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数智之光开启交大希望学院新一轮转型之门

说大事的小希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2024-08-26

交大希望学院2024数字化转型研讨会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作出一系列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为引领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机遇,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助力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跨越,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3月27、28日一场应用型本科高校数字化转型研讨会在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召开。

来自西南交通大学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教授,以及学校党群行政部门负责人60余人齐聚一堂,就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背景下,数字变革正交织成教育改革最动听的合奏,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思维方式、运作模式、全方位重塑引领等问题进行研讨。

01落实数字中国战略,推进民办本科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育带来全新挑战和机遇,“教育何为、教育向何处去”成为世界关注的时代命题。党的二十大将“建成教育强国”列入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对落实数字中国战略、支撑建设教育强国、助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培养适应和引领数字时代的现代化人才的必由之路,是顺应全球教育变革趋势的必然选择。对此,建设工程管理系主任徐伟在以《数字赋能  筑梦工程》的报告中谈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数字化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教育呈现出学习内容跨科综合、教育手段方便智能、学习资源丰富多样、学习环境立体智慧、人机交互高效便捷的特征。因此在以数字技术为教育赋能,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中,教育的转变要体现课程内容数字化、课程任务数字化、教学手段数字化。从学生方面来看,要给予学生生动的学习体验、海量的知识资源,让学生在个性化创新性地学习。徐伟中认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民办本科高校数字化转型是势在必行,这是源自时代变革、谋在顶层设计、基于技术投入、行于全校全员、成于众志成城。

建筑与土木工程系主任陈良旭在《土木工程专业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发展与思考》的发言中谈到,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化浪潮的推进,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今时代的必然趋势。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应对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和高端化,特别是对具备数字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需求更为迫切。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连接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桥梁,必须适应这一趋势,加强数字化教育,培养具备数字化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基础部主任殷勇在以《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研究与实践》为题的发言中谈到,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2021年12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深入推进智慧教育,推动“互联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明确了教育数字化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提出大力发展数字教育。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目标应与社会需求匹配、课程体系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匹配、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匹配。同时,还要建立量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和基于教学全过程的课程考核方式。

计算机领域专家、西南交通大学冯军焕教授谈到,在人工智能(AI)的推动下,大学教育教学转型工作涉及多个关键要点。1.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创新,其中包括:利用AI技术优化课程内容,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的定制;引入在线学习平台和虚拟教室,打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结合AI工具,如智能教学助手,提升教学效率和互动性。2.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包括: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为教师提供精准的教学反馈;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预测学生的学习趋势和潜在问题;基于数据制定教学策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

智能交通领域专家、西南交通大学方旭明教授表示,新形势下,教育数字化是推进数字中国和教育强国两大战略的重要抓手,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要和必要,当前教育行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迎接信创与教育的深入融合,他建议要重视数字化师资配置,同时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要分别设立短期长期目标,要让各时期目标真正落地。

自动化领域专家、西南交通大学袁俭教授建议在数字化转型中要明确应用型本科高校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的区别与联系,注重学校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与规划,借助当前人工智能手段进行现代化教学,敢于在教学管理、教学手段、教学平台数字化变革。

智能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方面专家、西南交通大学赵海良教授发言谈到,教育数字化转型要注重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主动热情拥抱数字化转型变革,作为学校教师要积极投身教育数字化转型,不仅要做时代见证者,更要做时代的参与者、推动者,更要将数字化转型列入当前工作重点,规划具体措施。

02民办本科高校转型的重要载体和方向是数字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教育数字化的关键作用,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发展数字教育,关键在应用,潜力在共享,生命力在创新,开放合作是必由之路。

建筑与土木工程系主任陈良旭认为,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在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高校自身发展。土木工程专业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力量,数智化转型为土木工程专业提供了无限可能,土木工程专业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升级和创新。因此,在数智化转型中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和趋势,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而面对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现状与挑战,陈良旭提出,需要引入先进的数智化课程和实践项目,帮助学生掌握数字化工具和技术,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需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考虑到土木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陈良旭认为,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实训、实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加大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拓展更多创新教育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在科研创新方面,土木工程专业要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另外,要加强信息技术在土木工程教学中的融合,引入计算机技术和相关的信息化软件,引入无人机、GPS、激光测量等技术,引入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引入新兴信息技术。

