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知》| 警惕!欧盟或“加码”禁新疆产品 预计2月出台提案

欧盟中国商会 CCCEU 2023-01-14

编者按:虎年即将来临,欧盟中国商会提前给您拜年!祝虎年生龙活虎,虎虎生威!展望中欧经贸关系,贸易往来有望继续红红火火,但还需警惕的则是涌动的暗流,包括欧盟对涉疆和所谓“强迫劳动”产品的法律工具设计。据欧盟官员,欧方与美方已就此持续交流。目前,欧方认为美国禁止新疆产品进口等做法“效率不高”,欧方打算寻找“第四方案”,结合企业强制性尽职调查和市场禁入手段,实现禁止“强迫劳动”商品进入欧盟单一市场的目标。本周,欧委会在与欧洲议会辩论中详细阐释了其想法和方案;新工具“可持续公司治理”预计2月中旬出台。此外,本周,欧盟向世贸组织就中国对立陶宛“歧视性贸易”提起诉讼。欧盟近期这些举动是否影响中欧峰会举行引发各方高度关注。本期欧盟中国商会《周·知》关注重要中欧动态,感谢阅读,订阅双语版请致信info@ccceu.eu,祝周末愉快!新春快乐


本文约4600字,阅读时长约13分钟。



欧盟机构讨论是否跟随美国禁止新疆产品进入欧市场


1月25日,欧委会贸易总司长萨宾•韦恩德(Sabine Weyand)与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INTA)上就如何禁止“强迫劳动”产品进入欧盟市场举行讨论。对“强迫劳动”商品颁禁令是去年9月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提出的目标。
继美国禁止从新疆进口产品法案,欧洲是否跟随美国做法一直引起各方高度关注。欧委会原定去年10月推出“可持续公司治理”,旨在强制企业对人权等问题做尽职调查,但法案一拖再拖,目前欧委会工作计划显示,暂定于2月15日发布倡议草案。
本周的此次辩论是欧委会方面近期以来对其未来涉疆产品相关法律设计的一次较为详细的阐述,既有对美方做法的一定疏离,提出要使用强制性尽职调查来解决“强迫劳动”的“根源问题”,但也没有完全放弃迫切企业撤离“某些地区”的做法。欧方“坦诚”提到欧盟内也存在约100万人被“强迫劳动”的事实,宣称要加大国际合作,但也提到“尤其和美国”进行了持续磋商,并把“强迫劳动”纳入欧美贸易和技术理事会(TTC)框架。
欧委会目前的设计不完全和美国一致,但旨在把强制性尽职调查和市场禁入结合起来,解决所谓“根源问题”。
以下是韦恩德在本次讨论主要发言内容,仅供广大会员和读者参考和跟踪欧盟立法动态。
韦恩德说,去年九月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强迫劳动产品禁令。“我们都站在这场辩论的同一阵线上,我们需要通过欧盟的果断行动来解决强迫劳动问题,而且我们需要一种具有影响力和可执行的方法。”
韦恩德说,禁止强迫劳动产品进入欧盟市场是从根源解决相关问题的一套更广泛的措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迫劳动往往与侵犯人权行为有关,如歧视、暴力、压迫少数民族。欧盟认为有两种情况下的强迫劳动,一是国家支持的,二是存在于私营部门的,后者可能与治理不善、地区发展问题、缺乏法治和有罪不罚有关。对两种情况强迫劳工问题,欧盟需通过不同手段来解决。
韦恩德在发言中给出一些“数据”:据国际劳工组织2016年统计(目前可用的最新数据),有2500万人被强迫劳动,主要涉及家务、建筑、制造业、农业和渔业。其中有近100万人是在欧盟。
她说,强迫劳动很难被发现。侵犯人权行为不会在产品本身留下痕迹,因此需要在生产和供应链上有足够的透明度。国际劳工组织实地调查表明,如果存在强迫劳动,一般只涉及任何种类产品的一小部分,它往往发生在供应链早期阶段,例如采矿和收割。用强迫劳动制造的材料往往与其他成分混合,然后投入到最终产品中,使得强迫劳工很难被追溯。
她说,“以新疆棉花为例,新疆生产棉花约占中国棉花产量80%,随后新疆棉花与其他产地棉花混合,被制造为成品在中国使用或用来出口。我确实记得与美国同事的一次谈话,其中提出80%的强迫劳动产品没有进行国际贸易,而是在国内被消费了。”
在欧盟可能采取做法方面,韦恩德说欧盟正探索不同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基于产品。禁止市场上所有用强迫劳动制造产品,但其挑战在于强迫劳动证据很难收集。光检测产品本身还不够,还需对产品生产方式和供应链有深入了解。即使有特定迹象,使你可以安全假设某些产品是强迫劳动所制造,但谁将承担举证责任和如何反驳这些证据仍需被确定。
