继续保持对父母的依恋,从而消化受挫体验,进而保证他的内心体验是安全的,关系是可控的:父母是对的,冲突是因为我的错,只要我改错,就可以重获父母之爱。
对理想化的父母,孩子在内心保持拥有的方式就是认同:让自己成为父母那样的人,这样孩子就可以缓解与父母的现实分离所带来的焦虑。
所以对一个孩子来说,不管对父母是爱是恨,都会有认同,都会部分成为父母那样的人。
小时候我们更容易发现自己对父母的恨,长大后,在与当初相似的情境下,我们会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自己所恨的那个人,比如对着子女咆哮。
图/pexels
我们无法预测或者控制自己怎样向父母认同(或者反认同:与他处处相反),我们与父母是在真实的相处过程中,一直摸索着调整彼此,试探着彼此相处的方式,最终在相处经验中形成一套自己的感受世界和人际相处方式。
将父母形象吸纳进自己,让自己成为父母那样的人,进而从内部获得对父母的控制,希望从内部改变他
对于一个孩子来讲,与所恨的父母现实中抗争是困难的,但是如果将父母内摄进自己的人格结构,在幻想中从内部控制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会感觉可控得多。
所以有些人越来越像父母,是因为潜意识中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造父母,让他们变成不那么具有伤害性的父母。
让自己成为父母一样,从而避免分离,越不安全的孩子越难完成与父母的分离。
父母养育孩子的最终目标,是帮助他们成为他们自己,完成与父母的分离,让孩子最终有能力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是对于本身就有分离方面困难的父母来说,他们潜意识中会非常恐惧孩子成为独立个体,恐惧失去对孩子的控制能力,恐惧失去孩子对自己的依赖所带来的满足。
孩子很容易捕捉到父母的这些恐惧,而孩子忠诚于父母的天性,会让他努力成为父母所期待的人,他们与父母保持着一样,从而感受到与父母是一体的。
这种情况下,孩子越恨父母的地方,会越恐惧自己的分离努力会带来父母的惩罚,所以他们会更多地认同父母,从而与父母保持不分离的状态。
对于生活于父母虐待下的孩子,他们会将父母所拥有的权力,感受为一种有可能保护自己的力量,所以他们会期待自己可以拥有父母一样的权力、攻击的力量。
在虐待中长大的孩子,他们就有可能认同施虐者,成为父母那样施虐的人;
也可能会成为受虐者,他们忍受来自外界的伤害,被伤害后保持着道德上的优越感,这时他又会成为道德上的施虐者。
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很糟糕的对待,当他逐渐长大,渐渐对关系拥有更多的控制力时,会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逆转过来:他成为攻击父母的那个人,而他对待父母的方式就像当年父母对待他。他不断控诉父母的糟糕时,也将自己再次困在了糟糕的关系里。
有些人的成长环境中,对爱的表达是有羞耻感的,相反很崇尚攻击的方式。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会有很多倒错的体验:明明感觉到受伤,却被告知是在开玩笑,看得起你才逗你;明明想亲近父母,却被父母粗暴地拒绝,所以这个孩子就会感觉亲密或是爱的表达是令人羞耻的。
当孩子内心积累了太多这样倒错的体验时,他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的关系常常是受挫的,越多的受挫让他越退缩,越难回到社会中去学习健康的人际模式,也就一直被困在从父母那里学习到的方式里。
也有些人因为成长中的创伤,让他无法获得心灵的成长,他就像停留在了受伤的那个时段,不断攻击着父母糟糕的养育。可他攻击父母的方式,痛恨世界的方式,与他所感受到的父母对他的伤害如出一辙。
他就像被冻住了,没有办法再向前发展,他的控诉就像是在对父母呐喊:“我绝不让自己好过,除非你们过去不是那样对待我。”但如果仔细观察,他现在伤害自己的方式,恰恰就是他所痛恨的、父母对待他的方式。
他在等待一个完美回应他的人,一个如他所期待的方式回应他的人,否则他就无法发展自己,但现实是,那个人可能从来没有存在过,而且未来也不会出现。
图/pexels
总之,让自己变成了自己所恨的那个人,内在过程有非常非常多的可能。
我们能做的只是不断去探索属于自己的答案,不断去拓宽自己的世界,让自己积累越来越多的健康关系体验,学习到更多更健康的关系模式,可以越来越不像我们所恨的父母,从而完成对自己的救赎,对父母的超越。封面图源:《关于我妈的一切》
简单心理免费热线小程序上线啦!
有情绪困扰、压力焦虑、情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