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界观察:中美关系当前困境与发展趋势分析

吾楼 中美聚焦 2023-06-16
点击上方“中美聚焦”关注我
    

作者:吾楼


导 语


美国中期选举以来,中美关系正陷入僵局状态,两国在各自外交领域的布局仍在持续。美国继续借对乌援助巩固与欧洲盟邦的“团结”,中国则在中东、欧洲和东南亚地区集中发力。欧洲领导人接踵访华的热络,和美国对华外交的冷淡形成对比。虽然白宫和美国国务院展现了外交对话的意愿,但在经贸与科技投资层面,仍在酝酿针对中国的各种限制举措,导致双边外交一直未能重启。


中美如何走出这种僵局,其中难点是什么?对此,我们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倪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以及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全球经济和发展项目高级研究员杜大伟(David Dollar)。以下内容根据采访文字整理:



影响中美关系的最大问题依然是台湾问题。近来,马克龙访华后发表了在台海问题上不做美国“追随者”的言论,在西方内部引发争议。日本、韩国对台海局势的表态更加公开化,菲律宾姿态的变化,都是美国背后施压的结果。如何看待中国周边这些新变化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时殷弘教授认为,马克龙的谈话没有新意,只是在蔡英文会晤麦卡锡和中国强硬反制的境况中格外被人注意。随后,马克龙又在荷兰表态说,法国政策没有改变,仍是维护台海现状,主张和平处理。法国近年来的台湾问题政策行为与美国及其核心盟国大致合拍。而且,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支持下,日本4月17日至18日主持G7外长会时主动把台海局势提上重要议程,促使G7坚定表达了“反对单方面武力改变现状”的立场。这也是为了消除马克龙访华后就台海问题强调“战略自主”后引发的困惑。


倪峰所长认为,日韩和解,菲律宾向美军开放至9个基地,这是中国周边近来两件大事,是美国推动的结果。美国就是通过炒作台湾问题制造恐慌,加上乌克兰危机的存在,试图在东北亚制造紧张氛围,以此推动日韩改善关系。菲律宾新增美军基地也是美国制造危机后达成的成果。


倪峰所长总结道,当前中美关系的局面主要受到两大事件的影响,一是气球事件导致去年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达成的共识无法落实。其中最基本的共识就是推动对话,包括之前安排好的布林肯访华。美方对气球事件的处理手法,导致这一安排无法落实。而且,美国中期选举后,新一届国会共和党控制了众议院,对华强硬派也借气球事件在国内炒作,使得两国关系氛围进一步恶化,将原来存在的对话窗口关闭了;二是美国允许蔡英文“过境”窜美,众议院议长麦卡锡与她会面,导致台湾问题又一次出现比较剧烈的波动。从双边关系角度来说,这两件事情对中美关系带来特别大的影响。


另外,中国外交的积极出击也使得两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博弈有所激化。比如,中国在北京促成沙特阿拉伯与伊朗和解、中方提出《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以及欧洲领导人接踵访华等,使得美国在外交层面也有一些“反向行动”。所以,综合以上三个因素,导致中美关系出现今日局面,其实还是朝着继续恶化的方向发展。


耶伦2023年4月21日霍普金斯大学演讲强调不会和中国脱钩,但将价值观和国家安全放在第一位。她的这次演讲释放了什么信号?


时殷弘教授认为,耶伦演讲释放了糟糕的信号。她在演讲中提到,美国正在、也须以对华经济关系为代价维护自身国家安全。这是2022年5月拜登在访问韩日两国时宣告的“老国策”,因为美国政府从未宣告过要与中国经济脱钩。从2019年5月特朗普签署华为制裁令以来,美国政府一直宣告和实施步步升级的高技术脱钩,早已基本完成,而且此后一直在实施步步升级的对华高技术遏止。目前也没有任何迹象显示拜登政府会对已经持续四年多的对华高关税战进行“显著和持久地”降级。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杜大伟(David Dollar)认为,耶伦财长演讲有多重目标群众,中国是其中之一。她释放的信息是两大经济体需要开展合作,从贸易关系中彼此获益。但另一个主要听众还是美国国内,也就是在拜登参选前消除美国听众的疑虑,拜登政府会继续保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


