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第十一期:“新文科·新变革”专题
本期主题:“新文科·新变革”
主持人:宁琦
主持词:
自2018年教育部等部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并提出了新文科建设概念以来,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校对此广泛关注。新文科的提出,旨在回应时代变化对高素质人才的诉求,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彻底打破学科壁垒,从而推动文科的全面复兴和发展。新文科建设刚刚起步,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期《“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邀请4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围绕“新文科·新变革”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就新文科建设发表真知灼见,并望藉此达成更多共识,使新文科建设成为文科学者的一致行动。
「新文科建设的三个前提」
王铭玉
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会会长、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文科”建设要加强对“新”所承载的内涵的理解。“新文科”这个术语并不是一个新生的概念,然而,把“新文科”建设提升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则是我国高等院校文科建设的一件头等大事。“新文科”建设并不是搞一场“颠覆”性革命,不是要否定传统文科,而是在守正创新原则指导下的一场“接续”性革命。此处的“新”表明了今后文科建设的取向,是指在原有文科的基础上,重新定位文科的学科内涵及文科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新的建设模式,以此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满足国家的建设需求,供给社会的实际需求。
“新文科”建设要把握学科的延展、增长和突破。“新文科”的增长方式共有三种:一是存量延展的结果,主要是对一些传统文科学科,更准确地讲,是对已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本身的升级改造。比如,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传播学的内涵更加丰满,它尝试将传统新闻学与新媒体、艺术学结合起来,在“全媒体”上做文章,培养行业需要的新型传媒人才;经济学、管理学这些传统学科,积极回应能源、生态、气候等重大问题,以国家战略之需来完善学科自身建设。二是增量规划的结果,主要是指受新科技、新产业、新问题的驱动,以交叉学科为主要标志的新兴学科的生长。此类情况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文科学科内部彼此交叉,比如,语言学与相邻文科学科交叉产生了政治语言学、语言哲学、经济语言学等;二是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农、工等学科出现多种交叉学科,比如工程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生态语言等。三是学科整合的结果,主要是指多学科的互相渗透、协同攻关。比如201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已经把“国别区域研究”作为外国语言文学的方向之一,对这门新兴的国别区域学,除了传统的分学科研究以外,比如从历史、政治、语言文学、教育等角度的研究,还可从国际关系、地域政治、军事和经济等角度开展综合性研究,尤其还应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进行深层次的探索。
“新文科”建设要面向新的研究对象、新的研究范式和新的社会需求。一是创新领域的新对象促生的“新文科”。人工智能、区块链、基因工程、虚拟技术等大量新兴技术的出现反映了时代的新潮和新的研究方向,引起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人文社会学科不可能“独善其身”,纷纷与理学、工学新兴领域产生了交叉融合。例如,与无人驾驶技术配套的相关法律、公共政策、社会问题研究等。二是传统研究范式转变带来的“新文科”。范式变革本身就是革命,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推广,全样本数据分析和处理对人文社会科学愈显重要,在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文科增长点。比如,编程、大数据采集和信息处理等技术已被社会科学学科所广泛采纳,机器学习或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也被社会问题研究所广泛运用,它们相继成为新的文科研究领域。三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新变化涌现的“新文科”。人类社会和精神世界是人文社会学科关注的主要内容,这些普适性问题规范着社会的进程,也给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发展带来新的诉求,比如,如何从不同角度来规约人工智能的发展就产生了智能法学、智能政治学、智能社会学、智能伦理学、智能新闻学、智能教育学等智能社会科学学科。
“新文科”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国家人才培养及学科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给文科教育带来了一场革命,但“新文科”建设要符合教育规律,不能走运动式的发展轨迹,尤其要注意不同类型高校不能搞一刀切,应各有侧重,分类实施。同时,应从本体论上来考虑“新文科”概念本身,不能简单地把“新文科”理解为“新+文科”,也不能把“文科”简单地理解为“人文学科”,更不能把中国的“新文科”建设与西方的新文科改革简单划等号。
「注重“新文科”内涵,
着力提高四种素养」
