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时间的那里,而我在这里
文|天元律师事务所 顾鼎鼎
不知从何时开始,“逛博物馆”这件事列入了我每一次旅程的“to do list”也成为了打发时间的首选。或许是名字里有个“鼎”字的关系,而这口锅也在中国古代器物中出现的过于频繁,以至于我往往喜欢在各个地方寻找它们的踪迹,那博物馆就成了个好去处。
我不是历史通,也不精研文物、艺术品,我只是喜欢隔着玻璃静静的看着那些近在咫尺却又那么遥远的器物,或单单只是行走在古老的时光中。它们在时间的那里,而我在这里。
十七年前的夏日,我拉着爷爷奶奶温暖的大手,生怕迷失在湍急的人流中,仅仅从午门进神武门出,一条短短的中轴线,整整一个上午,除了烈日我似乎什么都不记得,这是我与故宫的第一次相遇。
七年前的寒冬,我和密友起了个大早,尽最大努力第一时间奔入,从南到北来来回回走了五圈,似乎看遍了当时开放区的每一个宫殿,读了每一副对联,高考时那些脑子里的知识还没完全忘光,似乎感觉自己知道它好多的故事,明白它每一个文字。
五年前的暑假,因为学院项目的关系,我体味了一次坐着大巴车开进故宫西门的优越感,那天暴雨如注,我撑伞站在屋檐下,嘈杂的人声似乎都被淹没,只留下了雨水从瓦片滑落的滴答声,我哪里也不想去,就那么站着,雨天的故宫,真的是个适合瞬间穿越的地方啊。
所以我会因为看了《我在故宫修文物》而去奔去寿康宫展区看黄花梨柜子、断指木观音、太后万寿图,因为冰窖开放而去喝一杯咖啡,天气好的时候喜欢坐在太和殿的广场上向东越过红砖绿瓦看正在建设中国尊,下雪、下雨、春夏秋冬似乎都成为了走进她的理由。也正是因为她的存在,我有时候会想,在北京,真好。
有一次网易云音乐轮播给我了一首李晋的《安阳安阳》,让我又想起了这个城市,感觉这是一个有好多人离开却又那么多人怀念的地方,痛仰乐队也唱过一首《安阳》,诉说着“别离的话不必多讲”。而殷墟博物馆和文字博物馆也让我对安阳有着无尽的好感。
喜欢殷墟博物馆门口那个大大的“后母戊鼎”,喜欢它主馆进门时一圈一圈脚下的年份从现在倒数清、明、元直到商的回溯感,喜欢它随处可见的奇奇怪怪透露着无以名状“萌感”的各类甲骨文,喜欢它人烟稀少的寂静。相比于很多博物馆,殷墟是略显寡淡和萧索的,很不起眼,走进去总有一种淡淡的孤独,也可能是因为年代的久远,很多的展品都是碎片化的,就那么静置在那儿,无法拼凑也无需拼凑,偶尔可以在脚下透过玻璃看见土中显露的白骨,一股浓浓的野蛮,或许看多了展品的精致、修复和小心翼翼,这种特别也正是原始时代的最好体现吧。
相比之下文字博物馆似乎走向了另一个极致,简直可以用“金碧辉煌”来形容它的浮夸(这个馆是获过鲁班奖的),我每次都是先去殷墟然后再来这里,这个对比感让我一直在进门之前都有点回不过神。不过,文字博物馆作为一个科普类的展馆,各类的展厅设计、互动式体验以及适当的文物展示均属于国内顶级了,文字的艺术感、实用性,对历史的记录和承载,对文化的一统和传承,得到了非常好的展示,会让人深有感触。
去东京时,处在一个樱花季已经开始,但樱花还没开的尴尬时期,本来上野公园都懒得去,但因为国立博物馆就在上野的北边,想了想还是去逛了一番。除了东洋馆展的都是从我们国家搬过去的东西让人略有不爽之外,参观体验确实是非常不错的。
东京国立的展览逻辑和国内有很大不同,国内的馆一般都是按照历史时期排列的,最典型的就是国家博物馆,基本上各省博、各主题馆也都喜欢用从开始到现在的方式叙事,东京国立基本上是按照文化类型来分馆的,比如服饰、浮世绘、雕塑、武器等,所以对于文化的各个层面集中体现度很好。可能是一些鬼怪类的日系影视看的有点多,刚刚走进和服展区,看着一排排高大架子上的和服,那种毛骨悚然的感觉至今挥之不去,不过仔细欣赏起来还是非常美的,日本文化里似乎柔性更多一些,就连各类军刀感觉都是偏柔性的,不过细腻中总有一丝阴暗在,不是说不美只是说感觉有点“冷”。展厅里有樱花主题文物钢印,可以在特定册子里盖章集齐带走,也可以自己制作明信片,虽然没樱花,但樱花感满满也是让人非常舒服。
其实我是一个间歇性很宅的人,但是勤快起来就觉得博物馆着实是个好去处,北京有让人欲罢不能的国博,有虽然在五环外但是去了总还想去的电影博物馆,地方省博也是各有千秋,陕西省博、浙江省博、四川省博都是不亚于国家级的存在;苏州博物馆因为贝聿铭的建筑风格闻名于世,景致着实都可以让人忽略展品。不过我也踩雷了不少,比如年龄大了根本无法理解天文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对小孩子的哄骗,在韩国竟然也走过几个馆现在想想都是在浪费时间。
其实啊,本来生活也不必想的过于复杂,去个博物馆也不用纠结于能学到什么,能对看到的东西鉴赏出什么,只会徒增压力。所以,只是单纯的去走一走看一看,那些展品静静的在那里,而我在这里,感受时光流转,就挺好。
天元雅趣回顾
More Than Meet the Eye——重度拖延症患者的美国西部自驾游记
- 天元雅趣,记录天元法律人别样的生活志趣,探寻前行路上的思考和力量,感受世界五光十色的精彩。
-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