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年人们在这里摆地摊,还能给国家换外汇…… | 乡愁里的深圳

谢为民 西葫芦 2020-09-12


  • “乡愁里的深圳”系列


|  老东门 |老照片 | 老围屋 | 
老房子 | 老习俗 | 老学校 |

 

龙华墟俯瞰。

【原题】谢为民| 龙华老街记忆


龙华老街是龙岗顶以及沿龙华河边的下街,统称龙华墟。

时光倒退至1962年9月,我从观澜中学转学至龙华中学读初中二年级。1956年开办的龙华中学距离龙华墟约500米,位于通往观澜(东方向)、石岩(西方向)的布龙公路一侧。因为家庭较远的如石岩、布吉及大浪的部分学生寄宿学校,每当下课后的傍晚,我常和三五同学前往龙华墟走走,至今还是很有印象。



1


烈士纪念亭、纪念碑


从龙华中学走出来去龙华墟首先看到的是位于公路边的“龙华革命烈士纪念亭”和“龙华革命烈士纪念碑”。这一组建筑是1962年兴建的,改革开放后迁至龙华公园山上。当时纪念亭又作为深圳至龙华、观澜的公交班车的停靠点,人们都在这里候车。纪念亭四周是4根朱红色圆柱,其中向公路的两根写有一副行书对联,上联是:“烈士牺牲为党为民为祖国”,下联是:“忠魂不朽建碑建史建丰亭”。而侧边小公园里种着青松翠柏,几段小路环绕,“龙华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其中。碑座四周青石板装贴,方框内刻记着众多烈士英名及藉贯,有龙华当地的烈士彭觉民(龙胜村人)等,还有多个烈士是华侨青年,他们都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牺牲了,为此立碑建史纪念他们,让人看了肃然起敬。



2


凤凰树前的新街


纪念亭前的十字路口往北走是一段约长300米左右的街道,泥土路但比较宽,我们称新街,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后所建。这里有很多铺面,百货公司、供销社、出口站等都在这里。前面是一棵偌大的凤凰树,枝繁叶茂、开花季繁花似锦。旁边几间房子是龙华人民公社驻地,常见有当地户藉的人群在排队办去深圳的边防证。过了凤凰树往上走就是龙岗顶,而往下走左转弯便是下街。因当年路面尚无水泥硬化,有时看到人们扫地扬起一阵尘土,遇上雨天行街更是湿滑一片。那时候很多人都没有鞋子穿,光脚走过而满脚都是泥水——生活在今天的年轻人听起来是不可想像吧!

龙华新街的凤凰树及远处的春草堂炮楼。



3


龙岗顶上“黄嚓圩”


龙岗顶,这是相对于四周田野和龙华河而言,它是一个条状高地,客家话里往往称最高处为顶,如屋顶、树顶、山顶等。从新街往上走一个路坡才到岗顶。靠右尽头处是一座高高的炮楼,人称春草堂炮楼。四面墙体有洞眼累累的伤痕,据说是日本仔的枪炮打的。龙岗顶是一块开阔地,像是一个小广场,墟日供市集摆卖等。有时看着围上一圈人,锣鼓声叮当响,那是有人在耍把戏卖膏药了。有时另一圈人堆里,掌声笑声不断,原来是耍猴乞讨的民间艺人在表演。而晚上有时会在此放电影,中间是自带板凳的人坐着看,四周的人是站着看,如遇上放影爱情片或战斗故事片更是人头涌涌。人站久了不仅腿累,看得久了似乎把脖子都伸长了。

约定俗成。龙华周边地域逢农历每旬一、四、七日为观澜墟;二、五、八日为石岩墟;三、六、九日为龙华墟的投墟日(赶集),这习惯已流行多少年了。小时候听大人出谜语打一字:“两撇一栋企,十四观澜墟,一心都想去,冇钱买东西”。(谜底:徳)。还有老人家常拿 “落错谷种投错墟”——以记错日子来比喻某些误工误时的行为,形象而生动。这些朴素的语言也反映了乡土文化习俗。

