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日一练】1-6年级语文阅读能力快速提升训练②+答案

2017-12-23 梅子老师 小学语文知识

【一年级】

部编一年级语文阅读能力快速提升训练(二)及答案


1.《好消息》

      三月的微风把好消息轻声告诉了一朵云,云儿背着许多小雨滴。

  雨滴噼噼啪啪落下来,把好消息告诉了苹果树上的一朵花儿。

  正在采蜜的小蜜蜂听到了好消息,就嗡嗡地唱着歌告诉山丘上的每一朵蒲公英。

  蒲公英一句话也不说,她们金黄色的脸儿,在雨后的阳光下露出了笑容。

  现在每一个人都知道了这个好消息—春天来了。

  1、全文共有(   )个自然段。

  2、在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哭—(   )   坏—(   )

  去—(   )   上—(   )

  3、短文中写了谁在传播那个好消息?

  4、你知道这个好消息是什么吗?写下来。


参考答案:

  1.  5  

  2. 笑   好   来   下

  3. 微风    雨滴    小蜜蜂    蒲公英

  4. 春天来了  

2.《小兔运南瓜》

        一天,住在森林边上的小白兔到菜地里收南瓜。他蹦(bèng)蹦跳跳地来到地里,看见南瓜长得又圆又大,他高兴极了,伸手就摘下来一个。这一下他可发愁(chóu)了,这么大的南瓜怎么搬(bān)得动呢? 
        正在这时,小熊(xióng)猫骑着自行车过来了,边走边说:“小白兔,你好!”看见小熊猫骑的车子,小白兔一下子有主意了,他想:我的大南瓜圆圆的,多像车轮呀,不是也可以转动吗?好,有办法啦! 
        小白兔用力把南瓜竖(shù)起来,推着它往前走。南瓜果然像车轮一样转动着向前滚(gǔn)去。真是又快又省(shěng)劲。 
        一会儿,小白兔就到了家门口。兔妈妈见了惊讶地问:“你是怎么把南瓜运回来的?”小白兔把经过告诉了妈妈,妈妈高兴地夸奖小白兔,说:“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好词:蹦(bèng)蹦跳跳 善于观察 高兴极了 
佳句:他蹦(bèng)蹦跳跳地来到地里,看见南瓜长得又圆又大,他高兴极了,伸手就摘下来一个。这一下他可发愁(chóu)了,这么大的南瓜怎么搬(bān)得动呢?
1.扩词。
林()() 
车()() 
用()()

2.选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南( )
A.西
B.北
C.东

3.选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难过(  )
A.简单
B.开心
C.痛苦

4.选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大(  )
A.多
B.少
C.小

5.读了短文,你知道小白兔是怎么把南瓜运回家的吗?
A.把南瓜竖起来,推着它回家。
B.用小熊猫的车拉回家。
C.自己搬回家。

6.妈妈为什么夸奖小兔?
A.小兔善于观察、爱动脑筋。
B.小兔在地里找到了最大最圆的南瓜。
C.小兔拿回了大南瓜。
7.最后一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A.5
B.4
C.3


参考答案:

1. 树林; 森林 ; 汽车 ; 火车 ; 用途; 作用

2. B

3. B

4. C

5. A

6. A

7. C


【二年级】


部编二年级语文阅读能力快速提升训练(二)及答案

橘子

今天,爸爸从水果店买来一筐橘子,我随手拿了一个,便仔细观察起来。橘子是扁圆形的,像我的拳头一样大小,橘子皮是橘黄色的。皮有疙瘩,远看就像一盏小灯笼。剥开橘子皮,一股橘子特有的清香味扑鼻而来。橘子皮里是白色的筋络,像给橘子瓣披上了白色的纱衣。橘子瓣是月牙形的,像弯弯的月亮,许多橘子瓣像几个好兄弟围坐在一起。掰一瓣放进嘴里,果汁四溢,滋润了喉咙,流进肚子里,甜透了心窝,叫人越吃越爱吃。

1、橘子是扁圆形就像( )。橘子皮里的白皮筋络就像( )。橘子瓣就像( ) 。

2、“我”是按照从( )到( )的顺序来观察的。

3、用“——”画出描写橘子外形特点的句子。

4、用“ „„”画出写橘子味道好的句子。



【三年级】

1.五花山

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处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只有松柏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1、这篇短文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季节时候的山,重点写了______季的山的景色。

