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场丨资本赋能生命健康产业,创新驱动无锡医药未来

同写意 2023-01-13

2021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花絮视频


会议现场


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唯有创新与合作才能赢得未来——不论是万众瞩目的特效药开发,抑或各国你争我赶的疫苗竞赛,无疑都成为这一潮流的佐证。而随着我们迈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健康中国2030”目标近在咫尺,生命产业蓬勃发展。
地方层面,生物医药也备受追捧。截至2019年底,全国387个国家级产业园区中,至少有一半将该领域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无锡,即是其中代表之一,生物医药已被纳入太湖湾科创带建设规划“头号战略产业”。



4月22日,2021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正式开幕。本次大会由无锡市政府主办,战略合作方包括中金公司、阿斯利康、高瓴创投、泰格医药、云锋基金、弘晖资本等机构,同写意新药英才俱乐部负责会议策划和会务实施。
主旨论坛现场
资本赋能产业,创新驱动未来。在前日由同写意新药英才俱乐部发起人程增江博士客串主持的2021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领袖峰会之后,大会继续立足无锡如何成为生物医药产业高地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22日,大会上午的主旨论坛,政府领导汇聚一堂,知名专家学者云集,为深刻把握国家健康产业政策导向和全球生命健康创新发展趋势献言献策;下午三场平行主题会议,围绕医健产业投资与合作、构建医药协同创新生态、智慧医疗趋势与未来等话题,开展前瞻性、权威性、预见性的交流对话。
除了四大投资机构、多位院士、百余位产业领袖深度参与的主旨论坛和主题会议。23日,阿斯利康、复旦大健康、泰格医药、云锋基金、弘晖资本分别开展各自的生态活动,推动产业形成闭环。
本次大会无论从嘉宾阵容还是从话题的前瞻性、权威性、预见性来说都将是中国医健产业的一次盛会,也必将引领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医健创新与投资的风向。


大会致辞


何维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务副主席

生命健康保障的科技创新,既是未来产业革命的制高点、动力源,又是民生福祉保障的重要方面。



吴永宏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吴永宏在致辞时希望无锡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强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企业合作交流,加快汇聚高端资源——更高水平推进重大平台建设、更大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更加精准培育重点企业、更加注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黄钦
无锡市委书记

期待与会嘉宾深入研讨、广泛交流,让生命健康产业插上创新和资本的翅膀;欢迎广大医药企业和行业精英来无锡这片热土投资兴业、创新创业,携手绘就“大健康产业看无锡”的崭新图景。



大会报告


杨胜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管司副司长

国家药品审评审批相关政策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管理司副司⻓杨胜,对国家药品审评审批政策做相关解读。


 
樊春海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

国家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


转化医学:从理论到实践


转化医学不简单等同于医学成果转化,而是联通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桥梁。在高校,转化医学重大设施是国之重器,目前为止我们已初步建成大型设备规模化、平台功能集成化和技术能力系统化的新兴转化医学,并产出诸如“交大诊疗方案”等几方面代表性成果。造福人类是转化医学真正的使命,从科学角度来突破癌症、突破重大疾病的威胁,而不仅是满足一个成果的简单转化。



董国群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上市最新政策解读


科创板承担两大使命,一是落实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强国战略,二是发挥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目前,科创板已成为A股的重要力量和中国科创力量的汇聚高地。随着境外上市创新药企也不断回流,科创板也正成为新兴地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上市中心。科技创新是不断发展的过程,科创评价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持,续评估并动态调整。上交所同步修订的相关规定,明确了不简单以相关指标作为判断依据来判断企业科创属性。



李辉
深圳证券交易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创业板最新政策解读


资本市场是生命健康领域创新与产业重构的关键助推器,与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形成最优配置,为加速该领域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源泉和动力。作为资本市场建设者,服务生命健康产业生长壮大义不容辞,深交所助力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包括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推动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平稳落地、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来加速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



楚钢
中金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首席运营官

生命健康领域可持续性的价值投资战略


医药产业抗经济周期强,持续受资本市场追捧。近几年,本土创新能力提高,很多企业已开始得到国际认可,加速布局前沿开发的企业将脱颖而出。其次,进口替代是今后可持续的投资机会,国产化空间和机会也很大。数字化方面,包括医生、患者、医院、医疗服务领域都参与其中,潜力可期。而随着健康意识和消费意愿提升,医疗服务行业迎来消费升级和需求放量,这一趋势已发生在口腔、眼科、妇产和早筛等领域。



王磊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

双循环背景下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目前,阿斯利康在无锡的生产基地和物流中心正向全世界70多个市场输送优质药品,在无锡的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健康物联网创新中心的发展,都离不开无锡政府的引导和大力支持。如果要为无锡献言献策,我希望能有多家像阿斯利康、药明康德、药明生物这样的“马车”拉动无锡的生物医药发展。地方层面上,无锡各区尽可能做到错位布局,充分利用半导体产业的优势,和医药健康产业进行对接。最后要关注人才引进,让资本和龙头企业的生态圈有归属感。