为什么叫龙华墟是“黄嚓墟”呢?当地人常叫蟑螂为“黄嚓”(白话又叫曱甴),意即在人眼前一闪而过、一阵子的意思。在龙华、观澜、石岩三个墟市中,观澜、石岩的规模较大,幅射地域广,人流量、交易量大,摆卖物品多,逢墟日从早七八点开市持续热闹到下午四五点。如逢节日更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水泄不通。而相对龙华墟,周边人口少,投墟人不多,龙岗顶上一二排摆摊,从早上九点十点开始,中午十二点前就散墟了,故曰“黄嚓圩”。墟市虽小,但它毕竟还是为当地商贩和老百姓解决了各式各样日常物品买卖等需要。

龙华墟俯瞰。



4


龙华下街


据说上世纪50年代前的龙华下街一度繁华兴旺,有店铺数十家,其中有米店、布店、药店、铁匠铺、杂货店、木器店、饭店、补锅店、棺材店、猪仔廊以及凉帽笠麻档等。因我年纪小,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已没有见过那个街景了。因为建了新街,许多店铺已迁走或成了民居。我的同学中有一家住在下街,她家中姐弟与我家兄弟年纪相仿,互相也成为同学。记得我去过她家玩,家里就是原有店铺改成的住宅。她家的后门直通到龙华河边,那时河水清澈见底而无污染,大家都在河里挑水做饭、洗衣、洗菜。下街街道狭小细长,麻石铺路,行人不多,虽住有不少人家,但已无往日闹市感觉。

麻石老街,资料图。



5


高楼馆的狗肉饭


龙华本地人常称酒楼或饭店为“高楼馆”,那是有钱人或香港客回乡投墟才能去吃饭的地方。但很多人都知道龙岗顶上的龙华饭店有一道名菜叫客家焖狗肉。其实龙华、石岩、观澜都有吃狗肉的习惯,焖煮过程中都放一些香料如八角小茴等,其中还要放些柠檬叶,但真正做得好就看各家师傅的经验了。据说闻名的白石龙文化名人大营救过程中,曾生游击队也焖过狗肉招待他们,不过怕文化人不吃狗肉而叫“宝安香肉”罢了。而众多名人吃过颇有特色的龙华焖狗肉无不称赞好吃。记得有一天我和两个同学下午放学后饥肠辘辘而走进饭店,叫师傅点了3碟白米饭,每碟2角钱;然后师傅给每碟饭淋上一勺焖好的肉汁,我们猛吃起来,感觉真是好吃。(今日深圳已立法禁食狗肉了。)



6


粮库、粮所与“火镐米”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龙华各乡村尚无电力供应,煮饭的米都靠人力磨谷碓米而得。长大后我也帮妈妈砻过谷踏过米,那是很辛苦劳累的活。但龙岗顶上的粮所已有碾米机碾米供应居民,或代周边家庭挑谷前来加工碾米,而其它大多数乡村因缺电尚无碾米机。经碾米机加工好的大米当地人叫“火镐米”,因加工较深,比家庭碓的米要白要精,煮饭更松软好吃,这在当时来说也是新鲜事。

当年龙岗顶靠西一边建有十多个圆柱形锥顶状的粮仓,备荒、备战储粮都靠它。每逢收割后的季节,各生产队都送公粮、余粮到粮仓,人们排队挑担缴纳公余粮的场面可谓壮观。当时农民收了粮食,不管今后自已够不够吃用,而首先把最好的粮食,按核定的稻谷数量缴纳给国家,那种先公后私纳粮支持国家建设的行为,可谓千秋功绩!

