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年度好书,选你所爱

南大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3-03-23

还有不到一个月,2022就要结束了。复盘总结这一年时,面对经历的过往和未知的前路,我们的大脑擅长寻找发愁的理由,难免会担忧、焦虑。
苏珊·桑塔格曾说,要“从发现事物、相逢与交流中得到乐趣”。保持学习、思考,去行动、去创造,拓宽眼界,提高认知,是阅读的乐趣,也是生活的审美实践。2022,我们共同在书页之间,潜移默化地勾勒生命轨迹。

2022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众多好书,“守望者”“折射集”等品牌也收获了大家的认可和喜爱,我们根据图书的市场反馈和媒体观察,精选出了今天的这份书单。此外,小编还为你们带来了2022纪念礼包,参与文末票选并留言选出你的年度好书,我们将选出3位,各送出“2022年度好书”中的3本。截止时间为2022.12.21。


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健康,仔细斟酌你的选择。
我们与你一起前行。


学术类


《中国乡土小说研究丛书》

丁帆 主编

本丛书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包括五种:《中国乡土小说研究的百年流变》《中国乡土小说作家作品研究文选(1910—2010)》《中国乡土小说理论文选(1910—2010)》《中国乡土小说流派研究文选(1910—2010)》《中国乡土小说历史研究文选(1910—2010)》。本丛书对作为整体的百年中国乡土小说批评与研究自身进行研究,梳理了中国乡土小说研究的百年发展历史,是关于中国乡土小说研究的研究。


《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

程章灿 主编

本书(十卷)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最终成果、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包括总论(第一卷)、专论(第二卷至第九卷)与史料辑要(第十卷)。目前已出版五卷,分别为:《中国古代文献:历史、社会与文化》(第一卷)、《宋代的文献编纂与文化变革》(第四卷)、《清代的书籍流转与社会文化》(第六卷)、《治乱交替中的文献传承》(第七卷)、《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史料辑要》(第十卷)。


《在场:21个故事

讲述日本的女性经济学》

(英)比尔·艾默特 著

林小慧 译

面临着劳动力市场分化、老龄化加剧、生育率下跌的日本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加之就读大学的女性增多,女性的劳动参与度成了改变社会现状的一个关键点。《在场:21个故事讲述日本的女性经济学》是英国《经济学人》前主编比尔·艾默特采访了21位日本职业女性之后撰写的,他记录下她们事业和生活中的故事,并以14幅图表和截至2020年的数据分析了日本当下的社会经济状况。艾默特参考了高盛日本战略分析师松井凯西的“女性经济学”理论,认为提高女性的劳动参与度将促进日本经济的发展,改善日本的工作文化。

这21位受访者来自各行各业,包括创业者、企业高管、政界要员、艺术家等,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前横滨市市长林文子、戛纳电影节获奖导演河濑直美和抽象派艺术家筱田桃红。她们谈论了在职业中遭遇的困难,如性别歧视、加班文化严重,提出她们对女性身份和影响力的见解、对社会环境变化的看法和对未来的期待。她们的讲述不乏真知灼见和温暖的社会关怀,为职场文化的改善提供了引人深思的洞见。


《百川归海:

〈世界遗产公约〉的诞生和早期发展》

(加拿大)克里斯蒂娜·卡梅伦 

(德)梅希蒂尔德·罗斯勒 著

申玉彪 魏侠 译

两位作者分别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前主席和世界遗产中心前主任。本书使用文献记录和对世界遗产工作早期主要参与者们的采访,论述了《世界遗产公约》的缘起以及实施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世界遗产和采矿之间的冲突、世界遗产申报的政治敏感性。本书既包括理论层面的探讨,又包括生动的案例。

《南京大学古籍善本图录》

南京大学图书馆 编  程章灿 史梅 主编

《南京大学古籍善本图录》托南京大学丰富的古籍收藏,由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博物馆、文学院、历史学院等古籍收藏单位,全面整理南京大学的善本古籍,从中遴选出 280 余种珍贵且极具特色的古代文献,分为唐代写本、宋元古椠、明清佳刻、稿钞校本四个部分,选录最能反映其版本特征的高清书影,并配以专业解题,通过图录的形式结集出版。全书既反映了中国古籍传写刻印传播的历史,也彰显了南京大学馆藏古籍的特色。不仅简要勾勒了中国书史的形貌,也是特殊视角下的国史、校史和馆史的缩影。


