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one’s a Curator | 人人都是策展人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Arts & Collections Co. 所有,若您希望在您的线上或线下出版物转载我们的文章,请扫下方二维码联系我们。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美国电影制作人Christopher Borrelli早在2013年就发表了关于英文中“curator”这个词被广泛传播和运用,在欧美市场变得有些陈词滥调的现象。他提到:
“饮料品牌红牛最近举行了一些和街头艺术家合作的相关活动,但是该品牌并没有用‘组织’或者‘举办’这样的词,而是选择用‘curates’代替这些动词,表示他们推出了这一系列活动。同样地,美国女明星Blake Lively宣布她的第一家生活方式品牌公司的时候,也用‘curate’代替其他动词,体现她的公司宗旨是想要为大家打造更多美好的人生。据我个人经验而言,有一次我在餐厅点了一盘芝士,但是在菜单上我发现除了说明这个芝士是被‘curated’以外,找不到任何这个芝士的‘产地’或者‘生产商’有关的信息。”
▲红牛品牌活动Red Bull Curates Canvas Cooler
在Christopher Borrelli看来,现如今人人都是curator(策展人)。如果你在电脑里有一个音乐播放列表,其中的每首歌都代表了你自己一个故事,那就说明你“curate”(策划)了这一系列音乐。
所以,“curator”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何意义?是否人人都可以成为“curator”?
首先,我们要聊一聊“curator”的最基本含义。
当你在google上搜索“curator”,会看到解释:A keeper or custodian of a museum or other collection. 中文意思是,博物馆或者其他藏品的管理人或保管人。所以在比较通俗和传统的意义上来说,“curator”这个词在西方语境中代表“策展人”,意指在美术馆、博物馆和图书馆等机构策划展览,决定文物呈现方式的工作者,为艺术品的内容和鉴赏方面提供专业知识。策划展览不仅仅反映个人的兴趣爱好,它更多地包含了学术、框架思维和讲故事等多方面的内容,和我们生活里的一切事物息息相关。
▲美术馆策展人
而当你翻阅字典,你还会看到其他一些有意思的解释,比如“curator”也指代动物园的负责人。所以另一个角度来说,“curator”有着照顾或监督某事的含义,其中重点强调的是对物体的保护。
▲Elmwood Park动物园的curator(负责人)
但是,为什么这样一个听上去较为严肃的词,会被各行各业的人借鉴?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需要归结于便利的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由于网络让许多信息垂手可得,产生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例如在网上随处可见的朋友或者陌生人的评论,使得博物馆可提供的专业信息少了一些“特权地位”。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和想法的获得途径变得更广泛,跨度更大,“curate”(策划)的定义在博物馆中显得不够灵活了,“curator”(策展人)的定义已经被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发散思维再定义。
意大利策展人、编辑和作家Paola Anteonelli曾经在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组织了一场私人沙龙活动,邀请了四个嘉宾,召开了一个跨学科小组来探讨在艺术界备受争议的术语词“curator”的现在和未来。嘉宾中有MoMA首席策展人Ann Temkin, 作为传统策展人的例子;流行博客Brain Pickings的精英博主Maria Popova,作为有能力向我们提供“curated”内容的互联网的代表;传媒教授Jeff Jarvis,提供了关于记者如何“curate”新闻的观点;还有最具挑衅性的嘉宾,超级流行音乐制作人组合Stargate的成员之一Erik Hermansen,发表关于DJ文化也可以是一种形式的“curation”的言论。
▲Paola Anteonelli
在这场活动中,所有的东西都是“curated”(策划过的):嘉宾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而受邀的观众也是因为他们各自的观点和角色被选中。
▲Paola Antonelli在MoMA的私人沙龙活动进行发言
Ann Temkin展示了作为一个传统策展人的工作内容,例如她通常需要精挑细选出好的艺术品进行策划和布置展览。对于像她这样的视觉艺术策展人,最不关心的就是文字类的工作;Jeff Jarvis则指出如今记者的地位已经不如以前,同时媒体工作人员喜欢把自己称为是信息的curators(策展人);Maria Popova的言论最没有争议,她认为curators(策展人)最基本的素养就是沟通,去挖掘未知的工艺品和信息,让curation(策展)成为创造力的新主导形式。我们是生活在寻找文化的年代,而不是一味去浏览已有的信息。所以对这位博主来说,传统概念里的信息并不是非常重要了,她的curation(策展)是创造新知识的;在最后,作为一个流行音乐的创造者,Erik Hermansen强调他通过把节拍、乐器和歌手组合到一起,创作出一首歌的行为,就类似于curator(策展人)在博物馆策划出一场展览。但是他强调,这中间的结果是很不同的,因为他认为他的创造力相比较博物馆中的策展人,针对更广泛的受众,他的品味已经成为数百万人的品味。
总的来说,不同职业背景的人对“curator”的理解和表现形式都大不相同。
更有趣的是,写作研究学者、教授和作家Liz Rohan通过观察“收集”和“组织”这些行为模式,从教育的角度阐述了她对“curator”的理解,探索了学生们是如何从他们的兴趣爱好,甚至是一些冲动行为中去建立起自己的个人素养和文化的。
她为学生们分配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内容,比如询问他们自己是否有任何收藏音乐专辑、童年纪念品、日记、杂志期刊或者收据的习惯。Liz Rohan从他们的这些收藏品中寻找出他们的各种行为模式,并且通过观察去发现是否这些学生的个人经历反映了主流文化的影响力。她认为学生中有些收藏是有意识地进行的,很显然地建立了一个自己的文化体系:比如在相册中把照片一张张排列整齐,主要目的是为了讲述一个故事,让这本相簿成为一个“可以讲故事的”相簿,是为了记录和记住这些记忆。而其中有一些收藏则是比较随意的,毫无意识的,就像我们垃圾桶里的垃圾或者办公室的公告板一样。
▲童年时期的私人相册收藏
Liz Rohan认为学生们的这些收藏的灵感都来源于他们“童年时代的自我”,这些音乐专辑、相册或者是童年纪念品都是属于学生们的艺术品,是一种“协作”:这些被收藏的物品都各自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比如当一张音乐专辑变成一个学生的音乐收藏,存在于一系列专辑中时,它早已经失去了自己本来的意义,而是获得了新生命,被重新发现、重新思考和重新理解。
在这里,curator(策展人)和观众可以是一个人,也就是学生自己。当这些学生们的私人收藏行为变成一种艺术实践,一项创造性的努力时,这样的行为也可称为curation(策展),因为这样的过程不仅包含了创造性的思维模式,也是一种让自己学习和认识自我,保持谦逊的方式。
“Curator“这个词确实制造了很多争议性的话题,因为如果人们过度得使用这个词,或多或少会让那些在博物馆里认真工作的策展人们少了一些名号上的权威性。但实际上,将“curating”正确地应用到其他学科和职业领域,鼓励每个人更留心生活,富有更多创造力,更有心得把自己的思维和信息分享给别人的时候,那么或许人人都是策展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