圆桌对话


从左至右依次为何为无、易诺青、叶小平、黄潇、王晖

圆桌对话:资本助力医健创新


【主持】

何为无:ETP致和康道投资创始人


【嘉宾】

易诺青:高瓴联席首席投资官、合伙人

叶小平:泰格医药董事长

黄 潇:云锋基金执行董事

王 晖:弘晖资本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从左至右依次为邓天敬、吴晓滨、成明和、刘毓文、张晓夏

圆桌对话:预见属于未来的健康产业


【主持】

邓天敬:炎明生物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嘉宾】

吴晓滨:百济神州全球总裁

成明和:迈瑞集团副董事长

刘毓文:薄荷基金创始人

张晓夏:香港交易所环球上市服务部副总裁



主题会议

 

投融资会议:资本赋能科技创新


协办单位: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部分嘉宾合影

精准化和智能化是未来智慧医疗的标准和趋势。当前,中国智慧医疗发展涉及患者服务、临床诊疗、医院运营管理、区域医疗协同和家庭健康等多个领域。


中国医疗健康市场正在快速发展,数字化渗透率持续提升,例如线上成为重要的服务供给渠道,医疗应用场景AI化加速,数据驱动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保障体系更加多元化。这些革新的目标,将是可及的服务、高效的管理和科学的治理。


2020年,新冠疫情已成为行业数字化变革的催化剂。越来越多的CRO和制药公司、领先技术企业在研究下一代的临床试验技术,临床试验生态正产生巨大的转变。疫情新常态下,全球医疗行业在数据、科学和技术上也在加速总结和反思,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平台将迎接更大的挑战,例如数据和分析能力、对数字化的医疗洞察以及安全、可信、合规。


在院外,中国医疗整体将从疾病治疗延伸至疾病关怀,国内患者的院后管理仍是一个待完善的市场。随疾病谱及治疗模式的变化,由医疗机构主导的传统院外管理方式呈现出多方面局限性,数字化院外管理开始崭露头角,成为提升患者生存获益的一剂“良方”。




创新医药会议:创新药开发新模式


协办单位:同写意新药英才俱乐部



部分嘉宾合影


近年的全球数据显示,新药研发成功率已从10%下降到2%—3%,创新药开发之难可见一斑。2016年,我国药品监管机构首次提出“创新药”概念,变“中国新”为“全球新”,药企进一步推进面向全球的创新药开发策略落地。

 

2017年中国加入ICH后,产生巨大效果——数据互认,极大加速了外国技术和产品进入中国。而“走出去”方面,截止目前,共有9款中国公司开发的创新药在美国申报上市,其中艾巴利珠单抗、泽布替尼、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3款已获批。可以发现,“自主开发+授权合作”逐渐成为创新药国际化的重要战略。

 

赛道选择上,ADC药物和mRNA今后价值巨大。当下ADC市场规模将近30亿元,预计到2026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64亿。而基于mRNA的药物,已被广泛证明是一种富有前景的免疫治疗手段。技术的进步和升级,使基因翻译和体内递送中存在的低效率问题得以缓解,同时改善了mRNA的免疫原性——这些在未来创新药开发中都尤值关注。

 

在药物临床方面,伴随诊断能起到规避毒性风险、筛选特定的患者群体、提高药物的临床应答率等作用,也逐渐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趋势。




智慧医疗会议:智创医疗未来


协办单位:中欧校友医疗健康产业协会


部分嘉宾合影


精准化和智能化是未来智慧医疗的标准和趋势。当前,中国智慧医疗发展涉及患者服务、临床诊疗、医院运营管理、区域医疗协同和家庭健康等多个领域。


中国医疗健康市场正在快速发展,数字化渗透率持续提升,例如线上成为重要的服务供给渠道,医疗应用场景AI化加速,数据驱动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保障体系更加多元化。这些革新的目标,将是可及的服务、高效的管理和科学的治理。


2020年,新冠疫情已成为行业数字化变革的催化剂。越来越多的CRO和制药公司、领先技术企业在研究下一代的临床试验技术,临床试验生态正产生巨大的转变。疫情新常态下,全球医疗行业在数据、科学和技术上也在加速总结和反思,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平台将迎接更大的挑战,例如数据和分析能力、对数字化的医疗洞察以及安全、可信、合规。


在院外,中国医疗整体将从疾病治疗延伸至疾病关怀,国内患者的院后管理仍是一个待完善的市场。随疾病谱及治疗模式的变化,由医疗机构主导的传统院外管理方式呈现出多方面局限性,数字化院外管理开始崭露头角,成为提升患者生存获益的一剂“良方”。




写意会务




同写意秘书处专职团队



精彩花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