《南京大学民国文献珍本图录》

南京大学图书馆 编  程章灿 史梅 主编

《南京大学民国文献珍本图录》精选民国珍本文献,以图录的形式出版,依照突出南京大学办学特色,兼顾历史文献性、稀见性与艺术性的原则,共收录了民国文献257 种,分为革命文献、南大校史、南大学术和稀见期刊四个部分,并设人物小传与索引,图文并茂,兼具学术价值与艺术价值。


《采石与攻玉:蔡宗齐自选集》
(美)蔡宗齐 著


《采石与攻玉:蔡宗齐自选集》选入蔡宗齐教授40年来在中国古典诗歌、古代文论、比较诗学、比较文学、比较哲学等研究领域的论文11篇,由其亲自精选并编辑,蔡宗齐教授提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研究原则,以“内文化”“跨文化”“超文化”的视角审视中西文学,将中西文学理论与文本细读相结合,努力促进不同学术传统之间的深度交流。全书分为古典诗歌、古代文论与比较诗学三大部分,具体包括古典诗歌的抒情模式,句法、结构与诗境,古代文学观、创作论、理解论发展轨迹,汉字美学,解构诗学,王昌龄诗学及创作论等。


《明清文人的世界:黄卫总自选集》
黄卫总 著


《明清文人的世界:黄卫总自选集》收入作者三十年学术生涯不同时期所撰写的十二篇论文。对明清文化中有关欲望、性别、友道及文人自我认同等相关议题及其不同载体(包括诗文、章回小说、拟话本和戏曲等)进行了探讨。从西方汉学的视角揭示了文人文化在明清时期的新趋势和变迁。作者还撰写自序详细回顾了学术生涯发展各个阶段的治学方法以及主要的学术成果。

本书既有学术研究一以贯之的脉络可寻,从中不仅可以看到作者治学方向聚焦的明清小说研究,也可窥见作者三十年来学术研究风格和兴趣的变化,还可借助海外汉学家的独特而精辟的视角和分析,给国内古典文化爱好者以新的启发和收获。

《艺术史批评术语》

(美)罗伯特·S.纳尔逊 

(美)理查德·希夫 主编

郑从容 译


作为一部在世纪之交再版的艺术史重要文集,本书旨在将新近的理论成果带入艺术史的一切领域,打通艺术史与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其他学科领域的界限,重新评估艺术史研究方法和术语,并紧跟全球化和当下社会政治问题的辩论步伐,建立起一种开放、包容、多元的艺术史批评话语。全书共31篇文章,从基础概念到实践运用,每篇都围绕着一个重要的艺术史批评术语展开讨论,构成了一个精彩而环环相扣的整体。同时,本书既是一本涉及领域广泛、内容丰富的艺术史学科工具书,又是“一本小说集、散文集、故事集”,其中包含优美的插图和翔实的引文,能够为读者带来有趣的阅读体验,并激发其对艺术史相关理论问题的思考。



《数字人文导读》
(英国)梅丽莎·特拉斯
(爱尔兰)朱莉安·奈恩 
(比利时)爱德华·凡浩特 高瑾 编
陈静 王晓光 王涛 高瑾 徐力恒 顾佳蕙 译

数字人文的定义一直是该领域中最中心、最热议的主题之一。本书选取全球颇具影响力的数字人文学者关于此议题的代表性文章,从多角度对数字人文是什么、如何做、谁是数字人文学者以及数字人文是否为学科等众多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业界学者、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重要的数字人文学习及研究参考。

本书一经出版就得到了很多业界学者的好评,近百所开设数字人文中心或建设教学的高校,包括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伦敦国王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维多利亚大学等大学的数字人文课程多将该书作为向硕士研究生、博士生以及研究员推荐的必读专业书目,在国际数字人文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力。  