会计系主任程岩以《财会行业迎来大变局机遇期》为题,从智能会计国际化进程、国际化目标、上云→用数→赋智→融物→成链→入元,到价值核算→价值管理→价值创造,以及智能会计大焦点领域涉及的数字化、融合化、行业化、全球化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智能会计的关键在于数据中台和技术平台。而融合化主要是流程融合、数据融合、智能融合。程岩还从职业观、能力画像、知识技能等方面谈了数字财会人才培养逻辑。他认为数字财会人才培养逻辑应该是建立数字财经人才能力框架,这个框架最核心的问题是职业道德与价值观,围绕职业道德与价值观来构架财务专业能力、数字技术能力、国际创新能力,同时,还要创建符合实际的智能财务实训体系,进而实现四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改革,培养智能财务人才。



城乡建设系主任柯龙在《数智驱动 重塑格局》为题的大会发言中谈到,目前BIM、GIS、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三维扫描、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智能化的工程项目管理过程,数字化将成为支撑社会建设智能化和产业自动化转型的发展范式,智能化设计、智能化施工、智能化运维等智能化建筑技术将进一步推动社会建设的智能化转型。因此,城乡建设系的专业发展应与大数据、智能建造融合规划,坚持以大数据、智能化实验实训建设为契机,以面向学生的“土木工程智能化转型系列讲座”为推广媒介,以优秀师资协同打造公共选修课为试点,以全体专业教师共谋共建为基础,以专业核心课程的融合转型为重点,以满足行业需求为目的,砥砺前行、持续改进。

机电系主任邓成尧围绕专业数字化转型谈到,一要树立数字化意识,实现数字思维引领的价值转型,其根本任务是价值观优化、创新和重构,以形成组织和机构的数字化意识和数字化思维为目标。要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改变传统的工作思路和流程,树立数字化意识,实现数字思维引领的价值转型;二要提升数字化素养,实现数字技术引领的能力转型;三要构建数字化体系,实现数字生态引领的素质转型。系统性变革,是教育全要素、全流程、全业务和全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要推动智慧教育生态的形成和发展;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要素是数据,易用、可用、好用的数字教学平台和工具的广泛采纳是数据采集基础,平台的互操作性是基本保证。四是新增课程与数字化契合;五是创造虚实融合的教学新空间;六是打造多类型数字教育资源服务。

交通运输系副主任唐俊丽在《数智化时代 交通运输系的转型之路--科技驾驭未来,智慧重塑交通》的报告中,从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交通运输系的数字化基础、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数字化发展思路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要适应智能化需求、强化跨学科融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要紧跟国际发展趋势;学科专业化发展要实现数字化升级,形成数字化引领交通变革,以数字化转型提升竞争力。同时,还要进行课程体系数字化重构,课堂教学的数字化改革,评价体系数字化完善和实践教学数字化完善。

基础部主任殷勇从OBE理念、教育数字化理念、教学内容数字化、教学辅助工具数字化、教学方式数字化、教学管理数字化、教学评估数字化等方面的分析中认为,建立基于OBE理念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一是要基于行业发展趋势以及用人单位需求,结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二是要基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确定毕业要求,搭建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三是要基于毕业要求重构课程体系,搭建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四是要确定课程目标,搭建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之间的支撑矩阵。

商务系主任宋军智在《智“大、物、移、智、云”拥抱数字化》的大会发言中讲到,教育数字化、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逻辑思路其基本内涵是持续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技术手段变革教育系统的复合性动态发展过程,通过将智能技术整合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和不同层面,推动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及变革,对各教育主体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赋能。赋能目标是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服务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赋能主体是学校、学生、教师。赋能手段是数据采集、分析与应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智慧教室、数字平台、数字资源、线上教学、“人工智能+X”专业改革模式等等。赋能场景是教、学、管、评、研、建。教育数字化、人工智能赋能应用领域应围绕教、学、管、评、研、建;应用场景则主要体现在教学场景:教学助手,提高效率,增强效益(案例:ChatGPT、数字资源、数字化教学平台…)、学习场景: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果如应用案例:数字资源的供给——拓宽知识获取渠道、线上、线下教学结合——突破学习时间和空间、搭建教学数字平台——实现学习评测的精准性与及时性。在管理场景上实现数字化管理,支撑教育决策科学化。评价场景上实现数字评价更精准、更及时。科研场景上实现科学研究提效。专业建设场景上实现专业学科的交叉融合,打破学科边界,赋予传统学科新内涵,衍生传统学科新的增长点,形成“人工智能+X”专业模式。他认为,教育数字化、人工智能赋能实施路径应正视问题并审慎对待,超越对数字化、人工智能的认知偏差(情感上接受、态度上重视);推动新技术赋能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将教学研究与数字化、智能化相结合);推进专业数字化转型,形成“人工智能+X”专业改革模式;加强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实现平台)。

