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发现了么,奥克兰热火朝天盖的这些新房,咋全长得一个样儿?!
奥克兰的住房不够用,这已经是街知巷闻的事情了。总理John Key把奥克兰称作“超级大工地”,概因到处都是热火朝天建新房的工地。和以往动不动搞几年的市政工程相比,如今建新房的效率倒是令人赞叹。在一些新开发地区,往往是“每天一个样,三天大变样”,一栋栋新房拔地而起!
“多快好省”建新房,对解决住房短缺问题来说这当然是件好事。然而仔细观察后人们开始有些困惑:这些新房长的怎么都那么像啊!在一些新区的街道,一眼望去似乎每栋新房互相之间都有亲,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真让人担心这里的居民会找不到回家的路!
除居住密度已经非常高的中区,如今奥克兰的东南西北都有一些新开发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是东区的Flat Bush,南区的Takanini,西区的Hobsonville和北岸的Albany。当然,由于地理位置不同,这些地区的房价相差甚远,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同一区域里的新房长得都非常的像!由于没有经历粗放式开发的过程,这里的大部分新房都集中在同一个时期兴建。这种集约式开发的方式导致这些新房无论在占地面积、建筑风格、室内装修等方面都非常类似。新移民们也许对这样的模式不会陌生——是的,就好比帝都、魔都的那些大型小区,高大上的那种!
在Trade Me的住房板块选择这些地区,再加上一个“Brand New”的关键字,你会发现一大波新房迎面袭来。有些新房还处在同一条街道,互相之间只差几个门牌号。记者查看了这些新房的宣传照片,还拜访了几个刚刚乔迁新居的朋友,发现这些新建住房有以下几个鲜明特征:
至少三个主人套(卧室里含卫浴),内进衣帽间;
一楼有独立出入的两室一厅;
二层楼房居多,外墙以Weatherboard为主,一部分混搭砖瓦;
门廊立柱非常普遍、上下一筒(既一楼和二楼宽度一致)的设计很普遍;
占地面积小、室内面积大:占地面积300~400平米,室内面积却也接近300平米,占地面积和室内面积几乎一样大;
前后花园都非常小,有的甚至完全没有花园,被水泥地取而代之;
现代化风格的室内装潢,大厅大厨房大卫浴,最新智能家居设备,但风格十分类似。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样的设计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市场需求。对于拿地建房的大小开发商来说,卧室数量越多,卖房时叫价越高;主人套、内进衣帽间、卫浴多,都是为“实用”二字服务;一楼独立出入的两室一厅非常受欢迎,因为很多人会将其单独出租补贴贷款;大厅、大厨房、现代化厨卫,符合大部分人的审美情趣;大量使用Weatherboard,因为建筑成本相对较低,又没有“漏水房”嫌疑;一层二层上下一筒,也是为了节约成本;至于花园非常小,一是土地越来越像小,二是新房市场的主要客户于“前后花园”的热情似乎也不高。有的甚至主动不要花园要水泥地,为的是“好收拾”!
地价越来越高,建房时注重“实用”无可厚非。但“实用”也不一定只有一种办法啊,为什么这新房长得都那么像,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呢?
华人注册建筑师大江关注这个问题已经很久了,他向记者介绍,和欧洲那些景美、建筑也美的国家相比,新西兰虽然自然环境优美,建筑物却并没有那么漂亮,无论是商用还是民用建筑都是如此。总体来说新西兰的建筑成本比较低,不仅是普通民宅,高层建筑、商业建筑、小型建筑的成本都相对较低,而这一情况在最近几年越来越严重。
大江表示,近年来,由于奥克兰房价上涨迅速,大量华人开发商进入民宅开发市场。由于市场存在刚性需求,买地建房成为最好的投资模式。这些开发商为尽快建房,尽快收回投资,为赶上房价上涨速度,开发的越来越快,成本也被压到最低:木框架、Weatherboard、建房速度非常快,形成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模式。而为压低成本,设计方面也不愿意投入太多!
