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疫情,让我看清了广州人的真面目
| ◎横贯线 | ◎作者 李不是
广州的疫情依然严峻。
自10月22日以来,广州累计报告新增感染者5万多例。
面对席卷般的疫情,说实话,广州有些地方做得还是不错的。
比如,尽力做到人性化防控,他们在方舱医院为每名感染者提供包括洗漱用品、耳塞、眼罩在内的生活用品爱心包,对老人、孕妇、儿童感染者提供人性化关怀。
比如,尽力做到精准防控。哪怕是海珠区,广州也没有搞全域陪绑,而是“一片区一方案”、“一网格一策略”。有的小区是高风险区,隔壁小区却可以出门采购。
不过,我相信广州即便做到如此,依然有很多欠缺和不完善的地方,也会遭致一些抱怨和吐槽。
毕竟,全世界没有哪个政府敢吹牛皮,说自己可以搞定一切。
但广州又是幸运的,被赞誉是有的,遭至埋怨也不可避免,而更关键的是,广州没有选择全城封控,哪怕海珠区也有不少区域可以自由活动。这就给民间救济力量留了充足的空间,反过来,自发登场的民间力量,又无声地帮助政府查缺补漏,修补裂痕。
而这场民间救济中,也让我看到了这些广州人的真面目!
老家在番禺的香港演员曹永廉,身着防护服现身广州街头,在核酸检测点当志愿者为街坊指引排队,核验健康码。家乡有难,即便身在外地,也要返乡贡献一点力量。
海珠区万达广场开台球厅的老板,在社区的协调下,把自家台球厅改装成安置点,收留外出集中隔离或方舱医院回来的人。据说收留的人数达到130多人,大家在这里有饭吃,有地方睡。老板还给他们放映电影打发时光。
图/羊城晚报
海珠区客村片区,主人被隔离需要志愿者喂养的宠物有100多只,客村片区开辟出近200平米的场所,由有经验的志愿者负责照料,还配备了专门的宠物医生负责线上诊疗。
企业家郑培农站了出来,公开表示愿意拿出文星酒店两层楼安置打工者,并免费提供吃住,让需要的人度过难关。
而其他的广州普通人,虽然没有郑培农般土豪,却也聚沙成塔,汇聚成另一股涓涓细流却又强大温暖的力量。
这两天,广州新起了一些群,汇集了不少公益人士和志愿者。比如,一个叫“一起撑广州”的微信群,每天搜集各种因疫情影响的困难需求,分发到群里后由各志愿者自发认领。
最近,被他们帮助到的,是广州大桥下三四十名因疫情受困的人。
他们的境况各有不同,有的是在天河区务工,返回海珠时却无法回村,因为靠近海珠区被赋红码,又不能再到其他区域,或者住酒店。还有的是外地来广州务工的,以及因疫情因素暂时不能回村的等等。
于是,志愿者们给桥下的人送去了保暖的衣服和被子。
一名志愿者的公司为这些人每天提供20多份盒饭,而另一位住在广州大桥附近的阿姨,则解决了剩下的十几份盒饭。到了饭点,他们就负责送过去。
今天,志愿者们还像蚂蚁搬家一样的,给桥底的人搬来了桌子、纯净水、饮水机等等,还从相邻的公厕接上了电,让这里的人可以喝上一口热水。
志愿者给这些街上不能回家的人,起了一个温暖的称呼叫“街友”。
“街友”的诉求,大到帮忙转运返乡,小到找口热水吃药,志愿者们都想尽办法解决。
当政府了解情况后前来解决问题,一些“街友”会退避三舍,不太敢表达或提诉求。这时候,志愿者们又充当起了他们的“嘴替”。
就这样,一个“一起撑广州”的微信群,又慢慢衍生出一个又一个的细分群,比如专门解决广州大桥下“街友”们滞留问题的,还有专门解决封控区内宠物食品或照料需求的等等。
“一起撑广州”群里近400人,每天滚屏式的消息,基本都是搜集问题,解决问题。
遇到难题了,比如联系谁帮忙转运,能不能帮“街友”们找个活干,大家群策群力,几十几百个人,就意味着几十几百个资源,几十几百个方法。这种群策群力,火花四溅。他们甚至会为一个吃饭的细节问题,专门开电话会议进行讨论。他们还会杜绝资源和人力的浪费,针对每一个问题的解决与否,通过表格等方式实时更新。
志愿者们,还负责跨区接力送物资。
海珠区没有全域陪绑,有的封控,有的可出入小区(但不能出海珠区),比如封控区内有需要帮助时,海珠区外的志愿者也会支援,将物资送到广州大桥后,由海珠区内未封控的志愿者接手,再送到下一个封控点,不断由志愿者传导,一步步送到需要的人手里。
而这些志愿者们搭乘网约车时,被得知是志愿者,立马被免单。
这种强大的民间救助能力和社区自治能力,在这次疫情中,广州表现得很出色。
我相信,我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公益人、志愿者以及伸出援手的广州人。还有更多的自发的志愿者们,他们也在奋战中。这些人里有本地人,也有新广州人。他们有不少是90后,00后,他们正在以自己的方式给这座城市注入温暖和人情味。
这些人,平日里素不相识,而且更多的是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普普通通的人,但只要需要他们出力的时候,他们可以不计得失,贡献自己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以及物力和财力。他们,一定是希望每个受困的人能感受到哪怕一点一滴的温暖,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包容和情怀。
每座城市的性格和文化,其实都来源于这座城市的人。而每一代人的作为,又会在这座城市的肌肤上留下烙印。
吴晓波在他的《人间杭州》一书里有这么一句话:城市从来只知同情,不知拒绝。
我想,这句话在广州城和这群广州人身上也适用得很,他们只知同情,不知拒绝。
因为若非同情,广州不会成为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若非同情,广州不会有今天的成就;若非同情,广州不会还保留着大量的城中村;若非同情,民间力量也不会俯拾即是,处处登场。
这次疫情,让我看清了广州人的真面目:有事儿他们是真的上,有事儿他们是真有人情味儿。
往日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