彭青龙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教育部推行“新文科”建设几近一年,围绕“新文科”内涵建设,特别是科学研究的转型及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仍然存在不少争议。有论者认为“新文科”是“旧瓶装新酒”,所谓“新”只是噱头而已,学科建设依然按照自身规律前行。也有论者认为“新文科”是适应时代之举,应该将崇尚交叉的“新文科”理念融入到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之中。事实上,“新文科”建设是中国现代进程对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提出的必然要求,应该将其置于大时代、大责任、大担当的背景之下开展高质量建设。作为“新文科”建设的组成部分,外语学科在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面向未来,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人才培养,外语学科的师生应该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厚实的学科素养及扎根中国大地的文化素养和与时俱进的科技素养。
外语学科内涵建设要置于人类社会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宏大语境中,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要回归解决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宗旨。新冠肺炎疫情如同一场综合性压力测试,各种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问题浮出水面,“治理赤字”、“信任赤字”、“理解赤字”、“资讯赤字”、“学术赤字”和“科技人文融通赤字”成为人类社会前所未有之大变局的“硬核”表征。在矛盾冲突不断、甚至加剧的情况下,中国要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就必然对高校的学科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虽然高深莫测的学术追求和传统模式的人才培养依然不乏需求,但开展问题导向的科学研究,培养能够提供解决方案的综合性、跨学科人才才是回应时代之大需。
新文科视野下外语学科内涵建设要致力于提升四种素养。一是政治素养,要站稳立场,将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融入学科内涵建设全过程。外国语言文学是扎根在中国大地上建设的学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必须牢牢把握学科建设的政治方向,这是建设中国特色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根本问题、大局问题和方向问题。二是学科素养,要守住底线,夯实外国语言学、外国文学的学科基础。尽管新文科建设的要义之一在于学科交叉融合,但外语学科的基本属性仍然是人文属性,坚持外国语言学、外国文学的本体研究和人才培养是安身立命之本,否则就会失去学科存在的合法性和核心竞争力。三是中文素养,要坚持“洋为中用”,将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外语学科和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培养兼具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接班人。虽然外语学科的师生研究和学习的内容来自国外,但“洋为中用”的原则不能丢弃,更不能离自己的母体文化越来越远。四是科技素养,要利用科技手段和方法,有效应对未来挑战。随着科技革命的兴起,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中,加大科技含量将是应对未来的有效举措。
「新文科建设对外语专业意味着什么?」
王俊菊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2018年5月,教育部提出要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拉开了“新文科”建设的序幕。作为一项领跑计划,“新文科”突出示范引领,目的是带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有人说,“新文科”由美国希拉姆学院于2017年率先提出,是指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但回顾一下历史就会发现,“新文科”理念既非纯粹的舶来品,也非品牌式的新创造。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英文馆,课程设置注重语言文学和外国史地知识教学,又兼习自然科学,由文及理,文理并举,做到了语言、人文和科学的有机统一。1918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也提出了文理融合的教育思想,倡导文中有理、理中有文,反对文理分离。
姑且不论是历史的回归还是时代的超越,就“新文科”而言,它意味着当今从分化走向综合、从碎片走向整合的大趋势,无疑为外语专业的新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课题,需要外语人尽快形成新共识,制定新方案。
那么,对于外语专业而言,“新文科”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第一,“新文科”突出一个“新”字,在此背景下,外语专业需要找到新定位方能实现新变革和新突破。《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指出,外语类专业是我国高等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在大文科中相对弱势的地位,外语专业亟需去边缘化,要提高在“新文科”建设中的地位和站位,改变认识,超越自我,增强认同感,不做旁观者,以舍我其谁的主人翁姿态,通过交叉、融合等路径主动对接“强基计划”并参与其中,主动对标“六卓越一拔尖”计划,打造“卓越外语人才”新品牌。
