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众网林忠礼:商网信息流式改版未必适合传统媒体

2017-05-07 张少杰 传媒大观察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总经理林忠礼(题图)


编者按:媒体深度融合、全面转型正成为中国传媒业的最强音。作为国内成立最早、最具影响力的媒体行业垂直门户和定位于“影响拥有影响力的人”的“媒中媒”,观媒已连续举办两届观媒峰会,引发行业广泛讨论和关注。第三届观媒峰会于2017年5月27-29日在上海召开,峰会前,传媒大观察(ID:bigmedianews)特别策划推出《媒体深度融合对话》栏目。本期对话邀请嘉宾为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总经理、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大众网董事长林忠礼。


Q:建设“中央厨房”几乎已成媒体融合的标配工程。除了央媒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这个“样板间”外,各地“中央厨房”建设也是亮点多多,比如浙江日报的“大编辑中心+垂直采编部门”模式,湖北广播电视台的“长江云”。在这些模式中您更认同那一种?您心目中的“中央厨房”应该是怎样模式?


A: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任务,各地各新闻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积极探索融合发展路径。浙江、重庆、深圳、湖北等报业集团纷纷推动“中央厨房”建设,统筹采编资源,打通报、网、端、微,推进融合传播能力建设,通过内容与技术双轮驱动,带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此长彼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中央厨房”,本质上是对新闻生产的产业化重塑,在建设中应注意:一、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依靠内容优势才能赢得发展优势;二、“中央厨房”建设,关键是体制机制的突破,重点是观念理念的转变,核心是人的融合,通过改革再造采编发流程,加强全媒体队伍建设,推动内容生产向新媒体、融媒体转型;三、各媒体应充分结合自身实际,该统的统,该分的分,探索有自身特色的融媒体采编线路、指挥路线、多平台协同路线,通过新闻大数据、智能化技术的支撑,最终实现全媒体信息采集、全媒体产品生成、全媒体渠道传播、全媒体平台发布。


媒体深度融合,没有现成的经验照搬,没有成熟的模式复制,无论是“融媒体中心”“大编辑中心+垂直采编”,还是“长江云”“融合云”,都是充分结合自身实际的结果。近年来,大众网也以“中央厨房”为指引,大力推动融媒体报道创新,以高度扁平化的管理统领内容生产各环节,以技术打通多个传播平台,建立起一次采集、多产品生成、多平台发布的高效运行模式。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大众融媒的力量再次得以全面施展:记者以专栏对深度报道进行个性化包装,编辑、评论、美编等多平台跟进,将海量碎片化报道与独家深度相结合,生产出一大批政治鲜明、扎实厚重、细腻活泼、生动直观的优秀报道,网、报、端、微全面开花,用“融报道”唱响山东好声音,并实现了与母报大众日报的报网联动、深度融合。


在这融合的大时代,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媒体既要积极主动变革,又要充分结合自身特色,才能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上走稳走快走好,为党的新闻宣传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Q:媒体融合中不少传统媒体都建设了新媒体,但很多最终都流于形式。大众网的新媒体发展模式是怎样的?运营情况如何?


A:新媒体的发展,需以产品为主要载体,在内容和经营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少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发展并不顺畅,大多是没有找到能够有效支撑产品和产业发展的模式。


大众网作为大众报业集团的新媒体品牌,自出生起,就拥有强大的新媒体基因,近年来,更是积极探索新媒体发展模式,把握网络传播规律,目前已基本建成了以主站为基础、以山东手机报和“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为延伸、以全省17市地方频道建设为保障的互联网矩阵,形成了覆盖山东、辐射全国的主流舆论场。


两网(大众网、掌上大众网)一报(山东手机报)一端(“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一刊(大众舆情参考)一社(大众音像出版社)一屏(城市大屏联播网)两平台(大众海蓝电子商务平台、大众信息产业电子政务平台),形成了上下联动、固定移动结合、纸质网络互补、室内户外并行的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传播体系。


截至2016年底,山东手机报总用户数突破3500万,2017年要突破5000万,“山东24小时”客户端下载注册用户突破250万,大众网网站深度影响亿万级用户,网站综合传播力连续多个月份位居省级新闻网站传播力榜单首位,并蝉联中国新闻网站综合传播力前十强。在经营方面,以“互联网+活动、+产品、+平台”等特色营销统领运营,深耕行业,精细服务,精准投放,全媒体全案营销转型突破,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两翼齐飞”,经济效益继续呈现较高速增长。


Q:大众网的上市准备工作情况如何?


