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从哪里来?
国庆假期,原宿举办了第二次朴门永续入门工作坊。
这是一次以实践、体验、感受为主的工作坊,辅以理论课堂与讨论分享,旨在让大家从日常生活实践、感官感受与分享、理论与背后的哲学思想等层面了解朴门永续的理念和生活方式。
工作坊包含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五个主题,每天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分别是:
1. 朴门是什么
2. 感受与观察大自然
3. 如何展开可持续生活?——关注我们的食物
4. 如何展开可持续生活?——减少能源消耗
5. 设计我的理想生活
在工作坊中,我们循序渐进,与大家一起入门朴门永续设计,探索可持续的生活之路。
“善用多样性,并为赋予其价值”。这是朴门设计的原则之一,它不仅是针对种植,对于人也同样适用。参与这次工作坊的小伙伴们,也是各个卧虎藏龙,都有一颗有趣的灵魂,大家在彼此的交流碰撞,也让这六天的时光变得无比丰富、生动、难忘。
因此,我们将工作坊中的精彩片段记录下来,希望对于同样向往自然生活的你,有所帮助和启发。
(三)
我们要如何做——食物从哪来?
“不论居住在哪里,我们都应该开始行动。”
我们要如何做,才能过可持续的生活?这个问题好像很大,但也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其中一个方式,就像海子的诗里写的:关心粮食和蔬菜。
吃饭,是所有人生活中绕不开的话题。所以,关于食物的话题,永远也讲不完。从我们餐桌上的食物出发,甚至可以串联起一幅人类学地图。那么,你有认真思考过自己每日所吃的食物吗?当我们在讨论食物,我们到底在讨论什么呢?
农场所在的乡村,是上海、广州这样大城市的食物供应基地。周边的农田里,可以看到各种食物生产样态,既有集约化的大棚种植、规模化的动物养殖厂,同时也能看见一些传统小农的种植和生活方式:动物粪便做肥料、精细化的土地利用、多样性的种植(尽管,这些方式正在慢慢减少)。
无论如何,我们希望充分利用周边的环境,带大家在有限的时间里,简单地追寻一下食物的来源——看一看蔬菜生长在土地里的样子,果实挂在树上的样子,肉类还有生命时的样子,同时也思考一下,我们每天吃的是什么?怎么吃?
摘柿子
村里的邻居桂平阿姨家菜地里的柿子树上,已经挂满了果子,她喊我们来摘,因为太多了,她自己吃不完。
骑着三轮车,去摘柿子啦!每个人都很开心~
这已经是我们第二次来到这棵柿子树下了,又足足摘了两大筐,而且还没有摘完。想到只有这么一棵树,就可以为许多人提供吃不完的柿子,心中升起很多的感动和感激。
满载而归
走访村里的小农种植
农场的周边是大片的农田,在大面积、工业化种植已经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我们来到真实的田间地头,去看看在这些土地上劳动的人。实际上,他们的生活和种植方式还一些保留了传统小农的做法,比如说间种、使用柴火灶做饭、使用农家肥养地等等。虽然这些传统的方式也在被看似现代化的便利所慢慢侵蚀,但我们还是可以在走访中寻找到这些蕴含着民间传统智慧的蛛丝马迹,它们是我们重建可持续生活方式的珍贵砖瓦。
路过小羊打个招呼
间种、就地覆盖、充分利用种植空间等做法
在农民的地里很常见
收集桑树的枝干用作烧火
“徒步”去养鸡厂
参观工业化养殖厂是近几次朴门工作坊都会加入的一个项目,希望让大家以更直观的方式去看到并感受食物生产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选择性忽略或者被掩盖的另一面。这次我们去了位于另外一个村子、离农场更远一些的另一个养鸡厂,比上一次带大家去的规模小一些,不过每天也有上万枚鸡蛋在这里生产。
参观工业化养殖厂从来都不是一个很好的体验,但是我们每次朴门工作坊也会尽量设置这个环节,因为不论每个人饮食方式如何,这点我们都不应该加以评判,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到我们的食物如何被生产出来,我们才能真正主动去选择我们应该吃什么、怎么吃。
以工业化方式生产出的“草鸡蛋”
一系列体验结束,我们回到教室,到了讨论与反思的时候了。一日三餐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日常,但也许我们从来没有好好观察过自己到底如何吃饭,以及我们熟悉的食物,如何来到我们的餐桌上。
在以“食物”为主题的这一天,我们向大家提出了这几个问题。
“朴门永续入门工作坊”的想法就这样应运而生,它不似PDC具有相对固定的课程内容框架和高密度的理论知识,也没有那么长的时间跨度,我们希望这个“入门”级别的工作坊可以更加地贴合我们的日常生活,把更多的重心放在农场的在地实践、体验和分享讨论中来,让更多的人,哪怕是从未听说过朴门永续的小白,也能获得一些关于可持续生活的启发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