大江介绍说,在新西兰,开发商在建筑设计方面有两个选择:一是选择注册建筑师,他们的设计质量更高,但也比较昂贵;二是Licensed building practitioners(LBP),LBP类似于建筑职业资格证,持有这一证书的人也有资格设计画图,而且收费较低。现在大量开发商,尤其是华人市场中大量使用的就是LBP的设计图纸。由于竞争激烈,很多设计公司都采取“以价格取胜”的战略,设计水平往往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此外,建筑行业的整体监管又不给力,导致大家都在一个低水平的基础上竞争,没有一个最低的合理质量保证。而在另一方面,大量开发商也不追求什么有个性,有品位的设计,他们只需要快!快速设计、快速审批、快速建房,再加上市场需求雷同,以至于大家都在用几份差不多的图纸,造出来的房子自然看上去都差不多了!大江强调,他不是说LBP不具备设计的资格,他想强调的是,不好的建筑现象是一个多层面因素形成的结果,一部分LBP也是促成这个结果的一部分人群而已,市场上应该出现其他的声音!
大江还指出了华人开发商的两个误区:一是算太多,往往要把资源用足,卧室要多、卫浴要多、尽量建大房,不追求材料、空间感、流动性等,“同样200多平米的住房,3房的空间感和舒适度很多时候远远超过6房”;二是设计投入太少,不愿意请好的建筑师,没有意识到很多问题都可以用设计来解决,前期投入大一些,后期收获可能会更大。没有设计的新房在市场好的情况下还可以,一旦市场不好很容易被淘汰!很多人认为这是市场决定的,是客户的要求,但大江认为这是恶性循环!他表示,有些高端客户也想要一些有个性、有设计感的新房,但在这个“不比设计,只比价格”的市场上,想要也要不到!
建筑总是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同一时期的民宅“画风”差不多并不是新鲜事。但在风格接近的大前提下,总是得保留一些个性吧!
为大家总结上世纪80年代前不同年代的新西兰民居,风格迥异,却各有魅力:
The Villa (1880s to 1910s)
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第一个10年,Villa在新西兰非常流行。大部分的Villa都是木结构的,也有极少数的砖房Villa。很多Villa至今保存良好,也有一些进行了维护和内部装修,在奥克兰的Grey Lynn, Ponsonby, Kingsland等地区,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Villa,极具时代风格。
The Bungalow (1910s - 1930s)
到1920年代初期,bungalow成为了新西兰民宅的主流,在奥克兰很多地方都能见到。Bungalow的风格和Villa有些类似,但更加开放和自由。
The Art Deco (1930s & 1940s)
Art deco是一种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从1930年代开始流行,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几乎所有的新西兰城镇都有一些 Art deco风格的建筑,尤其是1931年大地震后重建的Napier。Art deco的风格那么鲜明,以至于你绝不会错过。
The State House (1940 - 1960s)
1930年代后期,新西兰开始出现住房危机。当时的工党政府建设了大量State House,为民众提供可以遮风避雨的住房。战后由于物资短缺,很多私人兴建的住房也采取了和State House类似的建筑风格,形成了一个时代的风格。
The Seventies House (1970s- 1980s)
1970年代开始到1980年代后期,新西兰居民住宅进入百花齐放时期,各种风格迥异的民居开始涌现,而新建筑工艺的出现也对建筑设计产生重大影响。这一年代被很多人认为是建筑质量非常可靠的时期(199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漏水房),经过翻修后成为了很多大家庭的住房。
中文先驱读者微信群已经开通啦
请加先驱酱微信
先驱酱会拉你入群哦!
【重磅】新西兰总理可能是第一个开通个人微信号的歪果(外国)领导人哦!快来加我吧!
【忠告】新西兰成功人士:如果年轻时,有人给我这些财务建议就好了!
【深度】养老院虐待老人是不是个例? 为你还原真实的新西兰养老院
【好文】一位新西兰华人建筑师眼中的城市怪象:豪掷千金却无缘好品味
【焦点】奥克兰住房均价即将过百万!住房危机,需要进入“紧急状态”?
【震惊】亚洲超市这11种酱油或许能致癌!去打酱油了前一定看看这条微信!
【讨论】有多少华人用尽洪荒之力移民到新西兰,却发现忍受不了这里的“慢”……
【警惕】新西兰多处新房惊现“豆腐渣”工程!漏水房悲剧又要重演吗?
【重磅】总理驾到,专访谈焦点,呼吁华裔选民:小伙伴们,投票哦!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移民 | 房产 | 旅游 | 留学 | 教育 | 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