A:按照加快推进省属文化企业上市的部署要求,在省委宣传部、省网信办等主管部门和大众报业集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奋力推动筹备上市各项工作:完善企业结构,规范公司治理,梳理产业布局,培育和打造新的业务增长极。


2016年,公司上市筹备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6月28日,集团IPO申报材料被中国证监会受理;7月1日,上市信息被正式披露,进入上市排队阶段。今年3月22日,集团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反馈意见通知书》,上市工作再进一步。


Q:作为一种“老”的“新”媒体,山东手机报的新闻如何做到最快最全触达用户?“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的运行情况如何?


A:从全国各地开始规模化推广到现在,手机报已畅行10余年,近年来又饱受WAP、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冲击,移动互联浪潮带来一片唱衰之声,但大众网始终坚定信念,坚守主业,毫不动摇地推进手机报的融合和创新。


一方面,大力拓展用户,2016年8月,山东手机报被省里明确为“具有党报党刊性质的新型主流媒体”,市县专刊在全省迅速推广,用户规模突破3500万,到2018年有望突破6000万用户,山东手机报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新闻宣传、舆论引导和舆情管控的重要平台,是山东人了解时事资讯和本地生活服务的第一窗口。另一方面,不断丰富传播业态,细分读者群,实现信息的快速、精准传播。山东手机报建立起“短信+WAP+彩信”的多样化传播形态,以“短信快讯”作为提高时效性和应急发布的重要手段,将重大突发事件或生活提醒第一时间送达用户手中;注重产品细分,推出覆盖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县域报、企业报、行业报等,形成了手机报集群。


“山东24小时”客户端是大众网继山东手机报之后推出的又一款移动端产品,于2014年6月上线,以山东新闻和本地生活服务为主打,突出地域性,不断增强用户粘性,以优质的内容赢得数十万计的日活用户,目前成为山东省内日活量、月活量、评论量、转发量绝对领先的新闻端,跻身全国新闻网站APP排名第一方阵。


Q:如今在媒体融合转型中很多门户都发力打造了自己的移动新闻客户端产品,大众网发力移动端打造了哪些产品?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您对网站传统的PC端和移动端建设分别有哪些思考?


A:在PC端、移动端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大众网提出了“固报、强端、融网”的六字诀,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推动实现影响力再造:


全面融网。统筹发展“以PC端为大本营,以客户端为第一增长极,以手机报、论坛、微信、微博为传播第二原创,以培育公众号为第三梯队”的新媒体矩阵,打造立体传播新格局,塑造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口碑和影响力。


固报强端。在移动端,大众网稳固手机报这一传统优势不动摇,紧抓客户端这一新兴载体牵引媒体转型,同时,积极发展立足于山东省内17城用户需求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建立起覆盖全省的新媒体产品矩阵。报、端、两微全面下沉,带动内容、产业、服务向地市、县区拓展,以高度的本地化、贴近性、服务性快速占领山东市场。


坚守内容。坚持优质内容是核心竞争力,报、网、端、微各媒介资源的创新,都要坚守底线,不碰红线,坚持生产高质量的新闻产品。


持续创新。在编发环节,重新定义编辑属性,提高编辑的整合力、聚合力、评论力;在页面呈现上,PC端向轻型化改造、社交化延伸,向社交化媒体开放入口倾斜,使得新闻资讯能更容易被分享;在个性化表达上,图表图示、动漫、微端、VR、直播、航拍等,都成为大众网原创报道的生产要素,   ”(微博、微信、微视、微刊、客户端)成为大众网原创报道的“标配”。


Q:前不久搜狐首页改版放弃海量新闻模式,引入机器推荐。这种门户改版新模式,是否大众网以后也会尝试?您认为传统主流媒体网站是否会往搜狐这种模式转变?


