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九月健康月历来了!在收获的季节里收获健康~


夏日的暑气缓缓褪去,九月伴着初秋的凉意走来。

秋季昼夜温差变化较大,请继续做好日常防护,谨防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

九月也是开学季,学生集中返校,易感人群短时间大量聚集,家长和儿童都应提高警惕,做好支原体肺炎、手足口病、肺结核、感染性腹泻等疾病预防工作。



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点击查看支原体肺炎详细介绍和预防措施)

目前,支原体肺炎没有针对性的疫苗来预防。

专家介绍,今年和往年相比,我国的支原体肺炎也出现了低龄化的特点,一些3岁以下的儿童也有发病,出现反复发热、久咳不愈、呼吸急促等症状后,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诊。

预防方法

🌻日常防护支原体感染,要注意减少聚集、保持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注意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须去时应戴好口罩。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

🌻学校、幼儿园等场所要注意通风消毒,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









肺结核

结核病对个体健康、公众健康都具有严重危害。肺结核患者如果发现不及时或治疗不彻底,肺部的结核病变会反复恶化和播散,对肺组织和肺功能造成严重损害。

患有传染性肺结核的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带菌飞沫即可能受到传染点击查看肺结核详细防治措施

预防方法

🌻接种卡介苗。卡介苗可以让新生儿获得针对结核杆菌的免疫能力,降低重症结核病的发病率。

🌻发现症状及时治疗。如果出现咳嗽、咳痰超过两周,特别是出现血痰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主动做好防护。在结核病传播的高风险环境中,比如去医院就诊、接触疑似结核病患者时,主动佩戴口罩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适量运动,营养均衡,不随地吐痰,室内经常开窗换气。









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

每年4-10月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一致,都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只是表现的部位有所差异。 

这两种病均传染性强。密切接触是其主要传播途径,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饮等物品或环境进行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饮用或食入被污染的水和食物而感染。

预防方法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正确洗手、避免去人群拥挤的场所;

🌻做好清洁与预防性消毒。经常开窗通风,清洗衣物,对玩具、餐具等定期消毒;

🌻接种疫苗。目前已有针对预防EV-A71感染的灭活疫苗上市,建议5岁以下儿童家长根据孩子情况选择接种。   









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其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容易出现爆发流行,目前无预防针和药物可以预防。防治登革热,这些知识你要了解

登革热的流行有一定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7~9月份。

登革热主要由“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疾病。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突发高热(40℃以上)、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三红(脸红、颈红、胸红)、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预防方法

预防登革热,防蚊灭蚊是关键。

🌻定期及时地清理居住地周边的积水,防止伊蚊孳生。

🌻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最好身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

🌻室内安装纱窗、纱门、蚊帐等用具,避免蚊子飞入室内,还可使用无烟蚊香、灭蚊气雾剂等对室内进行科学防蚊、灭蚊。









猴痘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注意!猴痘病例增多,做好预防很重要

猴痘病毒只要经过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人就可能罹患猴痘。接触感染动物或人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等均可以被感染。

预防方法

🌻避免和罹患猴痘的人密切接触。性接触、特别是男男性接触具有较高的风险。

🌻避免在高发国家与野生动物直接接触。避免捕捉、宰杀、生食当地动物。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清洁和消毒,做好手卫生。

🌻做好健康监测。若在国内外有可疑动物、人员或猴痘病例接触史,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一般可以选择皮肤科,并告知医生流行病学史,结痂前避免和他人密切接触。









感染性腹泻

秋季是病毒感染性腹泻高发季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胃肠道疾病。诺如病毒“卷土而来” 警惕开学感染小高峰

感染性腹泻主要通过人与人接触传播、经食物和经水传播,发病急、传播力强、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容易在学校、幼托机构、医院、养老院、餐馆等相对密闭的场所引起聚集性疫情。

预防方法

🌻培养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加工制作食品前要洗手,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

🌻注意饮食卫生。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净,食物要煮熟煮透,剩菜剩饭要加热后食用,在外就餐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

🌻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清洁室内外地面、门窗和桌面;保持厕所清洁卫生;加强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生活垃圾应集中存放并加盖,定期清理生活垃圾。









图文来源:国家疾控局、中国新闻社、健康江苏





往期推荐


小心!这些维生素补得过量会中毒

北京进入秋季花粉高峰期,你以为的感冒可能是过敏!

血脂高的5个信号,有些人没当回事,血管就堵了!

秋季开学在即,当心这几种传染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