信息工程系主任何青认为,数字化关键技术及应用场景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这些技术相互融合,共同推动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涵盖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多个领域,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和服务。从专业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来说要开设嵌入式方向,更新课程体系和内容,跨学科培养,强化实践;把握“二个坚持,三个兼顾”的原则,在课程中融入数智技术;加强机器学习、数据清洗、数据标注、AIGC、大模型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增设实践环节,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推动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建立跨学科课程体系,让学生同时掌握多学科知识;通过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跨学科技能,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跨学科领域的创新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要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开展联合研发项目、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

护理系提出,要确定数字化教学目标,明确护理学专业数字化专业建设改革方案的目标,包括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师资团队建设等方面;构建数字化教学模式,根据数字化教学目标,构建智能化的教学模式和管理体系,包括在线学习资源、数字化评估方式、智能化教学软件等方面;要建立数字化管理机构、制定数字化管理制度、实施数字化管理培训。

马克思主义学院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应不断适应环境变化,以数字化为引领,打造出具有较高数据能力的教学与管理队伍,匹配时代进程,担当使命,回应时代之需。要丰富思政教育教学资源,以大数据优势建立相关数据库供教师与学生使用;要建立虚拟现实场馆,实现道德模范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沉浸式地感受历史,深刻体会思政内容。要建立移动端平台,搭建移动端全平台、一体化的新媒体矩阵,发挥新媒体优势;完善安全规范的思政数据保障机制,构建数据治理“新格局”。

学前教育系依据《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依托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总体定位,提出通过研究整合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数字化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打造数智化专业人才培养。将学前教育专业的五大领域融合探究游戏教学系统结合VR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打造生动的3D学习场景;创建模拟环境,让学生扮演角色,模拟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使用数字化工具进行模拟授课,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内容组织,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此外,提供由人工智能系统根据课程研究定制的视频课程和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

03数字化转型必须提升教师数字素养,让教师从传统“教师”向“智慧教师”转变

“慧”从师出,“能”自环境,教育数字化转型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师”向“智慧教师”转变。教育部副部长陈杰强调,“必须把数字素养与胜任力作为教师的必备素养,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助推教学质量提升”。对此,商务系主任宋军智认为,要提升师生数字素养能力,打破智能鸿沟的“马太效应”(实现最终目标的基本条件);要推动新技术赋能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将教学研究与数字化、智能化相结合),推进专业数智化转型,形成“人工智能+X”专业改革模式,同时还要加强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实现平台)。要打造客座教授团队,充分利用客座教授的行业实践经验及资源,积极拓展学生课外培养,开展学术讲座,大大拓展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实际工作内容、社会地位、需求能力的认识,帮助学生确立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大大加强了同学们对专业的理解。同时为学生的毕业实习和就业储备社会资源,为毕业实习选定行业导师,指导师生专业实践。

城乡建设系主任柯龙认为,要锤炼师资队伍,推动教师走向行业前沿、熟悉行业现状,特别是产业的信息化升级、智能化升级;要打造客座教授团队,充分利用客座教授的行业实践经验及资源,积极拓展学生课外培养,开展学术讲座,大大拓展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实际工作内容、社会地位、需求能力的认识,帮助学生确立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大大加强同学们对专业的理解。同时为学生的毕业实习和就业储备社会资源,为毕业实习选定行业导师,指导师生专业实践。

机电系主任邓成尧强调,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实现数字技术引领的能力转型要培养教师、学生及教育管理者的数字化能力,这是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能力。核心路径是数字能力建设,既包括学生和教师的数字能力建设,也包括教育管理人员的数字能力建设。

建设工程管理系主任徐伟认为数字化教师应具备6个方面的能力:一是信息技术基础,二是数智化开发,三是在线平台和工具,四是教学设计与创新,五是数据驱动的教学与评估,六是示范课和实践活动。

