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VS内啡肽,快乐究竟是什么?|快乐的4个层次
本文字数4000+|阅读预计需要11min
“多巴胺”能用最直接、快速的方式刺激人们的神经,为人们带来短期快乐,例如不开心时吃顿炸鸡,又或是刷2小时抖音,就可以促使人体分泌多巴胺;
而“内啡肽”则更像是长辈们所说的“先苦后甜”的果实,需要人们克服本能才能艰难获得,例如“痛苦”健身或学习后获得的快乐,属于延迟满足。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舍弃短期的“多巴胺”快乐,转而投入对“内啡肽”的追求,甚至出现了“年少只知多巴胺,中年才懂内啡肽”的网络梗。
图/《法兰西特派》
今天,陈丽华咨询师就和大家聊聊什么是快乐,以及快乐的层次有哪些。
什么是快乐?如果你问一百个人,会有一百个答案。
意识层面所体会到的快乐,具有实物性或者指向性,比如我们可能因为获奖或者得到某种成功,在事业上取得某种成就,得到好的学习成绩、工作绩效等等,而感到幸福或快乐。
纯粹的吃喝玩乐享受型满足。我们最初的原始快乐来自于吮吸母乳,口腔的满足让婴儿阶段的我们获得很多快乐。这个阶段的快乐与身体的非言语化感受相关,常常在吃喝拉撒睡之间感受到一种自以为是的掌控感,好像一哭,就能“使唤”他人为自己服务。
如果在成长过程中,养育人过于溺爱,助长这种“全能幻想”的延续发展,会成为某些人的一生的伴随,“求而不得”便成为不快乐的重要来源。原始快乐深植在我们的内心幽径之处,并在日常生活中被发扬光大。
如果你稍微留意一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或者傍晚6、7点各种食肆的人声鼎沸,也就能明白口腔的原始满足带给人的快乐是多么直接且粗暴。
图/《舌尖上的中国》
除此之外,还有抽烟、嗑瓜子,以及遍布大街小巷的奶茶店......无不把口腔的满足赋予登峰造极的位置。
当然,稍微留意,也会在隔代抚育中看到因为爷爷奶奶对食物缺失的恐惧,常常追着孩子吃饭,努力把孩子养得白白胖胖,并以此为自豪,其实这是他们在满足自己口欲快乐的替代。
原始快乐的特点在于容易获得,同时又起源于个人发展历史中最深远的婴幼儿期,常常让人着迷甚至上瘾而不自知。这些特点让原始快乐的源头就像一个泥潭,越挣扎陷得越深,比如烟瘾、酒瘾、赌瘾、性瘾......
2. 社会化的快乐
养育过孩子的都知道,3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小主意。训练如厕是孩子社会化的开始。这让很多孩子很不爽,因为不舍得。
拉出来的粑粑是属于自己的,能看到自己的东西很激动,可是大人却要把粑粑冲走或倒掉,孩子内心的挣扎是大人们无法理解的——就是无法理解这些“小恶魔”快乐的源泉。
被倒走的粑粑就像被剥夺的快乐,但随之代替的是夸奖与鼓励“宝宝真棒!”“好厉害的小宝贝”……孩子发现原来这样做爸爸妈妈会高兴,于是,得到鼓励与认可让小宝贝做得越来越好。
独立吃饭与完成上厕所都是个体化的展示,这也是社会化快乐的起端。获得认同与赞扬,让处于原始快乐的孩童似乎得到了升华。这个升华几乎和说“不”的能力一起到来。因为拒绝也是快乐的一种,因为边界开始出现,“我”开始建立。
社会化的标准慢慢随着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教育过程逐渐建立,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习得社会化快乐的模式,成为社会一员,在人生的舞台上游刃有余的“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家庭中的父亲或母亲,女儿或儿子,职场上的老板或员工......享受这些角色并由此获得这些社会位置带来的快乐。
当然,有一部分人在需要获得父母以及外界大众的认可与赞扬而迷失了自己,被各种社会标准绑架,成为有血有肉的“机器人”,为符合社会标准而成为社会标准。
当人生只有框架而内在空虚时,社会化快乐就像久旱土地上星星点点的露水,无法真正滋养内在。
3. 自我意义的快乐
追求自我意义的快乐,是许多人终其一生的目标。这个层面的快乐,核心是自尊的满足,表现形式是专注。心无旁骛的体验让一个人感受到世界的宁静与安详;这个时候,只拥有自己,无他。
很多人的精神乐园流离失所,就像拥有很多的房子,却没有家一样,一直流浪在寻找内心家园的路上。
成熟的内在往往与自我意义的快乐相联系;这个时候,原生家庭的告别,自身的独立,边界的完整都无不一一给予回馈。
人生经验的品质是需要在节制中获得,节制不是不作为,节制是不轻易浪费自己的生命,学习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创造乐趣。只有找到自己可以全身心投入的感受,才能在全身心的投入中割舍日常生活中众多的犹豫与忧郁。
自我意识的快乐有着无与伦比的忘我,这种忘我来自于对自我的充分认识与体验。