粮仓的不远处是粮所,或叫粮站。在计划经济、粮食统购统销的年代,收购稻谷,碾米卖米,发“粮本”、粮票都在粮所。记得后来我考上广州卫生学校迁移粮食关系,还挑了40多斤稻谷,换成“广东省粮票”带去广州备用(那时还有“全国通用粮票”,很难换得到)也是在粮所办的;广东省粮票就只能在广东境内使用。我读初中那几年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不少乡村还缺粮闹饥荒。民以食为天,无粮不稳,家里有粮心里不慌,这些道理早已铭刻在心,久久不忘。



7


“三鸟”、“生果”换外汇


“三鸟”指生产队集体饲养或农民家养的鸡、鸭、鹅,还要肥大肉多不生病的,卖到位于龙华墟的出口站(也叫收购站)去,那里的人员会很专业地把关验收。生果,习惯指柿子、沙梨、菠萝等,龙华出产的生果闻名香港和省城广州等地。农民摘了沙梨、柿子等,在家里还要精挑细选,分出大中小不同等级,掌握成熟程度,分筐分箩包装送到收购站,再经技术人员验收合规合格才收购,但是不能卖给私人。这些农副产品都是最好的,没有伪劣产品,没有残留农药,所以才选做出口外销而为国家争取到宝贵的外汇,以购买重要的工业机械或军工产品等国家急需物资。宝安毗邻香港就具有这些优势。大家都说我们一年辛苦得来的好东西都用来支援出口了,这是实话,也体现了当时农民的奉献精神。



8


梳滑头的修单车师傅


重要的交通工具自行车。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自行车和手表、缝纫机是中国家庭努力追求拥有的日常生活“三大件”。50后、60后出生的人都是当年的三大件的“追星族”。在龙华地区不少人也慢慢拥有了自行车。代步、载人、拉货,无不用上它。公职人最早用上自行车的是乡里的(后来叫公社)公安员、邮递员、信用社信贷员,还有出诊医生等。我们村里最早使用自行车拉货的人是鱼贩、猪肉佬,然后才普及到千家万户。娶媳妇载新娘那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以一部自行车载着新娘回家那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全家人的幸福都会写在脸上。

有一句话叫“应运而生”。自行车使用多了自然会坏而需要修理。在龙华墟龙岗顶靠粮所附近就有人开了一间自行车修理档也称单车店,专门修理自行车。记得那家店生意很好,师傅叫什么名不记得了,是一个40岁左右的男子,技术好、服务好、人缘好,生意兴隆。而我只记得他穿着整齐,而头发梳得更整洁,一丝不乱的西装头,而且往往打上蜡油,有人戏称“苍蝇飞上去都会摔断腿”……住在龙华墟上的人都应该记得这个人。


9




剃头真功夫


俗话说“男人百艺好随身,百艺不如一艺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乡村中就业途径有限,大多数人都在家耕田种地,而能学得一门好手艺如木匠、坭水匠、裁缝匠、竹篾匠、理发匠等,相对好“揾食”,持家糊口相对比别人容易些。当年龙华墟上有一家很出名的理发店,又叫剃头店,师傅叫剃头佬,听起来不够尊重的。但进了理发店顾客就叫“师傅,师傅,理发”,叫个不停口。店里有四个师傅,早前均从师学艺并行走在乡村间揾食。后来技艺长进了才在供销社办的理发店搭档就业。其中有林姓(陶吓人)师傅,还有叫“兴叔”(元芬人)的师傅,另2位师傅记不得了。但都手艺精湛,功夫了得。如兴叔,推、剪、剃都纯熟,手法稳、准、快,成型好。尤其那刀功,不但刮脸刮丝(胡子)干净,在眉头、眼眶、耳廓、鼻孔各部游刃有余,绝不会“两面三刀”伤及皮肤,而剃出那发脚四周边际线轮廓清晰,更给人光鲜有型的感觉。我有几次和同学去理发,店里整齐摆放着4张洋“太师椅”,也不知道是从那国泊来的专业理发椅。该椅子有坐姿和躺姿两种功能,坐式供剪发用,躺式方便刮脸,座位下有一个摇把,可上下升降操作自如。那年代,理一次发大人收费1角5分,小孩每次收1角钱。每次都要排队轮候一阵子,而从剪发到刮脸15分钟至20分钟搞掂,干脆利落,让人满意而归。用现在的话说,叫性价比高。

龙华是我的故乡,而龙华老街仍留下几分念想。

剃头铺。资料图片。

欢迎关注西葫芦公众号:westhulu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