就经贸层面的合作,近年有声音认为经贸关系的压舱石地位似乎不那么重要了。对此,杜大伟表示,中美关系的主要压舱石是“全球公共商品”。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两国需要合作应对全球挑战,尤其是全球通胀、减少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以及碳减排等。


倪峰所长认为,耶伦的口吻比布林肯稍微软一些,因为她聚焦的是经济问题,总体还是以竞争为主,但她有些话两头都说了,一是提到和中国沟通,另一方面又把国家安全放第一位。她提到了反对脱钩,这是关键的一点。从地缘战略和意识形态角度看,双方几乎没有空间。但从经济角度谈中美关系,双方空间相对大一些,因为两国之间还有很多共同利益。现在就看两国能否在双边关系不断恶化的趋势下展现止损的意愿,促成一些对话,使得双边关系企稳一些。


拜登本周已宣布竞选连任,白宫也同时宣布拜登5月下旬访问日本和澳大利亚,出席G7和Quad峰会。下半年,印度将主办G20峰会,美国主办旧金山APEC峰会。从美方的外交安排来看,两国在双边和多边外交层面重启接触与对话的机会窗口究竟有多大?在俄乌冲突这一国际问题上,中乌领导人举行了通话,白宫对此持欢迎态度。这一动态对中美外交会有何种影响?


倪峰所长认为,两国对话窗口被延迟了。现在两国围绕气球事件和蔡英文窜美这两大问题的博弈基本上已经告一段落。他注意到,美方方面已有呼吁对话的声音,也有想要接触的一些迹象。比如,美国气候问题特使克里(John Kerry)可能很快会访华。美国财长耶伦和商务部长雷蒙多也想访华。一方面,双边关系确实在恶化,但另一方面双方也需要一些接触与互动,管控一些苗头,包括类似于气球事件这样的意外事件。


对于耶伦、布林肯和国防部长奥斯汀之间在对华问题上是否存在分歧,倪峰认为,拜登内阁成员仍各司其职,主要分歧还是集中在经贸团队内部,也就是耶伦和贸易代表戴琪之间。戴琪的立场和前任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相似,她听从了莱特希泽离任时的建议,基本上不想和中国对话。


就俄乌问题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关键看俄罗斯的真实态度。时殷弘教授认为,习主席3月底访问莫斯科,主要目的之一是促进俄乌走向和平进程。但俄罗斯总统除报以有限的口惠外,真实立场非常清楚。克宫发言人也在中俄领导人会晤后公开说,“此刻”在乌克兰没有任何实现和平的有利条件。之后,俄罗斯还轰炸了基辅和扎波罗热,并宣布将在白俄部署战术核武器。所以,俄乌双方都未在实质上呼应中国的倡议,也不会让中国在任何可能的未来谈判中起一种关键的调停作用。


不过,倪峰所长认为,中乌互动是一个有助于促进中美开展对话的“外部因素”。其实,布林肯之前访华想要谈的首个问题就是俄乌冲突。现在美国最关心的议题也是俄乌。所以,中国和乌克兰的外交互动,也有助于中美之间“有话可说”。





►►►

推荐阅读


王缉思:重建中美关系刻不容缓


约瑟夫·奈:全球化并未终止


欧洲领导人密集访华 美国略显孤单


中国推动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的和平之旅


徐洪才:发挥消费在稳增长中的基础作用


美国国会令中美经贸关系更趋紧张


特朗普“自首”-美国党争激化任由政治干预司法


美法对华分歧明显  美财长演讲偏离经贸本身——美国外交一周观察


中美聚焦网|中美交流基金会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觉得好看,就点个“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