数字人文在中国方兴未艾,我们真心希望这本书的译作能如其在欧美所引发的反馈一样获得国内众位学者和学生们的关注与喜爱。


《〈国际歌〉在中国:
〈国际歌〉的译本、底本与传播》
宋逸炜 编
孙江 审校

欧仁·鲍狄埃作词、皮埃尔·狄盖特作曲的《国际歌》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标志性符号,列宁曾赞誉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1920年以降,《国际歌》通过法、俄两条不同渠道传入中国,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堪称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见证。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编“译本”,汇集了33份来自不同译者的《国际歌》中文文本;第二编“底本”,收录了影响《国际歌》中文翻译的法、俄、英、德等语种的外文文本;第三编“传播”,通过对1920至1949年间报刊文献的梳理,呈现了《国际歌》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情况。


《象征的贫困2:感性的灾难》

(法)贝尔纳·斯蒂格勒 著

张新木 刘敏 译

在这部作品中,法国文化理论家、哲学家斯蒂格勒介绍了普通器官学和感性谱系的计划,并且继续思考前作中关于力比多经济的研究,即超工业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力比多经济。这一研究主要通过艺术问题来进行,作为对形形色色的崇高化经济的清算。我们时代的特点是工业技术对象征的把持,美学已成为经济战争的武器和舞台,由此产生了一种贫困,其中制约条件代替了人生经验。因此,一方面,我们必须了解导致当今时代特殊性的历史趋势;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了解武器,使问题网络成为一个概念库,以此进行一场美学的战争。


本书是斯蒂格勒《象征的贫困》的第二部,它将引起电影研究、媒体和文化研究、文学和哲学界读者的特别兴趣,并将巩固斯蒂格勒作为当代别具慧眼的文化理论家之声誉。


《中华译学馆·外国文学论丛》

许钧 聂珍钊 主编

《中华译学馆·外国文学论丛》第一辑的七部散论,收入的文章大多是各位作者以前发表的旧作。为了突出散论的特点,这套丛书不追求完备的学术体系,也不强调内容的系统完整,而是追求学术观点的新颖,强调文章的个性特点。那些经常被人引用和流传较广的论文,作者们在选取时都有意排除了,而那些通常不易搜索到的论文、讲话、书评、序言等,都因为一得之见而保留下来,收入书中。除了过去已经发表的旧作,书中也收入了作者不曾发表过的重要讲话和沉睡多年的珍贵旧稿。因此,读者翻阅丛书,既有似曾相识的阅读体验,也有初识新论的惊喜。


《2000—2020南大建筑教育丛书》
吉国华 丁沃沃 主编

过去二十年,中国建筑学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创办于2000年的南大建筑系是新世纪中国建筑教育的核心引擎之一。南大建筑学科不仅全面改革了建筑设计的课程教学,同时也针对中国建筑教育的问题和机遇提供了大量原创性的思考,引领了中国建筑教育改革的思想讨论与方法实验。

本丛书分为五本,包括《南大建筑教育论稿》《基本设计》《概念设计》《建构设计》。丛书收录了南大建筑学人在过去二十年中发表的一批产生重要影响力的教学文章,回顾了这一品牌课程在过去二十年中教学思路方法的发展演变过程,其中包含课程教案、设计教学成果、设计研究作品以及历任主要教师对建筑设计教学的反思与讨论。本书适合建筑院校师生、建筑与城市研究人员、建筑师与规划师阅读,也为国内外学者研究2000年以来的中国建筑教育提供了一份重要的学术志。


《CTTI智库报告(2020)》

李刚 王斯敏 吕诚诚 主编

本书聚焦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专题研究,致力于完善“中国智库索引”管理系统建设,是一本旨在描绘中国智库发展新图景,促进中国智库沟通与交流的图书。“中国智库索引”(Chinese Think Tank Index,简称CTTI)是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和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共同开发的集智库垂直搜索、智库数据管理、在线智能评价功能于一体的集成信息管理系统。本书回顾总结了2015年以来国家高端智库、社科院智库、高校智库、党校行政学院智库、科技创新智库、企业智库和社会智库等类型智库的建设进展与成就,利用详尽数据客观地展现了我国新型智库发展的各方面特征,并对新型智库下一步建设提出了中肯建议。新型智库作为推动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抓手,在为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咨政献策中展现了新时代责任担当与良好风貌。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文选》


