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保持好“日拱一卒”的长期博弈心态,才能真正解决教材插画的深层次问题

法之剑 2022-11-2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墩墩舆情课工作室 Author 墩爸

教材插图事件已经连续发酵数日,无论是话题热度,还是情绪烈度,都足见社会对人教社“三审三校制度失灵的失望,以及对长期以来承担教材插画任务人员可能存在故意为之行为的深度忧虑。
身处关键岗位的关键人,却没有履行关键岗位上的关键职责,这是人们为何表达严重不满、呼吁严肃问责的深层次原因,也是事件舆论为何多日热度不散、争议加剧的关键原因。
一是认为对承担教材插画关键任务的关键人审核失职。观察发现,在此次教材插画事件引发全网持续聚焦后,网上就有声音爆料称,长期以来承担教材插画关键任务的关键人@北京吴勇设计工作室提供的教材插画,一直存在着审美丑化、星条旗植入、裸露生殖器、掀女孩裙底等各种各样的问题,网上反应一直未断,却依然没有引起教材主管部门的意识重视,质疑人教社内部的关键岗位关键人存在明显的失职失察问题。也有声音认为,这么多问题的吴勇工作室却能够成为教材插画官方合作人,且长年不变,背后是否存在一些其他问题,值得怀疑。
二是认为对承担教材“三审三校”的关键人存在失察失职。分析认为,在绝大多数民众眼里,教材的地位毋庸置疑,而作为教材的插画,同样也要比一般出版物经历更为严格的内容、导向、细节等“三审三校”。但面对普通人都能看得出的问题,却在教材“三审三校”中屡屡失灵,其中暴露的问题发人深省,这也是舆论连续多日集中质疑的一大原因。建议人教社在全面开展内部整改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教材内容、导向、细节等全方面“三审三校”关键岗位关键人的意识培养、能力培训,选好关键人、把好关键关、履好关键责。
三是认为对教材插画问题存在如此之久的主责主管失职。在教育部全面回应要求人教社整改的消息经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权威央媒传播后,网上有一种尖锐的声音认为,教材问题存在如此之久,作为主管部门的教育部难逃其咎,也应当作出深刻反省。这种声音还认为,应当本着“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工作原则,全面加强各级教育部门主责主管意识的同时,一定要深刻吸取新疆、香港等教材问题的惨痛教训,把事关青少年思想的教材问题真正管起来。

同时跟踪也发现,除了上述一致谴责教材插画事件、呼吁尽快整改的舆论声音外,网上还有一些认为这是“小题大做”“W G再现”的反对声音,也引起了一些小波澜。事实上,“抛开事实不谈”“最该发声的,应该是孩子”这些对峙论调的出现也很正常,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逻辑荒谬的论调出现,恰恰说明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也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做好意识甄别。

我们知道,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在物质决定意识的根本规律前提下,西方文明、西方思潮深刻影响了我们近200年,也由此导致我们不少人并不觉得此前清华美院模特装扮、教材插画审美存在着多么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在美术圈内,这种情况会更加严重。

这是一个意识流、认知流被缓慢侵蚀、逐步影响的问题。对此,我们需要对意识纠偏、认知纠偏的长期性做好心理预期,做好“日拱一卒”的长期博弈准备,也不能简单地认为仅靠这一两起全网舆论事件,此类问题就能得到根本性解决。

没有经常点“在看”的,请将“法之剑”加为星标。每次看完后别忘记点下“赞”、“看”!

往期回顾:

毒教材法律上追责,不是问题;问题是要在政治上找根子

青岛交警大V查处酒驾牺牲,必须对醉驾保持高压严惩态势

史无前例!铁路公安连续拘留霸座女和霸窗女!请一定要保持下去!

后院稳了!大选尘埃落定,中菲关系上了双保险

24岁女大学生被联通“超龄”解约,旋即又继续履行协议,这反转猝不及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