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出现二次感染!疫苗还有戏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尹哥聊基因”
8月24日,中国香港媒体报道了全球首例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一名33岁男子,于今年3月26日确诊感染新冠病毒,4月14日康复出院,出院时两次时隔24小时的核酸检测皆为阴性。8月初,他到英国、西班牙旅行,返港入境核酸检测呈阳性。
图源:香港中通社
无独有偶,25日据海外网报道,荷兰和比利时也出现新冠康复患者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
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的免疫力到底能持续多久?疫苗还有希望吗?未来我们应该如何防控?大家一直以来的担忧,随着二次感染病例的出现,再次引起了热议。
“二次感染”并非“复阳”
看到此报道,想必有朋友非常困惑,此前不是报道过多例“复阳”案例么?为何大家如此大惊小怪?
因为“复阳”跟“二次感染”是不同的概念。
学术界普遍认为,“复阳”属于病毒的核酸残留(也就是死病毒的“残胳膊残腿”),目前未发现有明显的传播证据,临床意义不大。
而“二次感染”意味着再次感染新冠活病毒,这关乎人体对新冠免疫的持久性、未来疫苗的接种方式和未来的防控策略。
如何确定是“二次感染”而并非“复阳”?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微生物学系通过基因测序确认,该患者两次感染的新冠病毒分支不同,有24个碱基不一致,且该患者的新冠病毒IgG升高、病毒载量由高载量逐渐下降、以及升高的炎症指标,均提示患者处于二次感染的急性期,而非首次感染的慢性期。因此确定其为康复后再次受到感染,而非“复阳”。
图源:香港大学
该报告于8月25日发表在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为何会发生“二次感染”?
因为不是所有传染病产生的抗体保护效果都是终身的。
对于上述病例,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临床教授孔繁毅表示,该患者8月在欧洲感染了当地流行、带有D614G变异的新冠病毒,返港检测时病毒载量高且没检测出抗体,直至住院5日才验出IgG抗体。换言之,他此前获得的抗体消失了。
其实,学术界早已注意到抗体水平下降的现象。
6月18日,中国研究人员在《自然·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感染者痊愈后体内抗体水平会迅速下降。
重庆医科大学团队通过分析285名感染者(其中包括37名无症状感染者)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发现,约90%的病例在出院后2个月总抗体水平会降低70%以上。
这不是第一个关于“二次感染”的报道
在与新冠的战“疫”过程中,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术界早已发布过多篇报道,让大家警惕“二次感染”。
早在4月24日,WHO曾警告:无证据表明新冠肺炎治愈者可免疫二次感染。以此提醒部分国家“群体免疫”的策略或有一定风险。
图源:WHO 官网
5月5日,据《洛杉矶时报》报道,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显示,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更具传染性的新冠病毒毒株。报告警告,除了传播速度更快外,它还可能使人体在第一次感染后容易受到第二次感染。
6月13日,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名女子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自己在新冠肺炎康复后又一次被感染了,提醒大家不要放松警惕。虽然此病例的情况未经证实,但德州大学西南分校流行病学博士Robert Haley曾提醒大家,病毒存在二次感染的可能性,但并不常见。与第一次发病相比,我们对第二次感染的性质完全没有了解。也有一种可能,这名患者是在第一轮被感染后,病毒进入了休眠期然后再次出现,并不是再次感染。
“二次感染”是否会影响疫苗研制?
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出现,揭示了一个最大的问题:疫苗可能无法提供终生免疫。
许多人都想知道,新冠疫苗的应用前景是否会受到影响?
尹哥在公众号后台收到网友的提问
关于新冠疫苗的前景,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微生物学系发表的文章提出了几点讨论:(1)新冠病毒存在季节性流行的可能;(2)疫苗可能并不能提供终生的免疫保护;(3)新冠疫苗的科研及将来的接种也应考虑涵盖新冠病毒既往感染者。
虽然此病例的出现,带来诸多新问题,不过钟南山也讲了这是个例,不能因为个例引起恐慌。就类似患SCID的人比例也极低,但因为先天免疫缺陷而不能接种疫苗,我们不能因为极少数人而让大家都不注射疫苗。
尹哥对疫苗还是持有乐观的态度。以现有的了解看,新冠病毒的突变没有流感病毒那么快,流感疫苗也不是终身免疫,甚至要针对不同的型别进行对应注射,但依然有意义。目前疫苗研发有7种策略,新冠疫苗研究成功后,即使需要更新换代,技术上也比较容易实现。该个案对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有何具体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现在越来越多证据表明,新冠病毒可能会长期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变成类似流感的季节性流行疾病。我们应该合理防控,学会与其和谐相处,而不是盲目恐慌。
推荐阅读
☟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学习更多靠谱的科学知识。
关注后,
点击菜单栏“文章”,阅读尹哥聊基因精选文章。
点击菜单栏“视频”,观看尹哥演讲视频和科普视频。
发送数字0,即可申请加入尹哥的粉丝圈“尹力场”。
发送数字8,即可通过关键词搜索往期文章。
【声明】生命科学与基因技术正在高速发展,针对同一研究课题,不同团队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甚至相悖的可能。另受本人知识结构及参阅资料准确性的局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欢迎读者随时纠错并参与讨论。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收听天方烨谈基因电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