第二种方法是基于原产地。禁止来自某个地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品,但这有可能“误伤”大量没有涉及强迫劳动的产品,对有关地区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第三种方法是美国做法”,她说,美国做法某种程度上结合了前两种方法。它在强迫劳动法中禁止进口所有强迫劳动的商品,并使公司处于可反驳的推定中某些地区商品是用强迫劳动生产的。公司有举证责任证明商品没有涉及强迫劳动。她说:“我知道这种方法在欧洲也引起了很多关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与美国接触,我们一直在研究这个建议。”
她认为,美国做法有四个缺陷。1)它是歧视性的,因为它只处理进口问题而并无法解决国内生产中的强迫劳动问题,有证据表明强迫劳动问题也发生在欧盟内。2)美国做法导致产品被转移到其他目的地,而且对解决强迫劳动的根本原因毫无帮助。3)企业驳回扣留释放令(WRO)负担非常重,可能导致与发展中国家关系脱离。4)正如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在INTA最近的一次简报中所说的那样,扣留释放令可能被规避,包括在其他国家设立新公司。
她说,欧盟一直在研究第四种方式,即让公司执行更尽职的程序,以识别、预防、减轻和说明其价值链中侵犯人权的风险。这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实现,与禁止将商品投放市场和在没有遵守尽职调查的情况下禁止销售联系起来。成员国的市场监督机构将执行尽职调查的义务和产品禁令。
她认为,这一方案优点适用于公司全球运作,而不仅仅是针对运往欧盟市场的产品。它允许公司与“可能存在问题的地区”接触,公司还可以通过其接触产生影响。欧盟一直在向企业发出注意供应链组织的信息。现在,立法即将到来,公司可以利用对供应链的投资,以证明你的产品不存在强迫劳动。
但欧方方案似乎也并没有排除全面禁止某一地区产品的做法。她说,“可能会有一些地区,企业将无法改变这种情况,这可能发生在国家支持的强迫劳动情况下。因此,从该地区撤出可能是唯一的选择,这样可以减少影响其他地区和国家进口商品的风险。”
她说,这种将“尽职调查”和禁止市场销售结合起来的方法是一种经过测试的欧盟方法,这是欧盟在木材法规中已经做的事情,它现在也启发了欧盟关于砍伐森林的提案,在这方面也类似于关于电池的提案,欧盟有尽职调查的义务,与禁止在市场上投放货物相联系。实施尽职调查加强了对公司的要求,以确保其业务和价值链不对人权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欧盟需要根据这些不同的选择的影响进行权衡,需要使现有的和即将提出的各种建议一致且有关联性,并且需要避免尽职调查义务重叠的情况。
韦恩德接着说,欧盟将在已经宣布的日期(据工作计划,应是2月15日)提出可持续公司治理的新立法提案。“在这里方面重要的是,尽职调查要基于国际标准,并通过有效的执行来实施,例如从市场上撤回强迫劳动产品。我们还需要牢记,在可持续产品倡议方面的工作,目的是引入与产品有关的可持续性要求,作为审查生态设计指令的一部分。”
根据欧委会此前的影响评估,强制性尽职调查可能涉及某些特定产品门类如纺织品和家具。欧盟也在关注刑法领域,欧委会目前正在评估反人口贩运指令,根据评估结果,欧盟考虑对其进行修订。
她最后还提到,欧盟应当将其行动放在国际背景和国际努力中来处理强迫劳动的问题。“强迫劳动存在于每个大陆,并通过相互联系的全球价值链影响到许多国家和公司。因此,为了打击强迫劳动,欧盟有权力在欧洲市场禁止这些产品,但这只是全球需求的一部分。如果想根除这个问题,供应国和需求国都需要被考虑。去年,欧盟在七国集团商定了一项强有力的承诺,特别是在多边论坛上进行合作,欧盟与其贸易伙伴,特别是与美国进行了持续的技术讨论,欧盟正和美国在贸易与技术委员会讨论如何联合起来,加强对国家尽职调查准则的执行。例如,在经合组织尽职调查准则的基础上,澄清在强迫劳方面的国际准则。去年7月欧盟向企业发布了实用指导,多边行动对于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至关重要,它是让所有相关国家参与进来,避免贸易转移,或个别国家行动导致偏移问题的唯一途径。”
她还说:“以我们对企业的指导为基础,我们希望在国际劳工组织和经合组织中启动关于尽职调查的讨论。”



