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日前举办的兴业银行“私人银行成立十周年暨优秀管理人颁奖盛典”活动上表示,现在房地产有大泡沫,我不太同意,这些年来我们每年70个大中城市房价每年增长1%、百分之零点几、百分之一点几,基本是稳定的,它没有涨起来,与此同时我们城市居民的收入每年增长5%、6%,因此住房跟收入的价格比在调整,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现在就不是再去出台政策去压泡沫的问题,没有那么大泡沫,需要解决一些结构性的问题和一些局部企业的问题。
说实在的,樊纲能够说出这样的观点,一点也不奇怪,甚至可以说很轻松。因为,他没有买房的压力,也不会成为房奴。房价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那是真正的苦不堪言,却又不能不去为之。否则,他们没法解除心头的住房之痛,没法让自己安静下来、稳定下来、淡定下来。
在对樊纲的观点做出评判前,不妨先做一个不是十分恰当,但能够说明一定道理的比较,那就是中国和美国的经济总量。
从2000年到2020年的20年,中国经济总量从2000年的1.57万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14.7万亿美元,增长了近10倍。同期,美国的经济总量则从10.3万亿美元增加到20.93万亿美元,增长了2倍多一点。也就是说,同期,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美国的近10倍,至少也在9倍左右。
如此悬殊的增长速度,按理,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应当早就超过美国了,为什么到了20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仍然只有美国的70%呢?难道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没有那么快吗?
显然不是,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那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基数太低。特别是2000年,中国每增长1%,经济总量只增加157亿美元,而美国则高达103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的6倍多。中国要想在增长量上与美国相同,必须增长率达到60%以上,这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也正因为如此,虽然过去的20年,中国经济总量增长了近10倍,但总量只增加了13万亿。而美国只增长了2倍多,但总量则增加了10万亿多,中国只与美国在总量上的距离缩小了3万多亿美元。因此,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仍然只有美国的70%,并没有能够超过美国。
正是因为基数的差距,导致增速的快慢不能完全说明两者的差距不存在了,甚至后者已经超过前者了。因为,基数越大,只要增长,增量就越大。反过来,基数越小,增速再高,增量也不会太大。
再举一个例子,买一股茅台股票,需要2000元,买一只3元的股票,只需要3元。茅台股票涨1%,一股就是涨了20元。3元的股票涨1%,只有3分钱。就是涨停,也就3毛,也只有茅台的1/7,能比吗?
反映到房价上来,从2000年开始,房价就一直快速增长,2009年一年,就涨了50%以上,也就是在2012年前,房价大多涨了5倍以上,多的地区10倍以上。而此后的8年时间里,虽然增速放慢,但是,都是在高基数的基础上增长的,哪怕增速只有1%,其增量也会很大很大。在三、四线城市,2000年的商品房均价约1000元,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价格在120000元左右,到了2012年,至少在6000元以上。同样的一套房子,需要720000元.到了2020年,总价可能要达到800000元以上。也就是说,如果房价再增长1%,20年前,只要多付1200元,到了2020年,则要多付8000元。
再来看居民收入,20年间,居民收入就算与经济增长同步,到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9854元,其中,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只有57727元。就算按照樊纲所长所言,增长率在6%,一年增加的工资总量也就5000元不到。更何况,在一、二线城市,房价增速何止是1%。而一套房子的价格,又怎么能够低于300万,一线城市的话,至少500万以上,还是小房子。居民收入的增长,怎么能够赶上房价的增长。
更重要的是,居民收入增长的背后,还有上涨更快的居民负债。如果说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居民收入的增长,是净增长、绝对增长,是可以与消费同步增长的话。现在的居民收入当中,相当一部分是为负债而增的,是用于偿还负债的,对消费已经形成不了影响。
所以,樊纲所长的观点太教条,甚至书生气十足,是把公式当现实了,把自己的收入基数与普通百姓的收入基数相比了。因为,与普通居民的收入相比,樊纲所长的收入已经不受房价的影响。自然,也就感受不到房价过快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感受不到房价中含有一定泡沫。我们要说的是,任何商品的价格,只要与绝大多数居民的购买力不相匹配,要么是奢侈品,要么是泡沫泛滥。奢侈品不是生活必需品,再有泡沫与居民关系不大。住房不一样,住房是生活必需品,泡沫多了,居民的生活就受到很大影响了,当然不能有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