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勇担民族复兴使命
9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有学者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总结了抗战胜利的历史经验,生动阐释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为抗日战争研究指明了方向。社科界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拓展研究视野,开展比较研究,进一步深化抗战研究。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抗战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与世界对话,让中国人民抗战史为各国人民所理解,在全世界形成共鸣。
敬畏历史 珍爱和平
75年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中国军民誓死抵抗、绝不投降,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极大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战胜法西斯的勇气和信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抗日战争研究》主编高士华提出,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代价,筑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万里长城,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其他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生认为,应把九一八事变看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这意味着,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最早的战场在中国。抗战初期,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在没有国际援助的情况下,独自面对强大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成为东亚西太平洋战场的主力之一,与全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共同为战胜邪恶、伸张正义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何虎生提出,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中国人民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有力支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朱成山表示,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军民通过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以伤亡3500万人、经济损失6000亿美元的代价,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义事业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历史性贡献。
铭记历史 弘扬新时代抗战精神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是激励中国人民前行的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会长曲青山表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抗日主张并率先开展抗日斗争,是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先锋。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并坚定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政治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并坚持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是夺取抗战胜利正确方向的引领者。中国共产党开辟的广大敌后战场和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是坚持抗战和夺取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铸就的伟大抗战精神,是夺取抗战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由此表明,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这是客观的历史事实,是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托举伟大梦想。何虎生表示,抗战精神不仅是战争年代里指导我们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动力,也对今天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要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弘扬抗战精神的五个“必须”,即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斗争精神、必须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拥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明确正确的方向路径、强大的依靠力量、稳固的精神支柱、稳定的外部环境。
应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救亡运动鲜活实践,以及世界反法西斯、中华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团结、民族复兴、国共合作等时代背景,深入理解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胡国胜表示,新时代应充分挖掘中国人民抗战精神的历史资源,还原中国人民抗战的历史面相,运用大量鲜活生动的历史事件来教育、激励人们。继承和弘扬抗战精神,要借助中国人民抗战的历史实践,形成具有辐射引领教育意义的空间载体和时间符号,实现中国人民抗战精神的空间传播和时间传播。
朱成山表示,伟大的抗战精神,在过去、现在、未来都是中国人民克服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需要弘扬抗战精神。
肩负使命 不断深化抗战研究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创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光明前景。
如何深入推进抗战研究,把无数先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贡献智慧和力量,成为社科界关注的焦点。
曲青山提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阐述和回答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历史原因和宝贵经验等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也阐述和回答了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五个“必须”等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讲话提出的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于正确认识抗日战争的历史,搞好抗日战争问题的研究,开展好抗日战争纪念活动,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把握好政治和国际的问题,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社科界要提高政治站位,迅速行动起来,深入学习领会,加强宣传阐释,组织学术研讨,推动国际交流,努力使新时代抗日战争研究向更深更广拓展。特别是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伟大胜利”、五个“必须”、五个“绝不答应”等重大问题,加强科研规划和力量整合,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社科界的新贡献。
高士华认为,深入推进抗战研究不仅要拓宽研究视野,还要展开横向比较研究。抗日战争胜利的世界意义不容低估。我们应拓宽视野,认识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捍卫抗战胜利成果也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不少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各国均不同程度地遭到日本侵略者的荼毒,各国人民也以各种方式进行了抗日斗争。进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横向比较研究,能让世界各国更加深刻认识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意义。张生表示,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社科界要通过科学研究,建立中国特色抗战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同时要走向世界,与国际学者展开对话。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重要阶段。在胡国胜看来,社科界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动员和激励中国人民在新时代大力弘扬抗战精神,把伟大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际行动。要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进行研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要发挥社科界研究优势,做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基础研究和原创研究,保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记忆。要汇聚社科力量,加强抗战精神研究,丰富中国人民抗战精神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使之成为引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坐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