2、秋天的山有______、______、______等颜色。

3、有~~~~~~~~~画出第四自然段中的比喻句。

参考答案:

1、春夏秋 秋

2、金黄、杏黄、火红色

3、“下过一场秋霜……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


2.夏天的小兴安岭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山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向箭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真象个美丽的大花坛。

1、这是一段写小兴安岭——————的景色。

2、这一段共有—————句话。先写—————,接着描绘————,然后描写———,最后写————。

3、这一段话有二个比喻句。一句把————比作————,另一句把————比作———。

参考答案:

1、夏天美丽

2、四 树木茂盛 早上的雾 太阳 草地上的花

3、阳光比作箭 草地比作成大花坛



【四年级】

1.坚固生命的根

前年去海南岛,看到一棵树干有几围粗、树冠有两亩大的榕树。它那庞大的根系,像铁制的一股股缆绳,把个像小山似的巨石(抱、报)得紧紧的,许多根向石缝(féng fèng )中钻去。它的枝干上还神奇地(深、伸)出许多小根来,向着大地寻找着新的基点。正是有了这棵树,它周围才显现出异常的繁荣。鸟儿在欢快地歌唱,蜂蝶在嗡嗡地飞舞,一群群旅游者和乘凉的人在这里尽情地休闲。导游说,这里经常受到台风的袭击,许多树木都倒下了,折断了,惟独这棵树,多少年来从没被刮倒过。据说,它上面的树冠有多大,地下的根系就有多大。它之所以能在任何狂风中屹立,是因为它的根基就是这(座、坐)小山啊!

根,是生命的开始,是生的源头,又是生的基石,它一刻不停地向地面输送和传递着水分、营养和力量。一切植物,有了根就能生机勃发,没有根,一切就无从谈起。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或注音。。

2、根据提示,用查“无字词典”的方法,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填空。

(1)“冠”的意思是帽子,“树冠”是指( )。

(2)“繁荣”可以理解为“热闹”,“异常的繁荣”在文中指的是什么样的情景?用红色标出有关语句。

3、读了这篇文章,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请用简短的话写出来


参考答案:

1. 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或注音。

画去“报”、“féng”、“深”、“坐”

2. 根据提示,用查“无字词典”的方法,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填空。

(1)“冠”的意思是帽子,“树冠”是指(树以上连同其生枝叶的部分)。

(2)鸟儿在欢快地歌唱,蜂蝶在嗡嗡地飞舞,一群群旅游者和乘凉的人在这里尽情地休闲。

3. 读了这篇文章,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请用简短的话写出来。

做人要记得自己的本,自己的根。这样我们才能够坚持自己的准则和底线。才能正正当当光明磊落地生活下去。

2.平分生命

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惟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②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③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憾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这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⑥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⑦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⑧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⑨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纯真的诺言。

1.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

2.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光彩”?

3.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

4.第③段中说,男孩“经过一番思考”。根据上下文,发挥合理想像,具体描写男孩的“一番思考”。不超过100字。


参考答案:

1.①给妹妹输血;②和妹妹平分生命。

2.神态描写。因为男孩听到医生的话后十分惊喜,觉得抽血后不但不会死,而且妹妹也有救了。

3.勇敢、无私、富有爱心及献身精神。

4.略。



【五年级】

一块625欧元的树皮

 

  德国里特堡的高中生克雷斯蒂在驾车旅行时,发生了一起车祸。为了避让一辆迎面而来的运货卡车,克雷斯蒂紧急转舵,结果撞到了公路边的一棵槭树上。

  这是一棵有20年树龄的大树,很粗壮,所以,克雷斯蒂的小汽车当场就撞报废了,而克雷斯蒂本人也撞成了严重脑震荡,幸亏被巡警及时送到医院抢救,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克雷斯蒂还没有痊愈出院,一张由当地林业部门开出的付费信函已经邮寄到了他的家里。付费账单上写着:克雷斯蒂先生,由于您肇事撞破了路边槭树的树皮,所以请您到银行支付625欧元费用。下面,还附了一份应付款项明细。 

  第一项,树皮伤害费。被撞槭树树围长度为89厘米,虽然事后依然郁郁葱葱,挺拔如初,但树皮受损部分长33厘米。按照规定,肇事者应赔偿槭树价值980欧元的55%,539欧元。 