作为哺乳动物的人类在不过百年的一生中花费将近二十年用于成长,不但身体机能的成熟,更重要的是心智的发展,自我在螺旋式上升中越来越复杂与精致,一再的颠覆、一再的重建、一再的冲击、一再的整合,攀爬出来的往往是一幅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焕然一新,纯粹的快乐并非没有,只是需要经过刀光剑影的分离与痛定思痛的决裂。
图/《春天的快乐》
4. 潜意识的内隐快乐
1920年,弗洛伊德在《超越快乐原则》曾描述过一个孩子不断把球扔入篮子里,但每次都扔不准,于是,不断的捡球、扔球……在这段描述里,孩子的快乐在于他不断重复带来挫败的过程,只为找到可以不再挫败的体验。
不断重复让孩子体验到不会失去,从而感受到“自我保存”;在不断重复中找寻到出路使孩子体验到自己可以成为某种情景的主人,即使不断挫败;这种从被动性向占统治地位的主动性转变的过程中,无疑为人生的风雨之路带来彩虹之笔。
这种体验不断发生,一旦找到可以不再挫败的体验,相当于用自己的方式修复了情结或创伤,从而得到无法替代的内隐快乐:我靠我的能力成为了我自己。
这是名副其实的偷着乐,表面却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不断扔球),周围的人还为此焦虑不安(怎么总是扔不进,要不要帮帮他)。
这种偷着乐与在人生这场打怪升级的游戏里通关的愉悦息息相关,其中的快乐只有沉浸其中之人才能获得。
如果你是一位家长,看到这里,不知道会不会对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挫折能有新的认识。
不少焦虑或心急的家长无法忍受内心的煎熬,会使用粗暴直接的方式满足孩子,表面带给孩子暂时的快乐,却剥夺了孩子的内隐快乐。内隐的快乐无影无踪,需要时间、需要空间、需要过程、需要对内心世界的扩展与细化……家长能做的只是观察与耐心。
看到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要给予足够的信任,才能不主动干预,这里说的主动干预不但包括否定、打击还包括过度称赞,都同样是对孩子成长的不同打扰形式。
要读到这里还不是十分清晰的话,我想借助一个具体的例子谈谈。
例如:阿斯伯格症,有很多人会认为它只有某一个定式,比如无法与人交流。实际上在我们的人群中,有太多太多“高功能的阿斯伯格症”。这些人就像潜伏在我们人群中的“外星人”一样,具有高敏锐性,他们尽量屏蔽周围对他们的影响,同时不断影响周围。
他们的高功能在于他们知道怎么才能获取他们想要的,但内在仍然是阿斯伯格症,这就是说即使获得了很高的成就或很好的社会位置,他依然无法发展跟别人的关系,不知道怎么去面对关系,不知道怎么样去建立关系,更不知道怎么去维系关系。
所有都是以功能化的发展来替代内心自发真诚发展关系的流动性,或者说生命力部分被遏制在最初萌芽阶段,更多的是用一种表象化的高功能形式来掩盖住内心的脆弱和无力。
了解自己的快乐机制
我们了解自己实际上在了解什么?了解每个人独特的快乐机制。
我们深入了解自己的快乐机制,相当于我们知道自己的心理发育水平卡在哪里。或许我们已经长成一副成人的脸孔,按照很多社会规则生活,作为一个社会人活在这个世界上。
但是我们仍然有一小部分甚至很不小的一部分心理发育是卡住的,而卡住的部分常常需要我们花费很大的心力,花费我们大量的人生时间去克服、去冲破,去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有时候快乐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也是一件很沧桑的事情。
当我们能知道这个快乐会跟我们的心理发育水平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快乐这个指标,无疑就像我们在人生路上往前走的一个指示标,他让我们的心理发育能够不断的冲破和到达更高的一个阶梯,而不同的阶梯,当然也有不同快乐的享受和不同快乐的追求。
有些人总爱做别人的婚姻里做“第三者”,有些人总是不断在婚姻中出轨......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认为只要教育TA,用道德的评判,举着道德大棒,就可以让这些人有所改变;而从未想过,或许在这些人的内心深处,在TA目前卡住的心理发育水平上,一定是有一些东西让他无法逃脱的,比如说某些暗戳戳的快乐。
这些快乐是他需要通过这些外在行为得到一个内在满足。
满足什么?比如打破禁忌的快乐。如果这些部分能够被当事人看到、理解、明白他真正在做什么的时候,其实大部分人是不愿意把人生蹉跎在纠缠中,把岁月耽搁在无谓的挣扎里的。
停留还是往前走,在于“心”之所向。
某些人在某个位置看起来是身不由己,这种身不由己,不来自于他想这样,而是他不得不这样,或者说他想这样,因为里面真的有一些很隐秘的快乐,就像有些人在人际关系中通过施受虐等常人所无法理解的方式得到他的快乐。
只有当这些快乐的部分,这些获益的部分被看到,甚至被替代升级,这个时候我们才有可能有一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