欧盟向世贸组织就中国对立陶宛“歧视性贸易”提起诉讼


1月27日,欧盟在世界贸易组织(WTO)针对中国对立陶宛的歧视性贸易行为提起诉讼,这些行为也打击了欧盟单一市场的其他出口。根据世贸组织规则,这些行动似乎是歧视性和非法的,正在损害立陶宛和欧盟其他地区的出口商,因为这些行为也针对从其他欧盟国家出口的含有立陶宛成分的产品。由于试图通过双边途径解决这一问题的努力已经失败,欧盟已经诉诸于对中国启动争端解决程序。启动的世贸组织磋商是这一进程的第一步。

欧委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说:"发起一个世贸组织案件不是我们轻易采取的步骤。然而,在反复尝试以双边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失败后,我们认为除了要求与中国进行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磋商外,没有其他办法。欧盟决心作为一个整体采取行动,迅速反对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措施,这些措施威胁到我们单一市场的完整性。我们同时也在进行外交努力,以缓和局势"。

为了应对未来的此类案件,欧委会正在加强其自主措施工具。上个月,欧委会通过了一份关于反胁迫工具的建议文件,这将使欧盟在发生经济胁迫时有更多的可能性做出反应。目前,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正在审议该提案。

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的第一阶段是 "协商请求",根据该程序,欧盟正式要求中国提供更多关于其措施的信息,以期达成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如果这些协商没有在60天内产生积极的结果,欧盟可以要求成立专家小组来裁决此事。

据环球时报,立陶宛政府27日对欧盟表示感谢。立总统瑙塞达称,“世贸组织的诉讼程序将非常漫长,但这将提供中方行为是否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重要答案”。推动设立“台湾代表处”的立外长兰茨贝尔吉斯显得尤其亢奋。他称,欧盟的举动“显示了欧盟的团结和统一,向中国发出了明确的信息,欧盟不会容忍任何出于政治动机的经济胁迫”。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7日对此作出回应,中立关系出现问题,其中的是非曲直十分清楚。所谓“中国对立陶宛进行胁迫”纯属无中生有,颠倒黑白。中立之间的问题是政治问题,不是经济问题;中立之间的问题,是立方背信弃义,损害中国利益导致的问题,不是中方向立陶宛施加压力的问题;中立之间的问题是中立双边问题,不是中欧之间的问题。

赵立坚强调,我们敦促立陶宛立即纠正错误,不要甘当“台独”分裂势力和反华势力的棋子,立陶宛应该回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正确轨道上来。我们也提醒欧盟方面明辨是非,警惕立陶宛绑架中欧关系的企图,劝导立陶宛同欧盟其他成员国一样,履行同中国建交时所做的政治承诺。



智库观察


本期智库观察首先推荐来自社科院世经政所全球战略智库的《2022年全球十大趋势展望》。本文发表于《光明日报》2022年1月14日12版。当前,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的背景下,全球形势复杂严峻。展望2022年,世界格局、大国博弈、全球经济、传统安全、政治思潮、技术进步、人口结构、关键初级产品、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治理等方面的演进趋势值得关注。
第二篇是来自Asian Time的《在电动汽车的竞赛中,中国是第一位的》(In the electric vehicle race, China coming first),作者为Alicia Garcia Herrero。随着全球的绿色转型进程,电动汽车行业有巨大的增长机会。中国不仅是电动汽车本身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也是该行业所依赖的电池组件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目前中国处于领先位置。

免责声明:由于时间水平有限,恐有疏漏错误之处,敬请原谅指正。以上内容外方言论,并不代表商会立场。

往期回顾


“中美欧关系变化与中欧中德经贸关系走向”研讨会成功举办

欧洲议会通过《数字服务法》:最高罚款达全球营收的6%,规制重点是平台精准广告|附提案中译本全文

世卫:奥密克戎可能使欧洲疫情走向终结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