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被“伪造转发”给骗了
伪造转发,是指刻意复制黏贴某类大V账号昵称,以实现对该账号特定粉丝人群的导向性误导,一方面可用来制造网上“大量关注”的虚拟假象,为后续炒作特定舆情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则可借助一些社会舆情机构初级分析师之手,将这类账号进行负面的“动机定性”,可谓是一举两得。
国庆期间,因为没细看,随手间接转了一条后经证实被“伪造转发”的微博,虽经好友及时提醒删除,但至今网上仍有一些痕迹。对我来讲,这是一次教训,而对大家来讲,我也希望是一次及时的警醒。
这些灰黑账号的狡猾和险恶,或许已经超过了我们的想象。被伪造的是我的好友@悬壶问茶,辟谣出身的茶哥不仅拥有一批网上粉丝,关键是其与粉丝群体间还保持着十分牢固的粉丝粘力,微博转发与阅读之间的转化也要高于一般的金V账号。结合这个情况判断,对方选择伪造“悬壶问茶”账号转发,可能并非只是出于单纯“好玩”的偶然动机,或许是经过一番慎重考虑的。
因为刻意伪造这种针对特定大V的微博转发,一来可以误导长期以来对该账号一直保持良好沟通互动的网民进行“信任式”转发,通过转发扩散、舆情焦点等外部方式,来实现针对涉事单位、目标对象的舆情施压,而这种压力主要表现在“外部”。二来则像是要借助一些涉网不深、看网不透的宣传网信部门、社会舆情机构里的内参人员之手,来给特定大V扣上“炒作舆情”“制造混乱”等帽子,从而进行负面定性,而这股压力恰恰来源于内部,事关决策层看法,事关舆论定性,当然也最为要命。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因为从这次伪造可以看出,至少已经有人开始动了类似歪脑筋,需要引起我们注意和警惕。
我始终认为,舆情战场的最终压力主要还是在内部。从目前情况看,决策层获取舆论信息的渠道还是在舆情分析这些刊物上,而许多社会舆情机构的工作人员,也包括我们内部撰写内参人员,还比较缺乏识网、辨网的能力,主要也和涉网不深等原因有关,对于这种迷惑性强、蛊惑性大的伪造转发普遍缺乏识别力、甄别力,易被带入预设陷阱,进而呈现给决策层信息相反、定性错误的反向报告,沦为对手颠倒黑白的棋子。
在当前我们与美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价值等各领域冲突分歧日益加剧的复杂背景下,这类险恶操作一定要引起注意。一是给那些舆情刊物的写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求,深入互联网战场一线、辨析互联网战机动向、掌握互联网作战本领、赢得互联网战场主动。二是对于我们自己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待每条帖文也要本着谨慎求证的态度,避免出现被这类伪造转发欺骗而冲动性转发,进入对方埋伏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