护理系在向大会提交的报告中谈到,要引入数字化教学理念,将数字化教学理念贯彻到每一门课程和每一位教师中,通过数字化手段和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要打造数字化未来教师团队,通过对教师进行数字化能力评估、制定数字化培训计划、鼓励教师参与数字化实践项目等措施,打造数字化未来教师团队。

马克思主义学院针对教师队伍普遍年轻,对于数字化转型有畏难情绪,学院年轻、课程建设等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等问题,认为数字化转型要打造技术团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大数据素养;要筛选具有一定大数据能力的思政工作者,打造一支具有较高大数据素养的技术团队,提供全面、系统的大数据知识培训,举办信息技术大赛等,鼓励思想政治工作者前往互联网企业、大数据管理局等企事业单位挂职,参与相关数字项目建设。

学前教育系提出,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要注重培养教师六大数字素养:1.教师应具备基于数据的科研和教育教学管理能力,2.教师应具备教学行为数字画像,3.教师应具备数据驱动的教学进阶能力,教师应掌握“人+机器”的教学方式,4.教师应该具备团队和协作教育教学能力,5.教师应该具备教育数据获取能力;要结合在线学习和传统课堂教学,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在线学习行为,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教学策略;引进人工智能和学前教育领域的双师型教师,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6.定期组织教师,对于智能教学平台、模拟实验室、新型授课技术进行培训,提高教师对新技术的应用,从而提高教学结果。



交大希望学院数字化转型研讨会开启了交大希望学院第二次转型的新征程,共同为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数字化转型美好图景描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学校校长陈叶梅教授在大会总结中指出,数字化是教育转型的重要载体和方向,数字化转型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必由之路,数字化转型为高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带来了根本性变化,身处教育行业,深感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大影响。此次会议是学校数字化转型关键期的研讨会、更是学校数字化发展的“提升”会。这个会,让大家对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和必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就数字化转型中的专业建设、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师生的数字化素养,以及实验实训的数字化、管理的数字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众所周知,近年来,交大希望学院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战略目标进行系统性布局,经过不断论证,率先建设数字化智能实训中心,但这还不够。这个研讨会后,我们还要在数字化转型的教育管理流程再造、丰富数字教育应用场景、创新教育理念、方法、形态方面等让数字技术为我们教育教学赋能、更好地服务于育人的本质。学校各院系、各部门要充分思考如何统筹推进“学—教—管—评”四大应用场景的数字化进程,研究数字化管理从静态监管到动态治理,通过数字化来驱动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转型升级,推进基于大数据的顶层管理体系建设,打破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壁垒,有效整合各系统的数据,优化内部流程和信息管理、完善学校治理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要在数字化转型中通过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和专业发展五个维度,提升师生的数字化素养,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实现以智助学、以智助教、以智助管、以智助研。

陈校长说,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才是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的办学宗旨,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创新驱动、协同发展是我们的办学方略,我们将在数字化转型中,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培育“智能+”等应用场景,结合学校轨道交通特色推进数字与教育深度融合、线上与线下相互赋能,探索创新力更强的数字教育,塑造富于效率、充满活力的交大希望学院。

陈校长要求各系部要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加快学校数字化转型工作的落实落地。她希望这次研讨会能为各系部处教育数字化提供新思路、新启发、新方向。陈校长表示,数字化转型是民办本科高校实现弯道超车的必修课和重要机遇,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转变思想观念,抢跑“新赛道”,推动学校办学实现新跨越。


面向未来,交大希望人将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世界大势、时代所需、师生所求,充满期待。此次的研讨是打开交大希望数字化转型的希望之门、发展之门。我们期待本次研讨会提出的思想、理念和新路径能够为各个专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借鉴和可帮助的参考,推动学校数字化转型的落实落地。


🥳“新学期,你有哪些新期待?”新学期,这些考试你准备好了吗?提取码【2024】,专属于你!以涂鸦的方式打开校园🎨在交大希望,这件事365天都要做!新学期第一份大礼包,我们买单!@交大希望人,这些一点不能松懈!交大希望学院新增1个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交大希望学院2024这样干‼️🌸樱花究竟多久开?



素材 / 党委宣传部编辑 / 杨若昕编审 / 郭瑾皓


长按二维码开启掌上希望微生活


为"稳步前行的交大希望"点个 赞  在看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