  1.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文选》以自选集的形式,集结了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各位知名教授的学术成果精粹,旨在集中展示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的学术风采,并系统传承好每位教授的学术思想。


《南大长三角发展研究》

洪银兴 刘志彪 范从来 主编


  1.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制度改革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这有利于我们以长三角为样本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于2001年2月批准的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也是南京大学至今唯一的经济管理类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心自成立以来,按照国内“一流”和国内“唯一”的标准,在研究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指导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理论,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融合循环,为构建中国发展经济学作为贡献。为更好地服务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我们编辑出版《南大长三角发展研究》系列图书,将每年的主要学术成果结集出版。


《中国互联网金融研究丛书》

裴平 主编


  1. 《中国互联网金融研究丛书》以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为背景,对中国互联网金融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研究,回应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风险和监管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分析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主流经济学的挑战,研究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影响;探索中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之路,并且在突破主流经济学历史局限性的同时,为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互联网金融学做出原创性贡献。


《南雍史学一百二十年》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主编

张生 选辑

本书是为庆祝南京大学校庆120周年,历史学院成立120周年,由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考古学各学科老师们的研究成果汇集而成,代表了历史学院各学科领域老师们的学术贡献与学术水平。这些论文既有传统的实证考据,也有多学科理论的史事阐释,具有课题领先、方法严谨等显著特点,也是中国一流大学历史学研究水平、方法的缩影。

《南大英烈》

杨金荣 顾武英 闻慧斌 著

南京大学是一所有着深厚革命传统的高校,厚植于校风校魂中的革命精神培育了一批具有大无畏精神的革命英烈,他们分别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本书以南京大学校史资料、档案资料及相关人物传记等为依托,记述与南京大学有着紧密学缘关系的革命英烈们的成长与求学经历,深挖47位英烈献身革命事业行为背后的思想渊源,探寻高等教育与艰苦卓绝的斗争事业之间的潜在关系,一定程度反映南京大学作为一众英烈们的精神家园在中国革命事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为中国革命史的书写添加新的篇章。

《鄱阳湖流域生态水文

与水动力水质模拟》

张奇 李相虎 姚静 谭志强 李云良 等 著

本书入选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自主创新研发了湖泊流域生态水文模型WATLAC和湖泊湿地水文连通性模拟与生态评估模型CAST,并引入国外已有模型,构建从流域到湖泊的不同尺度水文、生态和水质的模型集成。


《城市气象与环境研究》
苗世光 等 著

本书入选“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内容包括城市土地利用精细分类数据集建设与城市建筑物形态学参数数据集建设;城市边界层观测试验、风洞实验及缩尺外场实验研究;城市边界层多尺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城市微尺度风场和扩散的数值模拟以及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研究;城市化对天气、气候和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城市气象与城市规划。全书充分引述了学科发展形成的新领域、新内容、新方法,以适应新的需要,可供国内外大气科学或气象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科学研究和业务部门技术人员使用。


《磁性材料》
都有为 张世远 编著

本书是一本由中科院院士亲自执笔,耗时十数年完成的材料科技方面的鸿篇巨著,也反映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成果。全书包括铁氧体磁性材料和金属磁性材料两大部分,以金属与铁氧体为主线,以应用为背景,不仅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传统磁性材料及其进展,如Fe-Si、Ni-Fe、MnZn、NiZn、MgZn等软磁材料,以及Alnico、钡铁氧体、锶铁氧体等永磁材料,而且融入了自己团队在纳米磁性材料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重点介绍了国际相关纳米磁性材料的研究进展,如自旋电子学有关的磁性多层膜、颗粒膜等磁电阻效应和在非晶态软磁合金、纳米微晶软磁合金、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巨磁致伸缩材料等内容。本书不仅介绍了磁性材料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充分体现了时代性和前沿性,而且也总结了作者在几十年的科研工作中所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可供从事磁性材料研究、生产、应用的科技人员参考和使用。




大众类


《初为人母》

(英)安·奥克利 著

王瀛晨  译



生育,不仅是自然事件,更被我们的文化所定义。初为人母,对女性意味着什么?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作为女性和母亲意味着什么?


