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字人民币将如何改变中国?

魏尚进 中美聚焦 2021-06-24
点击上方“中美聚焦”关注我们


作者:魏尚进(Shangjin Wei),前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金融和经济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当多个国家的央行仍在探讨发行数字货币的可能性时,中国已从去年开始通过一系列试点项目推出数字货币。eRMB(我用它代替官方拗口的DC/EP)本身并不会促使人民币挑战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它有可能改变中国科技巨头与传统国有大银行竞争的力量对比,从而间接提高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这些试点项目是采用“可控匿名”的双层运营架构,也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向一批获得授权的大型国有银行以及其他指定金融机构发放eRMB,再由这些银行和机构把钱提供给家庭、企业等数字货币的最终用户。与其他一些央行所讨论的数字货币不同,中国的家庭和企业不会直接在央行拥有eRMB账户,这样中国人民银行就可以远离任何潜在的故障了。


那些授权机构只能看到个人或企业的一部分数字足迹,比如使用eRMB存取款,而且,它们保留的信息不能超过必要的时限。这就是“可控匿名”中的“匿名”。而“可控”,则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可以看到某特定eRMB单位的完整活动记录,并且它可以选择是否使用或者分享这些信息。任何全国性的最终方案,都可能会具有“双层架构”和“可控匿名”这两个核心特征。


在试点安排中,eRMB是通过免费的数字礼包,发放给随机选择的个人。到全面推出时,政府手里还有若干工具鼓励人们更多使用eRMB,比如用它支付政府及国企员工(约占劳动力的15%)的工资,以及支付国营部门的养老金。政府采购项目、对低收入家庭的转移支付、给企业的补贴等,也可以用这种新的货币进行。此外,政府还可以要求老百姓用eRMB缴纳部分所得税(比例可逐渐加大),以及缴纳其他公共费用。


数字人民币究竟有多大意义?通过取代中国的实物纸钞和硬币,eRMB将为中国人民银行节省印刷、发行新币的成本,以及节省定期更换部分现钞的成本,这方面每年耗资数十亿人民币。这些节省对社会有用,但相对于中国的政府预算或GDP来说,数额并不算大。


eRMB也无法完全杜绝中国地下经济的非法交易,因为犯罪分子无疑会使用替代物结算,如美钞或欧元、黄金或值钱的艺术品。(一半以上美元现钞——特别是100美元面值的——是在美国以外流通,而且往往助力了其他国家的地下经济。)


eRMB带来的一个更重大且未被中国官方公开讨论的后果,是它有可能改变中国的银行与大型科技企业之间的力量平衡


蚂蚁集团、京东和百度等数字集团的崛起,为中国的家庭和企业创造了巨大价值。通过数字金融超市,家庭可以接触到大量共同基金产品,其便利程度连美国人都享受不到。数百万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小业主无需提供抵押品,就能筹到资金。


有能力提供此类贷款,说明大型科技企业有观测优势,它们不仅了解在线业务的收入增长情况,还掌握客户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评价以及产品退货率等“软信息”。这些一般来说银行无法获得的数据,能让科技巨头们生成高质量的信用评分。大数据还让大型科技公司比银行更便宜、更快捷地处理贷款申请、发放贷款、收回还款。


中国国内国外的监管机构越来越担心大型科技企业会滥用这些优势,而那些不断被数字巨头抢走资金管理及贷款市场份额的传统银行,也许正在敦促监管机构采取更强硬的立场。


在eRMB可控匿名的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也将获得类似能力,监测银行看不见的东西。虽然中国人民银行仍缺少其他信息,如客户的评价,但从某些方面看它的收支增长数据要好于大型科技企业,因为它覆盖了全经济系统的交易史。中国人民银行将据此评估潜在借款人的信用度,同时低价或无偿地与银行共享新的信用评分,使银行也能提供无担保贷款,由此减少甚至打掉大型科技企业的信息优势。


而eRMB最终在国际上的使用将取决于一系列因素。随着中国在全球贸易金融领域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更多的交易将以人民币结算。中国国有企业可以坚持使用人民币来结算部分国际交易,中国人民银行也可以签订更多涉及人民币的互换协议。然而,中国的资本管制,以及可供国际投资者买卖的人民币计价流动资产相对较少,会限制人民币的国际吸纳。从另一方面说,这些领域的改革可以促进人民币被接受


美国的政策也将产生作用。例如,美国当局或许会阻挠美国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利用美元的全球特权地位频繁搞金融制裁,反而会促使包括人民币在内的美元替代品的出现。


eRMB本身不会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其主要影响很可能是在中国国内重新平衡银行与大型科技公司之间的力量。


全文翻译自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原文标题“How Will the Digital Renminbi Change China?”(2021)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中美聚焦网立场。
➤本文为中美聚焦网专栏作家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与中美聚焦网共同所有,如需转载请与中美聚焦微信公众号联系并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


中美聚焦网|中美交流基金会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觉得好看,就点个“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