A:搜狐首页改版,采用“信息流”的形式呈现,并引入机器推荐模式,这一做法在移动终端已不算新鲜事。搜狐将其引入到PC端,是对信息技术深入介入新闻生产和传播的一种主动适应和求变追随。改版的优点显而易见:在视觉体验上,更符合移动时代的用户阅读习惯,简洁、清爽、舒适;在平台技术上,有利于稿件的集中采集和多平台一键分发,有利于解放编辑力;在内容层面上,通过大数据、算法、用户画像等,有利于发现用户的阅读需求,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


但个人认为,这一模式是否适用于主流媒体网站尤其是门户网站的首页,还有待商榷:一、改版后,网站首页的承载力被严重削弱,以往能承接大量新闻和广告的首页首屏,如今仅剩寥寥数条,更多优质内容和广告资源无法得到有效曝光;二、“门户”的定位似乎难以找到落脚点,过去搜狐、网易、凤凰、新浪四大商业门户,靠不同的定位和编发风格在互联网时代成为霸主,此次搜狐改版,门户的属性已难觅其踪,在内容风格上也必然会留下浓重的技术痕迹;三、改版后用户从原来的海量阅读,变成了偶遇式阅读、兴趣式阅读,对已形成阅读定势的老用户来说,这或许会是一种“伤害”,当阅读习惯不再,用户也会随之流失。或许,传统主流媒体网站可以尝试在二级频道探索推进。


Q:媒体融合关键在人才,您怎么看待最近几位门户总编离职的现象?


A:近两年,媒体圈高层 “跳槽”的现象屡屡发生,甚至有调侃称“铁打的媒体,流水的总编”。这种现象级事件,暗合着媒体变革下整个新闻行业和从业人员的激荡:一是传统媒体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内容优势被移动互联网、自媒体、社交媒体蚕食,媒体人才在加速流失,广告经营上也出现断崖式下滑;二是话语体系的解构,在这个人人都能发声的时代,传统媒体的新闻把关人的重要性被消解;三是商业的力量推动变局。在三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总编离职或者高层人才的流动,是非常正常也是不可避免的。


近年来,大众网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注重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以“责任至上、创新发展、开放合作”的价值观形成了大众网乃至于网媒集团独特的精神标志。我们通过内部挖掘培养人才,通过特殊政策引进人才,不断鼓励员工敢于冒尖冒险,鼓励大家进行颠覆性改革尝试,为每一位员工提供施展才华和理想抱负的舞台,搭建公平、正义的成长成才环境。


Q:今年两会高科技采访设备“钢铁侠”爆红媒体圈,但也引发不少争议。您怎样看待当前媒体在重大新闻报道上过度注重技术比拼的现象?


A:2014年的谷歌眼镜、2015年的自拍杆、2016年的VR眼镜,2017年的“钢铁侠”……近年来,网络一线记者们在报道中频频祭出“神器”,这种“拼”劲儿,让人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得到。


在融媒播报、技术革新的大背景下,各大媒体纷纷追求报道创新,对科技产品的追逐也渐成常态。当一种新型报道方式出现并被用户追逐和认可,当重大新闻报道只有极少数记者参与且需要通过多种方式为多个接口提供信息时,唯有“神器”,能够承接这一期待。


至于这种“神器”到底是高效多能的报道手段,还是哗众取宠的媒体作秀,是该批评还是值得推广,恐怕还是要看媒体人最终的使用效果,看其对报道是否有真实的辅助提升功效。


Q:您的2017媒体融合关键词是什么?请做简要解读。


A:“整合、融合、提升”,是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2017年的关键词,也是我们深度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词。


这一年,我们分散的各个平台、渠道需要整合融合提升;我们分散在各个平台及渠道的影响力需要整合融合提升;我们的影响力和资源变现能力需要整合融合提升;我们聚合起来的资源需要整合融合提升;我们的体制机制、队伍建设、企业文化需要整合融合提升。一句话,我们的各种能力需要再提升。


这一年,我们提出了“坚定厚植内容优势,做大做强集团影响力;坚定深化运营转型升级,做强做大做优健康多元的产业格局;坚定推进技术研发创新,推动集团创业创新;坚定事业发展信心,为推动上市和对标超越奋力前行”的企业总体目标,整合、融合、提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


注:本文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往期回顾

北方网韩颖新:不能完全靠机器推荐

大江网练蒙蒙:始终会坚信内容至上

华龙网李斌:中央厨房可常态化运行

东方网徐世平:红日计划扶持自媒体



报名请长按此二维码并扫描



[观媒推荐]

河南报业成立宅配联盟

东方网推出“红日计划”

华龙网李斌谈中央厨房

练蒙蒙谈媒体深度融合

专家解读网信办新规

版权声明:传媒大观察公众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转载时请保留作者、来源。本公众号部分使用图片、转载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利,敬请与我们联系。

责任编辑:陈浩洲  haozhou@guanmedia.com



观媒(传媒大观察)成立于2011年2月15日,是受到主管部门、媒体总编、传媒学子等关注的"媒中媒"。

bigmedianews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