英国社会学家安·奥克利以犀利的眼光与一个个追问,探讨生育议题。她将被男权政治与专业人士所定义的“生育”的阐释权,交还女性。1970年代,她采访66位女性,以她们的口述为主,记录初为人母的真实感受。奥克利根据这些女性的真实故事,探讨:怀孕的心路历程、真实的分娩经历、产后抑郁、养育日常、家庭中的劳动分工、经验教训等。


在她与这些女性的对话中,开启了一堂关于生育的普及课,追溯了生育的历史,近距离观察生育现场,畅谈亲子关系、工作、性、家庭政治等话题。



《庭院深处,是哪辆
镀铬把手的小自行车?》
(法)乔治·佩雷克 著 
 唐洋洋 译


时隐时现间,恰巧有位诗人,无惧山巅稀薄的空气,敢于超越世俗,以史诗般的气息赞美当下。因为别搞错了,这些勇敢的年轻人,面对最激烈的战斗,曾尝试着让一位哭喊着饶命的年轻士兵避免堕入阿尔及利亚的地狱(唉,没有成功),他们堪称埃阿斯、阿喀琉斯、赫拉克勒斯和忒勒马科斯、阿尔戈英雄、三个火枪手,甚至是尼摩船长、圣埃克苏佩里、德日进真正的继承者……

至于那些对史诗美德无动于衷的读者,他们可以在这本小书中找到足够多的东拉西扯和离题之话,从中获得乐趣,例如橄榄饭的食谱,应该会让最难缠的人心满意足。


《德勒兹论文学》

(美)罗纳德·博格 著 

石绘 译


《德勒兹论文学》是一本研究德勒兹文学论著的综合性导读书。通过对德勒兹讨论文学的核心文本的细致辨读,博格在各章节分别考察了萨克-马索克和卡罗尔作品中的疾病与健康,普鲁斯特作品中的符征,卡夫卡的文学机器、“次要文学”的概念,卡尔梅洛·贝内的次要戏剧,以及T. E. 劳伦斯和贝克特的“视觉与听觉”,由此对德勒兹研究写作艺术的方法提供了一套清晰而系统的阐释。


《德勒兹论文学》把这些研究与其他散见的诸多文本纳入贯穿德勒兹全部思想生涯的一般性研究计划中:将文学看作一种健康,将作家视为文化的医生。



《处心积虑》

(英)缪丽尔·斯帕克 著

彭贵菊 译



艺术与现实,从一开始就纠缠不清。后来,芙蕾尔创作的第一部小说手稿被昆丁盗走,虚构进一步照进生活,真实、冰冷的死亡接踵而至……这是一本关于小说艺术的元小说,这是一场针对小说家的阴谋。斯帕克借芙蕾尔之口,讲述了身为艺术家,她观照世界的方式以及她对艺术创作的思考。深层主题虽然严肃,但斯帕克为它套上了一个荒诞、离奇的故事,且文字诙谐幽默,时常语带讥讽,轻松吸引读者与她一起踏上这趟文学兜风之旅。她塑造的女作家芙蕾尔与伍尔夫的理想遥相呼应——独立维生,有一间自己的房间,依靠写作获得成功。


《阿伦特:政治的本原》
张念 著

阿伦特拥有广泛的读者,却又以晦涩难懂著称。她的政治立场是什么?她是古典主义者吗?她属于现代性批判这个训练有素的庞大阵营吗?她认同雅典与耶路撒冷之争吗?


这位奇异的思想家不仅扩展了作为概念的政治,更重要的是她的思想总是在“生活世界”之中,陪伴着生命感受力的真切与确凿。本书正是以这个显而易见的矛盾现象为出发点,试图在错综复杂的思想基座上,描画出阿伦特所强调的“政治感”的轮廓线。无论个人意愿如何,生命总是诞生于世界—政治之中。在这个诞生情境里,身体—行动—记忆成了故事的作者,而生命的荣耀与耻辱也总是来自政治……



