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喜平:马克思主义永远焕发璀璨的真理光芒
尽管马克思离开我们已一百多年了,但马克思主义依然焕发着璀璨的真理光芒,在中国的土地上展示着它强大的生命力。围绕如何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如何让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在中国继续发扬光大等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韩喜平。
中国社会科学网:如何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韩喜平: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体现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深邃性,体现到理论的现实解释力上,体现到理论的实践指导力上。这种理论的真理性不是片面的、静止的、绝对的,而是科学的、开放的、发展的,是理论联系实践的真理性,反映到理论与实践互动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是理论真理与实践真理的有机统一体,是理论真理基础上的实践的真理性。我们不能离开实践的真理性而孤立地理解理论本身的真理性,事实上,恰恰是实践的真理性佐证了理论的真理性,并发展了理论的真理性。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不是教条的守护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社会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网:为什么产生于100多年前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至今还仍然有如此旺盛的强大生命力,焕发出璀璨的真理光芒?
韩喜平: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不存在是否“过时”的问题,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生成的科学性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性这两大理论特征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性是由支撑马克思主义生成的理论基础的科学性决定的,所以马克思主义自诞生起就奠定了其真理性的光芒。马克思主义生成后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并在推动实践发展中彰显其旺盛的生命力。从整个人类思想体系看,马克思主义至今仍然是指导探寻人类最美好社会制度的行动纲领,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不仅为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机遇,而且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使得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社会科学网: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让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在中国继续发扬光大?
韩喜平:历史地看,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已经在中国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都是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充分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进入新时代,要把历史上形成的好的传统、好的经验、好的方法承继下来,同时又要结合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重点做好创新和发展工作。做法当然有很多了,我认为重点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要立足新时代中国发展实际,勇于发思想之先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向纵深发展,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不断提高我们的软实力,发展强起来的文化。二是要充分总结提炼新时代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话语走出去。
精彩推荐
黄坤明: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创造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业绩
陈之骅:新时代历史研究的工匠精神与品质锻造
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中青年科研骨干培训班
王翔: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理念内涵与宪法意义
向燕南:历史学不能规避“宏大叙事”
原标题:马克思主义永远焕发璀璨的真理光芒 ——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韩喜平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任编辑: 刘星 排版编辑: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