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领导人密集访华 美国略显孤单
作者:吾楼
就在美国反对中方通过外交手段促成俄乌停战之际,多位欧洲领导人本周开启访华行程,核心议题涉及俄乌冲突及双边关系。除了本周到访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以外,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将于下周访华。有媒体称,欧盟主管外交的高官博雷利和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也有意紧随其后。此外,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也计划在今年下半年访华。
欧洲国家对中国的这一轮外交攻势,和美国对华外交僵局形成反差。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和商务部长雷蒙多1个多月以来一直在探寻访华的“可能性”,以便和中方紧急协调经济和金融问题。但按照耶伦之前的说法,她能否访华,取决于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自气球事件后,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并没有为重启访华营造积极氛围,不仅消极看待中方在乌克兰危机方面的外交努力,还准允蔡英文窜美。
中欧关系不同于中美关系。虽然在美欧协调后欧盟将对华关系定位提升至竞争对手的位置,但和美国不同的是,欧盟并没有将“对抗”这一元素掺入其中,而是在竞争的同时强调对华合作。此次桑切斯、马克龙和冯德莱恩等欧洲领导人访华的首要议题是希望在俄乌问题上寻求合作。其中,马克龙还与去年年底访华的德国总理朔尔茨讨论了此次访华安排,提到法德与欧盟对中国的“共同愿景”,即“协调一致发出欧洲的声音,和中国接触,加大对俄罗斯的施压”。
欧洲的确需要发出“一致的声音”。一方面,经历英国脱欧、特朗普孤立主义和俄乌战争后,欧盟国家的战略自主遭受严峻考验。其中,俄乌战争表面上似乎像美国所说,让欧洲和北约内部更团结,实际上战争持续会更加撕裂欧洲。在美国和北约的主导下,法德在俄乌问题上基本已经失去自主权。德国屈从美国施压向乌克兰供应主战坦克,就体现德国的被动。北欧五国和波罗的海国家主战的价值观和利益诉求已经主导欧盟在俄乌问题上的主流意识。
另一方面,中俄领导人在莫斯科会晤后,马克龙等欧洲领导人担心中国在俄乌问题上倒向俄罗斯。在法德无法主导外交斡旋和调停俄乌冲突的现实背景下,马克龙和冯德莱恩此次访华,就是为了争取到中国更多的支持。马克龙说,必须“尽可能地让中国站在我们这一边,对俄罗斯施加压力,显然不要使用化学和核武器......停止冲突,回到谈判桌上,让国际法得到尊重,也就是说: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得到尊重”。
马克龙此番诉求也大致符合中国就乌克危机提出的十二点和平方案的内容。从中方立场来看,马克龙和冯德莱恩等欧洲领导人到访,也是在中俄领导人会晤后中方继续就俄乌问题劝和促谈的好时机。
欧洲领导人看到了中国在促成伊沙和解时的积极角色,中方也注意到了欧洲领导人不同于美国的外交立场。3月23日,王毅主任同马克龙外交顾问伯纳(Emmanuel Bonne)通话时表示,停火止战应该是“中欧战略共识”,希望法国发挥应有作用。伯纳也强调,法国愿与中方共同努力,推动停火止战,寻找和平解决方案。本周访华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就明确表示,中国能够在调解俄乌冲突中发挥关键作用,“希望中国能帮助欧洲恢复和平”。西班牙即将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桑切斯这番表态也基本上能够反映欧盟主要领导人的态度。
中欧领导人这种劝和促谈、停火止战的强烈意愿,和美国政府近来的立场稍有差别。在停火止战方面,中欧立场虽有一些细微的不同(比如,是否以俄罗斯撤出乌东地区为停火条件),但如果“劝和促谈、停火止战”能够成为中欧战略共识,也算是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一大进展,也是继伊沙北京和解后多边主义的又一次成功。再加上土耳其、新加坡、印度等国加入呼吁政治解决的行列,美国将处于更为被动的地位,外交上也有可能陷入孤立。
另外,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3月25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乌军武器弹药短缺,尚难发起下一阶段的反攻。这就意味着美国通过军事援助让乌克兰在军事上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期待可能要落空。
最重要的是,俄乌冲突非中俄关系全部,当然也非中欧关系、中法关系的全部。如朔尔茨去年访华促成空客大单一样,经贸关系依然是法国、西班牙等国领导人访华的重中之重。中国可以借此时机改善中欧关系。
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26日回应外界关于“俄罗斯是否过于依赖中国”的声音时所说,“相比之下,欧洲经济实际上更加依赖中国,中欧贸易正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长。”中欧关系历来重视经贸合作、淡化意识形态分歧,这是和中美关系最大的不同。
虽然在美国的唆使下欧洲领导人们对欧中关系发展多了一些顾虑,并推动减少在关键原材料领域对中国的依赖,但到目前为止,欧盟内部也未就如何与中国相处达成共识。冯德莱恩访华前就欧盟与中国关系发表讲话,也是为了在欧美关系和欧中关系之间保持战略平衡。如果中欧能够重振疫情前的经贸合作,就能够为贸易全球化和多边主义增添新的动力,从而进一步对冲美国所推动的新冷战和保护主义。
►►►
推荐阅读
白宫四大幕僚密集出访 挽救在中东的领导地位——美国外交一周观察
中美聚焦网|中美交流基金会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