《大教堂时代:
艺术与社会(980—1420)》
(法)乔治·杜比 著
顾晓燕 译 
乔治·杜比一生热爱艺术,把艺术与他酷爱的历史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他在探寻中世纪历史遗迹与艺术宝藏时产生了巨大的激情,进而凭借其深厚的中世纪史学术功底,在20世纪60年代完成了这部伟大的作品《大教堂时代:艺术与社会(980—1420)》。
乔治·杜比绝大部分的作品主要面向专业读者,具有相当的难度,而这本《大教堂时代》是他鲜有的面向普通读者的作品。在本书中,他力求文笔优美、通俗易懂,以期带领最普通的读者领略中世纪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中世纪史的兴趣。

《三仙汤》
高星 著


本书对北京文化圈中的三位代表人物——阿坚、狗子、张弛进行全方位记述,构成京城各种人物关系的长卷画面。他们多彩怪异的人生经历胜过任何小说情节。这三位大仙,秉承独立的民间写作态度,写作与生活密不可分。他们拒绝任何对生活的美化、抒情与畅想,在商业社会中独树一帜,让人羡慕的同时又不可模仿甚或敬而远之。他们虽混迹同一个圈子,彼此密接,却也经常貌合神离,各怀鬼胎。作者高星与他们厮混30年,对他们的日常动向了如指掌,被北岛戏称为“四人帮”。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甘愿处于边缘的另类文化人,也是现代生活被世俗社会胜利接管后残留的文化英雄。


《空耳集》
黄集伟 著


本书是“语词收藏者”黄集伟先生新近写就的一册语词笔记,共收录150则语文小札。与前七册语词笔记不同,本书以盲盒法排列,看似游离新闻时闻,却无处不是当下语言生活非虚构的微观样本,经由作者条分缕析,或可成为解锁时代奇观的密匙。本书是作者观察语言生态浮沉的升级之作,作者的人文立场一以贯之,专业技能日就月将。历经数十年翻拣淘洗,作者完成了从民间语文到时代标本的提纯。

《名言侦探》
杨健 著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探究“名人名言”真伪的著作。作者考察了近年来在中国知识界、朋友圈流传甚广的38句“名人名言”,颠覆了人们原有的认知,考察结果有时让人目瞪口呆。如“中国是一只沉睡的狮子,一旦它苏醒,必将震撼世界”“历史给人唯一的教训,就是人们从未在历史中吸取过任何教训”“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些美丽的句子究竟是谁说的?作者在对文献资料的核查、辨析中,梳理了这些“名人名言”被错置、谬传、误读的知识脉络、历史线索和传播路径。可以说,这是作者凭有限的一己之力所做的一次惊心动魄的知识考古。


《走向未来的出版》
(第二版)
佘江涛 著


2021年7月,资深出版人佘江涛观察和思索我国当下出版业态和出版文化的文章结集《走向未来的出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作者提出从工业设计的角度思考和探索出版社的顶层设计, 从价值观、世界观、方法论入手,把握整体与结构,进而重塑出版自身;同时,就“出版创新与新生态”“走向未来的出版”等话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出版从业人员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引发了讨论。


该书出版后,入选由《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评选的2021年度影响力图书“财经类”年度图书影响力榜,《出版科学》杂志评选的“2021年度出版学青年学者阅读书单”,“2021苏版好书·社科类好书”。众多出版同行就行业内的相关热点问题与作者进行了交流,也促使作者展开持续的观察、思考与实践探索。


时隔一年,《走向未来的出版》第二版在首版的基础上,进行全新改版,贴近行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做了延伸拓展,兼具哲学的高度、思想的深度和行业的广度。



《论爱欲》
汪民安 著


本书是清华大学教授、知名学者汪民安深入探讨“爱欲”这一主题的力作。全书分为“爱欲的谱系”“转向”和“爱欲的政治”三个部分。在上篇中作者梳理了柏拉图、苏格拉底、奥古斯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构建的“爱欲的谱系”,从真理之爱、神圣之爱、尘世之爱这三个维度,再现前现代时期人类高贵而神圣之爱。“转向”这部分辨析笛卡尔、斯宾诺莎如何在理性主义的旗号下为爱建立一个科学解释模式。下篇“爱欲的政治”分析黑格尔、海德格尔、拉康、弗洛姆、巴迪欧等关于爱欲的思想,书写人类试图在现代性中摆脱工具理性对爱的驯服,进而实现爱之救赎。


