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环评失灵 后患无穷
提示:点击上方↑↑↑环评爱好者网一键关注
环评爱好者网提示您,本文核心内容主要有:
1、当前规划环评落地难已经成为环评源头预防作用发挥的“拦路虎”。
2、有的环评机构跟当地环保部门有关系,环评走过场、“花钱办证”。
3、“建设项目未办理环评可以限期补办”被取消,“先上船后补票”的办法行不通了,需要环评的企业再也不能抱着侥幸心理。
正文:
《 人民日报 》( 2016年09月07日 13 版)
环评失灵 后患无穷
苏艺
环评是环保的第一道关卡。当前规划环评落地难已经成为环评源头预防作用发挥的“拦路虎”。
河南省政府近日对50家大气环境污染企业单位进行约谈,河南省领导愤然,“一些企业单位严重违规排污,无异于撒毒害命!”而这50家企业中,有22家企业未经环评审批就擅自生产,占到近一半,令人啧啧。
我国自2003年就开始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是环保的第一道关卡,目的就在于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一旦这环保的第一道关卡失灵,就留得无穷后患。遗憾的是,多年来,不只是河南,各地环评被忽视、走过场的现象屡见不鲜。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就曾指出,污染防治,防在前、治在后,当前规划环评落地难已经成为环评源头预防作用发挥的“拦路虎”。
环评落地难,很大程度上在于一些地方环保意识薄弱、急功近利。为了发展经济,着急上马项目,只求大干快上,对于环评审批能省则省。有的环评机构跟当地环保部门有关系,环评走过场、“花钱办证”。
实现环评落地,严格执法是关键。特别是9月1日起,新修改的环评法正式施行。根据新规定,“建设项目未办理环评可以限期补办”被取消,“先上船后补票”的办法行不通了,需要环评的企业再也不能抱着侥幸心理。而此次河南省在约谈中提到,要求限期整改,拒不改正的,将依法依纪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也正是契合了新环评法的规定。同时,企业项目运行期间要加强监管监督,不仅要保证企业落实环保规定,还要严查未环评就生产的漏网之鱼。这个过程,要接受第三方监督,把社会公众纳入环评程序的监督范围中来。
目前,环评机构“红顶中介”脱钩正在推进,尽管牵涉利益方多,“割肉”阻力大,但也取得了不少成果。期待“2016年年底前全部脱钩或退出建设项目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的目标能如约实现,让环评成为不可逾越的环保第一关。
(来源:人民日报)
长按二维码识别·即刻关注
环评爱好者网微信关注环评行业资讯、政策、标准、技术和考试等最新动态,传播环评业界信息,打造最有影响力的环评行业微信服务平台。投稿请发送至QQ:553978613。
热点链接:
山东:撤消某争议项目环评批复 4名编制人员1年内不得从事环评工作
重磅 | 中办国办印发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布
新《环评法》今起施行 不再作审批前置条件(全国人大公布全文版)
重磅 | 取消环保竣工验收行政许可 《“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印发
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垂改意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