  第二项,受损树皮清理费。事故发生后,护树人员花了三小时清理受损树皮,应付劳务费79.5欧元。 

  第三项,见习费。一名实习生在清理现场帮忙0.25小时,按规定付费1.5欧元。 

  第四项,医药费。树干伤口处被涂上了5欧元的药膏,应由肇事者支付。 

      "不就是擦伤一块树皮吗?何必这样兴师动众?"相信很多人看了这张罚单后都会这样认为。而在大家的印象里,林业部份也不应该多管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果真遇上了,我们一定会说:"没事做了,无聊。" 

  但德国的林业部门却郑重其事,他们有一套令人匪夷所思的理论:树也是生命,交通肇事者,要为伤及到的任何生命负责,所以,那棵被撞伤的槭树也不能例外。

 

1. 克雷斯蒂交通事故造成哪些损失?

2.  德国林业部门为什么这样郑重其事地对待一棵被擦伤的大树?

3.  付费帐单一共有哪几项?你看出了德国林业部门工作什么特点?

4.下面对几个词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 "郁郁葱葱"形容这棵受伤的树依然长得苍翠茂盛。

②  "鸡毛蒜皮"形容事情小而多,实在忙不过来。

③  "匪夷所思"形容德国树也是生命的理论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5.  读完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参考答案:

1. ①小汽车当场报废

②自己严重脑震荡。

③擦破树皮赔偿625欧元。

2. 因为树也有生命,交通肇事者要为伤及到的任何生命负责。

3. ① 树皮伤害费    受损树皮清理费    见习费    医药费

② 看出他们严肃、认真、细致、及时的特点。

4.   ②     

5. 德国法律对树木的爱护令人感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六年级】

①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②“有什么事就说吧。”

③“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④马市长吃罢晚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香茶。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⑤“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⑥“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道。

⑦“就是您老人家呀!”

⑧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1、这篇文章的顺序被打乱了,请将正确的顺序,按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文中突出表现马市长“变”的一对词语是     和       。

3、文中女儿向父亲“请教”的目的是

4、文中第⑤句里的“这样”的含义是

(1)

(2) 

5、你认为文中的马市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参考答案:

1、④②③①⑧⑥⑦⑤

2、“大力支持”“绝对不行”

3、为了获取父亲对自己行动的支持

4、(1)作出下乡的决定;(2)以这样的方式获取支持

5、言行不一



2.走进书里去

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②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 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奈 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 毫)不费力地坐在(荧 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④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⑤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⑥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阅读①—③段,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略——                 瞬间——

3、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

4、读小说和看影片有什么不同?

5、作者把___ __比喻为__ _____的宴席。把_______比喻为_____的快餐。

6、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是什么?_ _______

7、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  搏、奈、豪、影

2、  细致    永恒

3、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 毫)不费力地坐在(荧 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比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4、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看影片和卡通虽然有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5、作者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把电视前的观赏比喻为便捷的快餐。

6、阅读书籍

7、略




延伸阅读(点击蓝字即可看视频讲解)



低年级阅读训练:

【每日一练】《蚂蚁和一粒麦子》

【每日一练】《打电话》

【每日一练】《彩虹》

【每日一练】《苹果落地》

【每日一练】《北京的夜景》

【每日一练】《妈妈的手》

【每日一练】《蝴蝶谷》

【每日一练】《老办法不行了》

【每日一练】《骄傲的青蛙》

【每日一练】《麻雀造新房》

中年级阅读训练:

【每日一练】《达尔文和小松鼠》

【每日一练】《吹糖人》

【每日一练】《上学一路歌》

【每日一练】《海滨小城》

【每日一练】《两代人的美》

【每日一练】《忘记自己的人》

【每日一练】《达尔文的故事》

【每日一练】《杨柳青年画》

【每日一练】《我爱花城》

【每日一练】《凿壁偷光》


高年级阅读训练:

【每日一练】《美丽的昙花》

【每日一练】《读书之美》

【每日一练】《收集阳光》

【每日一练】《炎夏说瓜》

【每日一练】《那一份浓浓的乡情》

【每日一练】《天鹅》

【每日一练】《必须承受的痛苦》

【每日一练】《看不见的爱》

【每日一练】《父亲的收藏》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进入寒假阅读训练微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