《人生小纪:与李泽厚的虚拟对话》

马群林 编撰


《人生小纪》由李泽厚的晚年友人马群林编撰,是李泽厚生前唯一审订并作序的“对话体学术传记”。本书以亲切自然的对话体,讲述了李泽厚一生之经历、论著、思想、治学、交往等,试图探寻其独特的学思之路,读者从中亦能生动具体地感受李泽厚的人格魅力与鲜明个性。

“对话”的形式虽“虚拟”,内容却很“实在”:主要源自李泽厚的各类论著、文章、书信等,经作者重组、拼接、整理,并由李泽厚多次修改、增删而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许多内容是作者与李泽厚在多年交往中独家掌握且首次披露的。此外还配有大量插图,多为首次公开,极具史料价值。


《末世的狂欢:
〈金瓶梅〉与晚明中国》
石钟扬 著

《金瓶梅》究竟应该怎么读?国内金学已相当热闹,但人物形象研究仍相当薄弱,往往一本书写了几十个人物,却流于蜻蜓点水、不痛不痒。本书别具一格,紧扣《金瓶梅》主人公潘金莲的方方面面,从身体、才艺、智商、情商几个角度全面解读,从传统婚姻制度、妾媵制度分析其性格特点,从争宠风云分析其与西门庆其他妻妾的关系,更从西门庆的行为、品味、地位、结局来分析潘金莲命运悲剧之因由。本书既颠覆了以往对潘金莲“以骂代评”的男性视角,又挑战了近年来某些美化西门庆的倾向。犀利中有悲悯,严谨中见灵性。作者将《金瓶梅》的世界视为晚明社会沉沦的一则生动寓言,从致命的狂欢中见出末世之征象。

《想象的全球化》
(阿根廷)内斯托尔·加西亚·坎克里尼 著
陈金梅 译


知名阿根廷思想家、世界文化研究领域领军人物内斯托尔·加西亚·坎克里尼,秉持拉丁美洲国家立场,运用跨学科之道,立于实证研究之基,结合隐喻与叙事,从艺术与哲学的角度思考全球化,探索全球化对拉美、欧洲、美国三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加西亚·坎克里尼呼吁重塑全球化话语,使之远离单纯的经济政治视角,跳出欧美中心主义叙事。他提议国家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及个人都思考如何更好地应对不平等现象、与彼此及他者互动,携手共创一个真正多元化的世界,勿使全球化沦为市场扩张、霸权横行的托词与工具,让不同群体都能共享全球化果实。



《嘘!格林童话,门后的秘密

  —— 写给大人看的书》

(美)玛丽亚·塔塔 著  

吕宇珺  译


蓝胡子、强盗新娘、白雪公主、灰姑娘……几代人讲述这些故事,在过去的好时光。它们如此疯狂惊悚,又如此平淡日常。

“格林兄弟开始立志为‘诗歌史’添砖加瓦,根本无意出版‘供人消遣的书’。后来,威廉· 格林不知不觉响应起大众的需求和期待……格林童话越来越远离初版时的粗野和纯朴,内容逐渐净化、风格化、文学化,大人孩子都喜欢。”

玛丽亚·塔塔尔带我们重回童年的魔法森林。她重新翻阅格林童话的最初版本——《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回溯格林兄弟编选童话集的历史场景。在她深思熟虑的解读中,在精心选取的童话故事中,安放人类绮丽复杂的想象与潜意识的思虑。


《幻夜奇行:大卫·林奇谈电影》
(美) 理查德·A.巴尼 编
邵逸 译

《幻夜奇行:大卫·林奇谈电影》收录二十三篇重要的林奇访谈,时跨三十多年,多篇首译中文。这些也是林奇为数不多敞开心扉、直言不讳的访谈,涵盖他创作与人生的方方面面,记录了他对自己电影的独特解读、他的人生哲学,以及他对暴力、恐怖、城市、欲望、女性、生老病死、现代人的焦虑等议题的深刻探讨。电影、绘画、音乐、家具设计;现代却令人不安的纽约、衰败污秽却古老美丽的费城;童年的回忆、荒诞的故事、超现实主义的意象……一切都在林奇难以捉摸的谈话与静默中攫住人心。