第二,“新文科”强调一个“跨”字,在此背景下,外语专业应积极走跨语种、跨专业、跨学科的发展之路,体现《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明确界定的跨学科特点。“新文科”指向文理交融,整合发展,强调文文交融、文理交融、文医交融、文农交融。那么新外语就可顺势而为,走外语+人文、外语+社科、外语+理工、外语+医学、外语+农科等的融通复合之路。外语专业具有普适性、包容性、开放性等特点,可以通过专业的自交叉增设课程,培养区域与国别、国际组织人才;通过外语类专业间的内交叉,培养复语型、多语翻译等高端外语人才;通过与其他专业的外交叉,培养“外语+”和“+外语”等不同组合的复合型人才。
第三,“新文科”坚守一个“文”字,在此背景下,外语专业应坚持自己的学科本质和专业特色。“新文科”并未遮蔽“文”的本质,新外语也要凸显“外”的特质。不做附庸,坚守阵地,才能有新作为和新地位。需要指出的是,外语专业与其他专业或方向的交叉,不是简单叠加,更不是拼盘,而是交汇融通,是一加一大于二,是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凸显“外”的个性发展。“外语+”是固基强本,突出人文性,增强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外语”是丰富内涵,扩充专业接口,增强专业的吸引力和吸附力,提高外语专业的显示度和贡献度。
简而言之,面对“新文科”建设的大潮,外语专业不要观望,无须犹豫,坚定不移地走专业化、人文化、复合化的发展之路。通过分类培养,实现通用型、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全面开花,努力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在“新文科”建设进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工具性是语言的默认功能,任何语言都是交流的工具,外语专业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至此可以休矣。
「“新文科”建设的社会需求」
宁琦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有其产生的根源,都必须满足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求。“新文科”建设的提出是新形势下对传统文科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的结果,其本质是融入新科技、新理念,协同解决时代发展迫切问题的创新之新。
“新文科”建设源自解决人类社会和世界发展共同问题的现实需求。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各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相互渗透、相互依存日益加深。但由此带来的很多问题和挑战也都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疆界,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有明显的全球性、共同性和综合性特征,已非一国之力,更非某一领域、某一学科的一己之力能够解决,需要集中不同领域的专家通力协作,从不同角度贡献智识和力量。尽管新文科”建设不可能承载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重担,解决世界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但其倡导的融合中外智慧、融合学科内外的理念有利于正向价值观的引导和品格塑造,无疑对解决人类社会存在的共同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文科”建设源自服务国家战略的客观需求。“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发展规划,既需要战略规划人才,也需要满足战术需要的专门人才,更需要具有全球视野、“一专多能”、“一精多会”的复合型、综合型、融合创新型人才。通过“新文科”建设,打破哲学社会科学传统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探讨人类社会在当下的生存境遇与精神状况,使传统文科与新科技革命形成合力,为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思想和智力支持,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新文科”建设源自于人文教育的必然需求。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除了需要学生养成特定的学科知识修养外,还需要文化素养、科技素养和哲学素养,这些素养主要是以文科教育为支撑,帮助学生全面提升思维、素质和能力,学以成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他可以成为有用的工具,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人文教育要求新文科在人才培养中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反映和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新要求。
“新文科”建设源自于学科发展自身求变的内在需求。长期以来,由于学科划分过细,导致学科视野狭窄,学科范式固化,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学科自身的发展。社会科学学科已经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借助科技的发展,走上了科学实证的发展道路。人文学科面对科技发展的冲击,也在反思自身的问题中求变。因此,无论是社会科学学科,还是人文学科,都在寻求内部和外部的交叉融合,以此来打破传统学科“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甚至寻求与人文社会科学之外学科的联合,如自然科学、信息科学,至少是借鉴其科学研究的方法、理念以及运用其最新的技术成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文科建设反映了文科自身发展遭遇困境后的革新精神。
排版:颜佳颖
审核:周和军 杜树标
2020-11期,总第11期
主编:王铭玉
副主编:田海龙 姜龙范 郭太 刘宏伟
相关链接:
本期嘉宾简介
第四期:学悟齐进,译研相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