《隔世的眺望:永山央和他的中国母亲》

(日) 永山央 口述
(日) 关口加代 译
岑献青 执笔

曾经有一位了不起的中国女性改变了一个日本职员的一生。

1940年,年轻的永山央来到中国无锡工作,房东恰是北大历史上第一位女学生王兰。作为租客,永山不仅得到生活上的关照,更在精神上得到王兰的指点。有感于此,永山将王兰视为人生导师,尊称其为“义母”。半年后,永山被派往他处工作,开始了与王兰长达数年的通信。

1986年,永山重返上海学习汉语并寻找失联多年的王兰,不料斯人已逝。但令他意外的是,不仅留在中国的王兰信件又辗转回到手中,他还找到了王兰的女儿,两家人的缘分得以延续。

普通人在乱世中的命运令人唏嘘,而王兰书信中超越了种族、国别的人性温暖与精神境界更令人动容。

本书访录者岑献青女士根据对永山央的十多次采访,并结合王兰写给永山央的50多封信件,写成此书。


《星辰的故事:星座与人类》
(美)安东尼·阿维尼 著   
晏向阳 译

本书是一本充满好奇心的科普故事集,写了10篇关于星辰的故事。

在书中,作者回溯星星在天空中轨迹,追踪人与星星的关联。从古希腊到非洲大地,再到美洲,每一片土地上的人们,都有着关于星辰的故事。这些由各种古代或现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星座和星群,让人们想象飞驰,人们借由星星来深入讨论大自然(气候、环境、纬度等)和文化(从狩猎-采集文明到现代文明)。


《昆汀·塔伦蒂诺访谈录》
(美)杰拉尔德·皮尔里 编
邵逸 译
昆汀·塔伦蒂诺,《低俗小说》《杀死比尔》的导演,风靡全球的电影鬼才。他是行走的电影百科全书,记忆力惊人,几乎对整部电影史了如指掌。他也是极佳的影评人,对自己的电影做出了详尽且独特的解读。导演、编剧、演员,昆汀的身份变化多端;不变的是他对电影的热爱,是他接受采访时生动的面部表情、典型的坏小子笑容、机关枪似的高频笑声,以及烦人又迷人的自负。
《昆汀·塔伦蒂诺访谈录》汇集了昆汀接受的二十四篇重要采访,时跨二十年,涉及他的方方面面:在音像店打工的穷苦经历,功成名就之后的随心所欲;其电影遭人诟病的暴力场面,对流行文化的指涉,对各种导演与类型片的借鉴;对朝九晚五的工作的不屑,对财富自由的满足,对名气的矛盾心理;对童年、亲情、爱情的记述……二十四次面对面畅谈,寻找攀上昆汀高峰的险路:暴力与幽默。

《古巴唐人》

刘博智 口述 黄丽平 摄影

地处加勒比海北部、西印度洋上的岛国古巴,竟然有“唐人”!他们究竟是风光一时的“移民”,还是颠沛一世的“遗民”?“土著者曰民,外来者曰氓。”掀开尘封的家书,凝视他们家中带着中国“文化基因”的老物件与来自非洲、西班牙的文化摆饰并置一室,甚至直面暴露在阳光底下的皑皑白骨,他们究竟是已经融入当地社会的“民”,还是无奈地遗失了故土身份的“氓”?

“人为何要离乡?”这是刘博智一生的追问。他用尽半生,上下求索,跟踪拍摄和他一样流散在世界各地,背负着身份困惑并寻求文化认同的海外华人。耗时十年拍摄、记录这个“古巴唐人”的故事,他是否已经找到了答案?


《南大记忆》藏书票
杨小民 编

为了纪念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南大记忆》藏书票从百年南大的记忆长河中遴选出120余帧珍贵图片,内容包括学术大师、校园生活、历史事件以及风物旧影等,呈现出百年学府的辉煌历程、学术高度和人文温度。该藏书票由“中国大学最美的书”获得者、艺术家杨小民老师设计,遵循“120余枚藏书票,每一枚都是一块砖,砌筑南大百年之基”的设计理念,营造了朴厚、博雅、温暖的格调。

你可能还会喜欢:

2020 年度好书,你的选择是?

2019 年度好书,即刻投出所爱

揭晓!2021年度南大社十佳图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